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瑟夫教書教了快十幾年了,卻火大一位上課喜歡搗蛋的學生,


於是用海綿吸取的髒水往那個學生淋了下去,


由於學生的父親是這所學校的主要贊助者,學校校長要喬瑟夫向家長道歉,


但是固執的喬瑟夫卻決定要辭職不幹了!


因為他認為學校這個地方不能讓他再感覺到快樂了。


 


當喬瑟夫辭職回到家裡後,他的妻子知道這個消息後簡直不知所措,


後來他的妻子終於想通了,並認為這樣,


兩人終於可以開始過個清閒的退休生活了,


只是精力旺盛又愛與人接觸的喬瑟夫,


卻不願意每天待在家裡過那種清靜的生活,


於是不斷的繼續外出尋找新的工作,


他退休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個快遞員的工作,


他做得好快樂,但不幸地,卻在一次車禍中弄傷了腳,因而中斷了這份工作。


他的妻子暗自慶幸,認為這下子老公應該會乖乖的待在家裡,


不再會外出工作了,可以陪她安安穩穩的度過晚年。


 


不料,就在一次她和喬瑟夫在超市購物的時候,


沒想到喬瑟夫竟然找到了在超市擔任收集酒瓶回收的工作。


這下子更讓喬瑟夫的妻子更加不能諒解了,


她心裡認為喬瑟夫已經不愛她了,


所以喬瑟夫才會繼續找工作,不喜歡待在家裡。


 


而喬瑟夫在超市的工作,簡直讓他如魚得水,


他不但協助超市的經理抓到小偷,


甚至幫忙一向不得人緣的夥伴找到新的對象,


另外他也唆使他以前所任職學校的副校長去追他失婚的女兒,


另外喬瑟夫雖然年紀大了,但是不但每天會做春夢,


而且還盡情發揮他外向幽默的本性對待超市的夥伴和客人,


而且還和以前在學校任職女同事糾纏不清,


這些舉動,簡直讓喬瑟夫的妻子痛恨到極點了!


 


另外也由於喬瑟夫的妻子端莊而又嚴肅的個性,


讓喬瑟夫越來越發現自己和妻子個性完全不同,


因為妻子一直拒絕參與他打工職場上的新生活,


而這時候,以前學校同事的女老師卻又主動不斷地暗示他,勾引他,


讓他越來越心癢難耐,他甚至發現自己對妻子已經失去激情的感覺,


但是就在喬瑟夫決定要背叛妻子想要做出「紅杏出牆」的同時,


他卻發現竟然也有人在追求他的妻子!


而他竟然也會吃醋。


 


因此,他這才發現他和他的妻子這些年來來縱使已經激情不再了,


但他卻發覺在他的心裡面,始終從來不後悔和妻子一起共度的四十年歲月,


因此為了要修補這段感情,他決定秘密邀請他的妻子外出旅遊!


不料到了目的地一看,他的妻子簡直嚇壞了,


因為喬瑟夫是邀請她一起搭乘熱氣球共遊第一次初戀的地方,


而搭乘熱汽球對於喬瑟夫的妻子而言,簡直是一件冒險並起會危害生命的事,


好不容易他的妻子和喬瑟夫搭上了熱氣球,


不料熱氣情飛到一半時卻發生了一些事故,


後來他們兩終究還是平安地落地了,


只是在熱汽球發生問題時的納一個時段裡,


他的妻子終於發現到他的丈夫喬瑟夫,仍然還是深愛她的。




 


這部電影「布拉格練習曲 Empties」,曾經參加過2007金馬影展的參展影片,


導演楊斯維拉克是頗具國際知名度的捷克導演,


他曾經以「青青校樹」、「光纖電人」崛起影壇,


後來又憑藉著「遊子」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這部「布拉格練習曲 Empties」電影中,


導演楊斯維拉克再度邀請他的父親茲涅斯維拉克出馬,


不但擔任此部電影的編劇,更擔綱擔任片中的男主角,


飾演一個不甘寂寞的退休老師,不僅天天做春夢幻想著妙齡女郎,


還拼命往外跑找尋打零工的機會,就是不願待在家裡跟老婆面面相覷。


這位老頑童用他自己的方式,想好好渡過他的退休後人生


他好不容易找到了在超市擔任退瓶員的工作,


因為這份工作不但可以滿足他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的願望,


更由於他的熱心的,悄悄替孤單的人們牽線,


也同時讓他感到很有成就感。


這部電影讓我想到了另外一部電影:「一路玩到掛」,


雖說「一路玩到掛」說的是只剩下六個多月生命的兩個老人的故事,


但是同樣地都是討論老年人面臨人生晚年的噓唏和感慨的心情,


所不同的是,「一路玩到掛」呈現出典型的美國作風,


有錢的富人可以用他金錢的資源當背景,


可以讓他和摩根費里曼這位黑人朋友,瘋狂的實現了一些願望。


 


