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惡罪魁藏鏡人走哪裡去!


看我史艷文的純陽掌……。』


想必四五年級班的朋友們對於雲州大儒俠史艷文,


一定不陌生吧?


這位首開先例在台視播出的布袋戲主角,


曾經是僅次於那時候蔣中正的『民族英雄』。


因為傳言曾經有考試卷的問題問說誰是我們的民族英雄,


結果答案竟然有很多學童寫下史艷文這個名字,


不管傳言是否屬實,


但可以讓人著迷到廢寢忘食的地步,的確不簡單!


想想看,中午半個小時的布袋戲節目,


卻可以讓台灣人頓時停滯了生活節奏,


萬人空巷爭看雲州大儒俠史艷文,


結果導致計程車司機不開車啦!


小學生寧可不吃午飯了!也要看完布袋戲在去上課,


建築工人必須得看完布袋戲才開工….。


那種受到全省人民的踴躍捧場,


連現代的F4或是雙J偶像都沒得比。


記得那時候我媽開了一家雜貨店,


家裡也剛買了一台大同黑白電視,


每到中午,我家的商店擠滿了來自附近工地的工人,


大家每人一瓶冬瓜茶〈當然是跟我家買的啦!〉


爭先恐後搶好位置,就是為了看史艷文,


非得等到演完後,這些建築工人才會甘心離開,


否則即使工地主任來我家喊這些人回去上班,也沒人會鳥他!


 


 


只不過因時代久遠,


我只依稀記得萬惡罪魁藏鏡人,


到最後蒙面的黑布被給扯了下來,


後來被中原群俠追到清聖橋下走投無路之際,


〈清聖橋顧名思義就是只有像史艷文這種聖人才能通過的橋,


一般帶有罪惡的壞人是走不過去的!〉


藏鏡人竟然毅然走向清聖橋,


而竟然也讓他走過去了,


後來藏鏡好像也人改過自新成為好人,


並且好像還有一個妹妹的樣子….。


唉!真是年代久遠了,真給忘了!


想想從黑白電視的時代到現在已經是液晶電視或電漿電視的時代,


這麼一晃就已經過了三十七個年頭,


Uncle能記到這樣的劇情尚屬難能可貴啦,


各位好友千萬別吐嘈阿!


 


至於後來為啥史艷文演到最後卻不知始終,


這跟那時候的萬能政府及英明的新聞局有關,


一個推動國語運動再加上「妨害農工商正常作息及兒童教育」等罪名,


就因此可以讓史艷文停停播播的,


〈這我可沒亂說喔,請看本篇附錄由以前的國民黨中央日報記者寫的文稿為證!〉


再加上後來隨著工商社會的快速演變,


布袋戲就逐漸沒落到成為廟寺祭典演出的小眾市場了,


所幸黃俊雄的兒子黃文擇等人創立了霹靂布袋戲王朝,


雖然劇情已經是光怪陸離,脫離了他老爸黃俊雄教忠教孝的束縛,


以俊美的雕刻偶頭,現代電影的拍攝技術和符合年輕人的口味節奏,


另創一股風潮!


更幸運的是,此時的台灣已進入了民主自由的社會,


布袋戲再也無需擔心受到迫害啦!





 

 


雲州大儒俠史艷文小檔案:


 


「雲州大儒俠史艷文」自從民國五十九年開播造成轟動之後,經歷禁演、重演,共有四種版本,先是造成轟動的五百八十三集,第二個版本包括民國七十二年八月由黃俊郎在中視重拍、十一月由黃文擇接手的「苦海女神龍」和隔年二月同樣由黃文擇演出的「忠勇小金剛」,第三個版本則是在民國七十六年由黃俊雄重演,包括「新雲州大儒俠」和「史艷文與女神龍」兩檔戲,最後一個版本亦是由黃俊雄演出,民國八十三年華視播出四十七集。


「雲州大儒俠」的故事大致上可分成四大部。


  第一部首先敘述史艷文的出身,先是結識劉三、與劉萱姑定親,然後行俠仗義,俠名遠播,贏得雲州大儒俠的尊稱,其後得罪當朝權相安其謀,被陷罪入獄,甚至充軍,之後再取得龍泉劍和天地人三卷天書,大破太華山,解救欽差大人,破除亂黨造反陰謀。


