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因公到台南出差,


抵達台南公司宿舍時,已經是晚上七點多了,


因在松山機場搭機時就已經打電話給室友了,


所以室友一直在宿舍等我一起出去吃晚飯


兩個人一時也不知道要吃甚麼?


我靈機一動提議到安平古堡附近吃豆花,


室友就將車子開到延平街附近,


原以為名勝古蹟晚上一定還滿熱鬧的,


沒想到竟然人煙稀少,


延平老街的商店大部分都關店了!


所幸百年老店永泰興蜜餞店還開著,


趕忙進去買了三包蜜餞出來,


這才跟室有去吃豆花病同時到別的地方吃飯去:


或許是週一,並非假日,


所以安平古堡附近的店很早就關店了!


但是我總認為,


要振興台灣的旅遊,


其實假日的晚上可以找個幾天,


固定由一些民俗團體表演,再加上一些配套活動,


應該會吸引遊客的!


我知道赤崁樓有類似這樣的活動,


不曉得安平古堡附近是不是也有這樣類似活動的安排?


 


 


不過沒關係啦?


再來介紹一下平古堡附近的景點人文吧!


 




 


 


 

永泰興蜜餞的故事


永泰興蜜餞的創始人林蔭先生是在一百多年前來到安平的,經由自行研究醃漬蜜餞的方法再行販賣,在當時便已在街訪鄰居間頗具名聲,生意非常好。林蔭先生的兒子因為志不在此,於是永泰興蜜餞行便交由林蔭先生的侄兒林衾經營,目前已經傳至第4代的林碧繡女士和林進義及其妻子葉雅蓮。
 已有130年歷史的永泰興蜜餞,遵從祖傳古法手工製造,永泰興並不打算大量生產蜜餞。不使用新式的器具,也不用化學品來幫助醃製,就連乾燥都是用最古早的日曬法。由於人力不足,只好減產以免降低品質。製作蜜餞時先以鹽將各種水果的水分釋出,再以日曬和糖漬反覆醃製。因為以日光直接乾燥,所以蜜餞的口感特別好,絕對吃不到黏牙的蜜餞。


店內除了隨時要準備大量的禮盒讓遊客買了送禮用,還有五、六十種不同的蜜餞包括橄欖、金桔、草莓、楊桃、櫻花菓、梅子、芒果…等等可供選擇,店內隨時都擠滿來自各地的遊客,來買有著一百多年歷史的永泰興蜜餞,不僅僅是品嚐這份酸鹹甜的滋味,同時也是感受百年老店的歷史與傳承。



 







 


 

安平古堡


安平古堡,古稱奧倫治城(Orange)、熱蘭遮城(Zeelandia)、安平城、臺灣城,最早建於1624年,是台灣最古老的城堡。自建城以來,曾經是荷蘭人統治台灣的中樞、也曾經是鄭氏王朝三代的宅第。


目前以臺灣城殘蹟之名列名國家一級古蹟。而一般民眾登高望遠的暸望臺,多被以為是安平古堡。但事實上是建於日治時期,不屬於古蹟。


歷史


1622年荷屬東印度公司佔領了澎湖,以之作為東亞貿易的轉口基地。1623年,荷蘭人在「一鯤身」建立一座簡單的砦城,這就是安平古堡的前身。1624年,在與中國明朝的軍隊激戰了八個月以後,荷蘭人和中國官方達成協議,同意把設置於澎湖的要塞和砲臺毀壞,而於1624年轉移至台灣島,中國則不干涉荷蘭對台灣的佔領。荷蘭人佔台以後,在原來的砦城舊城址上,重新興建規模宏大的城堡「奧倫治城」(Orange),1627年以荷蘭省名澤蘭省(或譯熱蘭省)改建命名為「熱蘭遮城」(Zeelandia),至1632年始完成首期堡底工程。當時,這座城堡是荷蘭人統治台灣全島和對外貿易的總樞紐。


1662年鄭成功攻下「熱蘭遮城」,順利將荷蘭人驅逐出台灣,建立了台灣歷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鄭氏同時也將該城改為「安平城」,這就是現今「安平古堡」這個名稱的由來。鄭氏王朝三代統治者均駐居此城,故又叫「王城」。


1683年清軍入台後,政治重心移至府城內,本城改為軍裝局,城堡重要性日減,而牆垣也多傾妃失修,安平城逐漸荒廢。1873年英國軍艦來犯,船砲命中城內軍火庫引發爆炸,城牆隨之而毀,之後遂成廢墟。1874年沈葆楨來台處理「牡丹社事件」,與日本人進行交涉,將安平城外城的牆磚,運至「二鯤身」,建立「億載金城」。


 


 


 


 


 

安平古堡古蹟紀念館


日治時期,日本人將城垣剷平,改建紅磚平臺與日式海關宿舍,荷蘭時的城堡建築幾乎全毀於一旦。後經屢次修建,成為今天的紀念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國民政府又將該城改名為「安平古堡」,目前僅存幾段斷垣殘壁,供人發思古之幽情。該城目前是中華民國內政部所頒訂的25個國家一級古蹟之一。


目前所見洋樓建築是在1930年由日本海關宿舍改建而成。1975年,經重新整修後闢為展示空間,分別介紹荷據時期至今的安平歷史和風貌。內容包括:安平廟宇古蹟分佈圖、荷人的對外貿易、鄭氏史蹟、鄭荷條約、沈葆楨在台事略等圖文資料;同時還展有熱蘭遮城、德記洋行、東興洋行、海山館、單伸手民宅等的模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