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高雄鳳山這個地方,


老實說,


對於我這個曾經在其鄰近區域〈前鎮區瑞興路〉,


持續住了三十餘年的人而言,


既顯得陌生又親切。


由於以前在高雄的住家,隔一條馬路就屬於鳳山的行政管轄區,


所以從小就對於鳳山這個名詞非常的熟悉,


在還沒有成為大高雄市之前,


鳳山行政區隸屬於高雄縣的縣轄市,


而我住的的地方則隸屬於高雄市,


由於彼此行政區域劃分不同,


所以我從小學到國中念的都是高雄市的學校,


即使後來高中考到岡山中學,


也跟鳳山有很遠的距離,


因此我從小幾乎不曾到過鳳山市區,


只有一次在高中二年級暑假,


參加了在鳳山中正預校舉辦的期刊編輯營隊,


這才真正到過鳳山的市區。


 


至於對於鳳山市的傢具街和打鐵街兩條老街,


以及曹公廟、鳳儀書院及龍山寺和城隍廟等歷史古蹟的認識,


則是近幾年來因為職務的關係,


有一陣子每週都要到高雄夢時代購物中心開會,


有時候開完會,正逢周五晚上下班時間,


我有幾次搭乘高雄捷運,


造訪鳳山這個小時候計陌生又親切的都市,


這才對於鳳山這個城鎮的人文歷史有了深入的了解。


所以這也是我為甚麼選擇將台鐵鳳山車站,


作為我「鐵道旅遊‧幸福一百」最後的終點站的原因。




 



 


合併成為高雄市的台鐵鳳山車站,


1907101設站,


迄今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


這個車站在台鐵的路線劃分係屬與台鐵屏東線,


本車站設置有側式月台和島式月台各一座,


和屏東線的各車站比較起來,鳳山車站算是大站,


加上因為鳳山為陸軍官校的所在地,


此外臨近的九曲堂也有陸軍的營區,


所以假日軍人和軍校生在這裡搭乘火車返鄉休假的人頗多,


但由於因行政院已核定將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


延伸至鳳山市區,


因此鳳山車站將改建為地下車站,


往後台鐵又將失去一座平面車站了。


 



 



 


提起鳳山這個城市的歷史,


或許有很多人不知道它建城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


有關鳳山的開墾史,


最早記載是明朝永曆十五年,


後來鄭成功來台後,大批移民隨著鄭軍南下屯墾,


在現在鳳山的雙慈亭一帶開庄,初期名為「竹橋庄」,


是為明鄭時代萬年縣內的一個小聚落。


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施琅領兵攻陷澎湖,


鄭克塽降清後,於隔年將台灣收入版圖,


清朝政府將萬年縣改為鳳山縣。


 


康熙四十三年(1704)設縣治在興隆庄之舊城〈現今的高雄左營〉,


轄區自二層行溪(今二仁溪以南),直至沙馬磯頭(今屏東貓鼻頭),


西起打鼓港(今高雄港),東至西旗尾溪(今旗山鎮)。



而「竹橋庄」這個村落,因緊鄰鳳山溪,


居民紛紛築堤蓄水,因此此地人口便逐漸增加,


當時與興隆庄並列兩大屯墾人數眾多的區域,


也因此被稱為下陂頭。


 


康熙五十八年(1719),


鳳山知縣李丕煜修「鳳山縣志」時,


曾形容「下陂頭街」:「商賈輳集,莊社街市,惟此為最大。」


可應証當時鳳山開發已具規模。


乾隆五十一年(1786)發生林爽文事變,


因林爽文的部將莊大田攻陷舊城〈現今左營舊城垣〉,


當地官民一至認為興隆庄三面環山,


叛敵在外居高臨下,可以將城內的動向看得一清二楚,


於是眾人建議將縣治移往下陂頭街(現今鳳山市三民路),


從此更奠立了鳳山市在南台灣的重要歷史地位。

後來又因為鳳山知縣曹謹,於道光十七年春天(1837),


開始開鑿「曹公圳」,並於翌年底完成,


此「曹公圳」的灌溉面積可達三千一百五十甲,


使得鳳山平原原本的看天田,一下子轉變為一年二熟的水田,


讓地方百姓免受飢荒之苦,鳳山一帶遂成為魚米之鄉。
因此後人為了紀念緬懷鳳山知縣曹謹,蓋建了「曹公廟」祭祀。


 


光緒二十一年(1895),腐敗的滿清政府於甲午戰爭戰敗,


由李鴻章和日本總理伊藤博文締結了「馬關條約」,


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後,鳳山歷經日治時期的行政體制變革,


於大正九年(1920)「下陂頭街」,


遂成為高雄州「鳳山郡役所」管轄下的一個行政區,稱為「鳳山街」。

台灣光復後,行政區幾經演變,鳳山從設鎮到縣轄市,


到迄今因為行政區的調整成為大高雄市的鳳山區,


整個地方的發展史已有三百年之久了。


 


