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隨著媽媽的告別式的日子即將到來,


這陣子忙於處理媽媽後事的事情也處理的差不多了,


是該為月底離職後找尋新工作做一些準備了,


當然很早就將自己學經歷的資料整理好了,


也早就填寫好了像104人力網站的制式應徵表單,


但總覺得應該再為自己寫一份自傳才對,


其實今天原本是要寫一份簡單但又大致完備短篇自傳的,


不料卻寫多了,


只好把這份自傳PO在部落格裡,


就把這篇文章當作我的告白好了,


這篇文章內容大致介紹了我從小到大的一些事情,


有些事情,跟我同處相同年代的四、五年班的朋友們,


或多或少都會有部分的共同回憶才是。


 


這些年來,我很少拍照,


今天下午特地到朋友開設的咖啡廳裡看書,


順便喝上一杯美味的咖啡。


沒想到一時興起,


就用我的智慧型手機,


自拍了幾張守孝這段日子續留鬍鬚的照片。


 


這是我第一次留那麼長的鬍子,


記得以前為先父守孝時,


鬍子好像也沒這個時期常,


當時才三十幾歲而已,應該還算年輕,


所以也沒有像現在的鬍子那樣,有部分都白了,


這證明了在歲月的流逝下,


還是得服老啦!


PO上幾張自拍照,


當作我這段面臨人生轉折的一個紀念吧!


 



 


○我出生的年代


 


套句大仲馬在「雙城記」裡所說的一段話,


我出生的年代是:「是最壞的年代,也是最好的年代」。


我是在民國五十二年出生的〈1963年〉,


在那一個時代,


因為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已經簽屬了約有十年的時間,〈1954〉,


所以海峽兩岸緊張情勢的已經日趨和緩,


當時台灣的政局正是處於在養生休息,逐漸穩定發展中的狀態。


只是國民黨為了鞏固政權,白色恐仍怖持續進行,


反共抗俄,保密防諜是當時大家耳熟能詳的標語。


所以我出生的那個年代,


除了金廈之間的單打雙不打之外,


台灣已經沒有戰爭亂了,算是最好的年代。


但同時也是最壞的時代,


因為戒嚴時期,警總當道,


在反共復國大業的旗幟下,


台灣人民根本沒有討論政治和結社的自由。


 


在我出生的前一年〈1962〉,


那年的二月二十四日胡適病逝於中央研究院,


台灣第一家電視公司:台灣電視公司正式開播,


施明德於小金門被捕,第一次當政治犯。


那一年,也因為中共政權極左路線的錯誤,


造成五月大陸逃港的難民潮。


 


我出生那一年〈1963〉,


黃梅調梁祝電影造成台灣一股旋風,


和我一樣愛看電影的老爸,


帶著剛生下我的老媽,進去電影院看了N次的梁祝,


那一年,楊傳廣除在羅馬奧運締造佳績之外,


在美國的一場比賽當中,以總分九一二一分,


打破了十項運動的世界紀錄。


那年,李敖正式進入文星雜誌,


開始用他那枝嘲諷又具殺傷力的筆觸怒當道。


而那一年的年底前夕,美國總統甘迺迪遇刺身亡〈1963/11/12〉。


 


我出生的後一年〈1964〉,


台灣發生湖口兵變,南非黑人政治家納爾遜·曼德拉被判終生監禁。


同一年間,中國第一次成功試爆原子彈,


而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也於同年五月去世。


 


以上是我出生前後的一些國內外大事。


喜歡歷史的人,總會比較關心自己出生前後的國際狀態。


 



 


○吾少也賤,故能多鄙事


 


