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PUNK歌曲可以拯救整個地球,


這怎麼可能?怎麼救阿?
或許有很多觀眾觀看到這一部電影時,


就會抱持著充滿期待的心理,


很想在開始的時候就得知,


到底是哪一首龐克歌曲可以解救地球,


而且是透過甚麼方式來解救地球的。


 


可是電影剛剛開頭的時候,


場景是落在一處乏人問津的唱片行,


三個大男人拿著數年前的一個合唱團體「逆鱗」裡的唱片,


討論著這張黑膠唱片裡的一首龐克歌曲「Fish Story」,


當然也一邊討論著數小時之後,


即將朝向地球迎擊而來的彗星相關話題。


 


或許我們在看完這樣的片段後,


便已經可以約略的猜出,


在電影中所謂的解救世界的龐克歌曲,


應該就是這首「Fish Story」,


但是世界是怎樣被解救的呢?


 


如過觀眾沒有再繼續接下去看完整部電影的話,


應該真的很難可以猜出電影最後的結局,


也就是世界到底是怎麼樣獲救的。



 


 


 


就在店員與客人彼此討論著「Fish Story」這首歌曲時,


此時電影畫面迅速切換至另一個空間,


鏡頭是幾位男學生與們女孩子的聯誼聚會,


他們討論著話題,正是「Fish Story」那首龐克歌曲,


雖然這些畫面,似乎讓人和充滿正義意味的片名沒有太過於確切的聯想,


但是那位擔任司機的懦弱的男孩,


後來卻在內心的掙扎中,


解救了一位在荒郊野外差一點被歹徒強姦的女孩子,


後來兩人還因為這樣的機緣因而結婚了。


 


但就在兩人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迎接著他們小孩子的出世時,


一瞬間,場景又切換至一艘正開往北海道的輪船,


一位運氣不好的女中學生,因為打瞌睡的原因,


錯過了在東京下船的時間,所以只能置留在船上,


隨著這艘船開往北海道。


更不幸的是,在北海道的途中,


竟然發還生了搶匪劫船事件,


直到船上那位自小父親就訓練他成為正義使者的糕餅小師父的出現,


這才運用了他利落的工夫解救了全船。


 


 


接著,畫面隨即又迅速切換到「逆鱗」這個樂團的組團經過,


以及一群人聚集在沙灘,


傾聽著神父對於世界末日的預言等不同片斷的小故事。


 


也就是說,


這部電影剛開始給觀眾這樣的一個感覺:


整部片子都是由這樣一小段,一小段的故事輪番上陣的,


而且裡面故事的主角們並沒有延續性,年代也有所差異,


似乎故事與故事之間的穿插也不是很流暢,


很難以想像它們相互之間的關聯性。


若沒有將電影看到最後的話,


相信很多人會看得一頭霧水!也說不定。


 



但是到了接近尾聲的時候,


非常好玩地,謎底瞬間揭曉了。


解救全世界的是竟然是一艘印度的太空船。


 


這艘太空船的主要任務,


是要延續已經任務失敗的美國太空船的職責,


用飛彈引爆藏在慧星裡的核子炸彈,


想要讓慧星在還沒撞到地球時,能夠提早爆炸。


 


而其中計算飛彈發射路徑,得以成功解救地球的英雄,


竟然是那個在前往北海道途中,被搶匪劫船的女學生,


而那天在船上救了她的糕餅師傅,


就是那個非常懦弱,卻在半路英雄救美的男人所生下的兒子,


唱片行的老闆竟然是「逆鱗」合唱團經紀人的兒子…..


 


導演「中村義洋」,


好像打從一開始就要跟賣觀眾關子。


所以他很用心地鋪陳著每一個小故事的劇情,


卻也非常刻意地顛覆這些故事原本發展的時間順序,


所以讓這些故事,乍看之下好像毫無瓜葛似的。


 


但是到最後隨著解救世界的英雄的謎底出現了,


此時的觀眾很快地就可以將上述的故事串聯起來,


很快地將看完的那些不按時間順序的片段故事,


重新在腦海裡重組一次後,


就能夠深刻理解到,真的是一首PUNK歌救地球阿。


 


而且還會打從心裡讚賞導演的功力不俗,
這也難怪伊阪幸太郎曾經公開的表示,


在所有眾多改編自他小說的導演中,


他最欣賞中村義洋的電影。


 




 


 


 


很有趣的,


伊坂幸太郎在電影原著小說「Fish Story」中,


從書名「Fish Story」開始,


就反諷了許多假龐克樂的尷尬面貌。


Fish Story的英文原意,


當然不會只是單純直譯為「魚的故事」這麼簡單,


這兩個字真正在英文裡的解釋是「誇大而不實的」。


 


