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工作忙,


所以有好一陣子沒有看大愛劇場了。


其實我以前很愛也很怕看大愛劇場的戲劇演出,


原因是劇場裡的每部戲都是根據真人實事的故事改篇,


故事中的主角往往都是歷經難關,


靠著自己的努力及堅持而獲得圓滿的人生或是實現自己的心願,


在我曾經最失意及沮喪的時候,


慈濟大愛劇場的裡所演出的每一個主人翁的故事,


除了都讓我感動外,也同時幫助我能夠繼續堅持自己理想的原動力!


所以我很喜歡看大愛劇場裡的每檔戲。


可是我也是最怕看到大愛劇場的戲,


因為故事的情節常讓我掉淚!


 


剛剛到客廳看了一下電視,


正看到慈濟大愛臺正在重播昨晚八點演出的:歡喜有緣‧後山土地公


原本想看一下就去睡!


不料一看就給迷上了,


非得看完一整集才願意離開客廳。


這部戲是根據在花蓮縣玉里鎮有「後山土地公」稱號,


高齡九十三歲的王成枝老先生的故事改編的,


王成枝老先生歷經清寒歲月,深知弱勢貧苦痛楚,


所以促成他往後愛心不落人後,熱心助人的個性。


慈濟特別將他的感人事跡,拍攝成電視劇,


希望能夠激發更多大眾的向善之心。




 

王成枝老先生幼年喪父,民國卅七年輾轉從故鄉台中,


到花蓮縣玉里鎮討生活,


其間,遭逢被騙失財,生計一度陷入困境,


但他仍堅強,沒有因此對人性失望,


民國六十一年開始投入慈濟,參與募款、訪貧等工作,


對於第二故鄉玉里的大小事物,樣樣關心,


也因而贏得後山土地公的美稱,


雖然已經高齡九十三歲,王老先生還是精神奕奕,


他說投入慈善,只是體現他自己將心比心的實際動作而已,


因為他認為只有「甘苦的人,才知道甘苦的滋味」。


 


PS:有朋友常跟我說,慈濟接受募款眾多,已經很有錢了!文我為甚麼還要


     每月捐一百元給慈濟大愛電視台。我回答朋友說,勸人為善以及教導人


     們樂觀進取的最佳方式就是透過戲劇的傳播最有效;我認同他們的戲劇


     可以教化人心而且又不教條,所以我才願意捐出一點點自己的小心意,


     雖然我有時候也會看不慣慈濟的某些委員為了募款而採取一些較商業化


    或是競賽事的募款手法;抑或是在花東線上的火車上,慈濟的師兄姐或


     因太熱心還是太愛護自己的團體,常用大聲公在車廂裡唱歌或是作一些


    團康的帶動,卻忽略了車廂還有其他不是功德會成員的乘客保有寧靜的


    權益。〈這種現象這些年似乎也經較少看見了〉。


    不過,我比較在乎的是出自於內心的真誠及出發點是否正確,所以我雖


     非慈濟成員,但認同其文化志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