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不停蹄的憂傷 我永遠記得少年的時候在薇薇家的後門 作詞:黃舒駿 作曲:黃舒駿 演唱:黃舒駿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ITOFmwqY2k
祈求一個永恆的約定 喔令我心碎的記憶
她那淒迷的眼睛 溫暖的小手 輕柔的聲音
憐憫著我的心意 說著她最後的話語
她說 遠方的世界有著一位姑娘和美好前程等著你
可愛的男孩 吉普賽的我不值得你為我停留傾心 喔不要哭泣
喔~~~我馬不停蹄的憂傷 馬不停蹄 向遠方奔去
喔~~~我馬不停蹄的憂傷 馬不停蹄 我來到這裡
我永遠記得去年的六月當娟娟關上車門她
淚奔而去 喔我面無表情
她那淒迷的眼睛 溫暖的小手 輕柔的聲音
再也不屬於我 只有那最後的話語
她說 我知道我只能活在你最寂寞孤獨的日子裡
可愛的男孩 吉普賽的你
我只是你一個 小小的回憶 很快你就忘記
喔~~~我馬不停蹄的憂傷 馬不停蹄 向遠方奔去
喔~~~我馬不停蹄的憂傷 馬不停蹄 我要忘記這裡
喔~~~我馬不停蹄的憂傷 馬不停蹄 向遠方奔去
喔~~~我馬不停蹄的憂傷 馬不停蹄 我究竟要到哪裡
有人一直問我,
為甚麼那麼愛看電影?
其實我也不知道要如何回答,
從小我父親就喜歡看電影和看小說,
所以我很小的時候就常跟我父親進電影院看電影,
另外他看他大人的小說,
我看他買的注音版的三國演義和東周列國志看。
所以養成了我到現在閱讀和看電影成了我最大的興趣。
有時候我想,我大學最後會選擇唸大眾傳播學系,
應該和這個習慣及興趣有關。
其實我不僅僅喜歡這兩樣嗜好而已,
我對於建築和藝術也都很喜歡,
所以我總覺得電影是集合很多種藝術綜合而成的作品,
一部電影,
它必須包含著文學創作、美術、建築和音樂等相關元素所組成的,
當然演員的人文素養也是最重要的關鍵。
記得在就讀大學的時候,
有一次攝影學的老師要我們交出一份幻燈片作品,
題目並不限制,
很多同學不是去拍風景就是去拍攝古蹟,
用報導文學方式去呈現不同的風貌。
我們這組的幾個同學卻是反其道而行,
異想天開的想用幻燈片來拍攝一部類似電影劇情的作品。
於是我們選擇了當時黃舒駿唱紅的一首歌曲「馬不停蹄的憂傷」,
用它來當作我們這部戲的主題曲兼同名電影。
於是我寫腳本大綱兼演員和副導,我的另外一外同學當導演兼演員,
其他兩位女成員當然就只能當演員了,
由於這首歌的故事剛好需要兩對男女主角,
第一對年輕時的情侶,
就由我那擔任第一導演的同學和一位娃娃臉的女同學充當,
而我長得一副少年老老成的樣子,
就由我和另一位女同學演成長後的男女主角,
拍年輕的戲份時由我執鏡兼導演,
反之,拍成長後的戲由我那位死黨同學運鏡和執導,
我們取景都是選擇在淡水和淡江大學裡,
拍片的工作是運用星期假日進行的,
拍了數週之後,就在快殺青的時候,
我跟我同學突然發現到少了一個重要的鏡頭沒拍到,
那就是一個長髮女子從遠處的河堤慢慢走向鏡頭的畫面,
而且這個女子不能由我們組裡的這兩位女同學來扮演,
因為這樣會穿幫,
就在大家一籌末展的時候,
突然真的有一位身穿白色洋裝的長髮女子走向我們這裡來,
原來她是淡江大傳系的同學,
她是來向我們做有關淡水老街重建的問卷調查,
我突然靈光一現,向她提出條件交換,
也就是我們這一組四個人幫她填寫四份問卷,
但她必須充當臨時演員,讓我們補拍那個懸缺的鏡頭,
如此一般,我們的幻燈片電影就真正完成了!
〈或許有人會為問我,那個臨時演員漂不漂亮阿?有沒有跟他繼續聯繫阿?
