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進行曲


 


因為妳 冬雪已化作春天的溪水


因為妳 雁行千里鬥陣來相隨


咱的青春是一段唱未完的歌詩


咱的未來是寫佇日曆紙的愛妳


 


一個人一支吉他 抱著希望


阮來到親切的台北城


遇到妳是阮緣分 感謝上天對阮的安排


 


妳講 妳要唱一首歌 幸福進行曲


這是阮為妳寫的一首歌


日子隨風吹 一生只愛妳一個


春夏秋冬 阮沒妳怎樣過


 


作曲/演唱:陳明章




                                                                  包潤餅捲的材料


 


清明節又快到了,


我很喜歡這個節日,


除了它是華人世界裡,很重要的一個慎終追遠的節日之外


另外就是依照台灣南部人的習俗,


每逢清明節就得吃一般俗稱「春捲」的潤餅,


雖然現在市面上經年累月的,都有商家在販售潤餅,


我也吃過台灣幾家有名老店的潤餅過,


但是讓我最懷念的潤餅滋味,還是家裡製作的潤餅,


那種買來各種蔬菜以及豆乾、豬肉等原料,


經過蒸煮炒等過程後,放涼再切成成絲狀,


再用從市場買回來剛做成的潤捲皮自行包裹,


竟可以讓我一次吃下五六捲呢。


 


前年因母親換裝人工關節開刀,


無法在廚房裡準備包春捲材料等這些瑣碎的事情,


加上我工作又忙,


所以是買人家已經包好的春捲回來冰在冰箱裡,


隔天清明節再下鍋煎過後才拿來祭拜的,


雖然味道還是很棒,但是總是沒有自己DIY來得夠味!


原本去年也是要買現成的回家拜拜用,


但因為去年清明節的前一天正下著大雨,


原本每天出來販售潤餅的攤販沒出來賣,


所以只得當天一大早去傳統市場購買菜蔬和春捲皮回家做,


雖然時間匆促,讓我在廚房和我媽兩個人忙得昏頭轉向的,


但是那種吃到自己做的春捲後的感覺,


真的是很棒的滋味呢。


 


 


今年的清明節,我媽已經提早跟我說過,


要我今年不必再去買現成的潤餅了,


我們要買菜回來自己做,


我想下一週的清明節,我又可以一餐吃下午好幾個潤餅了!





                                                      精緻的潤餅



 



其實,在台灣有幾個我很喜歡過的節慶,


一個當然是農曆春節了。


另外兩個就是清明節和端午節,


因為都可以讓我分別吃到春捲和粽子。


 


我總覺得,


這種節慶的美食,其實無須經常吃,


但一年之間隨著節慶吃個一二次,


那種蘊含著節日的情緒和美食滋味,


更能夠帶給我們一種信福和滿足的感覺。






                                 潤餅菜魯鍋



 



延伸閱讀


 


◎潤餅的由來


春捲也稱「潤餅」。早在唐朝,就有在立春吃春捲的習俗。社甫就有句詩道:「春日春盤細生菜」。《四時寶鏡》中也說:「立春日,食蘆菔、春餅、生菜,號春盤」。有些地方也在清明節製作春捲,也稱為「潤餅」。


因為清明節又是寒食節,當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所以吃潤餅.而寒食節的由來,有這樣一個傳說: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計謀害太子申生自殺.申生弟弟重耳流亡出走,只有少數幾個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割下自己腿肉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 國做了 君主,就是晉文公.晉文公執政後,對功臣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憶起舊事,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封官,可是介子推不肯來.晉文公親自去請,介子推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山西介休縣東南).有人說不如放火燒山,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不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潤餅以極薄的麵餅為皮,餡料以春天出產的青菜為主,如豆芽菜、韭黃、芹菜、芫荽、荀絲、紅蘿蔔等,再加上豆干、肉絲、魷魚、蛋皮等,一律細切成絲,灑上花生粉、糖粉、海苔酥,可以依照可人喜好添加.捲成筒狀即可食用。


清 明 節 吃 潤 餅 的 由 來


潤餅跟清明有什麼關係呢?話說春秋時代,有個賢者介子推為了照顧母親而拒絕晉文公的封祿,並帶著母親入山隱居,晉文公為了逼出介子推而放火燒山,料想孝子必定會揹著母親逃出來,但介子推卻抵死不從,和他的母親一起被燒死,傷心悔恨的晉文公自此規定這一天全國都不能生火,定為寒食節以紀念介子推的氣節,這也就是後來的清明節。


 古時候在清明節這一天吃寒食,將蔬菜放涼再包進麵皮中食用,這樣的習俗流傳到今日,大家便會在清明節吃潤餅來應景。





                                   潤餅皮


 



