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經記不清楚是甚麼時候開始想要了解唐美雲這個人,
或因她在連續劇的演出,或因她在歌仔戲飾演小生的扮相…。
但是真正開始對她產生崇高敬意的是在了解到她對台灣歌仔戲推廣的用心。
她和她的「阿姑」擁有台灣第一苦旦之稱的廖瓊枝,
〈廖瓊知識唐美雲父親學藝時的師妹,所以唐美雲叫她阿姑〉
兩人都是推動台灣歌仔戲文化的主要推手,
不但自己用心極力推廣歌仔戲,
也將很多屬於人文層面展現於歌仔戲的演出上,
有別於國內在商業演出極負盛名的明華園劇團。
我之以這樣說,並沒有貶低明華園對於歌仔戲的貢獻,
只是我總覺得歌仔戲以往常被人認為是一種粗俗不堪的地方戲劇,
但是經由像唐美雲這樣全心投入,並將歌仔戲推向精緻演出的方式,
完全呈現出台灣在地文化的珍貴與典雅,是值得推薦和推崇的。
昨晚看了唐美雲歌仔戲團的年度大戲,更是驚艷,
她將南管曲風納入歌仔戲的唱腔裡,
把南管溫柔婉約的唱腔和身段揉入戲劇中,
讓整部戲劇的演出得以更加地突顯了主題的情感內斂,
也讓台灣這個在地文的戲劇唱腔身段足可以媲美崑曲牡丹亭。
熱愛台灣這塊鄉土,有很多具體的作為可以努力,
像唐美雲和廖瓊枝兩人這樣用心於推展歌仔戲的文化,
這種精神和堅持是值得我們向他們致上最高敬意的。
◎錯魂記劇情大綱
故事背景是清代台灣,主角義明(唐美雲飾)的妻子雅蓮(潘麗麗飾)和小妹慧君(洪瑞襄飾)因為一場意外摔落山谷,雙雙殞命;兩人的魂魄在與黑白無常爭執不休之下,慧君的魂魄被帶往地府,雅蓮則僥倖得以逃脫,卻陰錯陽差地附身至慧君的軀體中,錯綜複雜的情感於焉展開......
延伸閱讀
◎南管
南管」音樂源於宋代,最先流行於福建省以泉州為中心的閩南語系,隨後流傳到澎湖、臺灣本島,以及東南亞的華僑社會。最先原不稱「南管」,而依特性及使用樂器,陸續有「絲竹」、「五音」、「南音」、「郎君樂」、「郎君唱」等名詞。在閩南及東南亞一帶,都因它以絃樂---琵琶為主奏樂器,因此大部分稱為「絃管」。在臺灣獨稱為「南管」,是相對於傳自大陸北方的「北管」,二者同為臺灣民間傳統音樂的主流。「北管」音樂激越昂揚,高亢的嗩吶、喧闐的鑼、鼓、響盞,吹奏出它熱鬧豪邁的音樂風格,很容易被接受,因此,早期農業社會裡,廣泛地被用在婚喪喜慶的場合。相較之下,「南管」音樂則較含蓄婉約,清麗典雅,充滿了古樂之風。在臺灣,南管盛行的地區,都是文風鼎盛,繁華富庶的古老城鎮,如鹿港、臺南,學習者大都是儒雅的文士,因此,曲韻注重頓挫,唱詞唸白口法講究,更將傳統的禮教融合在音樂的表現上。
清音
呈現「定、靜、慢」進行格調的南管音樂,有著「清音」的雅稱。傳授學生全賴口授,老師唱一句,學生跟著唱一句,雖然是有點「古板」的背書方式,但卻能唱得好又有韻味,只要學過的曲子,不看譜、詞,也永遠記得住。