我跟您說,真漂亮阿,但是我只顧著要將戲拍完,那會記得問她電話阿!〉
結果我們那部作品,就在課堂上公開播放,
隨著黃舒駿的歌聲,一個鏡頭一個鏡頭流暢的播出,
我們竟然獲得老師和所有其他組同學一致最高分的評價。
這是我學生時代唯一的一部作品,
從那個時候迄今,
我從未再動筆寫過腳本,或從事有關劇場的工作,
倒是在廣告公司十五六年,從事企劃工作,企劃過廣告影片就是啦。
所以,我一直有個導演夢,
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再拍一部電影,
並不一定是要成本高的商業電影,
只要是我自己編導,完成一個屬於自己創作的電影即可,
不曉得這個願望是否可以實現?
即使不能完成當導演拍片的心願,
起碼寫一齣戲的腳本總應該可以實現吧!我樂觀的這麼想。
延伸閱讀
◎導演
導演,狹義指的是在戲劇演出、影視製作團隊中,整合全部藝術元素的藝術生產負責人。
不同領域的導演
電影導演
簡言之,導演是用演員表達自己思想的人。
電影導演同時運用了演員的身體及情緒/視線的選擇/光線的調度/畫面的構成/剪接的邏輯/音聲的搭配,將某個劇本或導演文本呈現於影像屏幕上,從而將這個劇本 (以及如果有的話:它的思想)表現給觀眾的人。電影導演是電影的作者。
電影工業涵蓋多元的專業技術,從製片,攝影,燈光,美術指導,場務,演員,錄音,混音,後期特效等,十分龐雜。絕大多數現代電影導演無法廣泛專精以上各項專業技術,但他/她仍可以支配旗下所有各該部門的專業人士,依照他/她的意志工作。所以電影導演仍是一部電影最高的作者。
舞臺劇導演
舞臺劇導演的工作是一個貫穿的完整過程,從劇本的閱讀、演員的選擇與合作,到舞臺空間、服裝化妝、燈光等的設計,都是導演工作的組成部分。
歷史
相對戲劇歷史的源遠流長,導演身份的出現和確立確是很年輕的——這至少說明只有在戲劇的各種物質和精神要素都有了相當的積累發展後,才需要導演來統一各戲劇元素,來組織演出。
一般戲劇史公認的第一位導演是德國的梅寧根公爵。在導演誕生之前,組織演出的工作由劇作家、富有經驗的主要演員或劇院經理來擔任。
隨著戲劇自身的發展,戲劇導演的定義也在與時俱進。但回顧20世紀戲劇史,有一點毋庸置疑,即導演的權威和作用在戲劇演出中越來越重要。
導演寫作
因此,可以定義:導演是演出文本的作者。
所謂「演出文本」,區別於「劇本」,是指導演預先安排、排練了演出時的一切舞臺要素,形成闡述劇本精神的活生生的舞臺演出。我們判斷一個導演水準的高下,其實就是看他有沒有組織好戲劇元素,以契合劇本原旨的風格樣式,完成舞臺敘事。
「導演寫作」的全部核心不外乎演員與觀眾,導演要做的就是要處理好演出時空內,演員與觀眾,演員與演員(有時還包括觀眾與觀眾)之間的關係。
◎電影的原理與起源
根據視覺暫留原理,運用照相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攝錄在膠片上,通過放映過程在銀幕上造成活動影像以表現一定內容的藝術形式.科學實驗證明,人眼在某個視像消失後,仍可使該物象在視網膜上滯留0.1-0.4秒左右.我們目前看到的電影,正是根據這種"視覺暫留"理論,以每秒24格畫面勻速轉動,使一系列靜態畫面因視覺暫留作用而填沒畫面間的空隙,造成一種連續的視覺印象,產生逼真的動感.到了1894-1895年,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製成能將影像放映在白色幕布上的電影機,真正的電影終於誕生了.早期電影都是黑白無聲片,然而,給電影配音個添色的嘗試幾乎是與電影誕生的同時開始的.最先給電影配音全部採用臨場人工作業的方式.1928年世界上第一部音話同步的有聲電影問世,配音設備為用機械連接裝置帶動大型錄音唱片造成音畫同步效果的"維他風"系統,這種方法很快就被光學錄音系統所代替.彩色電影在其原始階段也是人工作業的,直到1935年,三色的彩色系統問世,才拍出第一部真正的彩色電影。
◎美國無聲電影
1893年,T.A.愛迪生發明電影視鏡並創建“囚車”攝影場,被視為美國電影史的開端。1896年,維太放映機的推出開始了美國電影的群眾性放映。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城市工業發展和中下層居民迅速增多,電影成為適應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種大眾娛樂。它起先在歌舞遊樂場內,隨後進人小劇場,在劇目演出之後放映。
