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愛」是一種責任;
「情」是一種承擔。

面對愛情,
要明白開始承擔孤獨的責任,
承擔對方的寂寞;
也承擔自己孤獨。


各位朋友,看到了這個標題,不要嚇一跳喔!


不是Uncle要徵婚啦,而是要介紹一本書,一部電影,


它的名稱就叫做:「徵婚啟事」。


徵婚啟事」這本小說作家陳玉慧198911月,


紙上登了一則徵婚啟事後,


根據她與與四十二位男士的實際徵婚經過寫成的小說,


當時小說出版後,曾引起相當大的爭議。


後來陸續被改編舞台劇李國修導演)以及同名電影(陳國富導演)。





 




 

『徵婚啟事』小說:


『生無悔,死無懼,不需經濟基礎,


對離異無挫折感,願先友後婚,


非介紹所,無誠勿試。』。


1989年11月,陳玉慧於報上刊載這一則徵婚訊息,


這本書記錄了她與四十二個前往徵婚的男子所發生的故事。


 


『徵婚啟事』舞台劇:


演出劇團:屏風表演班


導演:李國修


 


『徵婚啟事』電影:


本片由係導演陳國富與陳士杰改編自小說原著,


內容主要敘述女主角杜家珍(劉若英飾)的徵婚經過。


整部片子以幾近紀錄片的方式處理,


片子裡有多位知名演藝人員如金士傑顧寶明鈕承澤等人的演出。


故事裡的杜家珍(劉若英飾)為一名眼科醫生,


雖然在事業上很成功,但在感情上卻極為孤獨。


她為了尋找另一半,於是在報上刊載了一則:


『生無悔,死無懼,不需經濟基礎,


對離異無挫折感,願先友後婚,


非介紹所,無誠勿試。』的徵婚啟事,


然後開始了一連串的徵婚行動。


由於整片採用記錄片型式拍攝,


因此所有的徵婚場景都在同一家茶藝館,


同時也不時穿插杜家珍與其大學時期心理學科目的羅教授的談話記錄。


就在在徵婚的過程中,


當杜家珍在徵婚時遇到一名似乎可以進一步交往的男士時,


卻發現願來她對有婦之夫的前男友始終無法忘懷。


因此往後,杜家珍每次在和新的徵婚對象聊過天候,


杜就開始不斷地打電話給這位有婦知夫,並在答錄機上留下話語。


另外她對前來徵婚的對象始終一直使用假名,


但在最後還是被一位盲眼的徵婚者戳破後,


心中同時也感受到其中的弔詭之處,


即使徵婚但卻不願告知對方真實姓氏,


的確也很有可能真的就靠這樣子找到另一半呢。


 


婚姻,絕大部份的人都會選擇它來做為人生所必經的道路,


而走向這條路的途徑,在古時候有所謂的媒妁之言,


現今則有自由戀愛、相親、徵婚等各種方式。


在大都會忙碌的生活中,往往工作佔據了整個作息時間,


很多男女因此沒有時間能夠找到理想的伴侶,


所以透過相親、徵婚來結交異性朋友,


遂變成了自由戀愛之外的另一種管道。


其實徵婚大致等同於相親,


只不過一個聽起來是主動,一個聽起來是被動而已。


最終的目地就是盼望得到所謂的:


「公主和王子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的夢想。


在這部電影里,我們可以透過徵婚過程中,


可以看到的人的內心世界,更可以看到人性的真實體現。



 

 


 


此片的導演陳國富是台灣台中人。


1980年於地下刊物《電影旬刊》中,開始撰寫影評。


1981年至1982年,擔任金馬獎國際影展策劃。


1989年執導第一部劇情長片《國中女生》。


其後陸續擔任《影響》電影雜誌總編輯,


及電影資料館書刊《電影欣賞》之編輯,


是台灣最著名的影評人之一。


他曾做舞台劇及電視紀錄片,


1989年執導第一部劇作《國中女生》獲得評論界讚賞後。


1993年起陸續執導《只要為你活一天》、《我的美麗與哀愁》,


並曾多次或邀至國際影展參展新作品。


1998年最新作品為《徵婚啟事》,


獲得台北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及台北金馬獎評審團特別獎。


陳國富的作品相當的都市化,


而且擅長描寫女性的特質和觀點。


幾乎所有的作品都是從女性的角度拍攝,


像《國中女生》、《只要為你活一天》、《我的美麗與哀愁》。




 