坦白說,我的童年並沒有像孔夫子自述年少時候那樣的悲慘,


小時候家境還算小康,


但就像當時的大多數的台灣百姓一樣,


在台灣從農業時代慢慢走向工商業的趨勢下,


很多鄉村的人力逐漸移向都會區討生活。


我們一家四口,就是隨著父親的工作關係,


從台南縣的鄉下遷移到高雄市去居住。


剛開始的時候,是寄居在我姑媽家裡,


因為我老爸當時正在幫我姑丈組裝遠洋漁船的電台,


那時候台灣漁業是最興盛的時候,


新的漁船陸續的下海,每一艘漁船都需要有一座電台,


好可以在海上和路地上的相關人員互相聯繫。


經過二年多的打拼,加上我父親以前開設電器行所存下的錢,


等到我父親找到了冷凍工廠工程師的工作後,


我們開始有了屬於自己的房子。


但是媽媽為了要賺錢貼補家用,


於是在自家開設了社區小雜貨店幫忙家計。


 


因此,我從小就學會記帳、綑綁酒瓶、搬貨等工作。


但是由於雙親對於我們子女的教育非常注重,


所以我和小妹兩人雖然沒念過幼稚園。〈為了省錢〉


但是我們倆進入小學念一年級的時候,


不但會寫自己的名字,也會將ㄅㄆㄇ從頭寫到尾,


更厲害的是還會背九九乘法表。


這都虧了我那個受過二年日本教育,


然後卻因為躲空襲無法繼續念書的媽媽所賜,


在我要就讀國小一年級的前一年,


我媽沒事就叫我背這些東西,


好在當時我也不覺得苦,只覺得讀書很好玩。


更誇張的是,比我小兩歲的小妹更是厲害!


當我一面背著九九乘法表的時候,


她也在旁邊跟著我念,


結果我背熟了,她也會了。


 


但是由於我沒念過幼稚園的關係,


在加上在家裡都跟父母親講閩南語,


所以在念國小一年級的時候,


由於上課的時候,老師都用國語授課,我有聽沒有懂,


所以第一次月考,我國語只考了七十分而已,


記得成績單拿回家後,礙於那時候我們還寄住在姑媽家,


很多親友都在場,我爸不好意思是發脾氣,


只是笑笑的說:這個孩子成績若不好,長大了也只能牽牛了。


 


不過我姑媽倒是一直安慰我爸,


她說我表哥幼稚園念了二年,


國小第一次月考還不是考得一蹋糊塗。


至於實情是否如此,因為事後我忘了求證表哥,


所以我也不知道我姑媽說的到底是真是假,


只是我知道,我這個姑媽不但疼我爸爸這個弟弟,


也愛烏及屋的非常疼愛我這個姪子就是了,


等到日後我長大了,高中畢業連續兩年沒考上大學時,


她怕我爸爸生氣,還刻意要我去她家住一段時間,


在她家溫習功課,準備考三專聯考呢。


如今我若有時候到高雄去探望她老人家時,


她都會想起我那六十一歲就去世的父親,


以及擔心我這個快要年過半百,還沒有老婆小孩的姪子,


所以每次看到我就淚如雨下,弄得我好生尷尬。


 


其實我國小整整六年時間,


除了一年級的第一次月考,國語只考七十分之外,


往後在每一次的月考,每一學年的成績至少都是前二名,


也就是說月考前若用功一點就考第一名,


若月考前課外書多看了一些,我就考第二名。


我這種喜愛閱讀書籍〈課外書〉的習慣,


其實是小時候被爸爸幫培養的。


 


因為我爸喜歡看報紙和小說,


所以他從我讀小學中年級的時候,


就陸陸續續買了一些有國語注音的課外書給我看,


像「東周列國誌」、「三國演義」、「西遊記」、「甘地傳」等,


所以迄今我還印象非常的深刻,


有關中國很多的成語就出自於東周列國誌。


如「識途老馬」這個典故,


就是因為管仲有一次跟齊桓公帶兵打戰,卻在森林裡迷了路,


後來是管仲建議,由那些久經戰場洗禮的戰馬帶路,


這才帶領著齊國大軍走出了森林。


 


或許也因為太愛看課外書籍,


所以小學每次上說話課,


老師都要叫我到台上說故事給大家聽。


我不但把我看故事書的內容詮釋得很好,


有時候還會自己編故事給同學聽呢?


也因為這樣, 歷史科目一直都是我的強項,


我一共考了四次大學聯考,


每次歷史都拿到九十分以上的高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