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NIGHT IN 北京


 


不想再問你 你到底在何方
不想再思量 你能否歸來麽
想着你的心 想着你的臉
想捧在胸口 能不放就不放

ONE NIGHT IN BEIJING
 我留下許多情
不管你愛與不愛 都是歷史的塵埃
ONE NIGHT IN BEIJING
 我留下許多情
不敢在午夜問路 怕走到了百花深處

人說百花的深處 住着老情人 縫着繡花鞋
面容安詳的老人 依舊等着那出征的歸人

ONE NIGHT IN BEIJING
 你可別喝太多酒
不管你愛與不愛 都是歷史的塵埃
ONE NIGHT IN BEIJING
 我留下許多情
把酒高歌的男兒 是北方的狼族

人說北方的狼族 會在寒風起 站在城門外
穿着腐銹的鐵衣 呼喚城門開 眼中含着淚

……我已等待千年 為何城門還不開
……我已等待了千年 為何良人不回來

ONE NIGHT IN BEIJING
 我留下許多情
不敢在午夜問路 怕觸動了傷心的魂
ONE NIGHT IN BEIJING
 我留下許多情
不敢在午夜問路 怕走到了地安門

人說地安門裏面 有位老婦人 猶在癡癡等
面容安詳的老人 依舊等着那出征的歸人

ONE NIGHT IN BEIJING
 你可別喝太多酒
走在地安門外 沒有人不動真情
ONE NIGHT IN BEIJING
 你會流下許多情
不要在午夜問路  怕觸動了傷心的魂(人)
ONE NIGHT IN BEIJING
 ONE NIGHT IN BEIJING

不想再問你 你到底在何方

不想再思量 你能否歸來麽
想着你的心 想着你的臉
想捧在胸口 能不放就不放

ONE NIGHT IN BEIJING
 你會留下許多情
不敢在午夜問路 怕觸動了傷心的魂


 


曲:陳昇 詞:陳昇/劉佳慧 唱:陳昇/劉佳慧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LbwCIQHxi0&feature=related




 


好久沒去唱KTV了,


除了我這個LKK只會唱老歌不會唱新歌的原因外,


另外就是近幾年已經養成下班就回家的習慣了,


除非必要的應酬,否則寧可在家當宅男。


 


由於今天的餐敘主要是宴請各電視台的業務主管,


我這個有半職業主持人稱號的部主管,


再度被分派擔任這場餐敘的主持人,


因現場備有那卡西樂師,


所以我想盡辦法拱一些電視台的老總們上台唱歌,


當然為了讓大家更High


我這個主持人難免也得從旁附合一下,


好在這些總字輩的貴賓,點的歌大都屬於老歌之類的,


我還可以在旁唱幾句提示順便敲敲邊鼓。


 


後來筵席散了又被緯來的鄭總邀去錢櫃唱歌,


這才又跟這個久未見面的朋友〈KTV〉碰面了,


由於在場的人員老中青具備,


年輕人唱的很多新歌都讓我們這些LKK大為驚訝,


因為很多首都還是第一次聽過,


只好自嘲跟不上時代,


倒是後來點了幾首像「愛情限時批」、「挪威森林」等歌曲,


才又讓我們這些中年人從夢中醒來,


尤其點到陳昇的「ONE NIGHT IN 北京」,


我更是當仁不讓囉,拿起麥克風就唱,因為這首歌我很喜歡。


後來大家又陸續點了幾首老歌一起唱,


算是重溫我們這些老人家的舊夢。


但礙於隔天大家都要上班,


所以大夥兒唱到凌晨一點多就結束了,


我也拖著疲憊的身心搭乘計程車回家了。




 


延伸閱讀


 


卡拉OK


 


卡拉OK日語カラオケ,原寫法為からオケ空オケ)又稱音樂伴唱,是一種源自於日本的娛樂性質歌唱活動,通常是在播放預錄在錄影帶之類儲存媒介上、沒有主唱人聲的音樂伴奏同時,在電視螢幕上同步播放有著節拍提示的歌詞,然後由參與者邊看著歌詞邊持麥克風唱歌。自從1971井上大佑發明了最早的音樂伴唱帶之後,它已成為現今最受歡迎的大眾休閒娛樂方式之一。


 


卡拉OK的名字源自於日文,其中卡拉(カラ)是「空」(空無)之意,OKオケ)則是管弦樂團オーケストラ)的簡稱,合起來意指唱歌時沒有真正的樂隊伴唱,只有影音伴唱。


 


卡拉OK除了在日本本土非常流行之外,也進一步地推廣到其他許多地區,包括台灣香港中国大陆。在台灣甚至有商人更進一步將卡拉OK結合當時市面上非常流行的MTV,而變成改良式包廂型態的卡拉OK,稱為「KTV」。由於1990年代以後大批台灣商人赴中國大陸地區投資經商,也將KTV文化傳播開來。KTV的概念在傳回日本本土後也逐漸受到歡迎,成為近年來主流的經營形式,稱為「卡拉OK盒子」(カラオケボックス)。


 


香港,卡拉OK近年幾乎操控了全港的流行音樂的品味,形成香港人俗稱的「K文化」,即大部份歌曲皆為卡拉OK量身訂做;事實上,近年香港絕大部份流行歌曲都先被安排在卡拉OK盒子讓顧客試唱,然後才安排在大眾媒體上播放。直至2005,這個情況才因香港「卡拉OK盒子」市場的發展到達極限,以及獨立音樂和其他非主流音樂開始隨著寬頻網際網路發達而有所改變。


 


台灣2000年開始,製作人歌曲若在電視媒體、街頭演藝、網路試聽反應口碑不錯,會先賣版權至大型卡拉OK店,如錢櫃KTV好樂迪供民眾團聚歌唱;若該歌曲市場漸趨冷淡才會下賣到投幣式卡拉OK主機供應商並再轉賣小型餐館供民眾點播歌唱。


 


另外大型卡拉OK店與投幣式卡拉OK店兩者間的消費價位相差甚距,最主要的原因是房間裝潢設計的質感、歌曲的新鮮度與客人歌唱音量彼此間的干擾程度,大型卡拉OK店偏向多機密閉式裝潢,投幣式卡拉OK店偏向單機半開放式廣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