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侯孝賢電影作品的原因很多,


其中有一項較為特殊的原因,


那就是在他的電影裡,


若是有扮演老大的角色出現時,


總是會帶著一股淡淡的老式情懷,


而通常扮演那個主角的人就是高捷。


我真是愛死了類似這樣的角色了!


 


像在「南國再見南國」裡的角色一樣,


在這一部「千禧曼波〈Millennium Mambo〉」裡,


飾演捷哥的高捷,還是那麼地義挺兄弟。


不但在制服店〈酒店〉再度遇到女主角Vicky〈舒淇飾演〉後,


協助舒淇走出情傷和紊亂無章的生活方式。


儘管自己本身對於Vicky有所眷戀,


但他卻也從不趁人之危,也不會計較個人的得失,


感覺就像大哥一般,呵護著Vicky,寵著Vicky…


到最還因為熱心助人而導致流亡日本下落不明。


 


像這種的男人,真比較像以前的黑社會的老大,


即使在黑道裡混,都還會將道義和情理看得很重,


有點像古代的任俠一樣,


所以我才會說侯導電影裡的黑道大哥,


都帶著一股老式情懷的浪漫。




 


「千禧曼波」這部電影拍攝於2001年,


一部中國和法國合拍的愛情片,


因此在台灣較難找到這部片子的DVD


倒是在網路上的大陸視訊網站,很容易找到這一部片子。


另外,


我總覺得「千禧曼波」和「最好的時光」這兩部電影有點像姐妹作,


在「最好的時光」這部電影裡,


好像是在闡述著人一生當中最美妙的年華,


而在「千禧曼波」中,


則好像是在描寫人一生中所受到的艱難考驗。


曼波(Mambo)是一種屬於美拉丁美洲的舞蹈,


它誕生於加勒比海的古巴。


曼波舞的這個名字,是南美洲當地土著對於巫師的稱呼,


意思是形容一群人陷入了被催眠的狂熱狀態。


 


在電影「千禧曼波」中,


主要講述的是一群沉迷於頹廢,和逃避現實的青年人。


當然,這也包含了他們所居住的城市:台北。


 


這個故事發生在千禧年,女主角是Vicky


在電影中,女主角用「她」這個第三人稱,


來闡述她那一年所發生的事情。


年輕時的Vicky


總是很嚮往臺北的五光十色的生活。


在十六歲那年起,


她每一個週末便會和朋友,從基隆跑到台北的pub玩。


有一次,在臺北的一家pubVicky認識了小豪這個男人。


從此,這個男人就成了她命中揮之不去的噩夢。


 


Vicky的回憶中,


小豪是一個完全無可救藥的人,


也是個不折不扣典型的宅男,


整天窩在家裡,不但好吃懶做,


涵為了錢,偷拿自己父親的勞力士手表去典當,


而且為了躲避兵役而拼命地吸食安非他命減重。,


 


因為小豪不出去做事情,繳不出房租,


為了生活,Vicky只好接受房東的介紹,到制服店上班,


但是小豪非但無法體諒Vicky的辛苦,


甚至還在Vicky每次上班回到家後,


他都要非常仔細地聞Vicky的身上,


看有沒有其他男人的氣味,


過分到甚至也要Vicky張開大腿讓他聞。


 


可以這樣說,


小豪是一個沒有任何生活目標的年輕人


成天渾渾噩噩的過日子,根本無法接受現實生活考驗的人。


但是Vicky儘管有時候受不了小豪的習性,主動提出分手,


但最後總在小豪的淚眼功勢下而回心轉意,


只是這樣的日子根本無法長久,


最後Vicky,還是跟小豪徹底的分手了!


 




 


儘管是Vicky主動提出分手的,


但已經習慣兩個人一起生活的Vicky,心裡多少還是會難過的。


有一天,她在制服店裏和捷哥再度重逢,


捷哥是一個有黑道背景的生意人,


是一個不懂得去拒絕別人的好人,


所以黑白兩道的人總愛來找他幫忙喬事情。


 


假如說,遇到小豪,是Vicky的劫數,


那麼捷哥,可能就是協助Vicky脫離現實苦海的菩薩。


 


只是,在台北這樣一複雜的社複雜的社會染缸裡,


圍繞在捷哥身旁的這些人,


Vicky,還有吸毒的寶利以及在賭場做手腳的豆子,


每一個人都沈溺於自己的迷失裡而無法自拔。


雖然捷哥同樣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


但是他卻經常勸誡Vicky到他開設的咖啡店裡打工,


嚐試要Vicky去過一般正常人的生活。


 


