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的平安夜,打開電視,
看到TVBS重播「台灣念真情」,
雖然有些片段都看過了,
連吳念真出的兩本「台灣念真情」的書也看過了,
但還是忍不住想看!而且看了還一再忍不住的掉淚!
看了!就忍不住要罵這些台灣政客!到底有沒有心肝,
台灣到處有那群可愛的人一直很真誠的在生活,
而這些政客還忍心在那裡猩猩做態,假公濟私。
甚至我自己說過,若哪一個立法委員候選人或是民選官員,
只要提出若他當選,一定要將「台灣念真情」作為政府官員的教材,
要他們學學這些真性情過日子的老百姓,如何無私的奉獻自己…。
真的!若有這樣的候選人提出這樣的政見!
風雨在大我也會出門去投票給他!
眼淚掉過了!罵也罵過了!
我多麼希望在新的2007年裡,台灣繼續能念真情!
讓我們一起祝福這一塊我們生長的土地、人們,永遠有真情!
高雄愛河
台灣念真情 跟大家來博感情
睽違已久的台灣念真情又在TVBS播出了。
台灣念真情再每週六日的上午10點到11點,下午3點到4點,
只要準時打開電視頻道,
歐及桑吳念真又會開始以他親切卻會讓人感動到流淚台灣國語,跟大家博感情。
吳念真曾在「台灣念真情」節日的引言中說:1995年有幸參加TVBS「台灣之美」「一步一腳印」的工作,沒想當那些只不過短短四十秒到一分半鐘的影片播出後,卻有很多朋友打電話來表達他們內心真誠的感動。這些反應讓我覺得,是否因為我們沒有看到,所以常常不相信某些事情;因為沒有看到,或只透過別人的傳述,沒有真正接觸到某些人,真正去了解他們的內心,或是和他們面對面的對談,去聽他們講話;所以會製作「台灣念真情」這個節目為的也是這樣的目的吧?因為我覺得台灣之美、土地之美或是人文之美,應該是由鏡頭所呈現的畫面去講話,而我們在旁邊靜靜的去聽、去看、去感受、微笑或傷痛。
阿里山櫻花之美
龜山島之美
以下是讓我掉了好幾次淚的台灣念真情片段:
賣厝替人養兒子的莊朱玉女阿嬤!
您看了若一直掉眼淚,我可不管喔!
為寫 寫著我眼淚又掉了!
阿婆也許以後會上天堂,但備受人尊敬卻是不爭的事實!!
當我們第一眼,
看到阿婆的自助餐廳的時候,
還以為自己找錯地方呢,
以為自己是走進一個工地的廚房,
一個受僱的歐巴桑,
正在準備免費的午餐,
等待忙了一個早上的工,人
讓他們填飽肚子。
不過話說回來,
這樣的印象,
跟事實其實相去不遠,
經營這家沒有招牌的自助餐廳的阿婆,
莊朱玉女女士,
唯一的經營哲學就是,
十元讓你吃到飽。
今天七十八歲的他,
從早期的一碗飯一道菜幾毛錢吃到飽,
到現在,
無論老少一律十元讓你吃到飽,
再笨的人一看也知道,
是穩賠不賺,
可是阿婆就這樣,
完全違背商業原則的經營了四十八年,
半買半送,
賣越多賠越多,
阿婆卻無怨無悔,
唯一的理由是,
做工的人,
其他地方吃不起啦,
不吃會餓死啦,
就這麼簡單。
現在這裡的工人比較沒錢”
”有時候都欠我”
”欠都沒還的”
”別人會不讓他們吃”
”但是沒吃會餓死耶”
”沒辦法呀”
別人是賣田養兒子,
他是賣房子養別人的兒子,
難怪自己的兒子一直喊停
問題是,
阿婆還是怕有人會餓死,
所以唸別人去唸,
還是自己煮自己的。
到現在仍然每天,
一到早就到這一間,
根本不像個店的店裡面,
略作準備之後,
推著車子去菜市場備辦菜色
買菜車,
是孫子用過退休的嬰兒車,
腳上穿的,
只是家裡沒人穿,
閒在那邊的粉紅色的雨鞋,
然後又開始另外一天,
通常注定賠錢的生意。
不過不要看阿婆對自己隨便,
對食客大方,
買菜則是精挑細選斤斤計較,
不過賣菜的小販都知道,
阿婆做的是賠本生意吧,
因此在價錢跟斤兩上,
通常也是共襄盛舉,
甚至有時候,
也讓阿婆賒賒欠欠,
他們說,
跟阿婆一起做公德啦。

莊朱玉女阿嬤
賣菜的歐里桑還告訴我們說,
前一陣子阿婆因為左眼白內障開刀,
休息了一陣,
最近才又開始賣,
那一陣子每到中午,
就有一堆人在他的餐廳附近
不死心的徘徊張望,
他說阿婆沒賣,
也沒聽說有人餓死,
可是就阿婆自己擔心。
他還說,
阿婆以前身體還好的時候,
每天一大早,
還會去附近的工廠打零工,
賺錢貼補每一天的支出。
不過這一些事,
阿婆倒沒有跟我們說,
只是一邊忙著煎炒煮炸,
一邊邀我們中午要留下來吃飯
她要請客,
他說人要吃飽才有力氣做事。
莊朱玉女阿嬤
我一輩子賺的”
”都沒有房子了”
”都賣完了”
”現在我住的都是我兒子的”
”你本來幾間房子”
”七間”
”我們人生在世就是要做”
”人家養我們我們養人家”
知識一點的講法,
應該說是,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吧
不過懂大家都懂,
問題是誰做到了
誰像沒有唸什麼書的阿婆一樣,
做的這麼理所當然。
午飯時間到了,
食客們該來的都來了,
沒有招呼,
沒有問價講價,
沒有虛偽的客,套
吃阿婆的飯十幾二十年了,
阿婆都已經像自己的媽媽了,
謝什麼,
而且誰該謝誰,
其實也搞不清楚。
白飯一大碗公,
附贈免費的魚骨豆腐湯,
想吃好一點的,
不管暈素,
十塊吃到飽沒錢還可以賒,
下午又有體力去討生活,
而且賒多了阿婆也不會催帳。
老實說,
只怕人家沒飯吃會餓死的人,
哪還有記帳的概念。
阿婆說,
生意好的時候,
一天大概有一百多個客人,
桌椅不夠用,
有的人只好蹲在路邊吃,
阿婆說真不好意思,
我們說生意越好,
那你不是賠的越多,
阿婆說對呀
但是人家來沒東西吃,
我會不好意思極了,
好像我們怕人家吃一樣。
反正是這樣的阿婆嘛,
我們哪有辦法用社會標準的價值觀去跟他討論他的生意,
客人吃飯既然像回家一樣,
所以一切全自動,
自己盛飯自己舀湯自己算錢,
吃完之後自己收拾碗筷,
順便在水槽旁邊抹一把臉,
然後走人。
整個過程,
有的甚至連半句話都沒說,
真像個家,
不過這一天,
阿婆倒再三叮嚀每個食客
明天要早一點來吃,
因為阿婆的孫女明天要訂婚,
中午時刻就要收攤回家,
晚來就吃不到了。
阿婆的語氣就像叮嚀老朋友,
叮嚀自己的家人跟孩子,
四十幾年來,
阿婆瘦了自己飽了一大堆人,
問阿婆賺到什麼
她說,
賺個心安的,
一天下來,
反而覺得是自己賺得了最多,
至少賺到"相信"兩個字。
終於相信,
是有人這樣在對待人的,
一個遠在高雄鹽埕埔,
沒唸過什麼書,
也不太認識字的歐巴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