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失敗的男演員,爲何要打造一位二十出頭的超級女星?
這是「我要成名」這部電影所要表達的劇情。
潘家輝在二十出頭的時候,便奪得電了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
他認爲自己知所以會成功,是個人的努力加上實力,
因此他即使被電視臺力捧,卻也不會去懂得珍惜所有演出機會,
不但變得越來越挑剔劇本和演出方式,
加上自己個性執拗,而且還經常在片場批評別人,
所以他的事業和人氣也因此逐漸下滑,
演出的角色也漸漸由男主角變爲男配角,再由男配角變做二、三線演員,
甚至淪跑龍套的演員……,最後,就連電視台也容不下他,
正當潘家輝意志消沈,刻意買醉逃避現實時,
在一個機緣巧合下,因為代班充當演員經紀的關係,
遇到了一個對演充滿熱誠,一心想當明星的女孩吳曉菲,
吳曉菲因為一心想當明星,
所以她什麽角色都肯嘗試,也不怕吃虧,
無論是吊剛絲、跳海、撲倒等危險動作,
或者是做替身,鏡頭看不到自己的樣貌、也沒有對白,
吳曉菲也絕不鬆懈,全力以赴。
也由於吳曉菲的這種精神打動了潘家輝,
他這才決定將自己的一套獨門演戲秘方傾囊相授給吳曉菲,
因此潘家輝因此遂成爲了吳曉菲的經紀人兼演戲師父,
也由於二人的朝夕相處,潘家輝的暴躁的脾氣,
也被吳曉菲的熱誠改變了不少,並重拾對演戲的熱誠和信心。
不過就在潘家輝自己發覺已經愛上了吳曉菲的時候,
吳曉菲卻不得不離開潘家輝,遠渡日本拍片逐漸踏上女主角之路了,
當然啦,受到吳曉菲精神感昭的潘家輝,
也積極的重新踏入影壇,
並憑其精湛的演技而獲得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而頒獎的當天,竟是由吳曉菲任這項獎項的頒獎人….。
嚴格說來,
這部電影其實非常通俗,通俗到有點讓自己一度不想看這部片子,
片中女主角吳曉菲在拍電影的一些橋段,
明顯引用像「花樣年華」等經典的片段,
但卻又顯的粗糙,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敗筆,
甚至潘家輝後來在片中演出被提名為最佳男配角的拍戲過程中,
也讓我無法感受到啥是精湛的演出,
或許這可能只是過場的幾個片段而已,
對導演劉國昌而言,
最重要的是片中男主角內心的轉折戲和與女主角間的感情戲才是重點吧!
這部戲飾演男主角潘家輝的演員是劉青雲,
劉青雲是個戲精,演出有一定的水準,
所以能夠將劇中失意的電影演員角色眼的恰如其份;
而且也讓我們看到這一位戲精是如何教會一位懷抱星夢,
卻完全不知道怎麼演戲的小女生去圓這場星夢的。
劉青雲從開場時看不慣場記副導,甚至當場拆穿劇本的荒謬,
以及指責臨時演員荒唐的戲劇表演方式,簡直就是一針見寫的影評;
以至後來他向由新人霍思燕所扮演的吳曉菲說戲解戲時,
所示範專業演員的必備條件的「戲劇課」,
還有他批判色情片劇本,打著藝術口號卻行暴露之實,
以及他後來毛遂自薦爭取演出機會的告白戲,
都有很濃厚批判意味,也點出了電影界裡的一些不良的生態。
另外,男女主角的感情戲也是這部電影的大重點,
片中女主覺霍思燕「師父長,師父短」的嬌嗔,
聽久了,讓觀眾聽起來幾乎就和劉青雲一樣,
從耳朵到心靈都起了化學反應,
只是這一切的曖昧關係都淡淡地壓制在師徒的關係裡。
後來這段感情戲賄情轉直下,
則是在敢脫敢演的霍思燕積極爭取到前往日本拍大膽藝術片的機會後,
她紅著眼要劉青雲陪她去日本拍戲,甚至願意扣除酬勞自掏腰包付師父的旅費,
理由是沒有師父在場,她不會演。
此時女主角的真情,真讓人動容,
但是劉青雲的回答卻更讓人心碎。
劉青雲說:「你要我看著妳去和別的男人演纏綿戲,對不起,我做不到。」
這真是男人的摯情告白, 沒有愛,女人演脫戲就只是賺錢的生計,
有了愛,看著女人和別人糾纏,心裡若不會痛苦,那還真是冷酷無情。
劉青雲的這段話,簡直是經典,
但這似乎也是電影《窈窕淑女》中,
將那位將村姑改造成為淑女的語言學教授Henry Higgins的翻版。
不管儘管如此,我還是覺得有空的話,
這部片還是值得去找來看看,
即使七夕情人節過完,在重溫一下愛情的偉大力量也算應景阿。
附註:一向演戲精湛的劉青雲一直與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無緣,
卻以此部電影榮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這種巧合也真是不可言諭。
「我要成名」電影小檔案
片名:我要成名
英文名:My Name Is Fame
監製:單東炳 方平
導演:劉國昌
領銜主演:劉青雲 霍思燕(blog)
主演:余安安 黎祥 江漢 梁珊 曾國祥
編劇:阮世生 方晴 羅耀輝
攝影:蔡祟輝
美術指導:麥國強
類型:愛情/勵志
聯合出品:北京保利博納電影發行有限公司 BMA電影製作公司
片長:90分鐘
上映日期:2006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