南管樂曲包括了「指」、「曲」、「譜」,正式演奏稱為「排場」,程序分為「奏指」、「唱曲」、「宿譜」三部分,「奏指」類似序幕性質,是上四管(琵琶、洞簫、二絃、三絃)、下四管(響盞、雙音、叫鑼、四塊),再加上「玉噯(小嗩吶)」以及節拍的「拍板」構成「十音」,有時也僅用上四管演奏。「唱曲」是排場的重點,強調真聲、本嗓,講究咬字收音,以泉州語為標準。一字數節,分字頭、字腹、字尾。例如「相」字便分「西」、「啊」、「嗡」,而以字頭音所占時間最長,抑揚頓挫分明,婉轉悠遠,與樂器聲息相契。「唱曲」後,還要演奏一套譜做結束叫「宿譜」。「宿」唸成「煞」音,「煞」有「結束」的意思。「拍板」是音樂進行中禮樂合一的圖騰象徵,控制音樂緩緩穩健的速度進行,始終都置於樂團中間尊位,蔘與演奏者皆著長袍馬褂,茍且不得。
「南管」採取合奏型態的演唱形式,譬如「上四管」從唱曲、管絃的簫、二絃,到彈絃的琵琶、三絃,至少要五人才能形成一個彈唱個體,如果加上「下四管」及「玉噯」,那就要十個人了。喜彈此調的人,通常互稱「絃友」。幾位絃友聚在一起,往往就可以組成南管社團,由其中一人「開館」後,絃友就擇定「館邸」,經常聚眾練習,另有一部分只出資贊助,不參與演奏,稱為「站山」,也有稱作「靠山」的。南管樂團奉「郎君爺」為祖爺,這位大仙就是十國後蜀後主孟昶,他曾被宋太祖封為「郎君大仙」。樂社每年春秋兩季都要舉行祭拜儀式敬拜祖師爺,並邀集社中子弟及其他曲館的絃友,共聚一堂排場演奏,以樂會友。
「郎君子弟」
南管社團的成員多是業餘的樂人,叫做「郎君子弟」;樂人聚集練習及演奏的地方,叫做「館閣」,有時也輪流在各絃友家中聚集,這時「郎君爺」就得經常搬家了,猶如沒有廟的神明。在春秋兩季祭郎君爺,舉行之前先發請柬邀各地館閣的絃友來共襄盛會,大夥閒話家常,分享彼此生活的點滴,這種融洽溫馨的氣氛,完全來自長期陶冶在清雅古樂中,所逐漸蘊育而成的氣質啊!
南管又稱為南音、五音、弦管、郎君樂等;台灣的南管,主要是承襲自福建泉州一帶的音樂,據傳此樂創於唐朝孟昂郎,故南管團均祀孟府郎君。
南管是地方傳統的國樂演出之團體,演奏時所用樂器別為洞簫、琵琶、二弦、響盞叫鑼、四塊、扁殼等等,有時另加拍板、小鎖吶合稱為「十音」,若逢地方節令慶典,團員們都會身著正式長袍馬褂演出。南管音樂曲調悠揚柔暢,清雅高尚,其清奏曲意境深遠,演唱曲委婉纏綿;在清康熙時,泉州樂人曾在御前演奏,因樂調動人,深得皇帝與國母的喜愛,所以得康熙特賜「御前清客」之美稱及黃色涼傘,自此每奏此樂,必立涼傘於旁,以示權威。
◎王心心
自小生長於福建南音的故鄉-泉州。1984年,以術科第一名的成績考入福建藝術學校的南管專科,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後,旋即被網羅進入福建泉州南音樂團。在學及在團期間曾獲中國大陸「全國曲藝新曲目」三等獎、「通美盃」全國盒式磁帶銀榜獎、華東六省「紅燈盃」歌曲大賽最佳演唱獎以及「福建南音廣播大選賽」第一名。
1992年來台定居,擔任漢唐樂府音樂總監及首席樂師,隨漢唐樂府訪遍世界各國著名大學與重要藝術節。1995年獲得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最佳演唱獎;今年也以《唐詩南管新唱─靜夜思》專輯穫得金曲獎最佳專輯獎項。
