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這句話出自於聖嚴法師自在語第一集裡。


雖然要做到這句話的意境,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我卻很贊同這句話的道理。


 


記得二十幾年前在大學上中國通史的時候,


教導我們的教授非常在意我們的學習理念和邏輯思考,


所以在他這門學科裡,期中考試是無須要在教室裡考測驗題的。


而是他給每一個學生兩次答題的機會,


由他發問問題,學生若答對了第一題,那麼就有基本分數八十分。


若第一題的答案他不滿意,那麼還有第二次答題的機會,


只不過第二次的題目答對了,只有六十分而已,


若兩題都沒答對,那只好抱歉了,一律只給五十分。


 


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這樣地測驗並不公平!


先別急,他老人家為了不讓同學覺得有二試就定江山的遺憾。


在期末考時,除了標準分數滿分一百分之外,


他還多增加了二十分,好讓期中考成績不好的同學可以彌補回來,


當然同學也可以選擇不答題。


我就是其中那一個選擇不答加分題的怪胎。


 


至於我為甚麼那麼臭屁呢?


其實是有原因的,


且聽我娓娓道來,


因為我自小念書的時候,史地都一直是我的強項,


加上我又很喜歡讀歷史有關的課外書,


因此大學聯考的歷史還考了個九十六點多的超高標成績,


所以教授在問我第一個問題的時候,


我回答得很讓他滿意,因此八十分基本分就拿到了。


後來因為有一個題目,很多同學都答不出來,


我在台下脫口而出說出了答案,


老師為了嘉許我,又給我加了十分,


因為他說他從來沒有給過學生一百分滿分的,


所以全班期中考的成績就屬我九十分最高。


又因期末考的題目,我幾乎都很在行,


很有自信可以考到九十分以上高分,


所以多餘的那二十分,我當然不想再作答。


 


記得期末考那天教授很刻意地走到我的桌子前,


問我為啥不再多答那二十分的加分題,


我微笑地回答老師:我若寫了,你會給我一百分嗎?


他笑著回答我說:當然不可能阿。


因此我們倆就在彼此會心一笑中結束那段談話。


 


後來學年成績單出來了,


我那一學期的中國通史拿了九十四分,


跟我那年的政治概論一樣得到全班的最高分。


〈那一學期我的政治概論得了九十六分〉


 


提起這些事情,並不是再吹噓我大學成績有多棒!


而是稱讚這兩位教授教學很注重方法論,並非要我們死背書!


因此才讓我這個不太想背書卻很喜歡看課外書的人得了高分。


 


坦白說,中國通史的教授當時到底問了我啥問題,


因年代已久,我已經不記得了。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當我回答了第二個大家都不會的題目時,


老師特意地加問我一個問題:聰明才智與智慧選哪一個?


我馬上回答他說,我會選擇智慧,


因為聰明才智總有江郎才盡的時候,


而累積生命歲月下來的成熟智慧可以受用一輩子。


老師聽後,很滿意我的回答。


 


看了聖嚴法師的自在語這句話,


雖然我懂得慈悲沒有敵人這句話的含意,


但以我目前的修持功力,恐怕還無法達到這個要求,


但智慧不起煩惱,我倒是年輕的時期就深刻體認到了,


只是我還得繼續修練就是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