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式法國麵包〈Bánh mi 〉:
越式法國麵包〈英文Vietnamese Sandwich〉
是一種具南亞色彩的法國麵包,
雖然在國際上常被當成越南特色菜,
但此食品廣泛流行於前法屬印度支那等地區,
在越南、柬甫寨、寮國均為日常食品。
製作該麵包時,除了用麵粉外,
亦會加入米粉,質感相對較脆,
也較傳統法國麵包為輕。
越式法國麵包〈Bánh mi〉為越南人的日常食品。
進食時,通常會加入醃製帶甜酸味的白紅蘿蔔絲,
以及新鮮黃瓜、芫荽、辣椒,並塗上豬肝醬、黃油,
加入牛肉片或雞肉一塊吃,但多數不用起司,
通常當作為早餐、小吃或宵夜。
○越南春捲〈Nem Rán北越) /Chả Giò南越〉:
越南春卷與中國春卷最大的不同,
在於其餅皮並不用薄麵皮,而是用稻米磨漿製成的米皮包裹,
餡料以蝦肉、豬肉和當地蔬菜為主,
以米皮包裹成約十公分的小,然後油炸,
吃時用手以生菜葉包裹春捲後,
沾魚露或酸醋、辣椒等佐料後食用,
酥脆不膩,十分爽口。
是越南相當盛行的一道料理。
在越南,春捲的種類和做法十分多樣,口味更是千變萬化。
所以,吃越南菜時,點一份春捲品嚐看看絕對是必要的。
通常上菜時,都是三件一套:一小碟、一小盤、一小籃。
碟裡放的是’是蘸料:檸檬汁和魚露,
並夾雜著切成細如發絲絲般的紅、白蘿蔔絲。
其中一葉春捲和越南春捲都值得一試。
前者以蔬菜為主,菜色鮮嫩,清新爽口;
後者則是包裹著肉餡的。
據說製作時,通過火候的變化可以去除油膩,
基本保持了越南菜清淡自然的口味。
○甘蔗蝦〈Chạo Tôm〉:
甘蔗蝦是典型的越南菜,
是把去了殼的鮮蝦肉,剁碎,打成蝦膠後,
裹在甘蔗枝上置於鍋裏油炸而成。
外皮金黃酥脆,還粘著星星點點的麵包糠,
而蝦肉由於吸收了甘蔗的清甜,
既香,又鮮、嫩、甜。
通常吃的時候,要蘸著一碟辣椒梅子醬。
○越南酸辣湯:
越式酸辣湯大概是最大眾化,
也是“沒有選擇餘地”的熱湯。
它主要是以生魚為湯底,
加入蝦膏、蟹膏,再配以番茄、酸梅、辣椒加以清燉,
最後灑上少許法國紅酒,有點像法國海鮮湯,
味道非常酸、鮮,除了當湯喝外,也可泡米粉或飯來吃。
海鮮酸辣湯,可說是海鮮大雜燴,
蝦、魷魚、越南芒魚共冶一爐,
一起擔當著增鮮的角色,
菠蘿、番茄增色,酸菜葉、芫茜葉增香,
最少不了的是越南酸梅子來協調各材料的味道,
令湯酸甜醒胃,鮮香無比。
○越南酸辣魚:
越南菜以清淡為主,這道菜在越南菜裏已經是比較辣的。
將蔥、薑、蒜、青辣椒、香菜等切細,與鹽拌勻了;
把作料放進魚肚子裏,把魚肚子合攏,
用二三根香茅草葉捆好,用竹片夾緊,放在火炭上烘烤。
把生魚烤熟之後,在魚的兩面刷上由香茅、辣椒、蒜蓉,
和香蔥調製的汁,皮焦脆,肉細嫩,非常能增進食欲。
○烤魷魚:
烤魷魚雖然是很多地方很常見的小吃,
但是越南的烤魷魚比其他地方的有特色。
在胡志明市的大街小巷常可看到攤販推著小車,
沿街兜售烤魷魚,這也是胡志明市小吃的一大特色。
小車上有一盆通紅的炭火,一旁擺著魷魚幹。
魷魚放到炭火上烤得焦黃後,
再用鐵制的壓延機技壓成又長又大的薄塊,
然後塗上黃皮醬、辣椒醬等佐料捲起來吃。
○鴨仔蛋〈Hột Vịt Lộn〉:
越南人不愛喝牛奶,但很喜歡吃「鴨仔蛋」。
同時也是越南的傳統食物,
它是把孵化15到18天的鴨蛋水煮後直接吃,
是美容聖品,也是越南婦女坐月子最佳的補品,
更被當作食補的威而鋼。
不過吃鴨仔蛋可是有學問,敲開蛋殼,
要先品嚐鴨仔蛋裡的精華,雖然汁液不是那麼清澈,
卻是養顏美容的聖品,蛋裡的胚胎要配上胡椒鹽,
跟紫蘇葉的香料一起吃,為的就是減少腥味,增加鮮美。
據從未吃過鴨仔蛋的人表示,起初看到毛骨成形的鴨仔時,
實在覺得惡心,但提起勇氣喝上一口蛋汁後,
味道竟然如此鮮美,從此便愛上它了。
○三色冰:
三色冰中的三色是指:紅豆、去皮綠豆(黃),和
綠色粉條(印尼“珍多”)組成的紅、黃、綠三種顏色的顏料。
在杯中依次放入碎冰、紅豆、去皮綠豆、粉條、再放一層碎冰,
最後淋上甜甜的椰汁,這就是越南十分有名的夏日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