  第一部內容亦包括中原與交趾戰亂,交阯在第一次東征時獲勝,取得不少領土,更加深入侵中原的野心,但第二次時卻慘敗而歸,再無力東侵。原是交趾大將的藏鏡人與中原仇恨益加深厚,因而將中原武林搗得腥風血雨,史艷文率中原群俠與其周旋多次,才順利大敗萬惡罪魁。


  第二部則以韃靼之亂與女暴君為禍武林為背景。先是韃靼國大公主勾結外人奪篡父位,並在奸人挑撥下引發征服中原的野心,三公主苦海女神龍不得已流落江湖。而原是交趾公主的姚明月因戰敗出走,卻因機緣巧合學得一身強橫功夫與迷人心志、吸取元陽的邪功,基於對中原的仇恨,以女暴君之名大鬧江湖,成為新的魔魁。


  第二部基本上是環繞在史艷文、苦海女神龍、女暴君和藏鏡人身上,而武林三奇之一的醉彌勒之徒小金剛亦甚為活躍。史艷文與女神龍先是合力破女暴君,與潛沈已久的藏鏡人大鬥法卻險些全軍覆沒,所幸在小金剛相助下才反敗為勝,之後再協助苦海女神龍復國。


  第三部以「雲州四傑傳」為骨幹,史艷文在此化身為逃名客,雖非最重要的角色,但仍有引導故事進行的關鍵性。


  此部份的要角包括史家四傑史獻忠、史存孝、史仗義和史菁菁(亦即燈下人),三俠風雨斷腸人、冷霜子與獨腳漢,藏鏡人之妹孝女白瓊亦以俠女身份出現江湖,藏鏡人與女暴君仍活躍著,但武林中已有不少新生派門產生,變數更多。


  第四部是「達摩金剛榜」,敘述荒野金刀獨眼龍威霸江湖的故事,而史艷文仍是逃名客,史菁菁亦有吃重戲份,苦海女神龍也重出江湖。


  在此要特別強調的是,所謂的「雲州大儒俠系列」係以黃俊雄本身所架構的故事情節為依據,其子黃文擇曾在中視「忠勇小金剛」之後,以「七彩霹靂門」為開端,創造一連串以「霹靂」為劇名開端的新戲碼,一直接續到現在的霹靂布袋戲,這些故事情節中雖包括了不少由黃俊雄創造的角色,但並不包含在本系列之中。


  或許有人要問,為什麼同為黃家所創卻要如此細分?事實上,黃強華(編劇)與黃文擇(口白)延續黃俊雄所創角色的部份,有相當多與原有味道大相逕庭,光是史艷文一角就已完全走味,雖然最早在中視所演出的霹靂系列仍由黃俊雄編劇,但在兩個兒子完全接手後,就已經完全算是全新格局的故事了。


  那麼或許又有讀者要問,如何將「雲州大儒俠系列」和「霹靂系列」作一分野呢?這個答案並不是很容易解答,當年中視開演的「七彩霹靂門」和「霹靂震凌霄」等戲碼或可說是其間的緩衝期,但這樣的說法還是很糢糊,如果以人物來區分,應該會比較清楚。


  荒野金刀獨眼龍可說是最後一個屬於黃俊雄的強滾滾角色,其後的刀鎖金太極則由黃強華所創,所以獨眼龍初出江湖以榜上一○八人為對象的情節仍屬於黃俊雄,但後獨眼龍與金太極、史菁菁恩怨情仇的部份則可列入「霹靂系列」。


  而黑白郎君雖由黃俊雄所創,但卻是由霹靂發揚光大,網中人則已完全屬於霹靂了,至於後來史艷文投身歐陽世家,再化身為聖劍白陽生,終至失蹤,以及安排小金剛成為素還真徒兒的部份,亦不為黃俊雄所接受。


  對於這樣的分野,黃俊雄本人頗為堅持,原因無他,只因這些由他所演繹的角色自有其原先所安排的情節及設想的性格、特徵,不合理的轉變是讓人無法接受的,而且由他父親所創造的史艷文一角,原本就是被設定為一個智仁勇兼備的儒者,雖然是個幾乎不可能會在現實中出現的完人,但社會上的確需要這樣的角色來教化風氣,亦是不容扭曲的。


