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芳春茶行



 



早上到台北市區開完會後,


剛好接近民生西路大稻埕的附近,


因此刻意地經過被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列為文化資產的「新芳春茶行」,


為的只是想要再看一看它的風采,


因為在多年前我路過這裡的時候,


就非常喜歡這一棟建築物,


同時也很擔心這棟建築物會被建商拆掉改建大樓,


如今已獲知此棟舊建築得以保留,心裡自然雀躍不已。


 


因為我認為台灣要發展觀光也好,或是提倡創意產業也罷!


最重要的是要好好保存台灣目前所有的珍貴文化資產,


而類似的建築或是具有歷史文化傳承的文物,就應該由政府出面整合,


如此才能留給後代子孫一個珍貴的文化資產,


而且對於觀光產業的規畫或是創意文化產業推展的助益也會比較大。


 


原本這棟位於民生西路309號的建築物,


為了經濟效益考量,是要拆掉重建大樓的,


後來由於台北市文化局介入協商後,


透過和地主及建設公司以容積率交換的方式,


這才保留了這一棟創建於一九三○年代的古建築。


 


其實大稻埕當初的繁榮,有很大一部分是靠著茶業的外銷所賜,


而「新春芳茶行」為當時大稻埕地區茶葉外銷南洋的重要一間茶行,


在民國四十年,此建築物由王氏宗親會使用,


目前雖無人使用,但整體立面建築保存相當良好。


 


由於地主和建商與台北市政府協調的結論是將此棟建築物捐給政府,


期望台北市政府能夠好好運用這棟建築物,真正落實文化資產的運用。





 


波麗露西餐廳


 


當然啦!


既然路過「新芳春茶行」,


必然也會經過「波麗露西餐廳」,


當然隨身攜帶的相機自然也會將它拍了下來。


 


說起「波麗露西餐廳」,可以說只要是中年人以上年紀的台北人,


應該對於這間歷久彌新的西餐廳印象深刻吧!


因為在早期西餐廳並不普遍的時候,


「波麗露西餐廳」可是大家相親或是紳士與名門閨秀約會的最佳去處呢?


 


說起我會和「波麗露西餐廳」結緣的故事,也算滿好玩的,


那是在二十年前,我還在廣告公司擔任菜鳥企畫的時候,


剛好在一次下大雨的日子裡,我剛好用摩托車載著我的長官路過這裡,


由於雨勢非常的大,我們只得找個地方躲雨,


剛好我看到「波麗露西餐廳」的招牌,


加上我對於文物古蹟的直覺一直很不錯,


我當時就建議我的長官進去喝杯咖啡順便躲雨。


 


由於那時候台灣對於文物建築的介紹並沒有像現在那麼注重,


所以我第一次進入「波麗露西餐廳」的時候,根本不曉得它的歷史淵源,


當時我只是覺得這家西餐廳很有復古的味道而已,


沒想到原來這家「波麗露西餐廳」那麼的有名氣阿!


 


坦白說,即使我後來閱讀過許多資料後,


得知「波麗露西餐廳」的歷背景,也很喜歡它背後所隱藏的人文歷史,


而且也路過這裡好多次,但我卻很少進去捧場。


實際上我只進去過兩次,一次是二十年前進去喝咖啡躲雨的那一次,


另外一次,則是在十年前左右,帶我那個已經分手兩年多的女朋友進去用過餐。


其實並非我不支持或是不喜歡「波麗露西餐廳」啦]


而是我現在沒有對象可以帶進去消費阿,


畢竟一個中年男子單獨進去這麼有氛圍的餐廳,有點傷感吧!




 


黑美人大酒家


 


走過「波麗露西餐廳」後,


由於今天不是休假日,我只是開完會恰巧路過此地而已,


所以無法像今年農曆年假期那樣,可以騎著自行車,


慢慢的在大稻程的每一條大街小巷裡閒晃,我還得趕回辦公室辦公呢,


所以我就轉從延平北路的方向走,


準備到捷運台北車站搭車回板橋辦公室,


沒想到,還是順路讓我碰到了「黑美人大酒家」,


 


這個在二十幾年前,當時的我還是社會新鮮人的時代裡,


就曾經聽過的鼎鼎有名的知名大酒家,


雖然我這一輩子從來沒有進去過,但是其艷名遠播,


連我這個當時剛從南部上來的「鄉下俗」都聽過它的名字。


 


