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夢想有一天,這個國家會站立起來,真正實現其信條的真諦:


「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我夢想有一天,在喬治亞的紅山上,


昔日奴隸的兒子將能夠和昔日奴隸主的兒子坐在一起,共敘兄弟情誼。....

以上的兩段文字是美國著名的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恩博士,


在他著名的演說「我有一個夢」裡的演說內容。


 


在看到了由丹佐華盛頓所導演和主演的這部電影「偉大的辯論家」時,


第一個讓我聯想起來的就是金恩博士的這段有名的演說:「我有一個夢」。


 


或許對於現在已經習慣於自由平等的年輕人而言,


當年馬丁.路德.金恩博士的這篇演說稿並不奇特,


但若細細體驗及追朔當初美國黑人所受的種族歧視的待遇等事實而言,


再來重讀這一篇演說稿,我想每個人的心情必定會相當沉重與激動的。




 


電影「偉大的辯論家〈The Great Debaters 〉」,


整個故事都在說明一個真實的事件,


他完整記錄了美國黑人在爭取自由與平等時所經歷的種種困難和尷尬,


可是透過他們堅毅不撓的努力,


他們得到了他們應該而且也一直嚮往的尊重。


那是一所純為黑人就讀的鄉間大學理學生的功勞,


當然那也是所有黑人同胞一致努力得來的。


 


1935年,在美國鄉間一所全為黑人的學校:威利大學,


一位受人愛戴的教授名叫邁爾文·托爾森,


托爾森教授是黑人社區中少數成功的傑出人士,


他不但才華橫溢,同時又是一個同情且支持勞工聯盟的知識份子,


當然,他同時也是該校辯論隊的指導老師。


 


在新學期來臨後,


托爾森教授替辯論隊做了兩個重大的決定,


第一個是將端莊謹慎的薩曼塔·布克招募進來,


因為她是學校辯論隊成立以來的第一位女性成員,


 


第二是擅自做主招了兩個令人驚訝的新隊員,


分別是曾當過混混的亨利·洛維和老實厚道的詹姆斯·法莫二世,


這兩個人開始加入辯論隊的目的,動機都單不純,


都只是為了想吸引美女薩曼塔的注意。


 


然而托爾森教授的辯論教授方式,


卻也讓辯論隊意識到的了犀利的語言魅力,


而托爾森教授個人的目標也非常的偉大,


那就是他想幫助這群來自於社會最底層、備受壓迫的黑人學生們,


有朝一日能夠邁向歷史上最傑出的國際辯論講臺。


 


托爾森教授在學校算是一個風雲人物,


他的行為多多少少惹來一些爭議,


因為他那積極創新的教學方式,


以及他個人非常激進的政治觀點,


讓他不時遭受到一些阻饒和打壓。


 


對於辯論隊的教導,


托爾森教授採用自己獨特創立的方式,


對他們實施著嚴格的訓練。


因此叛逆的辯論團成員亨利才會以挑釁的語句詢問托爾森教授,


並抱怨為什麼要聽他的指揮時,


托爾森教授表示,弱者就應該受到強者的壓迫,


想不受到壓迫,就把自己變成真正的強者。


其實這也就是托爾森教授想要這一批年輕人,


他想藉由通過參加辯論活動,


挖掘出每個內心深處對於「平等」的渴望。


 


他們也不負眾望,打敗所有黑人學校,


甚至還得到一個難得的機會,


受邀和哈佛大學的冠軍辯論隊進行一場比賽,


在精采的辯論中,


他們不僅贏得了比賽勝利,


更藉由辯論裡的內容,


向所有在場的人士,


表達出了黑人追求自由平等的渴望和堅持的毅力,


更是贏得現場所有群眾的喝采與支持。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劇中的成員與老師,


後來都成為了律師或是從事民權運動的傑出人士,


為突破種族歧視貢獻了不少心力。


他們的成就或許無法和馬丁.路德.金恩博士比擬,


但他們努力與理想卻是和金恩博士一樣的崇高。


 


人生而平等,是最簡單不過的道理,


但在這二十一世紀的今天,


仍然有些國家或是政治體制統治下的地區,


依然做不到這一點!


這是身為現代人的我們應該汗顏也應該要繼續努力的目標。




 


延伸閱讀


 


○電影偉大的辯論家〈The Great Debaters  2007)〉小檔案


 


導演: 丹澤爾·華盛頓


主演: 丹澤爾·華盛頓 福裡斯特·惠特克 Jurnee Smollett


國家/地區: 美國 


類型: 劇情 


片長:123分鐘


分級: USA:PG-13


發行公司: 米高梅


上映日期: 20071225  美國




 


丹佐 華盛頓


 


出生於紐約州的弗農山,他的父親是一位牧師,母親是個美容師。到他14時,他父母親的關係開始惡化,丹澤爾和他的姐姐被送進了一所寄宿學校。家庭的影響使華盛頓從小就養成了一種靜默沉實的性格,他不像其他小孩一樣調皮愛胡鬧,而是喜愛看書,他在少年時就給人一種老成穩重的感覺。


 


1977年丹澤爾從富德漢姆大學畢業並獲得了新聞學學士學位,畢業後他就去了三藩市,並在那裡獲得了美國音樂戲劇學院(ACT)的獎學金。他在美國國家戲劇學院學習了一年的表演,為他日後的成長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不久,丹澤爾·華盛頓便又回到了紐約。在大學期間就酷愛喜劇的他此時開始在各種電視劇中飾演角色。期間他曾參加了約瑟夫·佩珀導演的《莎士比亞》舞臺劇的演出,飾演了一個頗有爭議的人物理查三世。丹澤爾·華盛頓進入影壇後,出演了無數的角色,大都是正面光輝的形象。


 


1989年的《光榮》讓他第一次聲名遠播,隨後他的電影作品一部接著一部推出,1993年的《費城故事》《塘鵝暗殺令》 1995年的《赤色風暴》 1996年的《生死豪情》 ,他在藝術影片與商業影片兩個領域都有著不俗的表現。2001年丹澤爾·華盛頓主演的影片《訓練日》終於讓他成為了第二位獲得奧斯卡影帝的黑人演員。




 


○本片花絮


 


§本片是奧斯卡影帝丹佐·華盛頓第二次執導的影片。


 


§掛在詹姆斯·法莫博士的研究室牆上的文憑,其實是從波士頓大學藝術學院案卷保管人卡拉·傑克曼(Kara Jackman)那裡拷貝過來的影本。


 


§實際上,當年真正的辯論冠軍是南加州大學,而非哈佛,但顯然南加州大學沒有哈佛的威望和影響,所以導演丹澤爾·華盛頓做了一個巧妙的轉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