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都是哥哥張國榮去世六週年的新聞報導,


只因為張國榮是香港的地區,甚至是全華人地區最優秀的演員和歌手。


和張國榮合作過電影的女星幾乎都是知名的女演員,如張曼玉、劉嘉玲等,


但其中可以橫跨歌唱和電影,而且獲得極高評價的女星,則首推梅艷芳了。


而且和張國榮命運相同的是,梅艷芳也是英年早逝,四十歲就死於子宮頸癌。


 


就在張國榮去世六週年的日子裡,


或許大家都懷著悲傷的情緒來懷念著「哥哥」,


那麼不妨再讓我們多懷念這一位多才多藝的「梅姐」吧!


且讓大家和Uncle一起再度進入時空的隧道,


重新來回味這一部由梅艷芳和張國榮主演的電影:「胭脂扣」。




 


「胭脂扣」這部電影是根據李碧華原著小說改編的浪漫鬼故事,


係藉著兩段相差幾乎半個世紀的愛情來做為比較,


讓人看完了這部電影後,大半會有「問世間 情為何物」的這種感慨。


 


這段淒美的愛情鬼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有一天報社的記者袁永定(萬梓良 飾),


遇到了一位前來刊登尋人廣告的女子如花(梅豔芳 飾),


這位報社記者透過幾次和如花的接觸後,


無意中竟然發現了這名冷豔的女子原來是一個鬼魂,名叫如花。


 


這段淒美哀怨的故事發生於1934年的香港,


陳振邦(十二少)是一個經常出入煙花妓戶的花花公子,


有一天他遇上了石塘咀綺紅樓裡的「紅牌名妓」如花,


二人旋即展開熱戀,只是,十二少的家族並不接納他們。


為情所苦的如花,遂在那一年的38日晚上11時,


與十二少約定吞食鴉片殉情自盡,同時如花並告訴十二少,


若自殺過程有任何的誤差,也要記著「3811」這個數字,


好作為她日後尋找十二少的認記。


 


50年過了,早已成鬼魂的如花,


在陰間久後情郎不見,遂返回陽間尋訪情郎,


可惜時代早已變遷,周遭情景即使依然,但人事早已全非。


報社記者袁文定和其女友凌楚絹,因為非常同情如花的遭遇,


就在他們的熱心幫助下,如花終於如願可以登報尋訪十二少,


並且在報上附上當日約定的密碼「3811」(也就是二人自殺的時間)。


 


終於如花找到了十二少了,但令她感到驚愕的是,


十二少並沒有死,他當時被人救了。


這時候,如花這才完全明白十二少之所以貪生怕死,背棄盟約,


只因他並非完全忠於兩人這段感情。


 


只是,五十年後,苟且偷生的十二少,


早已變成一個貧窮潦倒而且七十高齡的老頭子了,


他只能靠著在粵劇戲班中從事替身演員為生。


 


如花眼見十二少在陽間所受之苦比她還慘,


而且也感受到在這五十年的歲月中,


十二少時時刻刻都為著當時背約的罪惡感所折磨著,


因此如花覺得十二少早已經得到他應有的懲罰了。


於是如花不再懷有執念,遂將十二少當年贈予她的胭脂扣歸還後,


放下這段情感的執著,離開了不屬於她的人世間。




 


其實若看過李碧華的原著的人,


或許會發現原著和這部電影仍然有些稍許的不同,


其實李碧華原著中,原本是以半可憐半嘲諷的筆法來描寫如花的,


一方面可憐她痴情,另一方面也嘲諷她的佔有慾太強。


 


但改編成電影後,導演關錦鵬卻反而一面倒地改為同情如花的遭遇,


將如花塑造成一個楚楚可憐的青樓女子,慘遭負心漢的對待。


 


不過這些都無傷大雅,只因為導演關錦鵬將此片拍得十分細膩動人,


透過電影裡的塘西風月場所所呈現的那種頹廢美感,


並在充滿著濃厚的哀怨氛圍下,得以越發凸顯梅豔芳個人的演技


也因此讓梅艷芳本人,因本片獲得金馬獎的最佳女主角。


 


這部片子,真的很值得大家再去找回來看的,


而且主題曲也非常哀怨動聽喔!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O-ZVG5knlo 電影「胭脂扣」片段




 


電影「胭脂扣」主題曲
 


誓言幻作煙雲字,費盡千般心思,情像火灼般熱。
怎燒一生一世,延續不容易,負情是你的名字。
錯付千般相思,情像水向東逝去,癡心枉注。

願那天未曾遇,只怕相依,那管見盡憾世事。

漸老方華愛火滅人面變異,祈求在那天重遇。
訴盡千般相思,祈求不再辜負我。

癡心的關注,人被愛留住(問那天會重遇)


 


演唱:梅艷芳  專輯:芳華絕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ZQe2oCdgtM 胭脂扣  梅艷芳演唱




 


延伸閱讀


 


◎「梅艷芳」小檔案


 


梅艷芳Anita Mui196310月10200312月30),與何冠昌上契後另名何加男Karen)。生於香港,籍貫廣西合浦,是一位亞太區著名歌手及演員。梅艷芳在大中華地區的演藝界(尤其是香港)擁有崇高的地位、不但是樂壇巨星,亦被稱為「樂壇大姐大」和「樂壇女王」;因其形象百變,不但被稱為「百變天后」和「東方麥當娜」,而且是大中華地區首位在同一個演唱會換多套歌衫、在不同專輯封面和音樂錄影帶有不同造型的歌手。


梅艷芳自小與家人在荔園、啓德遊樂場賣唱。1982年,在無線電視華星唱片合辦的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中勝出,星途由此展開,成為1980年代至今香港樂壇上重要的巨星。其舞臺衣著華麗而大膽、早期歌曲路線冶艷放蕩,「壞女孩」形象深入民心。演唱會場數曾多次創下香港紀錄。事業顛峰期時,於19851989年度《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中連續五屆奪得「最受歡迎女歌星」及於1989年度《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中奪得「叱吒樂壇女歌手金獎」,並培育多名幕後人員成為巨星。同時,電影演出令她獲得多項獎項,演技受到推崇。此外梅艷芳在1988年創下了在同一年奪得影后獎及最受歡迎女歌星獎的紀錄,至今仍未有人打破。


 


2003年,她因子宮頸癌病逝,離世前對事業上的輝煌與感情生活上跌跌撞撞時有所憾。


在她的演藝人生中,先後推出30多張唱片,全球銷量過千萬張,先後接拍約40部電影。香港人暱稱她阿梅(「梅」粵音mui1)或梅姐粵音mui1 dzɛ4),與張國榮譚詠麟陳百強等人成為80年代香港廣東歌曲的文化象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