但或許也是捷哥從來不懂得拒絕別人的關係,


所以為了要幫在賭場做手腳的豆子喬事情,


導致惹禍上身,為了躲避仇人的追殺,逃亡到日本去了。





 


潛逃到日本的捷哥,


曾在Vicky的手機留言,


他告訴Vicky


若想外出散散心的話,可以到日本找他。


 


但是Vicky到了日本捷哥住宿的旅館時,


旅館的人說捷哥到橫濱辦事情去了,


留下了房間鑰匙和一支手機給Vicky


但是接連幾天,


Vicky一直打這支手機的號碼,


卻始終沒有辦法聯繫到捷哥。


 


後來Vicky來到了北海道的夕張,


他是去尋訪以前在台北認識的竹內康、竹內淳兄弟。


在他們兄弟倆熱情的帶領下,


北國的天氣雖然寒冷,


但是在廣闊且飄滿雪花的大地裡,


Vicky原本鬱鬱寡歡的心情也逐漸開朗了起來。


在兄弟倆外婆所開的居酒屋裡吃著關東煮,


Vicky原本已經冷卻的心,也慢慢地變暖和了。


 


 


其實「千禧曼波」這部影片的故事很簡單﹐


但是這樣簡單的故事,在侯導的電影中,


卻隱含著非常豐富的電影語言。


 


當故事中的女主角Vicky再和男友小豪分分合合的期間裡,


所有的電影場景,


幾乎都在充滿煙霧繚繞,或燈光昏暗及聲音吵雜的PUB裡拍攝的,


除了充分反映Vicky小豪這些年輕人沉迷於自我頹廢的氛圍裡外,


也同時呈現了台北墮落和虛無的另一種生活型態。


在這一個時段的電影畫面裡,


大多都是幽暗的,冷漠的,金屬的。


 


直到Vicky和男友小豪分手後遇到了捷哥這個片段,


整個電影裡面的場景似乎才慢慢的開始明亮了些,


從捷哥在為Vicky做早餐的清晨,


Vicky躺在捷哥日本停留的旅館裡望著窗外的窗景時,


這些象徵「開始」的早晨鏡頭,


似乎也在暗示著Vicky的心情轉換!


表示Vicky的內已經逐漸從混亂不明到慢慢趨於平靜,


開始有了想要變換心境的意願了。


 


Vicky來到了北海道的夕張之後,


鏡頭裡白雪紛飛的大地,


夕張電影街霓虹的電影看板,


竹內家兄弟外婆的居酒屋店


 


在這個時段裡,


所有的場景大半都是明亮及溫馨的,


彷彿Vicky的內心重獲新生一樣。


這種不言而喻的電影語言,


也正是侯氏電影美學迷人的地方。




 


PS


坦白說,對於一個喜歡侯孝賢電影作品的人,


每一次再看導演同樣的作品後,


幾乎每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感想延伸。


 


這陣子,接連了好幾天,


分別介紹了侯孝賢導演的作品,


老實說,在繁忙的工作裡,


還要整理和寫下這幾篇文章,真的是滿累人的,


但是能夠藉此,又重新看了侯導的昔日作品,


也是一件很過癮的事情。


 


或許在往後的日子裡,我會繼續寫下去,


繼續重看侯導其它的片子,將所有侯導的電影作品介紹完。


但也許可能會隔一段日其,再繼續介紹侯導的作品葉說不定,


我只能說:隨緣吧!


當然我也希望喜歡侯導電影的朋友,


也可以多多發表您的意見喔。




 


●延伸閱讀


 


◎電影「千禧曼波〈Millennium Mambo〉」小檔案


 


影片年份:2001


導演: 侯孝賢


編劇:朱天文


主演:舒淇高捷段鈞豪


類型: 劇情 


出品國:Taiwan
出品:三視多媒體

發行商:

語言:
Mandarin
色彩:Color




 


◎電影DVD宣傳文案


 


譽國際名導侯孝賢執導,舒淇主演。榮獲坎城影展、金馬獎肯定作品


林強以電音搖滾釋放年輕世代多樣情緒的精采音樂創作


榮獲2001年金馬獎最佳原著音樂、音效、攝影大獎3項大獎


 


從鄉土成長記憶中走來的侯孝賢以【千禧曼波】挺進新世代的都會叢林,影像中浮動著年輕的放縱、放浪、沉淪、義氣,展開忘我的靈魂冒險,這部根據朱天文原作改編的片子是描述一個名叫Vicky的女孩跟小她兩歲的雙魚座男人小豪的拍拖,小豪是個無業遊民,對Vicky有種難解的迷惑與猜忌,Vicky為了小豪跑去當酒店公關,兩人戀情始終維持在不平衡的狀態,之後,VickyPub認識了年長的捷哥,Vicky從捷哥身上找到新的心情避風港,Vicky決定要遠離他所熟悉的都會,尋找另一個世界。


