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安藤忠雄是我最喜歡的一位建築家,


喜歡他的原因,


除了喜歡他以清水混凝土和幾何形狀為主的獨特建築風格外,


我更喜歡他的成長背景,


因為她不是建築科班出身的,


因為安藤忠雄突破了日本所謂的精英教育,


以一個高工學歷的出身,


竟然能夠榮獲建築界的最高榮譽獎賞:普立茲克(Pritzker)獎。


當然,我更加喜歡他為了完成建築的美夢,


靠著開貨車和當拳擊手所賺的錢,


不但自學建築有成以外,


更在世界各地旅行,找尋建築的原點。


當他成為名建築家時,


他經常思考著如何透過建築描繪出的人們的夢想感動。


就如同他本人所說的:


 


「我的建築,是從旅行中得來,



我深深為透過建築描繪出的人們的夢想感動,

思考這些,能讓我回到原點,回到建築為何的命題……。」

 


「如何透過建築描繪出的人們的夢想感動。」


多棒的一句話阿,一語道出建築家的崇高使命。


我想這就是我個人非常喜歡他的原因。


 



 


上個月在誠品書店買了這本「在建築中發現夢想:安藤忠雄談建築」,


由於是和其他幾本書一起買回家的,


不知道是否是因為工作太忙呢,還是沒有注意,


同時間買的那一批書,幾乎都看完了,\


不料這本書卻成為了漏網之魚,一直擺在辦公桌前的書架上,


要不是昨天下班前為了找一份資料,一直在書架前翻找,



否則這本書,不知道甚麼時候才會讓我閱讀到呢。


 


由於我昨天才開始閱讀,


還沒看完整本書,無法馬上寫下我的心得,


但我又覺得這本書真得很不錯,


所以下就引用了這本說的廣告文案,


提供大家做參考:



 

 


這本書是安藤忠雄唯一一次在日本NHK大眾講堂系列演講的結集。


安藤忠雄在二十幾歲時因不滿身處的生活環境,而立志走上建築這條道路,他認為旅行可以形塑人,也能形塑建築,所以安藤以旅行來學習建築。


 


在旅行各地的同時,安藤為順應當地自然風土氣候所產生的建築深深感動,他看到了建築的生命力──反應出人類的根本欲望,是人們靈魂的依靠,是呈現每個居民夢想的地方。


 


因此,安藤從接觸建築以來即不斷詢問自己:「透過建築可以達到什麼?」、「建築究竟能對社會、地區有什麼樣的貢獻?」、「要如何才能讓都市擁有生命力?」。相對於提出創新具突破性的建築,安藤更在意的是建築對人的尊重、對社會的批判;比起只是玩設計風格的遊戲,更值得深思的是如何傳承、發展過去人們所留下的都市文化遺產。因而,安藤認為:建築對於其所在的環境,是有回饋義務的。


 


對安藤而言,現代建築的創造不再只是一般意義的形式探索,而是種精神意旨。建築也不是隨著完成即停止成長的靜止物,只要在社會上人們持續利用,就是種經常變化成長的「生物」。因而,安藤希望能透過邊做邊想的實驗性精神,將有生命的建築送到社會面前。而建築對於環境的破壞與影響,也是往後建築家們必須省思的課題。


 


本書以主題設定來談論建築:建築原點的住宅、群聚而居的集合住宅、集合眾人的廣場、都市、不同領域對話的合作共鳴、創造特定場域特有的建築、培育人的場所、自重建出發、庭園世界,以及邊做邊想等。安藤先從主題的定義切入,接著帶出他親身踏察過的世界建築鉅作,所欲表達的理念與作法,最後陳述自己的實際作品,以及藉此作品所欲表達對建築的內心想望作為結束。




 


◎「在建築中發現夢想:安藤忠雄談建築」小檔案


 


作者:安藤忠雄


原文作者:Tadao Ando


譯者:許晴舒


出版社:如果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406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702310


裝訂:平裝




 


「在建築中發現夢想:安藤忠雄談建築」


   作者介紹:安藤忠雄(Tadao Ando


 


1941913日生,日本大阪人。他曾是貨車司機和職業拳擊手,二十幾歲時因不滿身處的生活環境,立志走上建築這條路。他以自學的方式學習建築,走遍世界各地,體會人們在自己居住地上寄託的夢想,思考建築的意義,因而成為讓人「心」有地方可以安居的建築大師。是世界上唯一獲得普立茲克(Pritzker)、卡爾斯柏格(Carlsberg)、日本皇室世界文化獎(Praemium Imperiale)與京都獎(Kyoto)四項建築大獎的建築師。


 


1969年創立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
1976
年完成位於大阪府「住吉的長屋」,並獲得日本建築學會賞。


其後陸續獲得:日本文化設計賞、芬蘭建築師協會阿爾瓦.阿爾托(Alvar Aalto)獎、藝術選獎文部大臣賞新人賞、美國建築師協會(AIA)榮譽會員、美國科學院和文學藝術研究所Arnold W. Brunner紀念獎、皇立英國建築師協會(RIBA)榮譽會員、日本藝術大賞、普利茲克獎、1994年度朝日賞、第7回國際設計獎、德國建築師協會名譽會員、皇立英國建築師協會皇家金獎章、第4回大阪吉瓦尼斯獎、法國藝術及文學勳章(軍官級)、美國建築師聯盟金牌(AIA金牌)、國際建築師聯盟金牌等獎項。
1997
年擔任東京大學工學部教授。


