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誠品書店買了幾本書,
回家後,便迫不及待的拿出美食專家敖幼祥所寫的「滋味」一書閱讀,
由於是晚上深夜時分,躲在床上邊看內容所寫的美食邊流口水,
差點衝動起床去廚房煮消夜來吃呢。
其實我這個人,
或許是水瓶座天生帶來的性格吧,
從小就很好奇,也很好學,
所以從小就養成喜歡閱讀的習慣,
而且幾乎甚麼書都看,
所以累積四十餘年的功力後,
好像每一種事物都略懂一點。
讀完書,進入社會做事後,
由於工作職務的關係,
一直跟廣告、行銷等相關行業有著極為密切的接觸,
所以舉凡吃喝玩樂的訊息,我似乎都很關注。
這一兩年又因為兼任了關係企業旅行社的工作,
所對在旅遊方面更是蒐集了很多資料,
再加上本人對於電影的喜好,
所以我在部落格上寫的文章,
除了自己的一些生活心得外,
幾乎都不會超出電影介紹,旅遊景點、美食和閱讀心得等範圍。
所以過去朋友曾鼓勵我參加華人部落格競賽時,
我每次都要為了自己部落格的特性的選項苦惱,
因為我實在找不出比賽辦法中所列出的那些選項,
跟我自己部落格的特性完全可以吻合的,
所以兩次參選,都只能牽就規則,點選一個較可能接近的選項參賽,
雖然連續兩次參賽都榮獲入選的榮譽,
但始終都無法更上一層樓,略顯遺憾!
後來想想,反正當初開始建立自己的部落格,
原本就沒有圖些甚麼?
所以後來再也沒參與任何類似的競賽了。
因此我的部落格裡面,
現在還是繼續PO著自己喜愛的興趣和一些雜七雜搭的話題。
隨著行銷環境和手法的翻新,
以前對於這些專業的人士皆以「專家」的名義稱呼,
如購物專家、時尚專家、理財專家等。
如今這「專家」個這一個名詞,也有了更加時髦的稱呼了,
我們大家都開始叫他們為「達人」了。
如旅遊達人、美食達人、理財達人….等。
很多朋友有時候因為看了我的一些文章介紹後,
也曾私底下叫我過某某達人。
但是我深知,以我現在的功力,有待加強之處尚多,
哪有可能擔待起這個「達人」的稱謂。
充其量我只能稱作好奇達人,
因為我每樣事物都很好奇,都很想多懂一點而已。
戰國時代的諸子百家,有所謂「雜家」的分類,
我想我若勉強要為我自己部落格文章內容做一個分類的話,
那我應該只能自許為「雜家」吧!
部落格裡的一千多篇的文章內容,姑且就叫做「雜說」吧!
值此寒冬,略沾先秦諸子等先賢們的光,
單純只為博得諸位好友一笑,
絕無褻瀆諸子百家們的意思。
延伸閱讀
○「雜家」
雜家是先秦時代學術思想中的九流十家之一。
雜家之所以為雜家,是因為雜家不具有原創思想,而以取各家所長,避各家所短見長。雜家以《呂氏春秋》及《淮南子》為代表作。雜家的學者本身並不自認為自己是雜家,以目前所知的資料來看,此一名稱是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最早提出的,《漢書》中說:「雜家者流,蓋出於議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國體之有此,見王治之無不貫,此其所長也。」,並著錄雜家著作二十種四百零三篇於其後。《隋書·經籍志》亦著錄雜家著作九十七部二千七百二十卷之多。紀昀在《雜家類敘》中則認為「雜之廣義,無所不包」。胡適說︰「雜家是道家的前身,道家是雜家的新名。漢以前的道家可叫做雜家,秦以後的雜家應叫做道家。」
由於中國哲學在於春秋戰國後漸少原創,並由於項羽火燒秦宮之舉,使得許多思想的經典付之一炬,在其本源殘缺不全之下,多數的思想家往往向不同的諸子各家裡取法,而不再執著本源,故自漢以後,九流十家幾已都算是雜家,不復原貌。
PS:本篇文章圖騙取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