然而在「布拉格練習曲 Empties」中,


卻用充滿捷克式的生活方式和幽默感,


透過故事中那位老頑童對於自己生命的堅持,


以及他對於夢想的追求和對人處世的溫柔,


讓整部電影在一種輕快欣喜的節奏下,


得以讓觀眾一起跟著喬瑟夫這位可愛的老頑童,一起勇往向前,


充分認識和體會到快樂和幸福的真諦。




 


其實,這部電影裡的那位老頑童,還給了我一些啟示,


雖然他在電有禮的對話,總是充滿了豁達的幽默,


而且他不與人計較,他努力尋找屬於自己的快樂,簡直是完美至極。


但是他也並非天生就是如此,


記得電影開頭的時候,他在學校給學生受氣了,


也會忍不住的發洩,甚至體罰學生,


但是當他面臨要和學生家長道歉或選擇有尊嚴的離開學校兩種選擇時,


他卻選擇了離開,不為五斗米折腰,


主要的因素,是因為他在這所學校已經再找不到快樂的地方了,


這種抉擇讓我們忙於職場上的上班族看了,實在感觸頗深。


 


另外這位老頑童,雖然離開了學校,但他還是不斷地找尋工作,


即使他的妻子是認為他不喜歡待在家裡,是不在喜歡她了,


但是我是認為他是一個充滿了好奇心的老頑童,


他想去嘗試過去沒做過的事,他想去接觸更多的人,


我想他很清楚自己喜歡的是什麼,而且他還維持著男人的本性,喜歡做春夢!


 


我真的很欣賞他那麼主動且積極地一直朝讓自己快樂的方向前進,


我總覺得像他這樣的晚年生活才是值得學習和肯定的。


 


http://tw.youtube.com/watch?v=rOQnrwCzYrU


《布拉格練習曲》電影預告


 


http://tw.youtube.com/watch?v=GC_C5XWqMr0


布拉格練習曲 Vratné Lahve Empties




 


◎電影「布拉格練習曲Empties)」小檔案:


 


影片年份:2007


出品國:Czech Republic / UK



出品:Biograf Jan Sverak


發行商:大來/華展影業公司


語言:Czech


色彩:Color


音效:DTS / Dolby Digital / SDDS




導演:楊斯維拉克

編劇:茲涅斯維拉克


演員:茲涅斯維拉克/Tatiana Vilhelmova/Daniela Kolarova/Alena Vranova/


      Jiri Machacek




 


延伸閱讀:(取材於「電影眼」)


 


◎導演與演員們&獲獎紀錄


 


導演/楊斯維拉克Jan Sverak


楊斯維拉克(Jan Sverak1965年出生於捷克共和國,是九年代最受矚目的捷克新銳導演。大學主修紀錄片拍攝。在學期間就已拍出兩部有影響性的短片,初試啼聲便引人注目的《太空漫遊2》,他首次對主流的美國商業電影有挖苦之意。另外短紀錄片《吞油人》更充份展現他身為導演的能力,並以此片贏得國際奧斯卡大學生電影獎((即我們俗稱的小奧斯卡獎)

1991
年楊斯維拉克完成個人首部處女作長片《青青校樹》(The Elementary School),於1992年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電影繼承捷克幽默笑看歷史的傳統,被視為「捷克新浪潮」的重要傳人。他與編劇父親茲涅斯維拉克(Zdenek Sverak)默契十足的合作伙伴,他們的作品充滿想像與熱情,共同創作屢創佳績,引起世界影壇佳話!


1994
年他連續推出兩部截然不同的作品,一部是引起熱烈討論、充滿獨立製片味道的公路電影《搭便車》(The Ride,1994;另一部是創下當時捷克影史最高製作成本紀錄的科幻狂想電影《光纖電人》(Accumulator 1,1994),是當年橫掃國際影壇、最受歡迎的電影。充分展示他求新求變的高度原創力,也奠定他做為捷克九年代電影領導者的氣勢。


接下來的《遊子》(Kolya,1997)再度由父親執筆編劇,這對才華洋溢父子檔以這部片登上創作高峰,他們贏得1997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繼30年前《嚴密監視的列車》後,捷克史上第二人)。《遊子》將楊斯維拉克的聲望推到最高點,潛沉五年後的《烈日長空》(Dark Blue World,2001),仍然勢如破竹地成為2001年捷克最賣座電影。


