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倦了淚也乾了
這份深情 難捨難了
曾經擁有 天荒地老
已不見你 暮暮與朝朝
 
這一份情 永遠難了
願來生還能 再度擁抱
愛一個人 如何廝守到老
怎樣面對一切 我不知道


回憶過去痛苦的相思忘不了
為何你還來 撥動我心跳
愛你怎麼能了 今夜的你應該明膫
緣難了 情難了


 


新不了情   作詞:黃郁 作曲:鮑比達 編曲:鮑比達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i1HfWgASj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bY6c8lh_SM&mode=related&search=




 


一直都很喜歡「新不了情」這首歌,


萬芳唱的也好,


還是薩克斯風吹奏著都喜歡,


當然更喜歡「新不了情」這部電影,


除了被劉清雲的深情所感動外,


更喜歡電影秦風和劉青雲吹奏薩克斯風的那一段經典之作,


每次聽「新不了情」這首歌,


總會一再想起這個畫面。


 


今晚心情不曉得怎麼變得有點Blue,


或許是聽我這首「新不了情」後,


突然讓我想起作家劉墉曾經寫過這樣的一個故事:



父親的東西從來不鎖,除了那一個抽屜。
他不准人看,大家也不敢看。
每個人都知道那裡面裝的是什麼,
每個人都希望父親能把那東西遺忘。
直到有一天,父親咳嗽得厲害,孩子們衝進臥室,
扶起坐在地上滿臉淚痕的父親,才看見開著的抽屜,
和那件整整齊齊的襯衫。

三十多年前,父親常出差,每次出門前,
母親都會為他把襯衫熨平,再一件件摺好,放進旅行箱。


母親摺衣服很小心,不但沿著衣服的縫線摺,


而且把每個釦子都扣上。

『不要那麼馬馬虎虎、亂拿亂塞。


髒了的放一邊,沒穿的放一邊。
穿的時候,別急,慢慢把每個釦子解開來,


輕輕抖一下,再穿,跟剛燙好的一樣。』
母親總是一邊為父親裝箱,


一面嘮叨:『別讓外人以為你家裡沒老婆。』
又嘟嚷一句:『碰到年輕小姐,別太近了,


小心口紅弄到衣服上不好洗,又惹我生氣。』

『妳少囉嗦幾句好不好?妳知道嗎?』


父親常笑道:『妳是天底下最體貼,又最多心的老婆。妳呀!連摺衣服,都有陰謀


『不錯!我告訴你,你要是不小心弄髒了,偷偷洗乾淨,


再教別的女人為你摺,我啊,一眼就看得出來。』
不過,母親總會算著父親出差的日子,多裝一件襯衫,


說:『多一件,備用。不是叫你晚一天回來!』

那一天,父親沒晚回來。衝進家門,卻晚了一步。


父親抱著母親哭了一夜,又呆呆地坐了一天。
然後起身,打開手提箱捧出母親多摺的那件襯衫,放進抽屜。
緩緩地,一個字、一個字說『不准開、不准動!』
當然,他自己除外。尤其最近,父親常打開抽屜,撫摸那件衣服。


長滿黑斑的手,顫抖著,從襯衫領口的第一個鈕扣,向下摸,


摸到疊起的地方:『瞧,你媽燙得多平,摺得多好!』

有一次小孫子伸手過去抓,老先生突然大吼一聲,把孩子都嚇哭了。
為這事,兒子還跟媳婦吵了一架:『爸爸當然疼孩子,


但是那件衣服不一樣,誰都不准碰!』

可是,今天,父親居然指指那個抽屜,


又看看兒子,點了點頭。兒子小心地把衣服捧出來,放在床邊,
把釦子一個個解開。三十多年,白襯衫已經黃了,


尤其摺在下面的那一段,大概因為緊靠著抽屜,


明明顯顯地黃了一大片。兒子遲疑了一下。


父親突然吹出一口氣:『打開!穿上!』衣服打開了。
兒子把父親抱起來,坐直。


由女兒撐起一隻袖子,給老人套上。『等等!』女兒的手停了一下,低頭細看,


小心地拈起一根烏黑烏黑的長髮:『媽媽的!』
老人的眼睛睜大了,發出少有的光芒,居然舉起已經黑紫的手,把頭髮接過。
當襯衫的釦子扣好時,兒子低聲說:『爸已經去了!』
女兒把老人的兩隻手放到胸前,


那手裡緊握著的,是一根烏溜溜的長髮。


如果您現在有位非常喜愛的人!
請永遠記得他(她)的好,,,,
珍惜每一刻;讓所有美好的感覺都成真...........


「父親的那件衣服」轉載自劉墉文章



似乎好久沒有掉淚了!
今天很不爭氣的,看完這篇故事依舊還是很愛掉淚!
我知道很多人多麼地渴望這一輩子能夠找到一份至死不渝的愛情,
不過最可惜的是,一但當真愛來臨時,
卻總是那麼不經意地被當成了過客,
更不必談所謂的長久的愛情了!
其實愛情是神聖的,並不是用來向人誇耀的工具,


不懂得珍惜身邊幸福的人,根本不明白什麼叫"愛"。


我曾經就犯過這樣的錯。


希望各位朋友看了這篇故事後,


千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阿。




 


後記:


好多年前,我曾經跟劉墉老師及劉軒父子有過交集,


那時候我在廣告公司任職,


為我的客戶規劃了一個長達十年的「人生規劃  黃金十年」文化講座,


有幸邀請到劉墉老師擔任過十幾場大型的講座,


也促使他出版了「在生命中追尋的愛」這本書,


後來隔了幾年,我也帶領著劉軒南北奔跑,


也同樣做了十幾場的大型講座。


那個時候,我規劃的這個長達十年的活動,


盈餘工作需要讓我跑遍了各大專院校、男女監所、離島學校,


還有包含了全省各大文化中心演藝廳。


〈因為必須要上千個座位才足夠容納聽講人數〉


迄今我都還依稀記得那些演藝中心的佈景拉幕機關是怎麼用的呢!


那時候可能是我在廣告公司生涯中最風光的時候,


三十幾歲的年紀,因為這一系列的講座規劃,


締造了國內大型講座長達十年和數百萬人次聽講的人數紀錄,


不但深獲客戶及公司老闆的賞識,


十年間自己的職位也由課長一直升遷到協理,


也在這個系列講座的後期,認識了一位小我十一歲的女孩子,


而那段感情斷斷續續也談了近十年才於去年年底結束。


如今看到網路新聞得知劉傭將很有可能返台定居的消息,


或許哪一天我又會在台北的街頭碰上劉傭老師也說不定,


或許就像往昔那樣坐在西餐廳上高興的聊天也說不定?


總覺得人生的際遇真是奇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