 


2003年從東京大學退休,轉任名譽教授,目前為東京大學終身特別榮譽教授。


 


代表作品:住吉長屋(大阪府,1976年)、六甲集合住宅 I(兵庫縣神戶市,1983年)、光之教會(大阪府茨木市,1989年)、本福寺水御堂(兵庫縣,1991年)、直島當代美術館(香川縣直島町,1992年)、大阪府立飛鳥博物館(大阪府,1994年)、班尼頓藝術學校(意大利,1997年)、淡路夢舞台(淡路市,2000年)、普立茲基金會美術館(美國,2000年)、東京美術館、城市之屋仙川(東京都調布市,2004年)、地中美術館(香川縣直島町,2004年)、表參道之丘(東京,2006年)等。




 


延伸閱讀


 


◎有關於安藤忠雄的ㄧ些故事:


 



他是全球最多人風靡,且仍活躍於各地的建築大師。
他的建築屹立在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地上鋪著廣島原爆的碎片,引人冥想。


 


他神性的空間語言,成為普立茲美術館等藝術殿堂的鮮明標誌;他的建築體現的歷久彌新,贏得最流行的產業領導者青睞。在威尼斯,他為世界第3大時尚品牌集團古馳(GUCCI)集團總裁法蘭索瓦.皮諾(Francois Pinault)設計美術館;在都柏林,他為搖滾樂團U2主唱Bono設計私人寓所;德國大導演文?溫德斯(Wim Wenders)更盛讚他是「當代偉大的空間書寫家之一」。

前些年,他曾在台北小巨蛋的演講創下史上紀錄,13千名聽眾入場,另有一萬多人報名未能如願入席聽講,成為日本社會與全球建築界的話題。



 

 


安藤忠雄甚有傳奇性,在成為建築師前,曾任貨車司機及職業拳手(成績:231337平手),其後在沒有經過正統訓練下成為專業的建築師。


安藤忠雄在大阪府立城東工業高校畢業後,前往世界各地旅行,並自學建築。1969創立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1976完成位於大阪府的住吉長屋,是兩層高的混凝土住宅,已顯現其設計風格。其後獲得日本建築學會賞。1980年代參與關西周邊地區(神戸北野、大阪心齋橋)的商業建築設計,1990年代以後,參與公共建築、美術館建築等大型計畫。


接連發表了以清水混凝土建造的住宅和商業建築,引起風潮和討論,名聲也開始快速累積,從博物館、娛樂設施、宗教設施、辦公室等,作品的領域寬廣,通常都是大型規模的建築。但也有人認為失去了安藤早期的小型建築特有的魅力。


 


1995,安藤忠雄獲得建築界最高榮譽普里茲克獎,他把10美元獎金捐贈予1995神戶大地震後的孤兒。


 


安藤出生於大阪市。利用拳擊比賽贏得的獎金,前往美國歐洲非洲亞洲旅行,也順便觀察各地獨特的建築。那個時候,他的攝影作品被使用在建築師路易·康的作品集中。


安藤忠雄是雙胞胎中的的哥哥。雙胞胎中的弟弟是北山孝雄,在東京開設北山創造研究所,經營企業經營顧問、商品設計。3兄弟中最小的弟弟是建築師北山孝二郎(因為與美國建築師彼得·艾森曼的合作而知名)。最初的建築作品—Rose Gardenローズガーデン、玫瑰花園;位在神戶市生田區)是在1977時,與弟弟孝雄所屬的浜野商品研究所一起共同合作。


安藤忠雄並未受過正規的建築教育,僅在建築公司工作過一小段時間。在高中畢業後,參加了Semi Mode研究班(Semi Mode SeminarSeminar是一種由大學教授創立的研究班,屬於大學教育的一種),Semi Mode研究班是由已故的長澤節所創立,被稱作是“傳說中的美術學校”,畢業生包括飯野和好金子功寺門孝之山本耀司等人,畢業生大多都是目前都在業界第一線活躍的創意工作者。之後獨自利用各種管道學習了室內設計和製圖等技巧。在成為建築師之前,曾經擔任過以關西為中心,許多茶館或咖啡廳的室內設計。


1969大阪成立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設計了許多個人住宅。其中位在大阪的“住吉的長屋(住吉の長屋)”獲得很高的評價,大規模的公共建築到小型的個人住宅作品,多次得到日本建築學會獎的肯定。此後安藤確立了自己以清水混凝土和幾何形狀為主的個人風格,也得到世界的良好評價。1980年代關西周邊(特別是神戸・北野町、大阪心斎橋一帶)設計了許多商業設施、寺廟、教會等。1990年代之後公共建築、美術館,以及海外的建築設計案開始增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ane'view 的頭像
    Shane'view

    Shane's View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