談起位於延平北路上的「黑美人大酒家」,


應該說可以說是見證台北酒家文化的興盛與沒落的最佳發言人,


在四十年前的那個時代,酒家根本不是普通人可以進去的,


據說那時候要進酒家消費,最起碼要點一桌菜,


那一桌菜的費用大約是當時一個普通工人的一個月薪水,


所以在當年,只有具身分地位的人才能進得去,


而那時候的酒家,是商人一個很重要的交際場合,


而且酒家女多半也只是比較單純地陪陪酒而已,


沒有現在的酒店花樣那麼多。


 


由於延平北路在一九三年代是主要的道路,


加上大稻埕和迪化街的富商雲集,


因此相繼出現許多大規模的酒家,


作為提供文人雅士或是商務洽談的最佳場合,


原本「黑美人大酒家」的前身原本是咖啡館,


是第一個台灣人開設以「cafe」為名的咖啡店,


但因為那時候台灣人普還沒有喝咖啡的習慣,


所以在「純喝咖啡」的生意日漸清淡後,才轉型為酒館,


依照日治時代的知名人權律師陳逸松在他的回憶錄裡指出,


該酒館裡面的美女如雲,服務親切,


因此成為台灣人開設的第一家高級酒家,


同時也讓文人墨客、青年士子趨之若鶩。


 


後來該酒館變成「萬里紅大酒家」,


直到六年代才改名為「黑美人大酒家」,


也同時將酒家文化帶入另一個黃金時代。


那時候不只是大老闆光顧過,


就連當年省議會的議員以及議長和國代等政商名流,


都是「黑美人大酒家」的座上賓。


 


或許當時的「黑美人酒家」是台灣最高級的娛樂場所,


因此酒家的陪酒的小姐很容易受到某些恩客的寵愛,


由於酒家樓下就是珠寶店和服飾店,


因此酒家的小姐通常會和這些店家商量好,


恩客付錢買單後,再把貨品退還,好折換現金。


由於早期從事陪酒工作的女性大多有著一些淒涼的身世,


加上會上門消費的人,大半都是知書達禮富家子弟或是有頭有臉的仕紳,


所以我想當年應該譜出不少名流與酒家女的浪漫故事吧。


 


倒是這幾年,隨著時代的更替,連應酬娛樂也變得多采多姿,


因此「黑美人大酒家」也隨著台北商業重心的東移而日趨沒落,


當然更不敵現代新穎的酒店競爭模式,


所以經營者早已經不再經營這家酒家了,


也因此「黑美人大酒家」的舊址從九年代以來閒置迄今,


雖然已不復當年紙醉金迷的繁華風情,


但由於其所處位置剛好是二二八事件發生的歷史地點,


再加上其當時在社會上所扮演的特殊角色,


目前也已經被列入台北市的文化資產,


據聞地主已經打算在此原建築物開設咖啡館,


恢復原先早期的人文精神。


真的是有點期待阿,以前無法進入「黑美人大酒家」,


但是能夠再度進入重現日據時期的那種具有人文精神的咖啡館,


我想也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或許因為我平常對於歷史文物的訊息原本就比較敏銳,


因此,雖然今天只是因開會路過大稻埕,


但卻可以順路經過上述幾個文物古蹟,


在我的腦海裡重新想起和這些古蹟或是文化建築的淵源或是記憶,


只能說,這真的生命最棒的一天喔。





 


延伸閱讀


 


◎新芳春行


 


地址:臺北市民生西路309


 


歷史沿革:
這棟建築地為當時大稻埕地區茶外銷南洋的地點之一,且於日據時期專司包種茶的精緻茶,成為一個大型的茶葉加工廠。


 


建築特徵:
三樓店屋建築,三開間大型街屋,中間正面做凸出三角形山頭,上加女兒牆的特殊造型,山頭內裝飾花草圖樣的泥塑,山頭下方有幾何圖樣線腳,邊間屋頂做欄杆,中間三樓牌樓面退縮做突出陽台,陽台下緣做托架,邊柱基與間柱基做方形泥塑收頭,面材使用磁磚,二樓牌樓面窗帶頂做三角圖樣裝飾,窗帶有菱形凸刻裝飾,建築物整體感樸實大方。


 


 


 


◎杏花閣大酒家


 


地址:民生西路321


 


建築風格:


