close


 


想必很多人都看過湯姆漢克、梅格萊恩所主演的「電子情書」,


透過網路的牽線,讓原本是一對冤家變成了情侶。


 


在現實的生活裡,


據我所知,跟我在部落格互動的朋友裡,


有不少是透過網路聊天室或是MSN等方式認識的,


從開始的聊天互動,發展到實際的戀情後結婚的大有人在。


 


雖然有很多人認為,處於網路虛擬的空間裡,


怎麼有可能發展成美好的戀情呢?


其實,我認為是應該這麼說的,


剛開始兩個互不認識的男女,透過網路的認識後,


藉由像電子信件或是聊天工具的媒介彼此互動後,


若彼此都有意願的話,一定會有約定實際見面的動作,


見面後若是彼此來電的話,


應該會繼續運用網路或實際約會的機會一直發展下去的。


所以說這種網路戀情,說穿了,


只不過是藉由網路的傳遞和媒介作為男女認識的工具而已,


會發展成為戀情或是走向結婚之路,


一定都會過實際碰面的交往才能修成正果的。


雖然這也算是網路戀情的一種,


但其實是很實際而且具體的實質交往和互動的,


所以並不算不切實際。




 


 


但有些所謂的網路戀情,是雙方都未曾見面,


只是經由網路的各項溝通工具,彼此將內心的需求,


透過網路溝通後所得的印像,


替彼此雙方設定了一個虛擬的形象,


甚至因此可以互相傾吐心事或是達成某一種慾望的目的。


而這些彼此沒有見過面的兩個人,


在現實生活裡的真正身分有可能是未婚的、已婚的或是同志,


而且在現實的社會裡,或因礙於身分的關係是無法結合的,


但在網路裡他們卻是可以透過這種溝通和幻想的方式,


來滿足他們對於愛情的渴望或是某種肉體的慾望〈如網路性愛等〉


這種網路戀情就很虛擬囉!


 


對於這樣的虛擬的網路戀情而言,


其實我也無法去評論好壞,


我只是覺得若一味地沉迷於這種虛擬網路戀情,


有可能影響到他在真實世界裡情感的發展,


嚴重一點甚至會影響到個人人格特質的發展與社會互動的能力,


但若因為彼此雙方礙於社會身分地位或是某種難言的因素,


只能透過網路這種方式紓解自己內心的感情世界,


那麼網路戀情也許也成功扮演了心理救贖的角色,


所以這種「網路戀情」到底好不好?


那就見仁見智囉!




 


不過,由於部落格的流行,


經由格友們彼此在各自部落格的互動中,


有很多朋友倒是曾經跟我提及一個現象


那就是他們認為在部落格裡所認識的朋友中,


若有約定見面的機會的話,


很少有那種在認知上會有太大落差的感覺,


對於這樣的說法,


我也覺得是滿有道理的。


因為若持續性的看過對方部落格文章中的內容後,


即使未曾謀面,但對其個人的某些特質和感覺,


應該是可以判斷出來的。


 


而且我認為,


起碼比起那種匆促在聊天室中認識而臨時約定見面的落差會小很多,


而且安全性也比較有保障。


 



 

當然啦!


由於我工作忙,而且也經常出差,


所以我甚少參加甚麼網聚,也少有經常和格友碰面的機會。


對於這個論點我還不敢太過於確認啦,


這點倒是可以開放給大家來聊聊喔!


讓大家說說跟部落格朋友初次見面的觀感吧!




 



 




延伸閱讀


◎網路戀情〈取材於維基百科全書〉


網路戀情意指兩人透過網際網路發展出的戀愛情誼。是網際網路之後所產生的新人際關係。特殊之處是兩人的關係並沒有涉及現實生活,例如見面。常簡稱為網戀。


透過網路約會服務網路交友,或是各種聊天室,討論區,是最有可能發生網路戀情的地方。


網際網路的限制可能是網路戀情發展的好處之一,它鼓勵了人們集中展現自己的個性,並減少了真實生活中的外在因數刺激,人們在網際網路上必須發言而且是要能讓對方瞭解的發言,許多網路戀情最後發展成真實生活中穩定的婚姻關係,透過網路戀愛的夫婦一開始就瞭解要如何與對方溝通。


