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歌劇魅影」及「貓」兩部音樂劇的人,


因該都會讓這兩部裡面的曲子給深刻的吸引住,


這兩部音樂劇的組曲者就是英國的音樂家   安德烈‧洛伊‧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


這位本世紀最偉大的音樂劇大師安德烈洛伊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


憑藉著過人的音樂才華,


譜寫出『貓』、『歌劇魅影』、『萬世巨星』、『艾薇塔』及『日落大道』


等十餘齣膾炙人口的音樂劇作,一手打造輝煌耀眼的音樂劇王國。


自70年代至今,韋伯幾乎已成為音樂劇的代名詞,


不僅寫下史上演出時間最久、全球最賣座紀錄,


他的作品更是每個劇迷必看的經典。


七座東尼獎、四座全美劇評人獎、加上葛萊美、金球獎及奧斯卡獎的肯定,


韋伯獲得的熱烈掌聲從未間斷,當代最成功的音樂劇作曲家稱號他當之無愧。


 


 


 


音樂家安德烈‧洛伊‧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生平介紹:


生於1948年, 英國South Kensington
父親William Bill Southcombe Lloyd Webber是知名的風琴演奏家
祖父William Charles Henry Webber是一個優秀的男高音
母親Jean Hermione Johnstone是小提琴家、姨媽是劇院演員
弟弟Julian Lloyd Webber是著名提琴手(大提琴)



1964年,韋伯(16歲)獲得了牛津大學的獎學金,於是1965年進入牛津大學念書,但僅念了一學期便輟學,又於1967年到皇家音樂學院學管弦樂編曲。而讓他們倆首次嚐到成名滋味的音樂劇是:約瑟夫與神奇的夢幻彩衣《Joseph and the Amazing Technicolor Dreamcoat》,這齣戲本來不過是某學校公演的表演曲目罷了,沒想到,經過修定改寫後,再度上演,便獲得了大眾的注意。



  《約》片之後,趁著聖經故事的風潮,他們再度以耶穌為主角,製作《萬世巨星Jesus Christ Superstar》,此齣搖滾音樂劇因牽涉到對耶穌的議題,還頗受教會人士的爭議(不過這齣戲也是教會人士支持才完成創作的)由於批評頗多,因此其票房不甚理想,造成Webber與Tim Rice間有了不愉快的裂痕。


Webber因為這兩齣戲成名並發財,不但成了百萬富翁,且擁有一座古堡莊園,接著Webber想要將英國流亡作家Wodehouse的作品《Jeeves》搬上舞台,但是Tim Rice卻希望是阿根廷第一夫人Evita的故事。於是Webber另外找人當他的作詞伙伴,但因為這個合作過程中並不順利,因此這齣《Jeeves》在1975年開演後只四週便下檔了。


在《Jeeves》失敗後,Webber只好再找Tim Rice合作開始《艾薇塔Evita》的工作,這也是兩人的最後一次合作了,劇中Evita角色由Elaine Paige所飾,當時她只是名小演員,而1978年的演出,Evita不但再度證明了Webber的才華,也把此女主角捧紅了,而Tim Rice也與Elaine Paige談起戀愛來。雖然《Evita》演出成功,但兩位作曲作詞家之間,卻是越鬧越兇,爭執不斷,因此,之後Webber就與Tim Rice分道揚鑣了!



1981年,Webber一齣沒有Tim Rice的音樂劇《貓Cats》上演了,《貓》的成功證明了Webber並不一定要依靠Tim Rice,此劇中,名曲Memory便是由Elaine Paige唱紅的,而Sarah Brightman在此劇飾演一小小的角色,現在這齣戲可是英國史上上演最久的音樂劇也是百老匯長青音樂劇之首唷!