  由舒淇、段鈞豪、高捷、陳依萱、竹內淳、竹內康合演,【花樣年華】攝影師李屏賓掌鏡的【千禧曼波】,音樂上由侯孝賢的長期合作夥伴林強協同「海上花」的日籍音樂家半野喜弘跟DJ Fish共同創作,以「向前走」、「娛樂世界」等專輯投下本土音樂創作能量巨彈的林強以電音搖滾釋放年輕世代的情緒--迷幻、疏離、冷漠、浮躁、不安、張狂渾沌交錯,開場的主題曲"單純的人(A Pure Man)"在盡情奔馳的電音高速路中映照著模糊不安的都會藍調聲影,十足讓人驚豔稱奇的音樂創作,林強在"飛上天(Fly To The Sky)""光明的路(Lighting Road)"等幾段音樂創作裡,恣意遨遊於電音搖滾空間,但在節奏幻化的高動能裡卻能不時表現出年輕的情緒與態度,巧妙的用電音搖滾放大影片中年輕族群的酷炫調性,林強的表現不讓同為原聲帶貢獻代表作"Why Does My Heart Feel So Bad?"的流行電音奇才Moby專美於前。





◎導演侯孝賢簡歷


 


臺灣新電影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生於廣東梅縣,是客家人。1948年移居臺灣。1972年畢業于臺灣國立藝專影劇科。1974年從影。次年任李行場記、助理,當過副導演、編劇、演員。


1975年起從事編劇工作,編有《桃花女鬥周公》、《早安臺北》、《我踏浪而來》等電影劇本。1980年首導《就是溜溜的她》、《風兒踢踏踩》(1981)成名。1982年執導《在那河畔青草青》引起影壇廣泛重視。1983年與萬仁、曾壯祥聯合執導的《兒子的大玩偶》獲西德曼海姆影展佳作獎,並引領臺灣電影新浪潮的開端;《風櫃來的人》獲1984年法國南特大三洲電影節最佳作品獎。1984年創作劇本《油麻菜籽》獲第二十一屆臺灣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執導《冬冬的假期》獲1985年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最佳作品獎、第三十屆亞太影展最佳導演獎。


 


1985年執導《童年往事》,獲第二十二屆臺灣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第三十七屆西柏林電影節國際影評人獎,及鹿特丹電影節、夏威夷電影節、亞太影展作品獎。1986年執導《戀戀風塵》獲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最佳攝影音樂獎、葡萄牙特利亞國際影展最佳導演獎。《尼羅河的女兒》獲1987年義大利都靈電影節第五屆國際青年影展影評人特別獎。1989年執導《悲情城市》獲第二十六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臺灣中時晚報最佳作品獎、導演特別獎,第四十六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1993年執導《戲夢人生》獲臺灣中時晚報電影獎最優秀作品獎,1993年戛納電影節評委會獎。其後作品有《好男好女》(1995)、《南國再見,南國》(1996)、《海上花》(1998)、《千禧曼波》(2001)、《咖啡時光》(2004)、《最好的時光》(2005)等,亦在金馬獎及海外影展上多有斬獲。


侯孝賢每部作品都保持一定水準,且均有所突破;其創作為臺灣歷史與民眾命運寫下生動篇章,那些即興式的街頭、鄉間實景拍攝,混合職業及非職業演員的真實自然表演,運用畫外音、長鏡頭、空間景深營造的情緒張力及詩意氛圍,都成為其作者電影的標誌。侯孝賢喜愛使用長鏡頭、空鏡頭與固定機位,讓人物直接在鏡頭中說故事,這也是侯孝賢作品的一大特色,並已形成個人風格。


 


◎侯孝賢與小津安二郎的關係


 


198511月侯孝賢攜《冬冬的假期》參加法國南特影展,在巴黎阿薩亞斯女友家等遲遲未寄達的《童年往事》拷貝。在那裡,他看到了生平第一部小津安二郎的作品,默片《我出生了,...》,覺得很喜歡甚至在回臺灣後逢人就講影片的某些細節——而侯孝賢最愛的小津作品則是1949年的《晚春》。


毋庸質疑的是在此之前侯孝賢沒有受到小津安二郎的影響(還可以參照焦雄屏的說法),他們相通的長鏡頭和固定鏡頭在後來常被人並提,對此,侯孝賢並沒有任何的辯解,但他又透露說有時候好像喜歡成瀨巳喜男更勝過小津安二郎。2003年,由日本松竹電影公司出資,侯孝賢拍攝了向小津安二郎誕生100周年致敬的《咖啡時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