但是網路戀情在未正式的面對面之前,與一般戀愛也有很大的差異。許多透過網路戀愛的情侶,在面對面之前,就已經在網路上認識對方相當長一段時間,這時經常會有重疊的陌生感和親切感,是網路戀情的特色之一。


此外,網路戀情也隱藏有潛在的風險,由於無法面對面交談,很難瞭解對方言詞的真實性,有許多初次的網路後面對面約會,演變為約會強暴或是金融詐欺的犯罪,這一點經常引起廣泛的討論,今日防範犯罪宣導中,多加上了針對網路戀情的風險呼籲,強調不論是什麼關係,如面對面見面,最好都不要孤身前往,見面則約在公共場所。




另一個爭議的地方則是已婚男女在正式婚姻關係之外所發展出的網路戀情,是否算是外遇的一種。


目前已有不少電影是以網路戀情為主題,如台灣電影五月之戀、日本電影網路情人With love)、1998年美國電影電子情書愛上電子情人等;關於網路戀情的小說也相當多,知名的有1998年網路作家痞子蔡第一次的親密接觸


2000年台灣網站蕃薯藤專欄HerCafe曾與張老師月刊針對網路戀情做過訪談調查,分析出有超過三成的受訪者冀望能在網路上發展愛情。針對網路戀情的障礙,則有6成的受訪者認為「暱稱造成不信任感」、其次是「擔心對方會透過網路同時發展新的戀情」。此次訪談計有11957份有效回答,年齡有65.4%15-29歲之間。


面對面的差異


目前談到網路戀情,都將網際網路定位為一個交友的媒介,卻忽略了很多網路上的親密關係並不會發展到現實面對面接觸這一個步驟;然而,從交往到結束過程全部都發生在網路上的情形俯拾皆是。在現實生活中,問及個人的親密關係,大多數人將其視為極私密問題而不願意回答,例如只發生在網路上的愛情、網路性關係…等較不願意透露,若利用線上溝通,則因為隔離、匿名、化名的特性,人們較容易卸下心防,願意將自己的隱私部分與人分享。張維安提到【註一】,在網路上以文字的即時互動中,文字失去了其深思熟慮的性質,轉而變成類似口語的情感反映,但卻也無面對面口語表達的面子問題,而能夠放膽表白。


若從見面的有無,網路愛情可以分為兩大類型:從網路延伸到現實的愛情及僅發生在網路上的愛情,不涉及現實生活。


從網路延伸到現實


第一種類型是從網路延伸到現實的愛情,乃是以網路作為媒介,又可以分為見面確認關係型與見面發展關係型,見面發展關係型乃雙方透過網路認識,雙方見面交往後才開始戀情;見面確認關係型雙方亦透過網路認識,在還沒見面之前,已發展出相當程度的戀愛感覺,再見面後確認彼此的關係。此類的網路愛情似乎在機會上有了更多的選擇,但是在外貌方面冒更大的風險,交友過程更多風險,其付出的時間成本更多,而網路作為媒介跟書信筆友的差別可能是在瞬間呈現與延後呈現,此外,匿名性與想像亦佔了相當大的部分。


僅發生在網路上


第二種類型是僅發生在網路上的愛情,雙方在網路上陷入熱戀,甚至稱彼此為老公、老婆,但是卻從不見面,不涉及現實生活,屬於精神上的戀愛。這種愛情大多是滿足對於愛情的期待或補償,如電影「電子情書」中對愛情的期待,找尋屬於自己心靈契合的伴侶;滿足實體世界所追尋不到的愛情,是一種補償作用,而且不需擔心現實的問題。


 





 


◎電影「電子情書」〈Youve.Got.Mail


導演:諾拉 伊弗龍 (Nora Ephron)


演員:湯姆 漢克斯 (Tom Hanks) ...... Joe Fox
     
梅格 瑞安
(Meg Ryan) ...... Kathleen Kelly
     
格雷格 金內爾
(Greg Kinnear) ...... Frank Navasky
     
帕克 波西
(Parker Posey) ...... Patricia Eden
      Jean Stapleton ...... Birdie Conrad
     
