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扣


 


誓言幻作煙雲字 費盡千般心思


情像火灼般熱 怎燒一生一世


延續不容易


 


負情是你的名字 錯付千般相思


情像水向東逝去 痴心枉傾注


願那天未曾遇


 


只盼相依 哪管見盡遺憾世事


漸老芳華 愛火未滅人面變異


 


祈求在那天重遇 訴盡千般相思


祈望不再辜負我 痴心的關注


人被愛留住(問那天會重遇)


 


粵語 作曲:黎小田,  編曲:黎小田填詞:鄧景生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lOpbmDqpRE 胭脂扣電影片段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0yqOBh-h0c  胭脂扣電影片段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rr0H4Gd8e0  張國榮演唱 客途秋恨/胭脂扣




 


「胭脂扣」這首曲子是張國榮和梅艷芳兩個人合拍的電影「胭脂扣」的主題曲,


雖然我不懂的粵語,也不是香港人,但我很喜愛到香港去玩,


只因為在香港這個小小的地區裡,


可以讓我感受到幾百年來,東西融合後所匯流的「香港文化」,


也就是那種華洋雜處後,處處看得到現代化的文明,


當然更看得到中國傳統固有的東西。


而且只要花費幾天的時間,就可以幾乎看到香港的全貌,


當然囉,若真的要得以了解香港的歷史和文化,


還是得長久居留才能徹底了解才對。




 


其實我很喜歡香港幾位去世的藝人,


他們分別是羅文、黃霑、梅艷芳和張國榮,


他們的多才多藝,不但為香港的演藝圈創造出不少佳話之外,


同時也讓全世界的華人為之驚豔。


 


昨天是張國榮去世六週年紀念,


香港演藝圈不但重新播放「東邪西毒」重新修復特別版電影之外,


所有與張國榮合作過的藝人也都共同參與這項紀念影展。


其實若看過張國榮電影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那就是:


The Beauty of This Film Will Remain With Us Just Like


The Beauty of Leslie Will


(「這部美麗的電影常留我們心中,就像美麗的張國榮一樣」)


這是張曼玉針對和張國榮拍攝「阿飛正傳」這部電影,


在張國榮去是六週年用英文所寫下的一段話。


 


前ㄧ些日子電影「梅蘭芳」上映的時候,


裡面最讓人感到遺憾的就是男主角選上了黎明,


原因無他,因為有太多人認為若是「哥哥」張國榮還在世的話,


那麼「梅蘭芳」這部電影的主角,一定非張國榮莫屬了,


因為張國榮在「霸王別姬」裡的表現,已經成為經典之作了。


呆滯的黎明是永遠無法取代張國榮所能演出的那種風華絕代的神韻的。


 


雖然張國榮已經走了,


但是他也留下很多傑出的作品,足恭後人憑弔了,


真的,就如張曼玉說的:


這部美麗的電影常留我們心中,就像美麗的張國榮一樣。




 


延伸閱讀


 


◎張國榮小傳


 


張國榮(英文名:Leslie19569月1220034月1),原名張發宗,香港知名男演員歌手與詞曲創作者。


別名哥哥gorgor),這稱呼本屬唐鶴德所有,話說有次劉嘉玲搞亂了他們倆的稱呼,鬧了笑話,這笑話越鬧越大,「哥哥」遂逐漸變成張國榮的稱呼,另有傳是拍戲時王祖賢對張國榮的暱稱,後來廣為流傳。


 


張國榮祖籍廣東梅縣,生於香港,為客家人,父親是張活海,家中十個孩子中最小,故有「十仔」之乳名。他曾在英國列斯大學學習。1977參加麗的電視舉辦的亞洲音樂歌唱大賽,獲得第二名,從此進入演藝圈。19841989間,與譚詠麟並稱香港兩大男歌手,成為香港樂壇巨星。在19881989年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連續兩屆奪得「最受歡迎男歌星」,並在19881989年的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連續兩屆奪得「叱吒樂壇男歌手金獎」。同一時期因為主演電影《英雄本色》《倩女幽魂》和《胭脂扣》開始進入香港一線演員行列。1990年初突然宣佈告別歌壇,專攻影壇,幾年間成績斐然,其中包括香港金像獎最佳影片及男主角的《阿飛正傳》,1993年更憑藉《霸王別姬》一片躍升國際影壇,影迷遍及中港臺、日、韓及歐美各地。


 


