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個星期假日,天氣很好,


照理說,應該是我騎著自行車出去閒晃的好日子。


 


可惜,這兩天我卻很忙!


忙著處理大陸來台參訪的行程事宜,


忙著去台北當代藝術館看中國藝術家張洹的個展,


忙著趕在長春戲院正式落幕的前夕,去看最後一場的電影,


忙著陪好朋友與其一對小朋友去剝皮寮逛老街,去國父紀念館看花燈。


 


兩天假期,就在如此緊湊的行程中很快就過去了,


也算是彌補了春節期間因下雨無法出門的遺憾。




                                         張恒個展


 


 


自週一開工以來,


就忙著有關大陸一些重要貴賓來台參訪的行程規畫及相關接待的工作,


所以算是很忙碌的一週。


 


就在早上將公事處理完畢後,


下午特地帶朋友到台北當代藝術館去看中國藝術家張洹的個展,


看完展覽後,特地到吉林路的張記擔仔麵餐廳用餐,


然後趕在長春戲院結束營業的前夕,


特地和朋友買票進戲院,


看我一直想看的電影「維榮之妻櫻桃與蒲公英」。


 


一天之內既可以完成公務又可以享受肚子和心寧的美食饗宴,


又可以在春戲院結束前,親自前往與它告別,


真是非常充實的一天。




                                      天也孝喜個展





 


 


週日下午,


原本是要帶好友和她的一對子女到台北當代藝術館看展的,


因為好友昨天聽到我描素當代藝術館張洹個展的特色後,


覺得很適合她就讀國中的女兒去參觀,


因為她的女兒對藝術很有興趣。


不料他們出門的時間晚了,趕不上展覽的時間,


於是臨時改變主意代他們到剝皮寮老街去玩,


沒想到趕到剝皮寮老街的時候,


也正好是老街關門打烊的時候。


無奈只好帶他們在老街外面逛逛,


順便介紹一下剝皮寮的歷史淵源,


然後就帶他們到「海鮮味壽司屋」用餐,


飯後再帶他們到電影「艋舺」拍攝的重要場景「清水祖師廟」去參觀,


讓他們感受到艋舺電影裡場景的一些實際體驗!


最後重頭戲當然就去國父紀念館看花燈囉!


 


其實我並不覺得台北的燈會有甚麼好看的,


遠比起逛老街或是美術館而言,實在差遠了!


只是小朋友喜歡看,當大人的當然作陪囉。」


不過小朋友就是小朋友,


逛了半圈後就喊累啦!


因此帶他們到光復南路後面巷子的一家日式麵包店,


買了一些點心和吐司,坐在麵包店前的小公園裡,


一方面喝飲料吃麵包,一面吹著徐徐的微風,


過了一個很有家庭味道的晚上,


這才搭乘捷運到板橋站後,


各自搭乘不同的交通工具回家。


 


對我而言,這兩天假期算是很特別的一個節日,


往昔,我若不是為了公務,


很少會連續兩天的假期都往外跑的,


因為平常忙於工作,都會很想利用兩天待在家裡休息的。


但是因為春節下太多天的雨了,


若不利用這兩天假期補償一下的話,實在也說不過去!


不過,這兩天雖然行程滿檔,


也算是過得非常充實呢!


 


還有,這陣子我一直帶朋友逛剝皮寮和吃附近的美食,


萬華區公所是不是要頒發一張感謝狀給我呢?