心心的演唱音質文正,曲容嫻雅,韻情深邃,動人心絃,頗富古典歌樂婉約淳厚之典型。更難能可貴的是她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方法清晰而有系統,讓有心了解及學習南管音樂者,能由淺入深地,以最有效率的學習方式掌握唱奏南管音樂的知識,是國內不可多得的南管音樂家與教學研究者。2002年,創立「心心南管樂坊」,以傳習推廣南管音樂為首要目標。
「錯魂記」演出中有王心心的南管客串演出
◎唐美雲
每一位藝人在成名之前,必有一番不足對外人道的艱辛學習歷程。
甫於二OO一年以「北港香爐」連續劇,一舉拿下金鐘獎「最佳女主角」獎的歌仔戲小生唐美雲,不論是演歌仔戲、拍電影或演電視連續劇,都有傑出表現,雖生在戲劇家庭,唐美雲卻是在十五歲那一年,因父親的劇團缺人,臨時上舞台後,從討厭歌仔戲到成為當家小生,唐美雲的歌仔戲路走得比別人更辛苦也更寬廣。
一雙繡花鞋 被誘上舞台
唐美雲,一九六四年生,排行老么,上有八個兄姐,父親蔣武童是日本人,在業界被封為「戲狀元」,母親出身彰化望族,因不堪養母苛待而數度離家,迷上內台戲光鮮亮麗的小旦扮相後,不顧家人反對,硬是投身戲班,嫁給同行的「戲狀元」,夫妻倆就這樣把一輩子都給了歌仔戲。
一九四五年,日軍投降,台灣人民紛紛請戲酬神,歌仔戲團在脫離日軍的壓制後,又恢復蓬勃氣象,短短一年就組了三百多團的歌仔戲團,一九四九年更增加至五百多團。戰後的十餘年間,可說是歌仔戲的黃金時代,人才輩出,除活耀於舞台上的內台戲外,還有「廣播歌仔戲」、「電影歌仔戲」。唐美雲的父母在內台戲興盛的時候,相當風光,然而隨電子媒體的發達,社會型態的改變,內台戲漸漸失去觀眾。親身經歷風光與落寞,體會到歌仔戲演員生活的不安定感,所以父親雖組有戲班接演外台戲,卻沒讓排行最小的唐美雲學戲,只希望她專心讀書。
在唐美雲的記憶中,每天上下學經過自家的稻埕,都會看到父親教學生練早功、身段和唱唸。早期歌仔戲班的訓練分兩方面:
一、 在唱腔方面,由於是以閩南語唱出歌仔戲曲調,因此由本省人教唱曲調,歌仔戲不像平劇以假嗓唱腔,而是由演員以原本嗓音唱出,由於早期在戲台上表演時沒有麥克風,因此也必須吊嗓,每天面對牆壁練唱。
二、 在做工方面,由於身段源於平劇,有時須延聘京劇班的師傅教導平劇中刀、馬、旦等做工。
由於戲班老闆在演員身上花相當多的財力與心血訓練,因此新加入歌仔戲團的演員均需與歌仔戲團簽約,等約期滿了才能離開劇團。
另一種比較特殊的演員來源是靠血緣關係,這種以血緣關係來穩固劇團班底及向心力的個例中,明華園算是最佳寫照。民間劇團演員的流動性很大,演員與劇團的契約關係當然不如婚姻關係有效,為了避免演員跳槽、轉行,團主經常是「以身相許」,將主要演員娶過門,所以早期劇團團主三妻四妾也不足為奇,像明華園的老團主陳明吉,總共娶了六個太太。但這畢竟是個例。
凡事似乎冥冥中早已註定。父親因有「戲狀元」的稱號,不少劇團就會到父親帶領的「寶安歌仔戲團」挖角,辛辛苦苦調教出來的演員,約期一滿就被別團聘走,造成劇團裡缺人。有一次要帶團出門演出,但團員人數不足,父親雖有意叫她到戲團裡來幫忙,但礙於父親的威嚴不便開口,細心的母親看在眼裡,雖然知道這個小女兒根本不會演歌仔戲,但是外台戲只要湊足「扮仙」人數即可,沒有口白也沒有唱唸應該沒問題。