1905年在匹茲堡出現的鎳幣影院(入場券為5美分鎳幣)很快遍及美國所有城鎮,到1910年每週的電影觀眾多達3600萬人次。當時影片都是單本一部的,產量每月400部,主要製片基地在紐約,如愛迪生公司、比沃格拉夫公司和維太格拉夫公司。1903年E.S.鮑特的《一個美國消防員的生活》和《火車大劫案》,使電影從一種新奇的玩藝兒發展為一門藝術。影片中使用了剪輯技巧,鮑特成為用交叉剪輯手法造成戲劇效果的第一位導演。
電影收益高,競爭激烈。1897年,愛迪生即為爭奪專利進行訴訟,到1908年,成立了由愛迪生控制的電影專利公司,公司擁有16項專利權。到1910年,電影專利公司壟斷了美國電影的製作、發行和放映。獨立製片商為擺脫專利公司的壟斷,相繼到遠離紐約和芝加哥的洛杉機郊外小鎮好萊塢去拍片,那裏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又臨近墨西哥邊境,一旦專利公司提出訴訟便可逃離。D.W.格里菲斯1907年加入比沃格拉夫公司,次年導演了第一部影片《陶麗歷險記》。至1912年已為該公司攝製了近400部影片,把拍片重心逐漸移向好萊塢,並發現和培養了許多後來的名演員,如M.塞納特、M.壁克馥和吉許姐妹等。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鎳幣影院逐漸被一些條件較好的電影院所代替;電影專利公司的壟斷權勢逐漸消失,終於在1915年正式解體。此時以格里菲斯為代表的一批新的電影藝術家已經出現。製片中心也從東海岸移到好萊塢。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同程度地破壞和損害了歐洲各國的電影業,卻促成了美國電影的勃興。美國電影源源不斷地湧人歐洲市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已經建立起在歐洲的霸權地位。
導演格里菲斯、T.H.英斯和塞納特對美國早期電影的發展作出了貢獻。C.卓別林於1914年拍攝了第一部影片《謀生》,立即吸引了全世界觀眾。1919年,卓別林、D.範朋克、壁克馥3位著名演員和格里菲斯一道創辦了聯美公司,以發行他們獨立製作的影片。20年代,美國影片生產的結構從以導演為中心逐步轉化為以製片人為中心的體制。“製片人中心”模式形成了20年代的“明星制度”,各大公司均擁有一批明星。除卓別林、範朋克和璧克馥外,先後成名的還有R.“胖子”亞布克爾、T.巴拉、J.和L.巴里摩爾兄弟、L.查尼、吉許姐妹、M.馬許、T.米克斯、G.史璜遜、J.基爾伯特、G.嘉寶、B.基登、N.希拉、H.勞埃德和早逝的R.範倫鐵諾。
“好萊塢”此時己成為“美國電影”的同義語。由於在明星制度鼎盛時期有些明星的行為不檢點招致公眾的抨擊,美國電影業成立了“美國製片人與發行人協會”,在W.H.海斯的主持下這一組織制訂了“倫理法典”,以便在審查影片時剔除其中不合乎美國公眾道德觀念和生活方式的情節、對話和場面。這就是著名的海斯法典,它對美國電影的約束一直延續到1966年。
嚴格的審查制度使美國無聲電影的主要成就表現在喜劇片、西部片和歷史片3個方面。喜劇片的佳作首推卓別林的《尋子遇仙記》(1921)、《淘金記》(1925)和《馬戲團》(1928),基登的《航海者》(1924)和《將軍》(1926),H.勞埃德的《大學新生》(1925);西部片主要有《篷車》(1923)、《鐵騎》(1924)和《小馬快郵》(1925)等;歷史片有C.B.地密爾的《十誡》(1923)和《萬王之王》(1927),格里菲斯的《暴風雨中的孤兒們》(1922),R.英格蘭姆的《啟示錄四騎士》(1921)等。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不少歐洲導演陸續來到好萊塢,他們的才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製片公司的抑制和扼殺。他們和美國導演一道,拍攝出無聲電影的最後一批重要影片,如F.鮑沙其的《七重天》(1927)、C.勃朗的《肉與魔》(1927)、H.金的《史泰拉恨史》(1925)和K.維多的《大檢閱》(1925)等。R.J.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納努克》(1922)則為紀錄電影奠定了基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