上面就這樣寫著好啦:熱心推展艋舺觀光義工。


 


                                  再見啦!長春戲院


 



 


延伸閱讀


 


○阿彌陀佛-張洹個展 


 


《阿彌陀佛》是國際著名藝術家張洹在臺灣的首次個展,本展由藝術史博士楊心一策畫,主要參展作品分為六類:行為、雕塑、裝置、繪畫、歌劇及綜合媒材等,同步於當代館戶外空間及室內展場展出。策展人從張洹歷年作品中精選出三十餘件代表作,除了梳理出藝術家十餘年來的創作歷程,也充份展現了其源源不絕的創作活力、和藝術表現上的多重機智(wit)。


 


行為──個體化的藝術


1965年出生於河南農村的張洹,90年初至北京中央美院研習繪畫,之後他與聚居北京「東村」的一些前衛藝術家開始投入行為藝術創作,並成為第一批在國際藝壇上揚名的中國行為藝術家;其中,張洹挑戰身體極限與精神毅力的作品,尤其受到矚目。此後十餘年間,張洹於世界各地完成的行為作品,雖然都是針對特定場域而就地衍發的單一事件,但當時所留下的行為紀錄影像,至今仍具相當的視覺震撼力,其中有關存在與環境、情感與意志、肉體與精神、文化與溝通…等議題,也再再引發了各方深入閱讀探索的興趣。本次展出的行為錄像,即是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七件作品。


 


工廠──集體化的藝術


2005年,張洹返回中國後,創作上最大的轉變是,從一直以來「個人行為化的藝術觀念」,轉向一種「觀念化的集體藝術生產行動」。他在上海市郊設立了一個佔地50畝、規模龐大的「藝術生產工廠」,僱用了包括畫家、雕刻師、技術工匠等各類專業人員近百名,透過專業分工、品質控管、和不斷實驗開發的方式,徹底整合了科班藝術家與民間匠師、當代藝術與傳統工藝、前衛藝術觀念與手工生產勞動,在此以「少量多樣」的模式生產具有強烈自我風格兼品牌意味的藝術作品,輸送至全球各大美術館及重要畫廊展出。本次展出的香灰畫及大型雕塑裝置,就是這個藝術工廠的各類成員,與張洹的前衛概念互動下生產出來的具體作品。


 


展覽──藝術脈絡與人文厚度


張洹的藝術事業,從個體發聲式的「行為表演」發展到集體論證式的「藝術工廠」,一路充滿了矛盾與爭議;他以身體證道,以行為喻世,以作品表現自我的反省與掙扎。同時,他也試圖在當代前衛藝術的框架和姿態中,源源注入個人思想及文化觀點(宗教與信仰、藝術與文化、社會與政治…),這是張洹《阿彌陀佛》個展帶來視覺衝擊之同時,也很值得觀眾去閱讀檢驗的多重面向。







                             電影  維榮之妻  劇照


 


 


英雄!?-天野喜孝個展


 


「天野喜孝是少數同時悠遊於動漫世界與純美術世界的藝術家。他是21世紀潮流的領先者,也將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著名的動漫美學專家陸蓉之教授如是說。陸蓉之對天野喜孝的肯定並非沒有理由。十五歲開始於龍之子動畫公司擔任角色設計、活躍動漫界三十餘年的天野,近年轉型純藝術創作,同樣寫下亮眼成績,作品深獲國際藝壇的肯定。


深受大小朋友喜愛的天野,繼去年造訪台灣引起騷動後,今年2月再度來台,並帶來十四幅精彩作品於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本次展出作品除了數幅經典﹝小飛俠﹞外,另有兩件大型鉅作﹝天界﹞及多幅首次問世的﹝糖果女孩﹞。天野喜孝以「英雄的創造者」聞名,然而他筆下的角色從早期的人間英雄,轉化為孤絕的宇宙英雄,原來具體而清晰的世界觀,也漸至重回混沌之境。「英雄與救贖」的觀念為何在天喜野孝的作品中開始失焦?或許這正是本展試圖誘發觀眾深思的一個課題。




                           朋友的小孩 在祖師廟前合影



 


 


○電影「維榮之妻櫻桃與蒲公英」


 


影片年份:2009
    國:
Japan
出  品:
Fuji Television Network
    商:
CatchPlay
語  言:
Japanese
色  彩:
color
音  效:


導演:根岸吉太郎
演員:淺野忠信/廣末涼子/松隆子






                                       台北燈會



 





                             台北燈會




                            台北燈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