  事實上,早年雖已在台視演出五百八十三集的「雲州大儒俠系列」故事,但這些其實只不過是史艷文所有故事的一半左右,民國五十九年以前,黃俊雄在全省所演出的內容就遠比螢光幕上所播的要多出甚多。


  民國八十三年,黃俊雄推出所創造的新故事「金光系列」,雖然內容並非早年在全省演出的史艷文故事,但卻可當做是史艷文後傳或外傳,算是延續(或是分歧)「雲州大儒俠系列」的一個新故事,在這新系列中,舊有角色仍維持其一貫行事風格與個性,新角色亦是頭角崢嶸,劇情張力十足,毫不拖泥帶水,新的特效固然讓人耳目一新,但傳統的說唱藝術仍存在著,這也是黃俊雄堅持的。(本文引自《史艷文圖鑑》)




 


布袋戲走向小眾市場的原因:〈取材於中央日報鄭懿瀛的文稿〉


號稱台灣掌中戲(布袋戲)第一世家的「五洲園掌中劇團」團長黃海岱,引領台灣布袋戲風騷長達五十年,入室弟子三十多人,未正式拜師、或再傳又傳弟子至少兩百人以上,台灣布袋戲團以「五洲」作為團姓者約有一百五十團之多。黃海岱國學底子深厚,早年在野台戲時代便以詩詞問答、談經說史、聯對、字猜、純正福佬漢語說白及改編傳統戲曲音樂出名,而且他還善長觀察社會大眾的需求,懂得滿足廣大觀眾的娛樂味口,又創造了節奏明快,偏重武戲的「劍俠戲」戲路,充份發揮了布袋戲演出靈活、人物豐富的特色,使布袋戲有了鮮明的戲劇風格,也奠定了他大師的地位,對台灣布袋戲日後發展極具影響力。 




黃俊雄是黃海岱的次子,他繼承父業,並且更加發揚光大,成功地將「改良的金光布袋戲」帶入電視螢光幕(不過,布袋戲最早在電視上出現,是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八日晚上九點十五分,由亦宛然布袋戲團團長李天祿在台視螢幕上演出的傳統布袋戲「三國誌」),掀起「轟動武林、驚動萬教」的盛況,也創造了台灣歷史上最知名的虛構人物之一--「雲州大儒俠史豔文」。

黃俊雄除了承襲黃海岱在編劇、唸白、演出的藝術風格,更配合電視的特性進行許多創新,包括將木偶尺寸加大,並在造型上加入現代感,強調眼部的神氣和服裝的變化;在音樂上以中西流行音樂取代傳統的鑼鼓點及南管、北管戲曲,並運用現代音樂效果製造更豐富的表現力;在佈景上力求接近真實,使畫面成為強化劇情說服力的工具;在人物塑造上則反映社會百態,將廣大群眾的心聲藉由人物宣洩。這些改革,當然造成空前的轟動。


根據當時台視節目部經理何貽謀表示:「先是彰化木偶雕刻世家徐析森讓木偶變得眼嘴可動,又將原來『小籠』式的舞台加以改進,使舞台可以前後置景創造出立體感,加上黃俊雄的布袋戲將木偶變大,且各有個性和獨特的造型,兼之以成人為對象,純粹台語對白,使木偶人物更見鮮活。就以『雲州大儒俠』中的劉三、兩齒、怪老子、苦海女神龍、藏鏡人等為例,那一個不是具有特別的腔調、動作和配備?我在試看過後就決定採用,自那年(一九七零年)的三月二日起,在每週一及週五下午播出兩集,後因廣受觀眾歡迎,自五月十一日起,又改為每週一至週五下午兩點半到三點半播出。」


這一改可不得了了,黃俊雄請來的中興大學畢業生陳國雄編的劇本「海闊天空」,黃俊雄和大弟子洪連生的口白又變化萬千,美工和燈光設計奇幻奪目,再加上西卿的歌聲讓角色生命在有形無形中增添無盡無窮的韻味,餘音繞樑久久不絕,「使得小學生迷得蹺課、農人要看完劇情才肯下田耕作,電力使用量在播出的時段驟增,馬路上的計程車也少了一半,很多人的綽號不是兩齒就是劉三」,全台灣沈浸在布袋戲的旋風裡,史豔文的魅力無窮可見一班。