母親就問她:「喜不喜歡姐姐穿的繡花鞋?」
沒有學演戲的唐美雲,每次看到姐姐的繡花鞋、珠花頭飾,都喜歡得不得了,母親一問,她連忙點頭。母親就告訴她,父親應聘要帶團出門演戲,但團裡少一個人,只要她到團裡幫忙一天,父親就會買一雙繡花鞋給她。但唐美雲隨即表示自己根本不會演,怎麼幫忙?母親勸她說只是跑跑龍套、「扮扮仙」就好。就沖著能擁有一雙屬於自己的繡花鞋,唐美雲在母親半哄半騙下,站上舞台。
唐美雲記得,第一次上台是在午場的「扮仙」中扮演「麻姑」,只要在台上跟著戲班裡的人或蹲或跪,做做樣子就好。午場結束後,在分派晚上戲碼的角色時,獨缺一個「二路小旦」﹝相當於第二女主角﹞,眾人就把腦筋動到她身上,在這齣〈千里尋父〉的戲碼裡,「二路小旦」有一場洞房戲,當時的戲班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只要演出洞房戲就要唱一段「都馬調」。母親只好臨時幫她惡補,要她先把歌詞抄起來,然後一句一句教唱,母親在為她講解劇情時,還安慰她只要把自己的歌詞唱完就可以了,另一位和她搭戲的師姐﹝飾演駙馬﹞會把那段戲唱完。就在半推半就下,唐美雲飾演的公主上場了,盡責的把自己的戲唱完後,唐美雲還暗自竊喜,任務總算完成了,可是和她搭戲的師姐唱著唱著並沒有把戲唱完。「都馬調」的演唱方式是兩人輪流唱,一方若沒有把戲結束,就要換另一方唱,師姐兩眼瞪著她看,暗示她輪到她唱了,問題是,母親要她抄的歌詞已經唱完了,接下來要唱什麼?唐美雲看著搭戲的師姐,師姐不理她,轉身做身段,她再看向打鼓佬和琴師,只見他們正在抿嘴偷笑,唐美雲心想:這下子糗大了!回想起當時的窘態,唐美雲說當時如果戲棚有洞,她早就一頭鑽進去了。還好母親在後台聽到音樂一直演奏,怎麼都沒有人唱唸,就探頭察看,一看知道情況不妙,母親就在後台拉著她身後的布幕問她是否聽得到聲音,然後要她聽一句唱一句,全身冷汗直流的唐美雲在母親的解圍下,總算把戲唱完了。
下了舞台,十五歲的唐美雲覺得好丟臉,認為父母故意騙她,就跟父母表明再也不演戲了。
恨戲變愛戲 觀察中學習
第一次演戲就出這麼大的糗,讓唐美雲變得「討厭」歌仔戲,但在戲班缺人的情況下,只好心不甘情不願的放棄學業到父親的戲團幫忙,由於沒有底子,只能邊演邊學,團裡缺什麼角色就演什麼角色,舉凡生、旦、淨、末、丑、龍套,各種角色都曾演過,但並未全力投入學習。直到十八歲那一年,出國參加演出後,才改變她的看法。
一九八一年,唐美雲出國參加演出,當時能出國演出都是各團的菁英才能入選,她之所以搭上這班順風車,是因為當時東南亞地區的人相當喜歡聽黃梅調,而愛看電影的唐美雲,每齣電影的黃梅調她全本都會唱,所以她是以「幕後代唱」的名義出國演出。
這次的出國演出,徹底改變她對歌仔戲的看法。在國外演出的場地是在室內舞台,類似台灣以前的「內台戲」,在歌仔戲的演出中,「內台戲」在各方面都比較講究,如舞台佈景、燈光、華麗服飾、有時為了劇情要求還會設計「機關」來招徠觀眾。由於觀眾是花錢買票來看戲,看戲的專注程度和對演員的要求相對的也很高,加上演員個個都是特別挑選出來的菁英,飆起戲來,讓人看了大呼過癮。這也讓唐美雲見識到內台戲的精緻與講究,內心震撼之餘也深受感動。
