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是小週末,


下班前看到格友在文章上談到淡水「有河book」出版詩集的相關事項,


突然福至心靈,很想下班後跑一趟淡水,


因為已經很久沒有去淡水了,


也好久沒有到「有河book」去買書和看他們家的貓咪了!


 


雖說每次寒流來襲時,淡水都是全台最低溫的地方,


不過心意已決,當然是勢在必行。


況且我還特地準備了一條圍巾圍在脖子上,


算是「有備而去」!


 


當捷運抵達淡水站後,


突然天空飄起雨絲來,


好在我有戴帽子,所以不怕淋濕。


或許是因為寒流的關係,


淡水老街的人潮顯得稀少,


不過這個樣子正合我意,


我最喜歡一個人走在冷冷清清的老街上閒逛了,


這樣可以讓我感覺到沒有壓迫感,


尤其是下著雨的時候,更添加了一點寂寞的淒涼感,


不曉得是誰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淒涼也是一種美。


我以很喜歡這樣的美感阿。


 



 


下了捷運淡水站後,


先是走到到昔日日據時代的殼牌石油倉庫舊址閒晃,


因為這棟歷史建築已經快整修好了,


並且也將成為淡水社區大學的校址,


我看到建築物旁的關東旗


寫著淡水社區大學開始的招生報名的日期,正好是下週一呢?


不曉得這棟建築物是否也在下週一正式開放參觀否?


由於這棟歷史建築尚未正式開放,


所以我也只能從外面拍它個幾張照片而已。


 





 


第一次在綿綿的細雨以及寒流的狀況下到「有河book」買書,


一共買了四本書,分別是鍾舜文的「那年,菸樓裡」,


「人間風景 陳映真」、舒國治的「門外漢的京都」


以及「畫家帶路基隆小旅行」


連同週四晚上在遠百誠品書店裡買的梁幼祥的「滋味」,


以及許文龍幸福學「零與無限大」、「百工圖」和東野圭吾的「毒笑小說」,


兩天共計買了八本書,我想夠我這幾個禮拜看的啦。


 


這次到「有河book」買書,除了拿到「河友卡」外,


〈以往每次去大概最多只買二本書,這次算是買最多的一次〉


我還發現店裡的貓咪還滿會打架的,而且似乎很不喜歡讓人拍照,


只要我拿起手機對著牠們,牠們馬上就跑開,


好不容易拍到一隻在書上打盹的虎斑貓。


由於我還想多逛幾個地方,因此我沒有在店裡喝咖啡,


只是走出陽台外面抽了一根菸,順便瀏覽走在街上的人群,


隨即就將買好書放進包包裡,繼續下一個行程。


 



 


由於沿著淡水河的小徑因為工程整建的關係,


所以感覺上有點不像以前那樣的美,


不過我越往裡面走,這才發現又開了一家新的景觀餐廳,


以後可以找幾個好朋友到這裡用晚餐,


邊看淡水夜景邊聊天,若再喝幾杯小酒,氣氛一定好到不行。


 





 


開設在歷史建築的紅樓餐廳,


是我去年招待中國湖北省貴賓們用餐的地方,


我覺得他們的中餐價格不但公道而且菜色也還不錯,


這次前去,雨中紅樓的夜景更是迷人,而且日本客人還滿多的,


由於紅樓餐廳現在在廣場增設了露天酒吧,


若不想在此地用餐,但卻想待在這裡欣賞紅樓建築之美的人,


可以在露天吧檯點杯飲料,坐在廣場上欣賞夜景,


那也是一種很好的享受,很適合熱戀的情侶喔!


 



 


短短兩個多小時,逛了淡水老街週遭一圈,


算是滿足了對淡水朝思暮想的思念,


讓原本不是很快樂的心情頓時也開朗了起來,


總覺得走這麼一趟的決定是絕對正確的。


 


其時我很喜歡淡水,


喜歡淡水的早晨,喜歡淡水的午後,


更喜歡淡水的夕陽和夜晚,


彷彿淡水每一個時辰都有它不同的美,不同的味道。


 


而我每一次到淡水玩,


都是抱持著是第一次去的那種心情,


透過不同的時段、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心情去遊賞淡水,


當然每一次從淡水回到家後,也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誰說不能舊地重遊呢?


只要每次懷著不同的心境,用心的去觀察和體會,


那麼每次舊地重遊必定都會擦出不同的火花來呢!


