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嘴上一直念著,已經好久沒有騎自行車出去運動了,


但是休假的這兩天裡,台北的天氣還是不怎麼好,


加上前幾天才感冒而以,


所以在內心掙扎了很久之後,


還是決定不要出門,免得又感冒了!


 


這陣子比較忙,


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去注意有哪些好電影可看,


雖然電腦裡的資料夾裡還儲存著好幾部片子呢,


但始終都沒有去注意檢查有哪些好片子可看,


週日下午趁著還有一點空閒時間,


趕緊選了一部日本電影「彩虹下的幸福」來看,


看完後,這才知道今天看了一部值得推薦的好片。





 


這是一部同志電影,應該算是小眾藝術電影,


聽說在日本上映的時候,也才只有台幣八千八百多萬票房而已,


至於前年在台灣上映的票房是多少,我也不知道?


但至少我可以預料得到,票房一定是奇差無比,


雖說片中的卡斯是柴崎幸和小田切讓,


但因為電影主題牽涉到同性戀話題,賣座會差可想而知。



在世俗的眼光之中,


原本同性戀者的身份就不大被大眾所接受,


如果又是上了年紀的同性戀,他們的歸宿又將會是怎樣?


因為就同志的身份而言,其所牽涉的部份不單單只是個人本身而已,


它往往還牽涉到家庭因素以及家人的接受程度。


 


坦白說,對於同志之愛,


我向來採取開放和包容的態度,


在我二十多年的職場生涯以來,


週遭不乏有同志的同事或朋友,


雖然我不曾以異樣的眼光去看待他們,


但坦白說,我也因為避嫌的私心,


很少跟他們有密切的交往,


往往只會就公務方面而有所接觸。


這個原因,因該歸諸於我是一個異性戀者,


私底下無法想像男同志之間的愛慾情仇吧!


 


直到看了這一部「彩虹下的幸福」之後,


我才得以明白白先勇在他長篇小說「孽子」裡男主角的自白的涵意:


「其實他們也不想這樣,只因為他們的血液裡流著這樣的因子。」




 


這部電影的故事,


一開始是沙織和春彥的相遇,


那個從小就佔據著他的父親不歸還的人,


在一次大雨中現身了。


 


春彥前來找沙織的目的,


主要是要製造他那位因為癌症將死的愛人,


和多年不見的女兒沙織相聚的機會。


 


春彥知道沙織一直不諒解父親的所作所為,


因為在沙織的心裡早已跟父親斷決了關係,


然而沙織為了要支付病逝母親的醫藥費所欠下的債務,


因此春彥以鐘點工的高工資和可以繼承其父親的遺產為由,


讓沙織到了同性戀〈彩虹〉老人院擔任鐘點工人。


這所同志老人院是沙織的父親利用開同性酒吧所賺的錢購買的,


為的是要照顧那一群孤苦無依的同志老人。

在前往同志老人院的途中,


沙織在車內聽到春彥談到她父親在他心中的地位時,


沙織就如同世人一般,投給春彥一個非常鄙視的眼神,


這個眼神就是那種對同性戀不諒解而且帶有鄙視的眼神。


尤其當她得知這位長相英挺的年輕人的同性戀人,竟然是她父親的時候,


神情當然更為憤怒和輕視。


 


來到老人院後,


其實,沙織的內心裡很期待他的父親能夠在第一時間認出自已,


但是,並沒有,


沙織的父親第一眼卻未能認出沙織是自己的女兒,


他以為眼前的這個女子,只不過是一個新來的鐘點工而已


直到沙織的眼神一直怒視著他的父親時,


這位父親這才驚覺眼前的這個女孩子就是自己的女兒。


 


沙織雖然進了老人院幫忙,


起初也只是為了賺取高額的工資還債,


所以沙織對於那些擁有特殊性向的老人們,


沙織簡直不能夠接受,甚至還覺得噁心。




 



 


在這所老人院中,有一個可愛的角色,他就是RUBY


RUBY曾經也擁有過一個完整家庭,


但是RUBY最後還是像沙織的父親一樣,選擇放棄了自已的家庭,


其實在年輕的時候就離開家庭的RUBY,曾經生下一個兒子,


離開家庭後的哪幾十幾年間,他都未曾探訪過自己的兒子,


後來他陸續得知自已的兒子不但事業有成,而且也生了一個女兒,


對於這個可愛的孫女,Ruby當然也是未曾謀面。



在一個艷陽的夏日午後,


活潑的Ruby竟然一反常態的沒跟著大伙在海邊嬉戲,


後來還是春彥發現倒在桌上的Ruby


原來Ruby因為高血壓中風了。
春彥主張要把Ruby送走,因為Ruby中風後需要更好的照護,


老人院的每個人年紀都大了,根本沒辦法勝任照護的工作,


而且老人院裡也沒有多餘的資金可以照護Ruby


但是到底要把Ruby送到哪呢?