回到台灣,她才認真的思考專心學習歌仔戲,不再像先前抱著「只是湊人數演出」的心態。當她開口向父親表示想學戲時,父親嚇了一跳,還叫她仔細考慮清楚後再決定。從十五歲第一次上舞台,一直到十八歲才決心學習歌仔戲,起步上慢了很多,加上當時父親年事已高,所以只能在經驗上指導她,唱唸方面,她就隨母親和柯木水先生學習,身段則是跟張慧川先生學習。
學戲、演戲之餘,唐美雲還要求自己多看戲,時間排得滿滿的,也就無暇顧及學業,但求知慾旺盛的她卻未放棄任何求知的管道,自修、函授到修空大,工作再忙,也不放棄學習。雖然不能在正歸的教育體系裡就讀,但也學習到課堂上無法教授的「社會經驗」,或許這也算是另一種失學的彌補吧。
從小在戲班環境中長大,唐美雲的觀察能力變得較敏銳,想像空間也更寬廣。演戲之餘,迷上武俠小說,一本接著一本,看到半夜仍不肯釋手,常被半夜起床的母親叨念,催她該睡覺了,為了不讓母親叨念,解決的方法就是把燈熄了,躲在棉被裡打開手電筒看,認真的程度不亞於參加聯考。在看武俠小說時,唐美雲會把自己幻想成書裡的人物,天馬行空地想著如果自己就是書中人物,會如何穿著,如何處理那些糾葛、恩怨。由於自己擅扮小生,就會觀察周遭男性的一舉一動,剛開始設定父親為觀察對象,然後團裡的打鼓佬、琴師,都成了她揣摩的對象,敏銳的觀察,對她日後在演出各種角色時,都能得心應手。
在戲班裡,輩份分得很清楚,年紀輕輕的她,常常是戲班裡輩份最小的,一到戲班,師叔、師姑、師姐、師兄,一個一個打招呼,但在派戲時,她的角色卻又大於這些長輩,剛開始她飾演皇帝,每當這些平日稱呼的長輩們向她跪拜時,她都不敢直視他們,或故意將身體偏開,不讓他們正對著她跪拜。但父親不斷的給她心理建設,要她專心想著戲中的角色,演什麼就要像什麼,她才慢慢克服這種戲裡、戲外不同的「輩份」。這也讓她體會到演戲的樂趣;換了一個角色,就是一番不同的人生。慢慢的,她在工作中找到樂趣,也讓她更積極想挑戰各種不同的角色,「觀察別人」成了她的日常習慣,因為自知學戲的起步比別人晚,所以要更用心,以前她到別團客串演出時,由於父親「戲狀元」的盛名,別人可不管她幾歲才開始學戲,認為她演得好是理所當然的事,這也督促她更不敢懈怠,怕丟父親的臉。
最佳小生獎 連連敲金鐘
一九八九年,二十五歲的唐美雲,參加「全國歌仔戲菁英聯演」,在國家戲劇院演出《鐵膽柔情雁南飛》。
一九九一年、以《鐵膽柔情雁南飛》獲北區地方戲劇比賽「最佳小生獎」,受聘為河洛歌仔戲團當家小生,並在國家戲劇院演出首齣精緻歌仔戲《曲判記》。
一九九二年,在國家戲劇院演出《天鵝宴》;參加文建化主辦的「戲劇列車」巡演,並赴美國紐約公演。
一九九三年,以《趙匡胤送京娘》,破例蟬聯地方戲劇比賽「最佳小生獎」;主演的《天鵝宴》獲地方戲曲類「金鐘獎」。
一九九四年,獲聘為國立復興劇校首屆歌仔戲科專任教師,期間為公共電視錄製《唐伯虎點秋香》、《斷機教子》、《吳漢殺妻》,並在國家戲劇院演出《浮沉紗帽》。
一九九五年,由其所主演的《皇帝‧秀才‧乞食》獲地方戲曲類「金鐘獎」。
一九九六年,獲頒台北市「優秀青年獎」;先後隨河洛歌仔戲團赴巴西、歐洲、美國等地公演。
