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開始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乍聽片名「橫山家之味」,


還以為是一部描寫美食或是經營餐館的一個家族的故事呢?


沒想到看完後才知道這部由導演「是枝裕和」所導演的電影,


竟然和日本名導演小津安二郎的「秋刀魚之味」有異曲同工之妙,


都是以親情為出發的電影。


 


據說本片乃「是枝裕和」導演為紀念其過世的母親所拍攝,


電影裡有許多的對話靈感都是來自於導演對於母親生前的記憶。


這部電影讓是枝裕和因此獲得了第51屆的日本藍絲帶電影獎最佳導演,


以及最佳女配角,這也是「是枝裕和」繼「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後,


第二度榮獲藍絲帶獎最佳導演的殊榮。


 


 


 


 


這部電影主要是在敘述橫山家族中的孩子,


因為大哥的忌日而紛紛回到老家相聚的故事。


電影裡的阿部寬在片中飾演著一位不是很甘願,


卻又得帶著妻兒回老家參加哥哥忌日的中年男子。


 


由於當初哥哥為了要救一名落水的男孩因而滅頂身亡,


身為次子的阿部寬自此成了家中唯一的獨子。


但是由於阿部寬因為不願意遵從父親的建議,繼承父親醫生的職業,


卻選擇當一名古畫的修復師,從此和在鄉下當醫生的父親結下了心結,


再加上他又娶了由夏川結衣所飾演的寡婦,而且還帶著一個拖油瓶的男孩,


更讓阿部寬不是那麼有意願的想回老家團聚。


但在看在老婆所謂的必須盡到媳婦應有的禮貌堅持下,


這才在老家度過了二天一夜的家庭聚會。


 


其實這部電影除了阿部寬和母親到哥哥的墓園掃墓,


以及非血緣關係的祖孫和阿部寬三人到海邊等處是採取外景拍攝外,


大部分電影裡的場景都是在橫山家的住宅裡拍攝的,


當然所有對親人的回憶和家人的互動關係也都發生在這個住宅裡。


甚至還有一大半都還是在餐桌上拍攝的劇情呢。


這種節奏緩慢,以及感情內斂的電影手法,


不正是也很像日本已經過世的名導演小津安二郎的氛圍呢,


當然也跟台灣的名導演侯孝賢的作品風格,


都有那麼一點似曾相識的味道呢,原因無他,


只因為侯導和是枝裕和兩位導演都深受到小津安二郎的影響。




 


 


 


也因此,在「橫山家之味」這部電影中,


雖然所描寫的,也只不過是一個家族幾天相聚的簡單情節而已,


但是經由是枝裕和的導演功力,


卻是那麼生動的呈現了人際之間那種微妙的互動關係。


 


在這部電影裡,導演透過角色間的彼此對話和鏡頭下的一些細微事物,


總像是那不經意地輕描淡寫而過,也許很多話語也都沒有出現,


但就是這麼的奇妙,觀眾卻很能輕易地在電影中,


發覺到橫山家裡陸續出現了如代溝、外遇、怨恨等種種問題,


是那種無須太多敘述,只透過短數語或是鏡頭的帶過,


就可以讓觀眾得知橫山家族所有成員彼此的情緒和牽連。


所以這部電影雖然沒有「送行者-禮遺師的樂章」那樣的催淚,


甚至有的觀眾還會覺得電影內容非常地沉悶,


但是我極力的向大家推薦這部電影,


因為導演所要呈現給大家的,


就是橫山家這一個家庭,其實就跟你我大家的家庭一樣,


每一個平凡的家族成員都有各自的煩惱和彼此相對的困擾,


當然也有彼此互動的家族融洽和幸福的感覺,


人生其實也不過就是如此阿,平凡才是真正的幸福。




 


 


 


最後,我要說說這部電影給我最深刻地記憶和感動的地方,


那就是在片尾結束的時候,當阿部寬牽著自己的小女兒從母親的墓園走出時,


他們父女看到了一隻黃蝴蝶,阿部寬向小女兒說的有關黃蝴蝶的故事,


竟然是阿部寬的母親說給阿部寬聽的,而且阿部寬當時還虧了他母親幾句呢。


 