 


大家想了很久之後,終於決定要聯絡Ruby的家人,


並試圖隱瞞Ruby的同志身份,然後把Ruby送回家。


這時候躲在門後的沙織聽到了這一切,


她跑去見了自己的父親,


她開頭的第一句話,就是跟父親說『我要放棄繼承你的財產的權利』,


此時的沙織內心裡,真的是想要幫助老人院的每一個人,


因為在這所老人院服務後的沙織,


在知道這些老人們的故事後,她逐漸能夠了解同志們的世界,


尤其在經歷Ruby的事變之下,


身無分文的沙織,最直接想到能夠幫助這一群人的方法,


就是放棄繼承父親的財產,


把這些財產繼續的用在老人院之中。


 


可是根本就沒有遺產這回事,當初她父親在打造這個老人院時,


就已經把全部的財產給投入下去了,


當沙織知道這一切都是春彥為了騙她前往老人院跟自己父親接觸的謊言時,


頓時聽到這席話,沙織簡直呆住了。


 


但在聽到了自己的父親的哀嘆,


說他本來在他得知得到癌症的時候,


老人院就應該要關閉了的這些話後,


沙織生氣了,


她想到這些老人日後的遭遇,


簡直有一種感同身受的感覺,


那不就簡直跟當初自已和母親被眼前這個人拋棄了一樣嗎?


所有的老人們都是因為沙織的父親打造了這個地方,才會跑來依靠他,


面對一群這麼相信自已的人,怎麼能夠說放棄就放棄呢?



 


後來Ruby被家人接回去了,


只是當小孫女在Ruby面前出現時,


Ruby已經痴呆到沒有任何反應了,


只不過老人院的這些人還是堅持隱瞞Ruby是變性人的事實,


得知這一切的沙織,除了擔心Ruby日後之外,


也不能接受這種「以為會是保護的隱瞞」。

因為沙織也是花費了好多的時間和相處,


這才能夠漸漸體會同志們的心情,


對於老人院這些人的隱滿做法,她非常的不認同,


她認為同志的家人也是需要時間去適應親人是同志的身分的,


更何況Ruby還是個變性人,更是不容易被世人所接受,


若執意這樣對Ruby家人有所隱瞞,可能會招致反效果的,


在沙織的想法中,只有大方的公開Ruby真正的身分,


雖然明知會有衝擊,但可能令人受傷的程度才是可以減少到最低的。




 


在影片中,春彥面對著病情一度惡化的情人〈沙織的父親〉,


內心非常掙扎的對著沙織說著:


『看著他躺在床上,我卻無法壓仰住某種慾望,


我對他到底是愛還是慾望?愛不是這樣子的啊


其實沙織的潛意識是愛著春彥的,


不然也不會接受春彥的主動示愛,


除了不曾反抗的接受春彥的吻之外,


甚至最後還肯跟他發生進一步的關係,


雖然到最後因為春彥的退卻而未成,


但不可否認的,沙織的確被春彥深深的吸引。


 


究竟愛與慾到底是可以並行的還是可以分開的,


我想從春彥和沙織的身上或許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因為這在影片後半段,


沙織和其任職裝潢公司的老闆細川的作愛情節裡,


從沙織的眼神中就解答了一切,


因為沙織與細川的關係只是單純的慾望,


似乎愛與慾在一般人的身上好像是可以被分開的!

那麼對於春彥而言呢?


對於春彥這位曾經是同性戀者來說,


愛與慾是一定要並行的。


春彥剛開始是被那個為同志老人打抱不平的沙織給吸引著,


所以說春彥對沙織做出的進一步的關係,


應該只是一種慾望而已,


若如果真的愛著沙織的話,


我想不會在觸碰沙織身體後卻退縮不前的。


 


是否春彥那個時候,因為顧忌著自己是同志的身份,


所以心裡一直壓抑著,以致無法突破對女人產生愛情的心結,


我就不得而知了?