一九九七年,由其所主演的《浮沉紗帽》獲地方戲曲類「金鐘獎」;主演電影《一隻鳥仔哮啾啾》入圍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一九九八年,擔任製作人,促成台灣第一套歌仔戲曲調CD「玉樓聲漱歌仔戲曲調選輯」的錄製發行;升任國立復興劇校歌仔戲科主任,並組「唐美雲歌仔戲團」,自任團長;當選第十七屆「全國十大女青年」。
一九九九年,推出劇團創團大戲《梨園天神》;應薪傳歌仔戲團之邀,參與《陳三五娘》教學錄影帶拍攝。
二OOO年,開辦「唐美雲歌仔戲團第一期唱腔身段推廣研習營」;推出劇團年度大戲《龍鳳情緣》;主演東森電視台連續劇《北港香爐》;並應各大專院校邀請,前往演講。
二OO一年,主演東森電視台連續劇《北港香爐》獲頒金鐘獎「最佳女主角」;續辦「唐美雲歌仔戲團唱腔身段推廣研習營」;推出劇團年度大戲《榮華富貴》;參與台灣電視公司連續劇《望鄉》演出。
洋洋灑灑一長串的得獎記錄與演出戲碼,我們看到唐美雲的努力與投入,也看到一個成功的「演員」,在堅守自己衷情的戲劇演出的同時,在其他戲種仍然有傑出的表現。以她第一次演出電影《一隻鳥仔哮啾啾》就入圍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第一次主演八點檔電視連續劇《北港香爐》就獲頒金鐘獎「最佳女主角」。
唐美雲表示,之前,不是沒有機會跨行演電影和連續劇,只是對自己的時裝扮相老覺得不自在,深怕處理不好會影響演出的品質,所以經常在定裝之前就臨陣脫逃,直到《一隻鳥仔哮啾啾》的導演張志勇找上門來,看了劇本後產生強烈的共鳴,此點頭願意一試。在這部電影中,唐美雲飾演一個歌仔戲班的老闆,育有三個子女,是一個以打罵代替鼓勵的母親。自認為是「好奇寶寶」的她,抱著「學學看」的心情,接演這個和自己職業相同的角色,她也很感謝導演張志勇尊重她的專業和演出方式,對於入圍金馬獎,則是相當意外。
在八點檔電視連續劇《北港香爐》中,唐美雲飾演一個從良的酒家女,苦練七星步法,還幫人家收驚,為了揣摩這個角色,常把自己搞得神經兮兮的,但她的用心有目共睹,她也因這齣戲獲頒二OO一年金鐘獎「最佳女主角」。
唐美雲認為,戲劇的表演應該不分劇種。一般舞台歌仔戲的表演方式是很外放的,因為它是舞台劇,必須讓觀眾「看見」演出的情緒,並將自己和劇中人融為一體,在舞台上自己「就是」這個角色,而不是在「演」這個角色。電視的演出就要比舞台歌仔戲收斂一些,因較著重臉部的表情。電影的表演方式更加內斂,剛開始拍電影時導演常常糾正她,因為電影是大螢幕,一挑眉、一抿嘴,透過螢幕就會變得很誇張。三種不同的演出方式,讓她過足戲癮,不但學到相當多演戲的技巧,也改變人們對歌仔戲演員的看法。
笑魁歌仔戲 考驗真功夫
數年前,某家有線電視曾推出一個另類的歌仔戲節目「笑魁歌仔戲」,由白冰冰領銜,以歌仔戲的裝扮,演出改編過的戲碼,對白詼諧、有趣,偶爾參雜一些「有色」的雙關語,頗受歡迎,唐美雲也應邀加入演出行列。問起她當初參與演出的動機,唐美雲表示,一般人都認為演歌仔戲看起來蠻簡單的,或許因為這種想法,就認為歌仔戲演員的素質也不高,事實上,給人這種看法,歌仔戲演員本身也應該檢討,她希望透過參與演出,改變這種想法。由於「笑魁歌仔戲」的演出,常有「葷笑話」參雜其中,她的加入讓很多歌仔戲界的老前輩很不諒解,認為她是在自貶歌仔戲的水準,個性率真的唐美雲,無法一一向他們解釋自己的動機,但她認為自己的決定沒有錯,儘管外界壓力很大,她仍然參與演出。
