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無數男人憧憬想要扮演的角色,


他全身充滿了男性的魅力而且機智勇敢,


他就是007,詹姆斯·龐德(James Bond)。


自從第一部007電影於1962年10月5日公開上映後,


007電影系列就開始風靡全球,


直到今天歷經40年而長盛不衰。


而詹姆士龐德,這個007的男主角,


也同樣在影迷中的記憶裡長達四十年而不曾遺忘。

自1952年開始創作出第一本《007》小說開始,


伊安·弗蘭明一生總共出版了15本《007》小說。


據說當初他爲自己筆下的這位主角命名的時候,


他認爲只需要取一個簡單,而且不需浪漫甚至還要極具陽剛味的名字。


結果他將這位筆下的情報員命名爲:詹姆斯·龐德。


從此,在每一集007電影中,


一定會出現這句經典臺詞:“我叫龐德,詹姆斯·龐德!”


弗蘭明把這一位充滿魅力和冒險精神的英國情報員007就這樣地介紹給了全]世界。


 


截至目前為止,007系列電影已有21部,


但並非全部出自伊安·弗蘭明的手筆,


真正由他親筆寫的小說系列,其實只有其中前13集是來自原著小說,


其後都是電影公司購買“007”這三個字的電影版權,


另外請人另創故事而去拍攝的。


 


另外在007電影系列中,


讓觀眾印象最深刻的不只是漂亮的龐德女郎]而已,


每部007電影系列裡所使用的那些稀奇古怪的武器,


也足以讓觀眾大開眼界。


此外如007系列電影之一的《金手指》的音樂一樣,


007系列影片中總是充滿著神秘感的音樂,


再加上變化多樣的場景,也是造就了007系列影片的成功因素之一。

另外根據一項非正式的統計資料顯示


所有看過007系列電影的觀衆總數加起來,起碼有20億人次


也就是地球上每3人就有1個曾經看過007的系列電影


曾經擔任過007“龐德”的男演員皮爾斯·布魯斯南,


曾經總結過“007”電影長盛不衰的原因,


他認為:“是美豔的龐德女郎,是新奇的道具、是性、是羅曼蒂克,


是幻想、是最終的英雄,賦予了這部電影長久的生命力。


英國文化評論家康拉德也曾針對人們崇拜007的現象,


做了以下的解釋:


“如果你嚮往成爲一名重要的人物,你可以把自己想像成007。”


親愛的朋友們,


您們應該看過007的電影吧,


您對007電影系列歷久不衰的原因,


又有甚麼看法呢?


 





 


◎歷任007主角


1任007→史恩·康納萊


史恩·康納萊,1930年8月25日出生於蘇格蘭愛丁堡。


演出龐德次數:


   7次  (其中的《巡弋飛彈》非米高梅/聯美出品,未列入007系列正式名單)


主演的片子:


《諾博士》(1962)/《鐵金剛勇破間諜網》(1963)/《金手指》(1964)
《霹靂彈》(1965)/《雷霆穀》(1967)/《金剛鑽》(1971)

形象速寫:


第一任龐德的扮演者史恩·康納萊是蘇格蘭人,曾做過許多低下階層的工作,當時是一位新晉演員。史恩康納萊絕對是一個十分出色的演員,之前雖然演出次數不多,但演技卻十分好,而且有一種粗獷的味道,人們看到他走路便會情不自禁地想到一隻行走中的獵豹。他扮演的邦德智慧而且十分硬朗,這點與羅傑·摩爾大不相同。告別007系列片之後,康納萊在影壇的發展十分成功,進入中年以後魅力反而大增,接連出演票房巨片,如《鐵面無私》、《聖戰奇兵》、《獵殺紅色十月號》、《石破天驚》、《偷天陷阱》等等,並多次被媒體評爲最性感男人,堪稱奇跡。

  從史恩·康納萊70多歲還能演動作片,你便不難想象40年前他飾演的007會是個什麽樣子。棱角分明的臉孔上,兩道濃濃的眉毛無須緊鎖便已顯得英氣十足。高大英武、氣宇不凡的外表之下,是冷靜從容的內心思維和果斷敏捷的行動方式。但這個007粗獷而不粗野,反而是彬彬有禮。這也是007電影史上被公認爲最接近原著人物形象的龐德。史恩·康納萊的影迷,大半都是在那時就迷上了他。