劇情介紹及影評:〈引用「台灣咁仔店 台灣電影院」 主編 小秋


杜家珍是眼科醫師,她在報紙的分類廣告中刊登了一則徵婚啟事。 杜家珍其實是陷入了一段痛苦的畸戀中。她的男友是有婦之夫,已經失蹤了多天。這些天來,她只要想到,就會打電話到他家,在答錄機裡留下她的心情。這些心情,很多是她日復一日面對眾多徵婚男子的喟嘆,但更多的是對過往情傷的記憶。廣告登出後,她一天平均要見三四個的應徵者。這其實是一個令人疲累的過程。各式各樣的人都會出現在杜家珍的面前。這些人有老有少,有女扮男裝的,有拉皮條的,也有只是來推銷防身器材的。我們也可以看到,像教書的余先生,還是買賣樂器的俊霖先生,其實都是誠懇本分,條件也不差的。余先生的年紀稍大了一點,四十五歲,人也有點怪僻,但他的誠意倒是挺動人的。他直盯著家珍說出他為什麼那麼一把年紀了才來徵婚:我以前不想結婚是因為我覺得生命很脆弱,就是說,生老病死,我很不能忍受。假如我老婆、我孩子、我的親人,老了、病了、死了、分離了,我覺得會傷心,所以我覺得很殘忍。那我現在年紀比較大了,比較改變了,可以承受這些東西了…。這些話家珍聽了是很受用的,余先生似乎替大多單身男女說出了他們潛藏在內心的祕密。


就在家珍回到家,打算留下最後一通錄音時,話筒彼方傳來「喂」的一聲-是吳先生的太太。吳太太其實一直躲在答錄機的一旁聽著杜家珍的每一通留言。家珍窺看著那些無聊的徵婚男子,而吳太太則窺聽著家珍扭曲的心聲。吳太太終於拿起電話,是要告訴她,「妳不用再打來了」。事實上,她先生不是不回她電話,而是已經在空難中死亡了。她自己的忿恨不平,在一通通家珍同樣苦痛無奈的留言中,得到了奇異的撫平。她不忍心再讓家珍在黑暗中如此掙扎,也就鼓起勇氣拿起了電話。家珍哭得更傷心了。


吳先生的死是解脫,還是最後一絲希望的幻滅?杜家珍能不能從此放開心胸去接受其他男人的感情,還是更跌入悔恨自閉的囚籠中?最重要的,以醫治眼疾為專業的她,是要選擇張開自己的眼睛,把目光放遠,還是仍舊視而不見,躲在無垠的黑暗中?


整部電影完全以眼科醫生杜家珍在報上刊登的一則徵婚廣告為主軸,拍著一個又一個的男人前來「應徵」的對話情景,很多人會把注意力放在一個又一個不同身份,背景,職業的男主角們。這些適婚男子的談話核心。無論他們的背景多複雜、年齡落差多大,多半來自於中流砥柱的中產階級:衣食無缺,生活平順,但心靈空虛,渴望愛情。他們有的形象上跟杜家珍毫不相稱(如嚼檳榔的鐵板工人)、有的年齡上完全難以跟她配合(如職業不詳自稱三十多歲的老人、十七歲的學生等)、有的與她根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裡(如自閉症少年、盲人)、而有的更是動機難測(如皮條客、那位只願追求一夜情的男子等)。


這些人在徵婚的過程中,吐露自己的心情,往事,甚至是私人心中深藏的秘密。對於觀眾來說,這的確是個非常新鮮有趣的觀影經驗。就像片中女主角杜家珍所說的,她似乎是利用徵婚,來偷窺這些人的秘密。這些男人們其實只是用來讓觀眾瞭解杜家珍的工具。藉由杜家珍和一個又一個男人之間的對話,引出杜家珍內心的情緒,和深藏在其中的矛盾與寂寞。我們可以從導演在杜家珍聆聽每個男人說話時,大量捕捉女主角眼神,表情,嘴唇的細微變化上可以看的出來。


女主角每日為了徵婚,往返於住家與某咖啡店的路上,在公車裡整理自己的心情,一個寂寞現代人的情緒轉折都被窺見,而面對這樣慌亂的生活,杜家珍即使在公車上也並沒有掩飾什麼,只是對著窗外流動的影物流淚,或是思索。電影最後那突如其來的發展,一個在片中從未露面的女子,卻躲在暗處聽到了所有的故事,不僅嚇了杜家珍一跳,更嚇了觀眾一跳,然後是女主角一陣淚如泉湧,觀影者一場欷噓嘆息。這是全片畫龍點睛的精神所在。
 
劇中的女主角杜家珍覺得她徵婚是因為想結婚,但是她其實最想要的,只是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杜家珍。就好像我們都在尋覓一個完全的自己一樣。可惜的是,在徵婚的過程,她所找到的卻是殘缺的自我,以及發現那些來應徵的男子,事實上與她一樣,心境上荒涼而貧乏。你只需屏息窺視女主角的寂寞與慌亂,恣意悲喜。從不斷的對話之中,去看看,現代人到底都是怎麼生活的,那是一種很可能你我也曾遭遇過的心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ane'view 的頭像
    Shane'view

    Shane's View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