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曾經是一條又深又廣的河流,


但是後來隨著上游地區陸續有人居住墾殖,導致下游漸漸淤積。


在這段屯墾和商業的興衰史中,艋舺可以說是最早的臺北港。


1853年「頂下郊拼」後,同是閩南的三邑人將閩南同安人趕出艋舺,


於是這些同安人便選擇落腳於大稻埕,


他們哪裡會知道,


多年以後會風水輪轉,當艋舺港口逐漸淤積後,


大稻埕從此取而代之,成為台灣北部主要的貿易港口,


而此一時期,台灣北部正好碰上與大陸和西方通商的極盛時期,


因此大稻埕一帶就成為台北最繁榮的商業區。


 


當年的大稻埕淡水河沒有河堤,貴德街就直接面對著河面,


渡海而來的大陸南北貨下船後,就選擇在貴德街後面的迪化街陳列販賣,


很多迪化街的商人,都是因為貿易而成為當時的鉅富。


而他們蓋在迪化街上的房子,當然就格外的漂亮!


 


迪化街這些街屋,為了適應臺灣多雨的天氣,每一棟都設有騎樓,


但是房屋對外的牆面,卻多為仿西式建築的裝飾,


因此造成了迪化街兼具中西式混合獨特的建築。


 


這些老店屋最大的特色,就是和鹿港的老街一樣,


店屋深度顯得十分的狹長,店面不大,但屋子的進深卻很長,


前面做為店鋪之用,後頭就是工廠或倉庫,


呈現出早期聚集式街屋的獨特景觀。




 


○迪化街店屋


 


迪化街的店屋,


可以說是台北市現今保存最完整,也最具有歷史意義的老街。


它不但是大稻埕最早的市街,


而且從清末至今,也一直都是大稻埕商圈的核心,


持續保持著舊日的風貌和活躍的商業活動。


 


般人所稱呼的的老街「迪化街」,


其實是指台北橋以南的迪化街一段。


但是在清代的時期,這條老街道分成幾段,都各有名稱,


由南而北分別是南街、中街、中北街、普願街和杜厝街。


光復後,台北市各街道重新依大陸行政區域來命名,


便以新疆省會「迪化」來做它的名稱。


 


依照當時的地形地貌來說,


迪化街的位置既靠近淡水河岸的碼頭,方便貨品起卸運輸,


但卻又保有適當的距離,可以避免河水暴漲時所造成的災害。


當貨品上岸後,立刻由後門送入店裡,


再經過整理或再加工後,


便可以直接在前門店面展示銷售。




                   現代主義建築樣式   乾元行


 


 



迪化街的建築特色


 


迪化街大部分店屋,屬於長條形連棟式店舖,


門面通常不寬,屋小但卻幽長而深邃,


同時兼顧商業和居住的功能,


是清代台灣商街的典型形式。


 


走在迪化街上,可以不同的房屋外觀的立面上,


看到多種不同的風格,這也就為甚麼迪化街會如此迷人的原因


 


迪化街裡的建築物大致分成「現代主義」、「洋樓樣式」,


和「仿巴洛克式」、及「閩南式」等四種風格,


其中前又經常的互相融合、變化,


因此更增添了街屋的立面建築的豐富性。


最後建築形式,則為近年來多已經被改建,很見到。






洋樓式樣建築



 


 



現代主義式:


 


建築外觀簡潔明朗,注重線條表現和比例均衡。


整體感覺富理性美,材料以面磚、洗石子為主。


現代主義(又可稱為「前現代主義」)是在工業革命後興起的一種建築形式,


基於對理性、秩序的追求,建築物外表裝飾趨向於簡化,


不再採用巴洛式華麗的山牆,而是強調水平的線條。


 


1920年代末期,這股建築的風潮,也由日本傳入台灣,


這類風格的建築物,在迪化街上各段都有所分布,


是所有四種立面風格中數量最多的建築。






                           仿巴洛克樣式建築



 


 



洋樓式樣:


 


以兩層樓房為主的建築,


屋頂上平直的「女兒牆」,


加上細密的簷間線腳、栱形的窗洞,


以及花瓶狀漏空排列的欄杆,


是此一建築形式上最明顯的特點。


主要使用紅磚來建,整體感覺十分明亮溫暖。


 


這種樣式,是仿自南洋等地的「殖民地式」洋樓。


1860年,淡水開港後,洋樓建築隨著洋商傳到大稻埕。


這些洋樓的各種特色,如栱圈迴廊、紅磚樓房及花瓶欄杆等,


很快就被轉化在店屋的外觀立面上,


同時也加上了不少中式的匾額框、花鳥裝飾等。


目前存留在迪化街上的建築數量較少,大部份集中在北段。






閩南式建築



 


 



仿巴洛克式


 


是迪化街立面最具代表性風格,


也是最能突顯迪化街曾經富甲一方、氣勢雄偉的建築。


這類建築通常以洗石子和紅磚為材料,


除了高聳突出的山牆、繁密細緻的花草紋飾外,


加上華美的柱頭裝飾,建構成令人驚嘆的華麗效果。


 


所謂「巴洛克式」,


是指歐洲17世紀中葉時期所盛行的建築風格,


以具有如雕塑般立體的外觀和繁複的花草紋飾著稱。


日本明治維新以後,因為極力吸收歐洲文明,


因此在日治期間,引進了不少歐洲建築風格模式,


再經由民間匠師的仿效,造成這股流行的風潮。


迪化街上最壯觀的巴洛克式立面,多保存於中街和南街。






 


閩南式:


 


以單層樓為主,瓦片覆蓋的斜屋頂,


木板組成的門窗、屋簷下的亭仔腳……等,


都是閩南式建築外觀上主要的特色。


 


當時的閩南式建築,


大多是以土埆壁和紅磚為主要的建材,


比較少見附加的浮塑、裝飾,因此建築風格極為古樸。


這種店屋的形式,


是由大陸福建漳泉地區的移民從原鄉所帶來的,


是大陸華南地區市鎮的店舖原型。


 


這種斜屋頂、附帶亭仔腳的店屋,


在炎熱多雨的氣候中,不但方便雨水的流動,並且可以遮蔽強烈的陽光。


此外,連棟式的商店街,不但可以節省建材,也充份符合商業集市的要求。


 


近年來,由於這類的房舍逐漸老舊,


加上交易買賣、貨品陳列等方式的改變,


此類建築形式的屋子,已陸續被改建,愈來愈難得看到了。


 


 


 


其實迪化街最吸引人注目的,


就是這些呈現出不同風格的歷史性建築。


不管是漫步還是騎騎著自騎著自行車,


當你走過一趟迪化街後,


就像是穿過時光隧道一樣,


你可以很生動的深深體會老台北發展的痕跡,


而且每一次去,都會有不同的感觸!


是一種非常奇特而難得的經驗。


 


PS:本文有關建築風格的資料,係參考遠流出版社的「台北深度旅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