 





 


2任→007喬治·拉贊貝


喬治·拉贊貝,1939年9月5日出生於澳大利亞的Goulburn


演出龐德次數:


  1次,第6集《女王密使》,可憐的拉贊貝運氣太差,只演了一部就被\ 趕下臺。


所演出的片子:《女王密使》(1969)


形象速寫:


  要論真功夫,喬治·拉贊貝當是飾演007的演員中功夫最好的一位,他算是李小龍的弟子。在澳大利亞軍隊服役時,是軍中武術教練,他還曾在很多港片中客串演出過。在史恩·康納萊退出之後,喬治·拉辛比在衆多人選中脫穎而出,成爲新一代的龐德。他飾演的這個龐德在007電影裏實在很少見,不僅犯下了泡妞泡成老婆的男人大忌,還做出了向上司遞交辭呈的事,多少讓這個風流成性且從不低頭的特工形象打了點折扣。

  演出龐德前本是澳洲男模特,因爲與當時的龐德女郎Diana Rigg認識,在搏鬥戲試鏡中擊敗了其他對手,成爲第二任龐德。因爲從前沒有演戲經驗,可能觀衆不願見到龐德結婚後變鰥夫,也可能是樣子不夠帥,所以《女王密使》一片的票房慘不忍睹,全球票房只有6500萬美元,是歷史上票房第二低的龐德影片,比前一部《雷霆穀》的1億1200萬美元少了近一半。拉贊貝在片中的表現雖然也算中規中舉,但缺乏突出的個人風格與魅力,之後他主動辭演007,以演出電視劇爲主。


 





 


3任007→羅傑·摩爾


羅傑·摩爾,1927年10月14日出生於英國倫敦。


演出龐德次數:7次


演出的片子:


《生死關頭》(1973)/《金槍人》(1974)/《海底城》(1977)/《太空城》(1979)


《最高機密》(1981)/《八爪女》(1983)/《雷霆殺機》(1985)


形象速寫:


  倫敦出生的他本是英國戲劇演員,出生于1927年10月14日(比史恩·康納萊還要年長),曾當過警察。論外形,羅傑·摩爾其實是最不像龐德的龐德(,因爲龐德頭髮應該是黑色的,而羅傑·摩爾卻一頭金髮。羅傑·摩爾所演繹的007沒有史恩·康納萊那麽嚴肅和生硬,而且羅傑·摩爾時代的龐德片也有比較多的搞笑對白,有人覺得這樣會把龐德弄得不體面,但他主演的大部份龐德片都很賣座,證明他這種演法很受觀衆歡迎。羅傑·摩爾的《太空城》(Moonraker)在皮爾斯·布魯斯南加盟007影片前曾是票房收入最高的007電影。不過《太空城》也被人形容爲卡通式電影,特技玩得太過份。羅傑·摩爾拍了最多的聯美出品的007電影。1985年演完《雷霆殺機》一片後,58歲的羅傑·摩爾正式告別007,之後出任聯合國大使,幫助貧困兒童。


龐德到了羅傑·摩爾時代,幾乎有些沈醉於聲色犬馬了。雖然仍舊不斷外出執行任務,但他的臉上永遠保持著的微笑,以及紋絲不亂的頭髮,外加對女性的特別迷戀,令這個龐德變成了一個公子哥的形象。而他的幽默感也更勝他人。這些使得這個007更像是女性眼裏的好情人,而不是神勇無比的大特工。


 




 


4任007→提摩西·達頓


提摩西·達頓(Timothy Dalton)生於1944年,英國人,受過英國倫敦皇家戲劇藝術學校熏陶,莎劇演員,演戲經驗豐富。他的龐德帶有一些滄桑感,嘗試表現詹姆士龐德人性的一面,演戲有深度,票房也理想,《鐵金剛勇戰殺人狂魔》爲詹姆士龐德加入了敢作敢爲的英雄性格,令觀衆留下印象。


  後來007因捲入版權糾紛,1990年至1994年沒有電影出爐。因不想被定形,也無法超越原有的“龐德”形象,提摩西·達頓1994年辭去龐德角色,所以只出任過兩次龐德主角。


