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有一次為了活動的舉辦,
路過民雄,
突然看到路邊有個指引標誌,
是指引嘉義民雄劉宅的路標,
我突然建議說,
聽說嘉義民雄的劉宅建築很不錯,
問大家要不要順路去看看,
雖然有一位同事說那是鬼屋,最好不要去,
但是抵不過大家的意見,
最後我們還是看了這棟巴洛克式建築的劉宅,
感覺上這棟擁有七十幾年歷史的古宅,
只不過是荒廢很久罷了,也看不出有麼奇怪,
只覺得整棟建築物若恢復原狀應該很漂亮才對!
後來看了一些資料,
才略為知道這棟建築的一些歷史。
其實所謂的民雄鬼屋就是義橋仔劉氏古樓,
主體建築建立於1929年,
係曾擔任民雄溪口庄庄長(鄉長)劉容如(1881-1951)所建,
古樓為三層樓巴洛克式風格建築,紅磚砌牆,華麗典雅,
其實屋主劉先生一生所期盼著的心願,
就是全家聚集一堂,享受「兒孫繞膝承歡」的願望,
可惜的是,最終劉先生的理想並未能實現,
留給他的卻是更多的寂寞與淒涼。
劉先生在七十一歲那年去世,
他的兒女也陸續長大成人,而各立門戶,
大家都在嘉義、北港一帶工作,
誰也不願意住在鄉下,紅磚大樓也就被冷落下來。
越是沒有人去 清掃整理,「鬼話」也就越傳越多。
如今荒煙漫草,三層的樓板和屋頂都不見了,
只剩下斷垣殘璧和一些觀光客的塗鴉。
坊間流傳的鬼故事不外乎是,
婢女投井、或是國軍駐軍於此舉槍自盡傳言,
當然這些傳言都未經證實,只能當茶餘飯後的資料而已。
我只是很感慨的認為,
曾經是一棟那麼漂亮的建築,
如今荒蕪雜亂,殘破不堪,真是令人惋惜。
嘉義民雄劉宅小檔案
劉家洋樓園邸肇建於昭和4年(1929年),為溪口庄長劉容如所起造。劉容如先生(1881-1951),號允裕,昔日坊間均稱為「阿裕舍」,為人熱善好施,是當時極富聲望的仕紳,走訪溪口時還是有老人家關心洋樓的狀況。劉家為廣檔案東省潮州府饒平縣人,光緒年間劉容如的祖先劉玉崗自斗六拓墾遷居到打貓庄義橋,從事農墾,直到劉容如的父親劉耀章與日本人合作,劉家因而發跡成為打貓庄的大地主。
劉容如年少即聰慧好學,是首屆打貓庄公學校的畢業生,後又向打貓庄儒生何振猶(前嘉義市長、省議員、嘉義縣長何茂取之父)研習漢文,而精通詩詞、經史。劉容如在打貓庄開設三泰合資會社(資本額三十萬圓),銷售稻米、水泥、肥料等重要民生物資,營收豐厚,奠立了劉家往後的財富基礎。
劉家洋樓面寬為三開間,位向坐東朝西,共十大間(三樓每一層三間,四樓一間),柱體、牆壁採磚砌,樓層地板採木樑,內部主樑則為鋼筋混凝土,是混合式的結構。特別是樓高四樓(三樓四仔)的磚造洋樓,是非常難得一見的建築。
劉家洋樓採中西合璧裝飾,正面採傳統風格,三、四樓門額上崁以「兄弟和樂」、「以明聖德」泥塑匾額,頂樓山頭上以「雙龍」做為吉祥物,三樓左右柱頭上則樹立象徵「福」、「壽」的塑像,而簷下線腳則以牙子砌工法作成飾帶,十分精巧。而斑剝的壁面與龜裂的牆柱,泛發一股無法言喻的滄桑感。
四樓的壁身則是採維多利亞式磚砌紅白相間的風格,馬背山牆脊飾則是以大型卷草鮑魚泥塑裝飾,窗型採大正窗型,各樓層均已不同窗楣形式表現,三樓連續式的弧型窗楣環繞整棟建築,像彩帶般綴飾洋樓,不難想像昔日洋樓迷人的風采。
民國40年(1951年)劉容如逝世後,幾十年來劉家洋樓經歷天災地變,風風雨雨,而依然孤傲挺立於民雄興中村,宛如藏身於鬱綠樹欉的綠色孤島上。洋樓神秘的身世自然引發外界的好奇,加上傳播媒體的推波助瀾,使劉家洋樓成為民雄最著名的觀光景點,但觀光客或夜遊學生在牆上任意噴漆、塗鴉或惡作劇的留言,僅停留在營造鬼魅的氣氛上,洋樓的歷史景觀反而成為靈異佈景的道具。
劉容如有兩房妻室,身後育有六子三女,長子劉羅生曾任民雄農會總幹事,五子曾存養曾任民雄鄉長與工策會總幹事,六子劉澤洋為嘉義女中退休音樂教師,四子劉天生早已移民海外。目前六房的後代子孫且均散居各地,將各房聚在一起處理洋樓的問題,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2002年民雄文教基金會曾提出將「民雄鬼屋」規劃為咖啡廳的計畫,劉氏族人以無意改變現狀,而不願應允。不過,嘉義縣政府到是別出心裁的在2003年4月於洋樓舉辦過一場舞會,一掃「鬼屋」陰霾。