楊斯維拉克的最新作品《布拉格練習曲》,與《青青校樹》《遊子》的經典合作模式相同:楊斯維拉克擔任導演、父親擔任編劇及演員,組成讓人期待萬分的三部曲:《青青校樹》探討孩子的故事、《遊子》深入成人的價值世界觀,至於《布拉格練習曲》則以愛為主題,挑戰喜劇本質,探討婚姻與退休生活,刷新捷克影史紀錄、創下100萬觀影人次(約捷克人口的十分之一)、500萬美元的票房,妙趣橫生讓人驚喜不斷!事業家庭兩得意的導演現今長住布拉格,已婚,育有三子。


演員/茲涅斯維拉克
Zdenek Sverak




1936年出生於捷克的茲涅斯維拉克是一個認真教學捷克 文的 老師。斯維拉克沒有時間進行他的創作,所以他傾向於寫雜誌文章、對年輕人的短篇故事和電影改編的電視劇本,他也在捷克當地的電台主持娛樂節目。在1966年,茲涅斯維拉克與友人合資開設電影院,該電影院針對新發現的捷克天才做生與死之研究,電影院延續至今,並已經有十二部創作,這些創作是許多人們所相信的虛構英雄人物,自從60年代他第一次進入娛樂業,茲涅斯維拉克已寫下許多電影劇本並在電影和電視演出。這次,他再度與他兒子揚斯維拉克攜手合作《布拉格練習曲》,茲涅斯維拉克是本片的編劇兼男主角,茲涅斯維拉克以自己的人生體會創造出如此幽默的劇本,而《布拉格練習曲》也讓茲涅斯維拉克獲得2007卡羅維瓦利影展最佳編劇。




演員/伊利馬克凱克


身為三位捷克當代大導的御用演員,伊利馬克凱克是布拉格最著名的捷克金獅獎常客之一。2000年,馬克凱克演出大衛昂德利克(David Ondricek)獲獎無數的《迷失的波希米亞》(Loners),出色的演技為他贏得捷克金獅獎最佳男配角,也因此一躍成為捷克的A咖演員。2003年再度出演昂德利克的《笨蛋.野味.蘑菇湯》(One Hand Can;t Clap),並在此片首次參與編劇的工作。此外馬克凱克的身影也常出現在捷克另外兩位當代大導演「雙楊》(楊斯維拉克、楊霍布耶克Jan Hrebejk)的作品當中,他憑著楊霍布耶克橫掃捷克金獅獎的作品《甜蜜布拉格》,再次入圍金獅獎最佳男演員的殊榮。


馬克凱克與楊斯維拉克合作的《布拉格練習曲》中,透過與茲涅斯維拉克的對手戲,演出一個費盡心力追求單親媽媽的癡情男子,透過劇本,馬克凱克將此角色的特性表現得可圈可點、無可挑剔。另外與楊霍布耶克合作、同時擔任編劇、主角二職的最新作品《Nestyda》,今年十月將在捷克上映。值得一提的是,馬克凱克的好歌喉,也讓他跨足擔任了捷克知名樂團MiG-21的主唱! 


獲獎紀錄


2008
德國科特布斯觀眾票選獎

2008
捷克金獅獎 超過十項提名!榮獲最佳觀眾票選獎/最佳導演/最佳編劇

2008
葡萄牙費斯多里亞 最佳影片金海豚獎

2007
卡羅維瓦利影展最佳編劇、觀眾票選獎

2008
香港電影節 天主教文化獎




 


●「捷克新浪潮」與「布拉格之春」


 


捷克電影經歷了19601968年,年產量高達40部,史稱「捷克電影新浪潮」的時期。1968年八月,蘇聯一夜之間攻佔捷克,讓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的文化自由改革「布拉格之春」,遭到野蠻扼殺。


 


●捷克新浪潮電影


19601968年,捷克將近60位新銳導演推出自己的作品,劇情片電影年產量高達40部,史稱「捷克電影新浪潮」。這些接連在國際影展上獲得獎項的新導演作品,因為擁有強烈的個人風格與新穎的創意,引起國際影壇高度關注。新導演們在作品中覆誦著傳統的美好,正好與與同時期吶喊著反傳統的「法國新浪潮」相反。而他們最擅長的,則是用幽默的方式回應生活上的悲情以及受壓抑的社會現狀。

「捷克新浪潮電影」從《大街上的商店》(1965, by Jan Kadar)及《嚴密監視的列車》(Closely Watched Trains,1967, by Jiri Menzel)雙雙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而發跡;1968年捷克再度以米洛福曼的《消防員舞會》(The Fireme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