演出龐德次數:2次


演出的片子:《黎明殺機》(1989)/《殺人執照》(1995 )




 


5任007→皮爾斯·布魯斯南


皮爾斯·布倫丹·布魯斯南(Pierce Brendan Brosnan1953年5月16日-),愛爾蘭電影演員兼製片人,不列顛帝國勳章獲得者。他因在《黃金眼》、《明日帝國》、《黑日危機》和《不日殺機》中扮演占士邦而聞名於世。他的影迷也將歷經六年所有權之爭而陷入低谷的詹姆士龐德電影系列的重生歸功於布魯斯南。


布魯斯南是家中的獨子,出生在愛爾蘭共和國勞斯郡德羅赫達,生活在附近的米斯郡Navan。在布魯斯南的父親抛棄了他們母子後,布魯斯南的母親就到倫敦去找工作了。1964年,當布魯斯南11歲的時候,也到了倫敦。他的母親同他的父親離了婚,隨後嫁給了一個蘇格蘭二戰退伍老兵。布魯斯南也開始在倫敦戲劇中心當演員並接受訓練。1980年代早期,布魯斯南因在美國廣受歡迎的電視連續劇Manions of America中扮演主要角色而成爲一名電視明星。


1982年,由他扮演主角的全國廣播公司偵探電視劇Reminton Steele取得了極高的收視率。1986年,隨著羅傑·摩爾的退出,曾在1967年拒絕接替史恩康那萊的提摩西·道爾頓再次被推薦來扮演占士邦。1986年的這一部影片改編自Brenda Starr,但道爾頓卻無法馬上進入角色。於是,有許多的演員前來試鏡,其中包括著名的薩姆·尼爾,但最終這些人都阿爾貝特·布羅科利忽略掉。布魯斯南被推薦來擔任這個角色,但由於檔期問題未能如願。而此時的道爾頓也慢慢進了入了角色。道爾頓的第二部007電影《殺人執照》在美國票房慘澹,而且有關詹姆士龐德電影所有權的法律之爭使道爾頓的第三部007電影被取消,同時也使該電影系列陷入了長達六年的間歇。在這段時間裏,道爾頓依照合同條款辭職,爲布魯斯南1994年進入007電影打開了門戶。被指定扮演詹姆士龐德後,布魯斯南得到了演員能得到的所有光環。


從對布魯斯南進行的採訪中得知,他看的第一部電影就是《金手指》,也正是其中邦德的扮演者史恩·康納萊使得布魯斯南決心進入演藝事業。由於擔心扮演詹姆士龐德會使自己被模式化,布魯斯南在簽約時即提出在龐德系列電影的間隙再拍攝其他電影。於是,每完成一部龐德電影之後,布魯斯南還會出現在至少兩部主流電影當中,其中還有些是他自己擔任製片人的。有一段時間,外界流傳布魯斯南的合同中有規定,布魯斯南不得在非龐德電影中穿著半正式禮服,最後被這一說法只是謠傳。2004年,布魯斯南大度地允許電腦遊戲版 詹姆士龐德---Everything or Nothing---使用與其相近的形象作爲遊戲主角並爲其配音。布魯斯南是第一位出生於1953年4月13日,也就是第一部龐德小說Casino Royale誕生之日以後出生的詹姆士龐德演員。他的詹姆士龐德造型收入杜莎夫人蠟像館,包括倫敦紐約市等等。

演出龐德次數:4次


演出的片子:


黃金眼》〈1995〉/《明日帝國》〈1997〉/《縱橫天下》〈1999〉


/《誰與爭鋒》〈2002〉






 


6任007→丹尼爾-克雷格


主演007系列之《皇家賭場》


1968年出生的丹尼爾·克雷格,在利物浦長大。他17歲來到倫敦加入國家青年劇院,在倫敦市政廳音樂戲劇學院學習表演。克雷格適合演繹電視、戲劇和電影中的各類角色,他被認爲是英國最優秀的演員之一。