俗語說:「無風不起浪」,「鬼屋」的傳說,從何而來?話說於二次大戰期間,珍珠港事件後,美軍開始轟炸台灣,劉家亦曾遭受飛機的機關槍掃射而出現損毀。日本戰敗後,國民政府軍隊駐台初期,亦借住劉家洋樓,但由於大陸士兵或因思鄉心切而煩悶躁鬱,或因意見不合而爭執衝突,於是洋樓出現死亡的事件,從三樓上的彈痕累累,是可以佐證這個說法的。
由於劉容如對漢學與易經頗有造詣,乃決定遷離洋樓,全家移居民雄街上。而劉家係是有計畫遷離洋樓,可用的建材均以鋸除,整棟洋樓僅剩空殼,加上數十年未曾整修,荒草叢生、樹木藤蔓攀附佔據洋樓,而以訛傳訛地竄出「女俾投井」的靈異傳說。劉家對諸多的荒誕傳說,均從未加以回應或駁斥,以致於變成了台灣最具知名度的鬼屋之一。或許這一切的發展,都在劉容如生前錦囊妙計的神算之中。
旅遊指南:
地址:
嘉義縣民雄鄉興中村義橋
開放時間:
盡量夜晚不要去
大眾交通資訊:
撘嘉義縣公車或嘉義客運民雄縣於義橋仔下車再循指標前往。
汽機車交通資訊:
1.南二高:下竹崎交流道往民雄方向即166縣道,接建國路二段直走接工業三路直走接嘉82即抵。2.中山高:下下大林交流道進入大林鎮接中正路右轉即是省道1號,行駛至接嘉80右轉再接嘉81縣道左轉循指標前往。3.開車由省道往協志高職及嘉義大學方向,經過樹頭公以後約3分鐘左轉。
本地小吃:
民雄鵝肉美食街 ‧ 民雄鵝肉慶 ‧ 民雄鵝肉太郎本店 ‧ 阿君鵝肉店 ‧ 一葉鵝肉店 ‧ 松林庭園咖啡 ‧ 松山土窯羊肉炭烤 ‧ 鵝肉街招牌小吃-民雄鵝肉亭
本地餐廳:
小時後大餅-總店 ‧ 民雄肉包 ‧ 民雄金桔 ‧ 小時後大餅-分店
本地民宿:
悅來居
民雄劉宅鬼故事的傳說:
說法1
這個故事是發生在日據時代的事,話說民雄鬼屋原是一個大家族所有,在戰爭
快結束時,這個老家的男主人不幸被徵召至南洋當軍夫,最後客死異鄉,於是,故
是就這樣展開了.............................
當男主人的死訊尚未傳到家中時,有天晚上,老家中某位女傭起床如廁時,經
過餐廳時,竟然看到.........碗廚的門竟然自動緩緩的打開,晚餐的剩菜被端了出
來,彷彿有一個"透明人"似的,正在吃著菜,菜由盤子中飛起,停在空中,緩緩的
蠕動著,然後慢慢的往下移動,最後消失不見,就如同一個人吃著東西,咀嚼,然
後進入食道一般,女傭想當然爾,嚇得魂不附體,一頭就鑽入自己的被窩,不敢再
下床一步。
隔天早上,女傭馬上報告女主人,一向不信鬼神的女主人把她罵了一頓,並不
把這件事放在心上。隔了幾天,男主人的屍體運了回來,女主人在家裡設置靈堂,
第一天晚上,女主人便派那個"胡說八道"的女傭去守靈................
女傭面對的空蕩蕩的靈堂,一副棺材,一張遺像,又想起前幾天所遇到的那件
事,心中越想越怕,越想越毛,瞄了一眼遺像,發現像中的人好像也正在瞄著她,
為了克制自己心中的害怕,心上一橫,便把掛在牆上的遺像拿了下來,反面放在桌
子上,自己並一屁股坐在像上,腳也曲了上來,雙手環抱著雙腳,面朝著棺木,便
打起了瞌睡來,突然,有一雙手,從像兩旁伸了出來,抓住女傭的大腿,女傭甚至
來不及喊就............。隔天早上,大家赫然發現,男主人的屍體竟然"坐在"桌子上,還壓在自己的遺像上,姿勢就如同那位女傭當時的坐姿一般,而棺材裡躺的,相信大家都猜得出來,沒錯,就是那位女傭。
說法2
從前有一個員外,他已有六個老婆,而他又再娶第七個老婆,這第七個老婆在一夜之間害死其他六個老婆,據說是丟在他家古井裡頭,因此他家就開始雞犬不寧!
說法3
從前有一個張員外強暴他的丫環,後來丫環因此壞孕了,但丫環心中仍然十分怨恨,
有一天夜裡,她就投身到古井裡,詛咒著張員外全家。從此家裡就一直接二連三有
人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