此外有關鳳山的命名由來,


主要是因為小港鄉鳳鼻頭附近有一山, 名曰鳳山,


因此山勢如飛鳳張翼,故鳳山縣名取義於此


所以鳳山一直沿襲昔日鳳山縣之舊名,


其實鳳山行政區境內根本沒有山。


 


 


坦白說,其實鳳山整個行政區域並不大,


除了衛武營文化園區離市區較遠一點之外,


其它鳳山著名的歷史建築及景點都在市區裡居多,


所以我建議大家若要走讀建城三百年的古城鳳山時,


不妨可以選擇一個假日的午後,


利用台鐵電聯區間車或是高雄捷運,


花一個下午和晚上的時間,


不但可以「走讀鳳山」的人文歷史,


亦可在晚上享受鳳山夜市的美食喔。           


以下是我對於「走讀鳳山」的旅遊建議:




 


鳳山夜市牛肉麵 用料實在又便宜


 


 


是「南台」,不是「台南」喔!


 


若要了解鳳山近五十年來的繁榮史,


首先來到鳳山市區後,


就要先找到一個叫做「南台」的地方。


 


因為這個區域最早的由來,


是源自於日治時期的辦公廳所在,


後來國民政府遷台後,又在附近規劃了許多營區,


其中包含陸軍官校、步兵學校、中正預校、衛武營等,


因為當時阿兵哥一放假,最大的娛樂就是觀賞電影,


聽說最盛時期的時候,當地開了五間戲院,


其中一間就叫做「南台戲院」,


所以這個區域大家稱呼為「南台」。


 


根據在地人的說法,以前南台這個區域,


聽說從凌晨開始一直到晚上,


一整天從早到晚都可以看到川流不息的人潮。


 


白天:是一般民眾採購家用品和食物的時段,


晚上:則屬於中山路夜市來往光顧美食小吃的人潮,


凌晨:就是阿兵哥們採買軍糧、辦伙食的地方,


可以這樣說,當時一整天鳳山人潮的脈動,


就是從南台開始的。

昔日被當地人稱為南台的地方,


廣義的來說,應該是從鳳山市維新路的兵仔市開始,


整個區域包含了中山路,及連接五甲一路,然後一直到立志街,


這一帶不但是鳳山的商業菁華區段,


同時也是兼具包羅萬象的小吃美食區。


 


比如說在兵仔市對面的米苔目,


可以說是台灣米苔目小吃最具輩份的老店,


該店總共歷經了四個世代的經營,


其紮實有勁的米苔目,混合湯頭的蔥蒜香,


就已經夠讓您垂涎三尺了,


若在加上一份阿嬤拿手的鹹粿,


那麼你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此外在這家店隔壁的牛肉麵,


可以說是大碗又便宜,每塊牛肉都會大塊的讓您滿意,


它家的湯頭也是獨家精心熬煮的,


店面並不大,但卻是一些美食行家競相推薦的麵館。

若是您走過中山路,來到南台戲院舊址的所在,


建議您點上一杯在地六十年的古早味飲品,


這家有別於坊間的綠豆汁,


是獨家以古法將綠豆打碎融於湯汁中,


因而造就了一杯杯口感濃純的天然綠豆原味,


是您「走讀鳳山」不可錯過的清涼飲料。

另外我還極力推薦的,還有料多實在的台南春捲,


這是我當晚抵達鳳山車站後,享用的第一頓美食,


的是地道的台南春捲口味。


 


其他像獨家在地口味的燒肉飯、五十年老店米糕,


以及現炒鱔魚花枝麵都是鳳山在地的台灣傳統小吃。


 


品嚐完這些小吃後,您還可以到附近的鳳凌廣場散散步,


然後逛逛傢具街和打鐵街兩條老街。


喜歡歷史建築的朋友們,也可以走訪鳳儀書院,


以及龍山寺、城隍廟及登瀾砲台等,


用一種悠閒漫遊的方式,充分體會鳳山的美。


 


臨近黃昏的時候,


我強力推薦大家若到鳳山旅遊時,


一定要選擇夕陽即將西下的時刻,


到東便門和東福門造訪,


感受一下華燈初上,昏黃的燈光打在城牆上的詩意,


那種就好像讓您一下子會到舊時光裡去的感覺。


真的有平靜安穩且又幸福的氛圍。        


 


既然已經逛到太陽下山了,


想必各位肚子也餓了,


建議大家夜晚可以到中山路夜市逛逛,


這條夜市已經有三十年以上的歷史,


經營的型態和台灣其他地方的夜市不大一樣,


這裡的人潮是要從晚上十點多才會開始湧入,


一直到凌晨三點才會散去,


是許多美食家紛紛推薦的夜市,


各式各樣的美食,應有盡有,


可以說是鳳山的不夜城。


在此享用完美食後,


「鳳山走讀」的旅程也就可以畫下圓滿的句點囉。



 




 


經營四代的米苔目


 


 




 


我大力推荐的台南春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ane'view 的頭像
    Shane'view

    Shane's View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