  他眼下正在和妮可·基德曼拍攝驚險片《拜訪》,另外他有兩部影片在做後期製作,分別是史蒂芬·斯皮爾伯格的《慕尼黑》和桑德拉·布洛克和格溫妮·斯帕特洛一起出演、道格拉斯·邁克格蘭斯執導的《字字確鑿》。


  克雷格的近作包括薩姆·門德斯的《毀滅之路》、《母親》、《希爾維亞》,去年馬修·沃恩的《夾心蛋糕》和羅傑·米歇爾的《愛無可忍》都令他倍受褒獎。


  威爾遜和布洛科裏說:“這麽長時間我們才宣佈開拍系列小說第一部的《皇家賭場》,是因爲他是個性複雜的詹姆斯龐德。我們很興奮丹尼爾·克雷格將扮演這個性格的007 。丹尼爾是位非常好的演員,他所具有的品質會賦予這個角色當代的氣質。”


  馬丁·坎貝爾表示:“每個扮演過詹姆斯·龐德的演員都會帶有他自己的風格和印迹。丹尼爾作爲我們的新邦德,我很高興帶領新的007重返新的龐德冒險。”


 


 


延伸閱讀


007詹姆士 龐德 James Bond


James Bond是一套小說和系列電影的主角名稱。小説原作者是英國作家伊恩·佛萊明Ian Fleming。在故事裡,詹姆士 龐德英國情報機構軍情六處MI6)的特務,代號007,被授予殺人執照可以除去任何妨礙行動的人。


由於詹姆士 龐德系列電影和故事的高度知名度,不少其他國家的作品都把故事的特務角色以他作參考,不論是現代還是古裝。香港1980年代的《最佳拍檔3:女王密令》及1990年代周星馳的兩套電影《國產淩淩漆》(From Beijing With LoveFrom China With Love戲仿原版007電影From Russia With Love)和《大內密探零零發》的主角都或多或少影射占士邦,在西方則是有《時空賤諜007》(或譯為《王牌大賤諜》)的作品。伊恩·佛萊明於1962年10月於《泰晤士報》說詹姆士 龐德是一位真正特務的高度浪漫化版本,那人是威廉·史蒂芬生


另外,《賭城諜血》(Casino Royale,1954年,黑白電視電影,主角巴裏·尼爾遜Barry Nelson)、《皇家賭場》(Casino Royale,1967年,喜劇電影,主角為大衛·尼文David Niven)和《巡航導彈》(Never Say Never Again,1983年,主角史恩康那萊(Sean Connery)等三齣詹姆士 龐德電影,由於並非由MGMEON Production製作,因此並沒有列入詹姆士 龐德官方電影列表中。


在進入1990年代後,007系列電影逐漸受到許多世界知名企業的注目,開始與片商合作在影片中製造自家產品的曝光機會,而使得該系列電影變成置入性行銷的著名範例。曾經投資贊助過影片拍攝的主要廠商包括Aston MartinBMW、福特等汽車集團,電腦/通訊大廠索尼愛立信Sony Ericsson),另外如瓦爾特Walther,德國槍械製造商)與奧米茄Omega,瑞士鐘錶廠)在該系列電影中都有非常高的曝光度。


 


伊恩·弗莱明 

伊恩·蘭卡斯特·弗萊明(Ian Lancaster Fleming)(1908年5月28日1964年12月8日)。是一名英國作家記者,其中以小說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系列及兒童故事萬能飛天車(Chitty Chitty Bang Bang)為主要作品。


伊恩·佛萊明生在倫敦,父親Valentine Fleming是英國議會成員,目前是Evelyn St. Croix Fleming (née Rose)。伊恩有一個哥哥Peter Fleming(旅遊作品作家)和兩個弟弟,Michael Fleming,和 Richard Fleming。


佛萊明希望考進外交部工作,但是不成事。他到路透社做助理編輯和記者1933年曾在莫斯科


 



007 詹姆士 龐德完全檔案


姓名:James Bond 譯名:詹姆斯·邦德/占士邦/ 詹姆士 龐德
編號:007 身高:183釐米 體重:76公斤
身體特徵:右臉頰、左肩和右手背有疤痕,皮膚較黑
特長:射擊、飛刀、滑雪、搏擊的好手
語言:能操流利法語,德語,而且對其他語言也很有天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