 




 


延伸閱讀


 


○淡水殼牌倉庫(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



 


清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二次北上,清廷被迫簽訂北京條約,開放滬尾成為通商口岸。清同治元年(1862年),正式設關徵稅後,淡水港迅速成為北台灣第一大港,洋行林立,佔全台貿易量達六成,而以茶葉、煤、樟腦為出口大宗。當時沿著河岸分佈的五大洋行──寶順、德記、水陸、和記、怡記幾乎壟斷整個茶葉出口,而嘉士洋行早年也是以茶葉外銷聞名。



殼牌公司創辦人馬可仕.薩姆爾(Marcus Samuel)兄弟,於1878年分別在倫敦、日本橫濱成立公司,且與英商洋行建立良好合作關係,引進煤油外銷遠東地區,其主要據點均設油槽。1897年英商殼牌公司將石油生產、油輪、貿易倉儲整合,紀念其父販賣貝殼起家,遂命公司名殼牌運輸貿易公司,並買下嘉士洋行為遠東地區貿易一環。油槽有三座,分別為2500噸、1200噸及60噸。倉庫區內鋪設鐵軌接通淡水火車線,便利貨櫃裝載油品,便開啟嘉士洋行新使命。



淡水殼牌倉庫,因為各種汽油、煤油所形成濃厚的油臭味,使淡水區人民以「臭油棧」倉庫來稱呼它。19444月,日本政府因殼牌集團,屬於敵對同盟國英國及荷蘭所有,下令以敵產名義,強制徵收。同年 1012日美軍飛機空襲北台灣,2500噸的石油槽與1200噸的煤油槽中彈起火,整整燒了三晝夜才被撲滅。此後殼牌倉庫逐漸沒落,只做為備用倉儲用。



戰後,殼牌倉庫被列為日本政府名下財產,由台灣長官公署接收,成為國有財產。殼牌倉庫則改由母公司亞細亞火油公司積極討回舊有資產,彼此纏訟數十年。
由於在淡水文史工作人員努力搶救下,鼻仔頭歷史古蹟得免於為興建快速道路的犧牲品。殼牌公司了解當地維護古蹟之意願,遂爽然答應將公司提報為古蹟。20006月,臺北縣政府正式公告為縣定古蹟,又因殼牌公司本身認為對文史不具專業,遂將此百年古蹟捐給在地文化社團即淡水文化基金會,同年1231日正式移交。



一百多年來,殼牌倉庫數度轉讓,歷經了不同國家的經營使用,也見證了淡水從開港以來的繁盛興衰。也許,在旅人們造訪殼牌倉庫時,可以遙想當年大船入港的磅礡氣勢,拼湊出淡水港當年風光的景象。

建築特色



殼牌倉庫過去雖然只是儲藏貨物的地方,但當時卻採用精良的技術興建。其特色,除了顯現「殖民式樣」及因應台灣當地氣候,採用清水磚建築之外,還有以紅磚砌成柱子以支撐三角形的木桁架。這是西式建築中偏好的結構,取其不變形的力學原理,而受樑石也是當時西方最新的建築工法。不過建築樣式雖為外國人所設計,實際上多是由本地的工匠所完成,可以窺見在殖民文化所帶動的建築文化遷移中,無法完全移植,還是需要適應當地狀況。





 


○淡水紅樓


 


淡水紅樓(建於1899),是本地經營船頭行的富商李怡和建於清末的宅第。其建材多從中國引進,有別於其他外國人建的磚造洋樓,在建築上運用北投出產的唭哩岸石做為一樓內牆,二樓內牆及外觀牆面則運用不同形狀的清水紅磚做變化,是同時期洋樓建築所少見,然而李怡和並未在此久住,1913年兩艘滿載貨物的自家船隻在淡水河口對撞沉沒,家道驟然中落,李家遂將紅樓售予秀才詩人洪以南(亦為當年淡水街長)


 


洪以南為艋舺名門之後,他的祖父洪騰雲即為捐建台北考棚而獲賜「急功好義」石坊的人。洪以南為人風流儒雅、文采洋溢,一時間文人雅士,政商名流齊聚 淡水紅樓,由於在此展望淡水,東起關渡西至出海口視野遼闊,洪氏將它命名「達觀樓」。往昔不少淡水港及街景都由此拍攝。1927年洪以南逝世,其後人遷居台北,見證淡水港盛衰的 淡水紅樓也沉寂了數十寒暑,1999年三月經由專家考證修復,於西元2000年再現百年前原貌,為近年古蹟再利用的範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