  1982年,推出了《歌與舞Song and Dance》,1984年,推出《星光列車Starlight Express》,雖然《歌與舞》演出並不算成功,但《星光列車》運用現代科技舞台效果與穿上溜冰鞋的演員,讓觀眾無不感到驚奇。在這期間Webber的父親去世,他寫了一部《安魂曲Requiem》來紀念已故的父親,而此曲也證明了Webber也能寫出超脫通俗音樂的古典音樂。
Webber的第一任妻子叫Sarah Hugill,她在1971年就嫁給了Webber,他們的婚姻維持了12年,並有一對子女。而Sarah Brightman為了爭取《貓》劇的演出參與了試音,但並為引起Webber太大的注意,Webber是在之後的一篇報導中才注意到她,接著,引發了一場婚外情。
1983年,Webber與Sarah Hugill離婚,1984年便與Sarah Brightman結婚,婚姻維持了7年,之後雖然離婚,但兩人仍是很好的搭檔。



1986年,《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在倫敦首演(熱烈迴響熱烈迴響~~) !繼《Phantom》之後,籌備已久的《愛的觀點Aspects of Love》也上了舞台,此劇是韋伯的最愛,但是風評不佳,尤其是在美國,因此,為了美國觀眾的認同,Webber改編了以好萊塢為背景的故事──《日落大道Sunset Boulevard》。

Webber的新劇《微風輕哨Whistle Down the Wind》1996年在美國華盛頓DC首演,不過因為之前《日落大道》在美國的賣座並不是很理想,所以Webber將《Whistle》全面停演,新編不少曲子及擴大舞臺設計,於1998年7月1日在倫敦西區重新上演!

  1998年韋伯也五十大壽囉,4月7日在英國皇家艾伯特音樂廳(Royal Albert Hall)舉辦了巨星慶祝音樂會,有Sarah Brightman、Elaine Paige、Michael Ball、Glenn Close等音樂劇知名歌手為他獻唱呢!


CATS《貓》




創下百老匯與倫敦音樂劇最「長壽」紀錄的「貓」,可以說綜合了音樂劇藝術各種表現的極致,無論是從古典、搖滾、藍調到爵士之間變換自如的音樂,舞蹈與特殊效果的設計,服裝、道具、場景與燈光,或者是演員與觀眾的互動,都令人嘖嘖稱奇。


但由於它呈現的只是一種「概念」,並沒有完整而明顯的戲劇情節,想要真正的體會這齣二十世紀超級大秀的魅力,最好事先作點功課,仔細聆聽錄音專輯,把分別描述各種貓咪不同性格與故事的歌曲完全瞭解,知道這些貓咪齊聚一堂的原因與目的,才不會看不懂,或者為了必須分心去看中文字幕而錯過了許多精彩的細節。假如你能夠「有備而來」,就能夠深切的瞭解這齣戲為什麼能夠改寫歷史、歷久不衰了!



「Cats」這齣妙趣橫生熱鬧非凡的音樂劇,和其他音樂劇最大的不同處,在於它是一齣沒有完整劇情、幾乎沒有台詞的劇,三十位左右的演員共同演出一場以華麗舞蹈拼貼出的音樂劇。每一隻貓都有其不同的獨特性格及名字,這些聰明過人的貓咪們,聚集在一起舉行一年一度的慶典,牠們之中最具智慧的長老貓,將選出一位最有資格獲得新生命的貓。
劇情隨著一隻隻獨特而有趣的貓出場而展開,包括了肥胖可愛、忙著教導老鼠和蟑螂禮節的稱職管家貓;年華老去的可憐老貓;智慧過人的長老貓;惡名昭彰的小丑貓;最偉大的魔術貓;行蹤成謎的超級大壞貓等等。形形色色的貓咪們,上台彼此爭奇鬥豔、載歌載舞之後,長老貓終於做出了決定,那隻歷盡滄桑的老母貓Grizabella/葛莉莎蓓拉,將進入屬於貓兒們的真正天堂,在眾貓的齊聲吟唱祝福中,為這齣多采多茲的音樂劇畫下句點。



“Memory”這首單曲,在劇中是出自於老貓葛莉莎蓓拉,當她衣衫襤褸的出場時,所有的貓咪都敬而遠之,甚至還有貓咪落井下石。她以這首歌回憶她過去擁有的風光時刻,歌詞中描寫她雖然從一隻出入上流社會的美麗貓咪,變成了連同類都不屑一顧的落魄老貓,但是她卻能從中了解幸福的真諦。1981年,「Cats」在倫敦首演時,是由以「Evita」竄紅的音樂劇名伶Elaine Paige飾演葛莉莎貝的角色,她以高亢的歌聲,透露老貓對未來的期待,讓這首曲子紅透半邊天。




 


《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這是一部由愛生恨,同時歌詠愛情的感人故事。一個英俊高貴的魅影,一場盛大的歌劇饗宴, 一位才華美貌兼具的女高音,一次扣人心弦的絕妙演出,一串接二連三的意外…..,一齣個令人悵然的悲劇、一份昇華的愛情。




