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前跟金山圖書館借了十本書,
由於農曆春節期間店裡業務真的很忙,
加上又逢情人節,
因此店裡打烊後還得陪伴師傅趕工做巧克力,
所以回到住宿的地方常常是洗完澡後倒頭就睡,
即使勉強自己趴在床上看書,
大概看不了兩頁,我就已經在床上躺平了。
好不容易春節長假期過了,
終於可以利用下班後在住宿的地方多多少少看點書了。
剛看完的這本”大航海時代”,
並非是日本遊戲公司的遊戲產品”大航海時代 ON LINE”,
更不是西洋史所說的歐洲一些國家的航海家和探險家,
在15世紀-17世紀為了另闢直達東方的新航路,
探察了當時歐洲人不曾到過的海域和陸地的一系列航海活動。
而是由大陸作家唐建光寫的一本以元明清三個朝代為背景,
主要追述中國在大航海時代是如何慢慢淡出文明大國的影像,
又是怎樣在徘徊與鬥爭中錯失了諸多的機遇。
這本書大陸簡體字版本係由金城出版社出版,
繁文版由天下雜誌取得,
我看的天下雜誌社出版的繁體字版。
在”大航海時代”這本書中,
作者主要透過元明清這三個朝代,
有關官方和私人對於海上運輸和貿易的歷史背景,
探究出中國的”大航海時代”究竟是如何慢慢淡出的史實,
然後又是怎樣在明朝鄭和下西洋後,
礙於明朝官方不斷地處於政策徘徊與鬥爭中,錯失了許多的機遇。
而讓原本居於世界領導地位的航海大國,
逐漸轉手讓出給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國人。
這本書也仔細說明了當時那個期間王朝統治者與自身統治策略的權衡,
以及軍隊與海盜的爭奪,還有官員、海盜等為開放海禁所作出的努力和犧牲,
甚至包括了外國不同勢力為爭奪商業利益而進行的掙扎與搏鬥。
儘管任何歷史的上演總是有著當時的原因,
但是當我們回過頭去探索的時候,
卻也不得不為這些錯失的機遇感到惋惜。
因為那時候,畢竟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好的造船業和航海技術,
大型海船的載重達到了500~600D噸,同時還能搭乘500~600人;
從東北亞的日本、高麗,到東南亞各地和印度沿海,
乃至波斯灣和東非各港口,已經形成了一個活躍的貿易網絡,
中國的商人往來海上,中國的商船揚帆萬里。
當時中國的內陸成為絲綢、瓷器、茶葉等龐大的供應基地,
而這些深受國外客商歡迎的產品,
經過車馬、舟船、手挑、肩扛,匯聚到海岸線上的各個港口,
然後再裝上隨著季風而來的船只……
這些風光的景象,似乎也只能在歷史的記載中回憶而已,
畢竟因為政策或是理念觀點的誤判,
導致後來的中國無法成為靠航海拓展國立的海權國家,
而且還演變成為英國這些後起之秀侵略的對象。
很多人都大概知道明朝鄭和七次下西洋的史實,
但很多人真的不知道,原來早在元朝時代,
中國就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航海國家了,
喜歡航海史或是對於歷史有興趣的朋友,
不妨找出這一本”大航海時代”來讀看看,
相信大家也會和我一樣,會有很多收穫的。
延伸閱讀:
○「大航海時代」簡體字版本
作者:唐建光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08月01日
語言:簡體中文 ISBN:9787802519824
裝訂:平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