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對上海世博的政治解讀


 


不曉得去參觀過上海世博的朋友們有沒有發現到這個問題,


那就是在中國國家館的鄰近展館,分別是香港館和澳門館,


另外相隔一條高架步道的則是台灣館。


 


乍看之下好像也沒啥不對,


但是經過我在現場和集團公司同仁做了一番說明後,


有些同事笑說,我還真的很有政治敏感度呢!


 


我那天在現場是這樣說的:


香港和澳門兩個館緊緊靠攏著中國國家館,


不正代表著現在的香港和澳門兩個地區,


都要仰靠著中國的幫忙,


猶如澳門館旁的玉兔宮燈一樣,


都是中國這個主人的寵物。


主人若高興了,就會多給點糖吃,


主人若不爽了,那麼寵物就要倒大楣了。


現在香港和澳門的經濟不都掌握在中國的手上嗎?


就連原本蓬勃發展的觀光業也都要靠陸客來支撐,


也因為這樣,香港人要談完全自治,真的是有點天方夜譚。


 


另外我還指著隔著一條高空步道的台灣館向同事說,


不知到台灣館的位置,事前是否有跟主辦單位經過一番激烈協商,


好在台灣館剛好位在高空步道旁,


就像隔著一條台灣海峽一樣,


雖然距離大陸很近,雙方目前也密切的交流往返,


但是起碼兩者都還有一個界線,


廣大的台灣民眾對於中國的強權和政治體制還有疑慮,


尤其是台灣的民主自由更是全世界的普世價值。


也唯有台灣能堅持這樣的普世價值,


才不至於喪失自己決定前途的權利。


 


當我說完上述這些話後,


有的同事說我想太多?


有的稱讚我說的很有道理?


有的說我很像深綠的?


我笑笑的跟他們說,


應該是我想像力特別的豐富吧!


各位朋友您們說呢?呵、呵、呵…..


 


 


此外我再補充一下,我那天也另外開了一個玩笑,


我也向集團的同仁說,


為甚麼堂堂一個泱泱大國的美國國家館,


被排在C區那麼遠的地方。


就是因為最近美國很不聽話,


常常跟中國作對〈日美、日韓軍事演習〉,


所以才被主辦單位調往邊疆地帶啦!


很多同仁聽了都給予會心一笑捧場。


 


不過我在這裡很嚴肅的宣告和澄清,


以上有關美國館的說法,純屬玩笑,


因為美國館被排在美洲區〈C片區〉是理說當然的。


 



 


○上海外灘


 


來到了上海,不到外灘拍夜景,


不到南京東路步行街上走走逛逛,


就好像不曾來到上海一般。


 


由於我第一梯次陪同公司同仁到外灘的時候,


剛好遇到下雨,雖然大家還是很興奮的欣賞著夜景,


但是眾人還是禁不住白天逛世博的勞累飢餓和雨勢不斷的侵襲,


短短不到一個鐘頭,大家就解散了。


 


隔沒幾天,我再度陪同公司的股東們抵達上海,


在忙完了所有公務上的行程後,


特地在晚上十點左右,搭乘地鐵二號線前往外灘,


並且趕在地鐵的最後一班車返回住宿酒店。


 


此次到上海,


距離上次到訪上海的時間差不多相隔九年了,


因此上海有很多地方改變得讓我更為陌生了,


但也有一些地區,像是外灘、南京路步行街、茂名南路等,


雖然事隔九年沒來了,但是印像卻還是很深刻。


 


一路上從外灘走到南京路的步行街道上,


就著美麗的夜景,我拿著照相手機不斷的拍著,


望著和平飯店充滿歷史性的門窗,


腦海裡有關昔日上海租界繁華的景像也不斷的浮現,


但是就在心裡不斷想著往日上海十里洋場的場景時,


上海的三七仔卻跑來打亂我美好的思緒,


跟他揮手說不要了,他還一直纏著我不放,


他大概把我當成是日本人或華裔美國人了吧,


所以嘴裡一直不斷用英文說她介紹的小姐有多棒!


後來我很生氣的回了一句:Don’t follow me


這個三七仔才算走開了。


 


好不容易擺脫了這個三七仔後,


正當我要走到地鐵站的方向時,


突然有兩個女孩走過來,問我外灘要從哪兒走,


而且自稱是從南京來上海看世博的,


他們一聽我是從台灣來的,


似乎感覺得很興奮,


一再要求我陪他們去逛外灘,


但是我以我要趕搭末班地鐵為由給推辭掉了!


 


不管她們的動機是否單純,


我覺得一人獨在外地,更要小心為是,


尤其在深夜的時候,更加不能夠太過於熱心助人,


畢竟那是人家的地盤,出了事情可不好收拾阿。


 


雖然走在南京東路上遇到一些小小的狀況,


但是絲毫不減我的遊興,


因為可以在相隔九年之後再度重返這十里洋場的地段,


我真的要感恩促成這兩個梯次到上海世博觀展的相關人員呢。





 


延伸閱讀


 


○上海外灘


 


白渡橋至金陵東路的一段黃浦灘,因位於上海縣城廂之外的浦灘,被習稱為外灘。它是上海都市的最初輪廓線,曾被稱作黃浦路、揚子路、黃浦灘路,1945年改名為中山東一路。


現在的外灘大樓 大都經過改建,但基本風格不變。1992年國慶日前,又完成了外灘綜合改造一期工程。現在的外灘防汛牆呈廂廊式,高69米,寬154米,可抵禦千年一遇的潮水。廂內能停放300多輛汽車,廂面是綠化景點和沿江步行道。路面比先前拓寬一倍,有8210個車道。


 


外灘歷來是上海的旅遊熱點,除能觀賞中外罕見的萬國建築博覽外,還可領略外白渡橋與吳淞路閘橋的丰姿,黃浦公園的俊巧,防洪牆的設計匠心,以及大樓與江水交相輝映的勝景。浦江夜遊更有一番情趣。加之這裡交通發達,購物方便,歷史掌故豐富,旅遊設施完備,使人留連忘返。


 




 


○南京路步行街


 


南京路和淮海路是上海最繁華的街區,素有“中華商業第一街”之譽,東起外灘,西至靜安寺與延安西路交匯,全長5.5公里,兩側商廈鱗次櫛比,雲集著約600多家商店。西藏路以東稱南京東路(原稱花園弄,1865年改名為南京路),以西稱南京西路(從前稱靜安寺路)。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上海被迫辟為通商口岸,後成為帝國主義公共租界。二三十年代,南京路既是帝國主義者耀武揚威的“十裡洋場”,又是一條富有革命傳統的馬路,著名的“五卅慘案”就發生在南京路上。


 


近年來南京路發生了巨變,新的商廈群體及賓館拔地而起,大型商廈與百年老店、名店、特色商店交錯林立,互為襯托。


老介福商廈、電器商城、曼克頓廣場、海倫賓館、絲綢商廈、新世界商城、華聯商廈、一百商廈、廣電大廈、輕工大廈、上海商城、錦滄文華大酒店等現代化的大型、高層建築使南京路更加雄偉、繁榮,據統計,南京路每天客流量在170萬人次以上,連續多年蟬聯全國零售商業企業前三名的上海第一百貨商店、上海華聯商廈、上海新世界商城都在南京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