過渡時期風格,為三間街屋連棟式設計。中央之山尖型山牆為視覺焦點,有巴洛克風格之雕飾,等距之窗帶形成了規律之視覺效果。




 


◎黑美人大酒家


 


簡介


位居延平北路及南京西路口端點,屬於歷史街區且鄰近歷史事件發生地點,其立面與騎樓仍保留1930年代形貌,具有維繫街區歷史氛圍與都市人文景觀的顯著價值。
建築曾作為咖啡廳,為當時洋式休閒空間之代表物,反映早期台人優雅生活的一面,其後轉為酒家供作交際洽商場所,見證早期台北酒家歷史及休閒飲宴文化,在都市發展、地域文化、休閒經濟上均有特殊地位。

現狀
黑美人酒家一樓作為新銀座服飾店,目前仍在營業,一樓的騎樓柱表面貼滿了磁磚,不復原貌。二樓以及近代增建的三樓空間則為黑美人酒家,早已停業成為空屋。三樓屋頂由於漏水問題,近年增建了鐵皮屋頂。二、三樓則以鋁片做酒店造型,貼滿了整片外牆。實際勘察鋁片背後的原始牆面,發現窗扇遭切割破壞,窗戶開口皆以水泥磚填滿,原本的外牆磁磚貼則被塗上了一層塗料,僅部分外牆的洗石子仍保持原貌。一、二樓的室內空間由於經過商業使用的改裝,已經幾乎看不出原貌。




 


 


 


◎波麗露西餐廳


 


波麗路餐廳創立於西元1934年,昔日是臺灣的貴族餐廳,內部裝潢以高級豪華著稱。創立者廖水來先生,由於本身喜好西洋古典音樂、繪畫藝術,因此便以法國作曲家拉威爾所寫的西班牙圓舞曲波麗路(BOLERO)為店名,創立了臺灣第一家西餐廳-波麗路,開啟了臺灣西餐文化的歷史。


 


設已逾半世紀的波麗露西餐廳,未被新潮流吞噬,現仍屹立在原地址民生西路314號營業。這家老字號的餐廳,是於民國五十二年,由喜好西洋古典音樂的廖水來先生開設,店名就取自法國作曲家拉威爾的一手管旋樂曲名,數年前電影戰火浮生錄片中的主題音樂,便是取自該舞曲。


波麗錄店內擁有當時台灣最好的音響設備,為結交文藝界同好,牆上掛大布畫,供顧客即席揮毫。


廖水來先生為協助這些有抱負的藝術家,就充當畫家的贊助人和經紀人,不斷接濟他們艱困生活,使其得以盡情創作。也因此波麗露成為台灣美術史上,極具紀念的場所之一。


 


 



波麗路餐廳自家的簡介:



 


麗路餐廳,為台灣現今僅存最具歷史的西餐廳,成立於西元1934年,迄今已七十餘年。日據時期,創辦人廖水來先生,曾在日本人所開設的西餐廳學習廚藝,後受友人的鼓勵自行創業,並以「鄉村咖哩飯」和「精緻西式套餐」聞名至今。


 


人、才子、好姻緣!本餐廳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事為『相親場所』:台灣早期民風純樸保守,男女姻緣多由媒人撮合,而在當時可供男女雙方介紹認識的隱密地點甚少,而波麗路遂成為最佳定情場合,早一輩在台灣有不少夫妻是在這裡相識,再一起攜手走向紅毯的,據說一家兩代都是在波麗路「湊合」的還不少。


 


這麼一直走下來,廖君以對藝術、音樂的喜愛,一生長期資助台灣年輕本土畫家,而本餐廳『波麗路』即以法國名作曲家拉威爾一首圓舞曲『BOLERO』作為店名,同時以擁有台灣第一流的音樂設備、播放進口古典音樂作為廣告,在物質貧乏的年代,吸引無數文人雅士、政商名流前往,而來波麗路『聽音樂、論時事』頓時成為當時台北人流行時尚指標之一。


 


在我們去民生西路會看到兩家波麗路,一家是老店,一家是新店。至於哪一家是老店,哪一家是新店,其實已經不重要。只要坐進它那獨步全城幾乎絕跡的老沙發,吃一客「使用酷似小學生時代才會有的不銹鋼圓型便當盒」盛裝的法國鴨子飯,坐著數十年如一日的老裝潢吃一頓,這樣的事,就應該屬於一種經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