清明禮俗:墓祭 應節食品:潤餅


清明節,春分後的十五天,屬二十四節氣中,民國廿四年由台灣政府明定的國定假日。觀其日期不以農曆來做決定,一般在國曆 四月五日 至六日。植樹、放風箏、掃墓都是清明時節的風俗活動。四月裏萬物沉睡的嚴冬過去,萬象更新的春天來到。到處是春光明媚,草木萌動的清明景象。


清明節,民國廿四年由台灣政府明定為國定假日,民眾會到祖先墳墓去祭祀。墓祭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


一般清明掃墓儀式:


(一)培墓:是把祖墳修飾一下,並向祖先祭拜的活動。每年一度將祖先墳上的雜草清除,並加以修整,然後準備一些牲禮、酒、菜、蔬果和粿類作為供品。一般都在墳前和后土前擺放祭品,祭品有韭菜、雞蛋、魷魚、甜飯、芋、筍等。
(二)掛紙:又稱「壓紙」,一般用石頭或磚塊將長方形的的黃白紙,或紅黃藍白黑的五色紙壓在墳上,以示子孫已祭拜祖墳。


應節食品:春捲也稱「潤餅」


清明節有一種特殊的應節食品,春捲也稱「潤餅」。相傳潤餅的由來,大概在太平天國的時期。當時捻匪作亂,一直蔓延到閩南,尤其是漳、泉一帶,由於兵荒馬亂,沒有時間準備祭品,便有人想出了一個簡便的方法,把所有的食物捲進麵皮中,以此來祭墓。


但實際上「潤餅」的歷史,應追溯至唐朝,那時候在立春就有吃春捲的習俗。《四時寶鏡》中說:「立春日,食蘆菔、春餅、生菜,號春盤」。春餅傳至閩南,一變而成為清明節的應節食品。


一般「潤餅」的做法:取一極薄的麵餅為皮,餡料以春天出產的青菜為主,如豆芽菜、韭黃、芹菜、芫荽、荀絲、紅蘿蔔等,再加上豆干、肉絲、魷魚、蛋皮等,一律細切成絲,各自抄熟後盛盤。


吃時麵餅灑上花粉、糖粉、海苔酥,再陸續加上入上述青菜及豆肉類,再捲成筒狀後即可食用。包好後最好馬上吃掉,因為裡面的蔬菜中含的水份較多,水份一但滲透出來,麵皮會濕而破。所以吃潤餅時,最好是自己動手,既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餡料,又可以享受親自動手的樂趣。


現代人講究吃得精緻及健康,對於應景食品也不例外。虎尾鎮若瑟醫院營養師林青蓉,即調配出「四低潤餅」即低醣、低脂、低蛋白質、低熱量。她說,「四低潤餅」主要對象雖然是糖尿病患,也適合一般民眾。每個熱量只有一百零五卡,醣、蛋白質與脂質分別只有八、五、 六克 而已,健康百分百。


四低潤餅做法:表皮用千張皮,再以瘦肉替代三層肉,減少脂肪。還有豆乾、蛋、豆芽菜、紅蘿蔔、小黃瓜、苜蓿芽、蘆筍、香菇等,另特別加上蘋果等水果食材。如此吃起來有日式手捲的味道十分爽口。


現在台灣各地吃到的潤餅餡料也大不相同。大致上,北部吃的潤餅偏廈門煮法,
會有飽含湯汁的大鍋菜;南部像泉州,餡料分開烹煮、盛裝。但都加入台灣各地獨有的飲食習慣,不完全一樣。






                                    包好的潤餅


 


◎潤餅春味/第二屆春天潤餅文化節網站


http://www.linyutang.org.tw/popia/index004.html


 


 


 


 


◎家常潤餅自己做


 


材料:


A
春捲皮 10
綠豆芽 半斤
紅蘿蔔絲 半斤
木耳絲 少許
五香干絲 少許
榨菜絲 少許


B
香菜 少許
花生粉 少許


糖粉(市場情明節通常都有在販售小包裝的糖粉和花生粉)


 


做法:


A、將上述A材料用二湯匙油炒熟,加調味料鹽、柴魚粉少許,炒熟取出放冷備用


B、取一乾淨的盤子,春捲皮攤開


C、先用茶匙將花生粉少許放成一小排


D、將炒熟放冷的材料放入花生上


E、糖粉


F、花生粉再放上少許


G、香菜一小撮,順著春捲皮捲成春捲狀,邊緣用美奶滋封口即完成了


 


另類建議:


可嚐試二種吃法:


1、將完成的春捲即可食用(清淡可口)


2、油鍋炸成香脆的春捲也可(可將春捲包小一點,好炸也可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