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的一切現象
皆為因緣生、因緣滅,
生滅無常,幻有幻無,
明白了這個道理,
就不會把自己所有的看得太重,
便不會放不下提不起。
可以提起時當提起,
必須放下時放下,
不要害怕,不要擔憂;
能夠改善則改善,
不能改善則放下,
不必慌張,不必恐懼。
正如同上述聖嚴法師語錄所言,
聖嚴法師在今下午,放下塵世的一切圓寂了,
一生極力推動「人間淨土」的觀念,
也積極支持生命教育的推動聖嚴法師,
是我一直敬仰的宗教人士。
其實早在過年期間和一位擔任農禪寺志工的友人聚會時,
就已得知法師因為腎臟病的關係,生命已猶如風中殘燭般的脆弱,
也知道有廣大皈依佛法的弟子們,一直都在為法師念經祈福。
但是,就如法師語錄所言:
世間的一切現象,
皆為因緣生、因緣滅。
他老人家還是走了。
正如同法鼓山,以僧團名義,用「虛空有盡、我願無窮」為題,
在法鼓山官方網站上刊登聖嚴法師圓寂的訊息,
並要大家千萬不要忘記了聖嚴法師呼籲信眾勿忘:心安、念佛一樣,
我們雖然緬懷這位慈悲為懷的大師,
但仍然要讓自己的心靈安定下來,
用悲喜的情懷送別大師的離去,
我們歡喜的是,大師已經了脫俗世的磨難,乘風而去,為佛證道。
我們悲傷的是,如今已經少了一位帶領我們修行的偉大導師。
但是,我們要深刻體認「虛空有盡、我願無窮」這句話的涵義,
個人相信,法師雖然乘風而去,在猶如虛空的人世間因緣或許已盡,
但他的法願卻是無窮的,我相信他將持願歸來,
或許將透過各種形式,並以他過去對我大家的啟迪,
繼續帶領和佛有緣的眾人繼續向前,持續修行佛法的宏願。
Shane
2009/01/03聖嚴法師圓寂感言
◎聖嚴法師圓寂新聞報導
「虛空有盡、我願無窮」聖嚴法師籲信眾勿忘:心安、念佛
記者莊雨琳/台北報導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3日下午圓寂,享壽80歲。對許多佛教法鼓山的信眾來說,聖嚴法師莊嚴、智慧的身影,絕對不會因他的離去而忘卻於修行生活、於記憶深處。
1989年創建法鼓山的聖嚴法師,生前致力弘法,信眾廣闊不分藍綠,今天下午卻不幸傳出圓寂的消息,享壽80歲。
2007年的年底,李連杰拜會聖嚴法師,聖嚴第一次對外公開罹患腎病,當時他說自己隨時準備死亡,這番話聽在信眾耳裡,相當不捨。聖嚴法師的病情,也自此成為眾人關心的焦點。
聖嚴法師當時說:「我是腎臟病,我有一個左腎,長了一個腫瘤,把它割掉,所以我在洗腎,現在已經洗了兩年多。」
聖嚴法師第一次談到自己病情時表示,洗腎以後,有人建議他換腎,但是他堅持不肯。聖嚴法師說:「那我已經今年79歲了,所以來日無多,用一個腎等於是浪費一個腎,這是非常不慈悲的事,所以我拒絕換腎。」
今年1月5日再傳出聖嚴法師因為腎疾住進台大醫院,3日卻傳出令人遺憾的訊息。
法鼓山今天下午也在第一時間,以僧團名義,用「虛空有盡、我願無窮」為題,在法鼓山官方網站上刊登聖嚴法師圓寂的訊息。法鼓山指出,聖嚴法師常說他這一生走來,雖然多病、雖然艱苦,卻總是充滿感恩。
法鼓山說,聖嚴法師在大家感恩祈福的關懷中,色身已在 二月三日 下午四時捨報,但聖嚴法師並沒有捨離我們,其平日的開示已落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了,這個時候,我們最需要做的事是「心安」和「念佛」。
對許多因為聖嚴法師而走入佛教、開始修行的廣大信眾而言,著作等身的聖嚴法師,總是以智慧言語諄諄教誨著佛教徒。除了修行自律甚嚴之外,聖嚴法師的修行提醒,也深刻地影響了法鼓山系統內外的佛教徒。
法鼓山也提醒,聖嚴法師所說的心安,是要讓我們的生活平安,念佛是為了報答師恩。法鼓山僧團呼籲佛教信眾,共同為聖嚴法師祝禱「寂滅為樂」,有關報恩念佛及相關訊息,可以上法鼓山全球資訊網http://www.ddm.org.tw查詢或與就近分院洽詢。
◎聖嚴法師小檔案
1930年生於江蘇省南通縣
1944年在南通縣狼山出家
1975年獲得日本立正大學文學博士
1977年擔任中華佛教文化館館長
1978年擔任中國文化學院教授
1985年擔任中華佛學研究所所長
1992年擔任法鼓山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兼執行長