  本歌劇在1986年10月首度於倫敦Her Majesty劇院公演,原聲隨之發行,輯中經典曲”the Phantom of Opera” 、”The Music of the Night”、”All I Ask You”及女主角克莉絲汀跌入愛與痛若掙扎當下吟唱的” Wishing You Were Somewhere Here Again”可謂當時動人金曲,莎拉布萊曼(Sarah Brightman)和 麥克勞佛(Michael Crawford)化戲劇為情感的非凡唱功,將韋伯的歌劇精髓引領到另一個境界。



 1861年巴黎的歌劇院裡正在排練大歌劇《漢尼拔》((Hannibal))。劇院經理拉菲爾(Lefevre)此時正帶 領兩位將繼任經理的安德烈(Andre)與費明(Firmin)認識劇院裡的重要幹部。當他們來到舞台時,背景幕卻突然無故鬆脫墜落,差一點擊中舞台中的義大利首席女高音卡洛塔(Carlotta Giudicelli),而舞者們都驚 呼「是他!劇院裏的魅影!」。



  在卡洛塔拒絕演下,舞者梅格(Meg Giry)推薦克莉絲汀,經理冒險應允讓克莉絲汀一試, 而演出成果卻相當成功((Think of Me))。但不為人所知,克莉絲汀的歌唱技巧都是宛如「音樂天使」的「魅影」暗中教授((Angel of Music))。演出後,克莉絲汀的青梅竹 馬勞爾‧夏尼子爵也在後台恭賀之列,他們許久未見,今晚再重逢格外驚喜((Little Lotte)); 但是在門外苦候卻不見克莉絲汀,待破門而入時,克莉絲汀早被「魅影」帶往地底的「魅影國度」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魅影」帶她划過佈滿蠟燭的湖面,在對岸的「家」,克莉絲汀看到自己穿婚紗的影像,當她伸手想觸摸時,鏡內的影像卻透過鏡子碰觸她!克莉絲汀嚇暈了, 「魅影」溫柔地抱她到床上((The Music of the Night))。




  次日清晨,「魅影」在管風琴前專心的寫曲,他身旁有個小戲猴音樂盒正奏出「歌劇魅影」 的旋律,在半夢半醒之間克莉絲汀走向「魅影」,並掀去他的面具,卻惹來「魅影」的不快,決定暫時將她送回劇院((I Remember……/Stranger Than You Dream It))。



  克莉絲汀離奇失蹤後,歌劇院的人都在談論「魅影」再度出現的事情。後台裡,道具師 告訴舞者們有關拉索繩套殺人的事件((Magical Lasso))。在經理辦公室,兩位新經理收到「魅影」的恐嚇信,讓克莉絲汀取代卡洛塔為歌劇《II Muto》女主角等等。只是劇院經理更 畏懼義大利首席,不得不繼續讓卡洛塔掛牌演出,反而讓克莉絲汀演一名默劇角色 ((Note……/Prima Donna))。


  《II Muto》演出時,當「魅影」發現克莉絲汀竟只反串小角色時,「魅影」憤而擾亂表演現場 ((Poor Fool, He Makes Me Laugh))!當現場混亂一片時,克莉絲汀趁機將勞爾帶上劇院屋頂, 以企圖躲過「魅影」的追蹤,並向勞爾全盤托出所發生的一切,而此時倆人也誓言互相扶持以度過危難((All I Ask of You)),但這一切卻看在「魅影」憤怒的眼裡,誓言報復。


  六個月之後,歌劇院舉行面具舞會慶祝新年夜((Masquerade)),克莉絲汀與勞爾決定利用 此時私奔,但卻被「魅影」所知悉。「魅影」戴著死亡面具,身著全紅的化裝舞會服裝當眾現身 ((Why So Silent)),要脅克莉絲汀的歌聲只能為「魅影」存在,同時指定下一齣歌劇的女主 角非克莉絲汀莫屬。



  勞爾積極地向歌劇院的人員打探「魅影」的真實身分,後來得知傳說中的「魅影」其實是 一名學者、建築師、音樂家、作曲家、也是發明家,卻因他面貌異常駭人,所以一直被關在牢籠,後來離奇失蹤。