因為「笑魁歌仔戲」是以歌仔戲的方式演出,演員就得學會唱歌仔戲調,一些未曾接受過唱念訓練的演員,一開始唱「七字仔」時,零零落落,不是脫拍就是搶拍,舞起身段來,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經過唐美雲的指導後,參與演出的人唱起「七字仔」來,慢慢有聲有調,舞起身段來,也架勢十足。「原來學歌仔戲不是三冬兩冬,實在不簡單。」這句話從這些演員口中說出,讓唐美雲覺得自己投入的心血沒有白費。「笑魁歌仔戲」的受歡迎,讓一些平常不看歌仔戲的人,在搞笑的劇情中,間接欣賞到歌仔戲的唱念和身段,轉而開始注意歌仔戲,喜歡歌仔戲,從演員的進步中也改變對歌仔戲的看法。
培養觀眾群 歌仔戲加油
一九九八年,在唐美雲的努力下,促成台灣第一套歌仔戲曲調CD「玉樓聲漱歌仔戲曲調選輯」的錄製發行。這是台灣史上第一套歌仔戲CD,由唐美雲、劉文亮策劃、製作,網羅十位老、中、青三代歌仔戲唱將,如許秀年、王金櫻、廖瓊枝、小咪、陳美雲、石惠君、林美照、吳梅芳、陳昇琳、唐美雲,以小生、青衣、花旦、老生、三花,不同的唱腔,詮釋二十首新編作的傳統曲調與新調,不但可從中領略歌仔戲曲調之美,也是學習的最好示範。
為了提高觀眾的素質,也為了新的觀眾群,從二OOO年,開辦「唐美雲歌仔戲團第一期唱腔身段推廣研習營」迄今已開辦了三期,報名參加的年齡層從六歲的稚齡學童到六十歲的阿嬤都有,參與的民眾包含上班族、學生、家庭主婦、也有男士報名參加,從一九九四年,獲聘為國立復興劇校歌仔戲科﹝已於一九九九年升格改制為「台灣戲曲專科學校」﹞專任教師至今,唐美雲再忙再累仍堅守教學的崗位,為歌仔戲的薪傳盡一份心力。在學、術科並重,有計劃的培訓下,唐美雲直呼這些學生的學戲環境,比起她來簡直太幸福了。幾年的教學下來,唐美雲也察覺到一個教學上的瓶頸,那就是,這些孩子學戲的目的是什麼?學戲不就是為了演戲嗎?學校雖然可以透過課程安排教他們很多身段、唱腔,但是「經驗」是教不來的,必須靠他們自己去體會,也就必須有更多的演出機會,讓他們透過演出訓練臨場反應、培養自信、學習資深演員對角色個性的拿捏和表演方式,這些都必須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演出來學習和累積。雖然學校每年都幫學生排戲讓他們表演,但如果能到社會上不同的歌仔戲班去磨練,對這些學生日後的演出會有相當大的幫助。
從促成台灣第一套歌仔戲曲調CD的錄製發行、推動唱腔身段推廣研習營、到堅守教學崗位,由於她的努力與付出,讓她在一九九八年當選第十七屆「全國十大女青年」。如今,她仍穿梭於舞台和校園之間,唐美雲的目地只有一個,那就是──讓更多人瞭解歌仔戲、喜歡歌仔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