史蒂夫 紮恩
(Steve Zahn) ...... George Pappas
     
希瑟 伯恩斯
(Heather Burns) ...... Christina Plutzker
     
戴維 查派爾
(David Chappelle) ...... Kevin Jackson
     
達布尼 科爾曼
(Dabney Coleman) ...... Nelson Fox
     
約翰 倫道夫
(John Randolph) ...... Schuyler Fox
      Deborah Rush ...... Veronica Grant
      Hallee Hirsh ...... Annabelle Fox, Joes little Aunt
      Jeffrey Scaperrotta ...... Matthew Matt Fox, Joes little Brother
     
卡拉 希默
(Cara Seymour) ...... Gillian Quinn
      Katie Finneran ...... Maureen




類型:羅曼史/喜劇

 片長:119 分鐘


上映:1998



劇情大綱:


在紐約人文氣息濃厚的上西區,凱薩琳凱利(梅格萊恩,「來電傳情」)經營一家溫馨的小書店,書店繼承自母親,已有四十年的歷史,是附近街坊生活的一部份。沒想到就在隔街,一家大型的連鎖書店開張,各種折扣、多功能賣場大大危及到小店生意,而大書店的老闆喬福斯(湯姆漢克,「綠色奇迹」)自然成爲梅格萊恩的眼中釘。喬有個能幹的女友派翠西亞(派克波西),凱薩琳也有一個匹配的男友法蘭克(葛瑞格金尼爾,「愛在心裏口難開」)。他們原以爲已找到人生伴侶,雖然兩人白天時時鬥法,但確是夜深人靜時電子郵件的最佳筆友。兩人在電腦中互通心事時,殊不知對方就是平時自己最憎恨的人。


這對這對網路戀人在結束各自的戀情後,終於協定要見面,但好奇的本性驅使喬先在約定的地點門外偷看網友的廬山真面目,不料卻發現心儀的網路情人竟然就是死對頭凱薩琳。當然喬無法以自己的身分赴約,讓面臨關門大吉又無人可靠的凱薩琳悵然失落。但喬也開始從新的角度去認識凱薩琳,只是他該如何讓凱薩琳知道他就是那位神秘網友?而這對冤家真有辦法克服成見,繼續交往嗎?本片是近年來以喜劇見長的女導演諾拉艾芙蓉所執導,她早年以寫劇本起家,後來以擔任「當哈利碰上莎莉」的編劇兼製片而受到注意,她後來又執導「西雅圖夜未眠」、「天使不設防」等口碑與票房俱佳的影片,本片是她和湯姆漢克及梅格萊恩三人第二次合作的浪漫喜劇。

本片將三十年代著名文藝片《街角上的商店》(又名《筆友的戀情》)改編搬上銀幕,並把故事背景改到電子郵件流行的二十世紀末,又將兩個主角的關係從同一間商店的店員改爲在商業上互相競爭的書店老闆,使本片散發出一種與時俱進的現代感。本片的情節發展並沒有什麽令人意外的驚喜,但虛擬的電腦交友本身就充滿了戲劇色彩。編導對這種介於男女主角之間的微妙關係掌握得相當細膩自然,兩位極具默契的大明星湯姆.漢克斯和梅格.瑞安也演出了趣味性和溫馨感覺。


影片的前半段在風格上偏向喜趣,在後半段則多了一點感傷的文藝色彩。凱瑟琳眼看自己的書店難以爲繼,當然對喬大感氣憤,可是,當她親自到敵方的書店實地觀察時,雖然發現他們的店員並不如自己是個內行的愛書人,但賣書環境的明亮幽雅、品種的齊全,卻也是不容否認的競爭優勢。所以,她終於接受了書店關門的命運。編導在這裏並沒有一廂情願地討好弱者,痛貶大財團的不義,而是藉喬的父親又被女友抛棄而不得不住到遊艇上,反映出大資本家有所得亦有所失,在創作心態上顯得成熟而包容。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ane'view 的頭像
Shane'view

Shane's View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