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個禮拜的一個週五下午,


我騎著自行車,


穿梭於大稻埕的貴德街、迪化街、歸綏街等富有歷史文化的街道,


原本就是想要規劃出一條以自行車或是徒步方式,


結合專人導覽解說的「台北老街的漫遊之旅」。


 


因此最近也一直在利用時間,


著手整理編寫這些老街的歷史介紹,


目前已經完成「大稻埕」區域的「貴德街」、「迪化街」等部分,


在此先行PO上有關大稻埕的歷史故事,先讓部落格的朋友參考。


以後再陸續PO上其他老街的介紹。


 


若要談起台北市早期的發展,


照理說,應該是要從艋舺談起的,


因為艋舺是台北市發展的起源地,


甚至成為台灣北部有名的商業中心,


也因此才被號稱為「一府、二鹿、三艋舺。」


只是,因為我最近才逛完大稻埕而已,


所以就先行介紹大稻埕囉!




 


昔日風華不再的「大稻埕」


 


大稻埕現在的行政區域隸大同區境內。


據說起初為此地有一片很大的曬穀廣場而得名,


是早期繼艋舺之後,成為當時臺北城最興盛商業區。


臺北的發展歷史


大稻埕在清末時,頂替接艋舺(今萬華),成為台北最繁華的地方
從清末到日治期間,大稻埕可以說在經濟、社會及文化活動上,


不但快速成長,其重大成就,更是傲視全
不僅僅是商業活動頻繁,同時也是人文薈萃的地方


 


說起大稻埕聚落的發展,


應該要從1851這一說起


西元1851年,泉州府同安籍移民林藍田為了躲避海盜


基隆搬到大稻埕,興建了三間閩南式建築,


成為當時大稻埕最早的店舖。


 


後來由於艋舺發生所謂的頂下郊拼」漳泉移民之間的械鬥事件,


下郊的泉州府同安漳州


被頂郊的泉州三邑人(晉江南安惠安)所驅趕,


先是奔往北方的大龍峒,但不受當地同安籍的移民接納,


於是轉到大稻埕,沿著淡水河建起毗鄰店屋,


因此形成街市,重建廟宇,


同時利用淡水河的航運來從事和大陸對渡貿易,


形成以同安人為主的河港聚落區。


 


此後,在台北盆地附近(尤其是艋舺和新莊)的居民


每遇械鬥事件,便有不少人逃抵大稻埕,陸續安家落戶,


從此在原有的同安人街市外圍,陸續建立起「漢人居住區」。


後來艋舺因河岸淤積,商業日漸落寞,為大稻埕所替代,


當初被艋舺頂郊人所驅趕的下郊人,反而因禍得福。




 


清末由於慈禧太后專政,


清朝遭受外國列強欺凌,國勢積弱不振。


1882,清法兩國形勢緊,台北根本毫無防備,


於是官方才想到要築城的計畫


當初計畫的城址就在大稻埕和艋舺之間。


 


1885,中法議和


朝廷開始決定將台灣增設為行省,


並由劉銘傳任首任巡撫。


銘傳抵台後,下定決心要大力推動新式建設,


於是大稻埕就以北部貨物集散中心的優越地位,


成為興建台北火車站的首要考量之處。


 


銘傳最後選定大稻埕的南端(也就是前鐵路局遺址)


興建「臺北火車票房」(今臺北車站前身),


因此更加帶動了大稻埕附近商街的繁華。


 


除了舖設鐵路以外,


劉銘傳也在大稻埕設茶釐局、軍裝機器局等公家機構,


因此該區也逐漸形成一個「官府建製區」。


從此,臺北在政經地位臺南並駕齊驅,


後來終於一躍成為台灣第一大城。


在這個時候,富紳林維源李春生合資建昌公司,


在大稻埕開闢建昌街(今貴德街)


興建洋樓店舖作為外僑區,出租給外商使用,


此時台灣茶葉外銷業務興盛,


後各國領事先後在此設立,


商機越是更加蓬勃,可以說得上是洋風鼎盛


 



 


台灣日治初期,大稻埕的茶葉貿易雖然依舊興盛


但是日商全力斥洋行勢力,


轉而以日本東南亞為主要進出口市場。


 


此時,大稻埕除了傳統的茶葉買賣以外,


有關南北貨中藥布匹批發業,


更因台灣縱貫鐵路的全線完成,而更加蓬勃發展。


一直到日治時期中期以後,大稻埕市況的繁榮,


逐漸被日本人極力建設的城內(中正區,原城中區)所取代。


 


當時的現況下,大稻埕和城內,


個可以說是經濟中心,一個就是所謂的行政中心。


在日治時代進行市區改正計劃的時候,


西方的都市計畫觀念未引入「城外」,


導致城內逐漸成為日本人統治重心,


而城外的大稻埕則陰錯陽差地成為臺灣人的「本島人市街」,


因此才得以保留了最原始的街道景觀與生活樣貌。


 


1920111,日本人實施台灣地方官制及行政區域改制,


廢除原由台北廳直轄的艋舺、大稻埕、大龍峒三區,


台北市,隸屬於台北州


 


町名改正以後,大稻埕的行政區分別畫分


港町永樂町太平町日新町下奎府町建成町上奎府町


雖然在行政上「大稻埕」的名稱已經被裁廢


但是該區到現在為止,並不因為這樣就成了歷史名詞,


台灣人依舊在日常生活上,喜歡沿用「大稻埕」這個名字來稱呼該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


正是全球各種新興思潮風起雲湧的年代。


日本國內掀起要求民主的大正民主


當時台灣的知識份子,在日本殖民政府的統治下,


更深刻感受到這股新思潮的衝擊。


 


於是許多新的嘗試和活動,


是首先在這個富庶的大稻埕登場,


然後再向全島各地擴散。


因此大稻埕台灣新文化運動的開展,


可以說有著極大的貢獻


「淡水戲館」、「港町文化講座」、「永樂座」等,


是當時盛極一時的文化活動地點。


 


「永樂座」是當時大稻埕最負盛名的戲院,


除了一般傳統的戲曲演出以外,


同時也是現代化話劇上演的舞台。


位於現今民生西路上的靜修女中大禮堂,


是當時領導台灣文化、社會改革運動的「台灣文化協會」成立大會的地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