另外就是阿部寬的母親生前的期望,就是能搭乘兒子開的車子去購物,


但阿部寬的母親終其一生還是沒有完成這個心願。


 


我要說的是,這部電影裡面有很像以上這麼多細微的情節描素,


雖然都不是甚麼重要的道理,但是若仔細地去思考一下,


我們這才明白,原來家人的互動影響和傳承是那麼地自然,


或許我們曾經嫌過自己的老媽總在我們身旁嘮叨,


但我們可能萬萬沒想到,當我們年長一點的時候,


在關心我們子女的時候,說話的內容和訓示的語句以及神情,


可能和當初父母親在我們一旁嘮叨的內容竟然是一樣的。


 


還有,也許我們工作都很忙,


可能忽略掉了老人家要求我們做的一些小事情,


也許這些要求並不是很難達成,


只是我們為人子女的大半都會用那種現在工作很忙碌,


等有空閒的時候再去處理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父母,


可是日子就是在這種好像沒什麼大不了的認知下,一天一天的過去了,


但是當您發現有一天要去幫自己的父母親完成他們交代的事情時,


往往都已經來不及了,因為他們可能已經離我們遠去了。


各位好朋友,說到這裡,大家知道該怎麼做了吧!


 



「橫山家之味」真的是一部值得推薦給大家的好電影,


而且上映的時間又選在清明節前後,


正好可提醒大家得以慎終追遠。





 


 


 


電影「橫山家之味(Still Walking)」小檔案


 


影片年份:2008
出品國:
Japan
出品:TV Man Union


發行商:原子


導演:是枝裕和


演員:阿部寬 / 夏川結衣 / 樹木希林 / 寺島進




 


 


 


延伸閱讀


 


◎演員介紹

阿部寬


1986年出道甚早的阿部寬在大學時參加集英社的選秀比賽開始演藝之路。其後締造了「Men s non no」創刊以來,連續四十三回登上封面的紀錄。然而阿部寬


初期的演藝之路並不順利,之後參與從舞台劇、時代劇、電影等各種不同表演形式的演出,舞台劇《熱海沙人事件》讓他從偶像帥哥成功轉型為實力派演員,而風靡全亞洲的日本偶像劇《HERO》中檢察官的角色也可圈可點。近期則是以《熟男不結婚》將40歲熟男的不婚主義演繹得絲絲入扣,在日本創下20%的超高收視率。

阿部寬在《橫山家之味》中,飾演的是男主角橫山良多,一個即使到了四十歲,依然無法處理對父親的心結、時而懦弱的不敢真言,時而卻又固執地不願低頭,一個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處處都可能見的平凡男子。阿部寬也以本片奪下日本電影三大獎之一「每日映畫獎」的最佳男主角。



 


夏川結衣



夏川結衣在日本眾女星之中以富含餘韻的氣質、細膩的表演,成為日本電視電影圈中風格獨具的演技派女星。早期以泳裝美少女的選拔出道後,夏川結衣開始演出電視劇,從野島伸司的《壯志驕陽》、《夏目雅子物語》而嶄露頭角,和豐川悅司合作的《青鳥》成為她的演藝代表作之一。




夏川結衣在不同電視電影演出中,無論是挑大樑的女主角,或是襯花綠葉的女配角,總是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在《橫山家之味》中演出主角橫山良多的新婚妻子,而自己是帶著和前夫生下的孩子第二次進入家庭,在橫山老家當中一方面要與未曾謀面的公婆相處,一方面又得紓解夫婿自身面對家庭的無奈,箇中的韻味由夏川結衣演起來恰到好處,不慍不火,也以此榮獲第21屆日刊體育映畫大賞的最佳女配角獎,以及日本藍絲帶獎的最佳女配角提名。值得一提的是,《橫山家之味》也是夏川結衣和阿部寬繼日本大河劇《義經》、偶像劇《熟男不結婚》之後,第三度攜手合作演出的作品。