著作:
戒律學綱要
世界佛教通史
比較宗教學
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
大乘止觀法門之研究
正信的佛教
禪的體驗
佛教入門
◎推展人間淨土的聖嚴法師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他自幼瘦弱多病,九歲才入學,十三歲便失學,到了十四歲,就上山出家作和尚。據聖嚴法師表示,他之所以出家,「一部份出於自願,一部份則是被動」。十四歲那一年,有一個戴姓的鄰居,剛從江北狼山遊歷回來,經過聖嚴法師的家裡,因為遇到大雨,在他家避雨,一眼看到聖嚴法師,就想起了狼山廣教寺的方丈託他找一個小和尚,因此,這位戴姓鄰居就問聖嚴法師母親的意思,而他母親以開玩笑的口吻問道:「你想作和尚?」,聖嚴法師不假思索答道:「好阿!當然想作!」。就這樣,聖嚴法師就被帶到廣教寺作了和尚。
民國三十八年,國共內戰相當激烈,國民黨的軍隊節節敗退,最後神州變色。聖嚴法師表示,「在那個動亂的時代,我沒有信徒,也沒有錢買船票,也找不到資助,要到台灣唯一的辦法,就是從軍,跟著軍隊來。」於是,在這個兵荒馬亂的時代,聖嚴法師脫下僧裝換上軍裝,在部隊裡待了十年的軍旅生活。
民國四十九年元月,聖嚴法師從軍旅生活中退下來,二十八歲那年,由於受到近代禪宗大德虛雲老和尚的傳人靈源和尚的接引,使生命得到一個入處,讓聖嚴法師從一個自我作繭的鐵罐裡蹦了出來。對於這一段經歷,聖嚴法師說道:「我的生命不僅不再屬於自己,也不必要說是拿來奉獻給我們的世界和一切的眾生,只是想到如何地作,如何地學,才是佛教所需要的,以及人間所需要的。」
其後,聖嚴法師有機會親炙印順法師,印順法師是太虛大師的學生,印順法師主張「人間佛教」,而太虛法師也曾說過,「人成及佛成」,對於這些主張,相當深刻的影響到了聖嚴法師後來的主張。
民國五十八年,聖嚴法師收拾行囊,遠赴日本求學,當時,他除了身上的一張支票外,可說兩手空空,阮囊羞澀,然而在堅強毅力和許多人的支持下,聖嚴法師終於取得立正大學的博士學位,也成為台灣第一個取得佛學博士的僧侶。
聖嚴法師說道:「向心外求安樂、向環境求安全,可得到一時似是而非的平安,然而並不可靠。有的人僱請許多保鏢,只能預防暴力事件的發生,但颱風、水災、地震等天然災害,還有可能降臨。如果我們憑空想像,我們所處的世界是安定、不變動的,那其實是昧於事實的幻想。所以不妨認定:我們所處的社會是不安全的。心裡隨時準備面對與接受不平安的狀況發生,隨時可以應變與處理,才是平安。」現代人生活在科技快速進步的今天,由於文明帶來的亂象,讓人更加的「不平安」,由其前年九二一發生時,瞬間的破壞,將許多人一生的積蓄化為烏有,甚至許多人的生命在這場浩劫中罹難,越現代,人就越感到不安全。
聖嚴法師也舉過一個「蜜蜂與金絲雀」例子。聖嚴法師回憶道:「我的師父-東初老人,對我最大的恩惠,不是給我錢,而是給我一個「養蜂」方法,他以培養蜜蜂的方法來培養我這個徒弟。他說:『許多人用養金絲雀的方法來教育兒孫,這樣的兒孫一定不會太好。金絲雀關在籠裡,天天餵牠吃飽喝足,拉下來的東西是不能讓人吃的;但將蜜蜂帶到有花的地方,要牠自己去找蜜,採到蜜之後,還能製成蜂蜜供人食用。』恩師的『養蜂法』,讓我從中學會了自助助人的觀念,迄今依然受益。」蜜蜂採蜜,供人食用,不但養活自己,更養活別人,因此,要建立「人間淨土」,就應該有蜜蜂採蜜的精神,不但造就自己,也完成別人,自助與助人。
在法鼓山人文社會學院去年所舉辦的一場聖嚴法師與教育部長曾志朗的「推動生命教育~大師鼎談」中,聖嚴法師也明白表示,生命教育是現在重要的教改工程,透過生命教育,讓學生明瞭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瞭解群我關係及讓學生明白生死觀念,是一件相當重要的工作,然而,聖嚴法師也強調,教育部推動生命教育,宗教教育絕對是不能忽略的一環。因此,在這個多元的時代,將宗教融入生命教育中,建立學生正確的信仰觀,是當前推展生命教育相當重要的課題。
(鄭金川、謝坤龍/採訪 謝坤龍/整理 )
聖嚴法師的墨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