其實,這齣「雲州大儒俠史豔文」是黃海岱以十八世紀中國章回小說「野叟曝言」為題材,將其改編為「忠孝節義傳」,男主角則由文素臣改為史炎雲,以布袋戲演譯方式加以詮釋改編的劇碼。黃俊雄十九歲準備開戲台演出時,再改編「忠孝節義傳」為「雲州大儒俠」,劇中男主角定名為史艷文,舊有故事中僅保留史艷文(原為史炎雲)、劉三與劉萱姑(原為劉三姑)三個角色,不料卻一炮而紅,創下迄今無節目可破的超高收視紀錄--百分之九十七﹗


不過,節目一紅就會惹來麻煩。先是台視節目部經理何貽謀接到了寫有「你該槍斃」的恐嚇信函,又連續半年的時間每個月都收到一疊冥紙,表達對台視播出以台語發音的布袋戲強烈不滿;接著,來自新聞檢查單位的干涉,又讓「雲州大儒俠」播播停停,從一九七零三月二日至一九七四年六月十六日,總計播出四百多集後,就被當時行政院新聞局以「妨害農工商正常作息及兒童教育」,以及與政府大力推行的「國語運動」相悖等理由禁演,其他所有的電視布袋戲也都喊卡。


當然,隨著民主化、自由化的發展,以及對於台灣鄉土文化的反思,布袋戲、歌仔戲等台灣本土戲曲藝術又獲得平反與解禁,後來像許王、鍾任壁、黃順仁、洪連生等布袋戲大師都相繼上電視演出拿手絕活,可是,孕育史豔文的那個主客觀環境卻已一去不還,即使政府以頒發薪傳獎或民族藝師的榮譽來保護、提振布袋戲的生存空間,但它也終究難逃進入多元社會裡相對小眾市場的命運。


史豔文,以及台灣掌中戲第一世家的命運也相同。黃俊雄雖然在一九八四年成立了「黃俊雄布袋戲團」,擴展並傳承黃家布袋戲王國的版圖,於雲林虎尾市區內搭建占地六百多坪的攝影棚,影棚內還搭建比例配合戲偶身長縮小的各式實景,分為外景與棚內兩部份,棚內場景可圍繞三百六十度,自行拍攝製作「金光布袋戲」影帶作品,如金光霹靂菩薩藏 、萬教大格殺、金光十八龍、金光九天盤 等,並且繼續在各電視台演出六藝精武門、六藝七義、西岐封神榜、封神大伐紂、欽差遊俠傳、隋唐演義、唐朝演義、神刀魔劍六合魂、濟公傳、降龍伏虎傳、義魄青天、大明遊俠傳、三國英豪、新雲州大儒俠、史艷文與女神龍、真假濟公、烽劍春秋、射鵰英雄傳、千禧雲州大儒俠等劇,可是,即使史豔文頻頻重出江湖遊走,但那個「武林至尊盟主」的歲月卻已不再矣。


然而,就像一位布袋戲迷說的:「在時間洪流下,(黃俊雄)布袋戲雖然歷經了許許多多的風風雨雨(禁播、國語化),但它依然一本傳統藝術的韌性,不畏風雨與民眾相互交心,是執著、是使命、是打心底熱愛這份屬於台灣本土的藝術。」也就是這點堅持,即使史豔文的風光已逝,但布袋戲的藝術生命卻將繼續傳衍下去,並永遠存在歷史的記憶裡。





 


◎工商服務時間:


炎炎夏日哪裡去,報大家一個好康的!


那就是----


台南縣文化局推出布袋戲研習營


有興取者請往下列網址查詢:


http://tw.myblog.yahoo.com/tcf4674/article?mid=798&prev=-1&next=793


台南區的布袋戲夏令營:


http://tw.myblog.yahoo.com/tcf4674/article?mid=793&prev=798&next=572


也順便介紹一位熱心推動布袋戲的網站


阿福哥很熱心喔:http://tw.myblog.yahoo.com/jw!o8HQAYuGExHBLoFodWHC/profil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