 


樹木希林


以《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塑造出溫和、堅毅又溫暖的母親形像的樹木希林,於1943年生於東京神田,父親是日本傳統樂器薩摩琵琶的演奏家,樹木則是從日本文學座附屬演劇科出身的實力派資深女優,早期就開始舞台劇、電視、電影等全方位的演出,更打敗日本眾年輕女星,成為廣告界中消費者好感度最高的女星。樹木希林在2003年曾因視網膜剝離導致左眼失明,2005年又因乳癌開刀治療,不過這些挫折與病痛,完全打擊不了天性樂觀又堅強的個性派女星,她在病癒後甚至更積極的從事各項演出,在2008年榮獲日本政府頒發的紫綬褒章。

《橫山家之味》是樹木希林第一次與是枝裕和合作,在片中演出主角橫山家的母親,身為家庭主婦一輩子的重心就是在先生與孩子身上,卻總是在關鍵的時候,說出辛辣、尖銳,卻又切中要害的話語,和《東京鐵塔》中的母親形像大不同。在樹木希林的詮釋下,母親的溫柔與身為女性的「可怕」,儘管善體人意卻又在緊要關頭過於誠實,讓母親的這個角色,成為《橫山家之味》當中最關鍵性的靈魂人物,也成為全天下每一個母親的縮影。樹木希林並以此榮獲日本奧斯卡、藍絲帶獎、報知映畫賞、電影旬報、新藤兼人賞等各大日本獎項的最佳女配角,以及南特影展最佳女主角樹木希林 榮獲日本奧斯卡、藍絲帶獎等各大日本獎項的最佳女配角 獎。


 





 


 


 



◎導演介紹

是枝裕和,1962年生於日本東京,早稻田大學文藝學科畢業後,加入TV Man Union拍攝紀錄片,關注的題材多具社會關懷及人文主義的色彩。1995年執導由宮本輝同名小說改編的《幻之光》獲得威尼斯影展新導演及最佳攝影獎,2004年又以日本真實事件改編的《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榮獲坎城影展最佳男主角獎。是枝裕和的電影擅長以靜謐而細膩的手法,探觸生命中最需要溫柔以對的本質性的問題,《橫山家之味》也因此在看似簡單平凡的生活裡,讓人細細品味屬於每個家庭共有的故事,關於誤會與諒解,親情與寬恕



◎導演的話



因為,我正是希望能和母親一起開懷大笑


大約將近五年前吧!我和母親一同吃飯,地點就在新宿。即使一邊說著「這肉好小啊!」或「好貴啊!」之類的話,母親依然一邊把她最喜歡的壽喜燒,吃得一點也不剩。


到了要分開的時候,母親說,「那麼,再見囉!」一邊開心地揮著手,一邊朝著過了正午時分的新宿車站走去。我一邊目送著母親的背影,一邊說著「說不定這是我最後一次和母親吃飯了」,突然襲來了一陣莫名的不安。因此,我一直到母親的背影混雜在南方出口的剪票口而再也看不見為止,在人行道上站著,注視了好一會兒。真的非常遺憾,這個預感竟然成為事實了!


「我竟然無法為母親做點什麼」我對自己說著。就因為後悔,我決定把這部電影當成是一個出發點。正是因為想要做些什麼來彌補,我才會強烈地想要拍一部能帶給人們溫暖的電影!不針對母親死去的經過,而是擷取母親生前那美好的片刻。在這美好的片刻之中,我試圖把對家人的回憶整理並置入在電影裡。我就是這麼想的。那些回憶就猶如最後一次目送母親離開的時候,母親的背影那般


儘管這個故事的確是虛構的,在電影開始的時候能夠想到用「啊,母親還在哪裡活得好好的呢!」這樣的對白來表達,正是我要的那種電影!


這樣子的安排我並不會哭,呈現出來的話反而比較想笑呢!


因為,我正是希望能和母親一起開懷大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