張國榮好學不倦,喜愛閱讀,與作家李碧華小思(盧瑋鑾博士)等私交甚篤。


張國榮早年(19771982)在麗的電視(亞洲電視前身)星途一般,在多部連續劇中擔任過主角與配角,如《浣花洗劍錄》、《對對糊》、《甜甜廿四味》等,這段期間的代表作可屬長篇電視劇集《浮生六劫》,劇中哥哥飾演的體弱卻性情古怪可愛的青年車穗生,戲份不多卻十分搶眼。不過,由於麗的電視當年在香港處於弱勢(次於無綫電視),張國榮雖以青春偶像之姿小有名氣,卻沉寂多年,難以走紅。


 


他初期的歌唱事業並沒有獲得大衆的認同。1978推出的首張英文唱片《Day Dreaming》和1979推出的粵語唱片《情人箭》銷量並不理想。不過,張國榮在演藝界走紅後,這兩張黑膠唱片變得奇貨可居。


張國榮初期的歌唱形象較為前衛不羈,帶有占士甸James Byron Dean)那種反叛和浪漫,當年大眾不太接受。張國榮曾在一次戶外演出中向現場觀眾擲帽,但竟然被人把帽子擲回臺上,更被現場觀眾喝倒彩。


雖然早年他的演藝事業不大順利,但在那段時期(1980年代初)他曾接拍過不少以青春派偶像為主題的電影《喝采》、《檸檬可樂》、《烈火青春》,多為帶點反叛的角色。憑著這些前衛不羈、反叛但俊俏的形象,漸漸受女性觀眾歡迎,為他日後成為超級偶像打下基礎。


 


為了增加知名度,張國榮在1982約滿麗的後,便跟隨恩師黎小田轉投無線電視(歌星合約)和旗下的華星唱片(唱片合約)。1983,他推出唱片《風繼續吹》,與唱片同名的粵語主打歌成為張國榮歷來最受歡迎的歌曲之一,這張唱片使其歌唱事業平步青雲。


1984,張國榮的歌唱事業突飛猛進,《Monica》一曲唱至街知巷聞,張國榮瞬間在樂壇變為天王級歌手。他亦憑《Monica》一曲首奪十大中文金曲TVB十大勁歌金曲的金曲獎。加上當年參與TVB劇集《儂本多情》的演出,大大提高了他的知名度。


1980年代中期,香港樂壇原是譚詠麟獨領風騷,但張國榮的竄紅,使香港樂壇變成雙雄並立的局面,兩位偶像級歌手的歌迷卻時有磨擦。雙方歌迷於某個頒獎禮後台發生衝突,釀成多人受傷。之後譚詠麟感到難過,並表示不會再拿任何音樂獎項。


1987,張國榮憑一曲《有誰共鳴》壓倒勁敵譚詠麟首奪TVB十大勁歌金曲金曲金獎(1986年度),同年轉投新藝寶唱片,大碟《Summer of Romance 87》銷量超過六白金,並成為當年 IFPI 香港唱片銷量冠軍。


1988,張國榮成為第一位亞洲區百事巨星代言人,並在市政局香港紅磡體育館開了23百事巨星演唱會


 


19881989年度《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連續兩屆奪得「最受歡迎男歌星」;在19881989年度《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連續兩屆奪得「叱吒樂壇男歌手金獎」




 


1980年代至90年代,張國榮在影壇同樣取得輝煌成就,主演過多部著名電影,包括《烈火青春》、《英雄本色》、《倩女幽魂》、《胭脂扣》、《阿飛正傳》、《霸王別姬》、《東邪西毒》、《春光乍洩》等,先後八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並於1991年當選香港金像獎影帝。五度獲得臺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阿飛正傳》、《風月》、《春光乍洩》、《鎗王》、《異度空間》),兩度入圍最佳電影歌曲,更以《紅顏白髮》(電影《白髮魔女傳》主題曲)贏得第三十屆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1993年法國坎城影展最佳男主角提名,並獲日本影評人協會頒發最佳男主角獎,1994年獲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男演員獎。


 


1989,張國榮首奪TVB香港最受歡迎男歌星獎(1988年度),但在事業的高峰他卻宣佈退出歌壇,並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行33場告別演唱會,進行封咪儀式。此外,更破天荒地在亞洲電視亮相,充當該年度亞洲小姐選舉的表演嘉賓。


1990,張國榮在告別演唱會期間從好友周慧敏手中接過TVB香港最受歡迎男歌星獎(1989年度)。


1991,張國榮因主演《阿飛正傳》,獲得第十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成為「香港金像獎影帝」。


1993,張國榮主演的電影《霸王別姬》奪得法國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國際影評人聯盟大獎費比西獎和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並獲得美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