  劇院經理們收到「魅影」必須上演上自己的歌劇作品《唐璜的勝利》((Don Juan Triumphant)) 的威脅,並要求由克莉絲汀擔綱演出((Notes))。而克莉絲汀卻無法接受任人擺佈的安排 ((Twisted Every Day))。「魅影」的歌劇開始排練,徬徨無措的克莉絲汀,冥冥中聽到 一縷歌聲,帶領著她到父親沛洛斯(Perros)的墓前((Wishing You Were Somehow Here Again)), 「魅影」也在此現身,他以「音樂天使」的角色催眠著克莉絲汀,當克莉絲汀一步步走向「魅影」時, 早已跟蹤克莉絲汀的勞爾突然現身,喚醒克莉絲汀,卻引來「魅影」的攻擊,克莉絲汀以身護著勞爾,「魅影」只有讓他們離開,但他與勞爾之間已埋下爭端((Wandering Child))。



  正在上演的《唐璜的勝利》男主角在中途被「魅影」所冒充,除了的克莉絲汀外,所有的人都不知道「魅影」掌控了克莉絲汀,在眾目睽睽之下,克莉絲汀再次被劫持到魅影的地下王國, 他決定要克莉絲汀永遠陪伴他渡過地下王國的日子((The Point of No Return))。劇院所有的人 尋找著克莉絲汀,而唯一清楚「魅影」真相的舞蹈教師葛瑞小姐終於鼓起勇氣帶領勞爾走向通往魅影住處的密道((Down Once More))。



  在地底,「魅影」強加婚紗於克莉絲汀身上,脅迫成婚。勞爾及時趕到,卻被「魅影」所縛。 「魅影」以勞爾的生命要脅換取克莉絲汀的愛,克莉絲汀恍然大悟,溫柔地向「魅影」訴說同情與憐愛,並深吻「魅影」,而「魅影」在此時對愛有了新的認知與體會,從此消失不再現身 ((Track Down This Murderer))。




 


安德烈‧洛伊‧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精采作品:



Joseph and the Amazing Technicolor Dreamcoat》約瑟夫與神奇的夢幻彩衣

《Jesus Christ Superstar》萬世巨星

《Evita》艾薇塔

《Cats》貓

《Song and Dance》歌與舞

《Starlight Express》星光列車

《Requiem》安魂曲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歌劇魅影

《Aspects of Love》愛的觀點

《Sunset Boulevard》日落大道

《By Jeeves》萬能管家

《Whistle Down the Wind》微風輕哨


歌劇小檔案
「歌劇」就是一種戲劇形式,只不過在表現方式上,是以歌唱為主,並以管弦樂團作為伴奏,至於口白部分,則降到最低、甚至全無對白的程度。這樣說法或許籠統,但卻強調了歌劇的特色,那就是「演唱」。至於「怎麼演、怎麼唱」,在之後的篇章裡,會有更詳細的介紹。


談到音樂會劇,或許你並不熟悉,但若是提到「真善美」、「窈窕淑女」、「屋頂上的提琴手」等音樂電影,你一定就覺得耳熟能詳了。事實上它們多改編自音樂劇。前一陣子風迷全球的「阿根廷別為我哭泣」也係據韋伯的「艾薇塔」翻製而成。

音樂劇因為其題材大多是喜劇型態,又稱「音樂喜劇」,另又有一名「百老匯歌劇」,因為紐約的百老匯是音樂劇的大本營。此外倫敦的The west end也是音樂劇的星影匯集處。所以音樂劇的發展當然就偏重在英美兩國,甚至成為英美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近年來魅力更是襲捲全球,普遍受到大眾的喜愛。

亞里斯多德曾提到藝術是可以提供給欣賞的人一個感情發洩的管道。亞里斯多德用的這個字眼katharsis意味著透過音樂、戲劇的表演,觀眾心中的情感能得到渲洩,理想自我得到昇華,而達到淨化心靈的功能,由其音樂劇對感官的刺激;在一般人而言,比平面藝術所形成的感染力更強大。不僅古時候希臘的悲劇(tragedy)、喜劇(comedy)、音樂詩劇(melodrama);現代人喜歡看電影,看連續劇,邊看邊跟劇中人情緒起伏,都是同樣的道理。音樂劇就是這樣,因為它還有很多音樂伴隨故事進行,即使電影、電視媒體很發達,但還是有許多人喜歡音樂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