因為導演在最後給了一個很好玩的結局:


就在沙織的父親去世後,


沙織離開了兼職鐘點工的老人院,


並和原來任職公司的老闆發生關係,


原本我以為電影的結局就此劃下句點。


 


不料導演卻神來一筆,


當沙織任職的裝潢公司收到老人員圍牆需要裝修的要求時,


再度回到這家老人員勘查的時候,


牆上竟然寫歡迎沙織的暗示語句,


沙織與春彥那一段似有似無的戀情會不會繼續下去呢?


就讓大家去想像吧!



 


看完這部電影後,


我覺得這部電影已經不再是單純描寫同志之愛了,


裡面也包含了所有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和友情,


其實說穿了,


就是說同性戀者他們之間就和我們世俗的人一樣,


他〈她〉們也有親友也有家人,他們一樣會有情慾問題,


他〈她〉們一樣會生老病死,


只不過,他〈她〉們的身分可能會讓某部分世人無法認同,


他〈她〉們的苦處也非我們絕大部分人所能體會得到的,


也因此,他〈她〉們過得比我們更辛苦。


我想看完了這部片子的朋友們,


往後對於同志的朋友或是同的話,


應該會多給予一份鼓勵和關懷吧!




 


延伸閱讀


 


○電影「彩虹下的幸福〈〉」小檔案


 


上映日期:2008-04-03


類  型:愛情劇情


片  長:211


導  演:犬童一心


演  員:小田切讓、柴崎幸、田中泯


發行公司:天馬行空


 


 


 


○關於本部電影的拍攝


 


本片由《狗狗心事》導演犬童ㄧ心執導,以同志的角度發展出動人的親情與愛情,小田切讓首度扮演同志,搭配《舞妓哈哈哈》柴崎幸共同演出,並被日本「電影旬報」評選為年度十大電影。

商業與藝術特質兼具的犬童一心,經常專注於生死、畸戀、邊緣人的議題,透過以純潔可親的題材包裝故事,編織出一段段扣人心弦的生命旅程;平常電影中所注重光鮮耀眼的角色或場景,他卻以最醜化的方式呈現。巨大的反差下,他讓文藝愛情成為永遠的詠歎調。最新作品是由松島菜菜子主演的《眉山》,獲第31屆日本奧斯卡獎提名最佳導演等八項大獎,將與《Always幸福的三丁目2》、《
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等片共同角逐「最佳電影」的寶座。

編劇則請來近期與山下敦弘導演合作過《
天然子結構》的渡邊綾,音樂由現年61歲的細野井臣創作,他曾和松本隆、鈴木茂等人組成樂團「Happy End」大獲日本音樂界好評,1978年與阪本隆一、高橋幸宏組成世界知名的Y.M.O搖滾樂團,對於當時的搖滾樂有開創性的重大影響。細野井臣亦跨足電影配樂,完整作品有動畫《銀河鐵道物語》、《彩虹下的幸福》,音樂創作亦散見於《風之谷》、《愛情,不用翻譯》等電影中,是日本當代重量級的音樂家之一。




 



 


○彩虹旗


 


六色彩虹旗從舊金山傳遍全世界,而演變成今日代表同志驕傲的標誌,國際旗誌製造組織也正式承認六色彩虹旗為同志專有旗。


為了因應每年同志運動所需的一個代表性標誌,舊金山的藝術家吉伯特貝克(Gilbert Baker)從美國60年代嬉皮運動和黑人平權運動中汲取靈感,象徵同志驕傲的標幟彩虹旗因而在1978年誕生。最初設計的彩虹旗共有八色,其中粉紅代表性,紅代表生活,橙代表治療,黃代表陽光,綠代表自然,祖母綠代表藝術,靛代表和諧,紫代表精神。當時貝克與30名義工一針一線以手工縫製染色做出兩面初版旗幟,並於隔年的舊金山同志大遊行中首度公開露面。

在緊隔一年,貝克與舊金山旗誌製作公司合作,開始大量彩虹旗的生產。然而粉紅色及祖母綠並非當時商業上即容易取得的顏色,在製作上較費成本,因此在之後的設計上被刪除了,而靛也逐漸被深藍所取代。這六色彩虹旗很迅速地從舊金山傳遍全世界,而演變成今日代表同志驕傲的標誌,國際旗誌製造組織也正式承認六色彩虹旗為同志專有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