然而,對於非英語系國家的人而言,


可能因為對這類的生活用詞不是明白,


 


因此伊坂幸太郎就把這兩個字變成了了片中樂團「逆鱗」的主打曲。


透過該樂團發表這首有點憤世疾俗卻又不知道歌詞原意的歌曲,


再將把末日恐懼及其他看似荒誕的情節,


做了滿適切的幽默折衷。


 


這些元素,似乎要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那就是我們多半對這個世界,都還只是「懵懵懂懂」而已,


但卻可以好好的生存了下來。


甚至還可以很自以為是的大膽面對所有挑戰,而沒有太大的恐懼


原因就是因為隱藏於背後的,


有著太多誤打誤撞的因素一直在幫著我們。


 




 


 


 


其實這部電影也可以說是一部嘲諷電影。


可以這樣說,


在「一首PUNK歌救地球」原著裡,


伊坂幸太郎用戲謔手法,


調侃了過去那些在歌詞裡亂唱一通的樂手,


也諷刺了那些努力想分析歌曲文本的評論者,


因為大部類似這樣歌曲誕生的緣由,


是無法用邏輯來檢視的作者的動機的,


因為要如何去理解歌曲本身就已經有問題了,


更何況還要去分析。


 


所以再回過頭去看「Fish Story」裡的歌詞,


「如果我的孤獨是一條魚的話」或是「你的眼睛像加了糖的糖果」,


這些根本就是不合文法語句的歌詞。


因為這些歌詞,是來自一位不懂英文,


單靠英文辭典所翻譯出來的一本書裡的詩文。


可是在歌手飆唱這首歌時,


聽眾卻不會認為這是荒誕莫名的,


因為聽眾多半先聽聆音符和當時的情緒感受的變化,


而不見得會很認真思考歌詞。


 




 


 


延伸閱讀


 


◎「一首PUNK歌救地球〈Fish Story〉」電影宣傳文案:


 


真正會改變世界的是微小的事!

1975
年,樂團「逆鱗」解散前灌錄最後一張唱片〈Fish Story
1982
年,軟弱的大學生在聽〈FS〉時,發生不可思議的事情
2009
年,女高中生遇上劫船事件
2012
年,殞石襲地球前夕,唱片行店員邊聽著〈FS〉迎接末日

2012
年,世界末日前夕最後五小時,空無一人的日本街頭上,一家唱片行傳來陣陣暢快旋律,這首串起許多人離奇命運的曲子,在橫跨四個時空看似毫無關連的小事件裡,讓不懂英文的翻譯作家、開創前衛風格的樂團、膽小怕事的司機、忘了下船的女學生、立志當「正義夥伴」的小廚師一干人等,在這個全球籠罩於毀滅陰影的絕望時刻,竟成為人類文明最後的希望!

鬼才導演中村義洋和日本當紅小說家伊阪幸太郎攜手合作,吉他詩人齊藤和義鼎力相助,此起彼落的懸疑刺激和驚奇幽默,在這個灰色時代引爆2010年最令人熱血沸騰的兩小時。


 



 


 


電影「一首PUNK歌救地球〈Fish Story〉」小檔案


導演:中村義洋


演員:伊藤淳史、高良健吾、森山未來、多部未華子、濱田岳


類型:劇情、推理


發行公司:ifilm 傳影互動


上映日期:2010/1/29台灣上映時間


影片年分:2009


出品國:Japan
出品:
Amuse Soft Entertainment
語言:
Japanese
色彩:
color
音效:Dolby Digital |
DTS


 



 


 


◎導演/文學作品改編鬼才/中村義洋
1970
年出生於日本茨城縣的中村義洋,成城大學修業期間便開始從事8mm影片創作,並以《五月雨廚房》於東京PIA影展獲獎。畢業後接連擔任崔洋一、平山秀幸、伊丹等大師助導,並為《鬼水怪譚》、《再見了,可魯》等賣座電影擔任編劇,1999年推出首部電影《地方新聞》。中村義洋擅長改編文學作品,曾先後取材伊阪幸太郎、山田悠介、海堂尊、藤野千夜等名家作品,常以陰錯陽差的巧合或宿命安排,編織交雜一絲奇幻神採的綿密惆悵情感,並完美融合詼諧喜劇、推理懸疑等類型打造高度娛樂效果,樹立獨特的導演風格。

伊阪幸太郎曾公開表示,眾多改編自他小說的導演中,他最欣賞中村義洋的電影。此次將改編難度極高的壓箱寶《首PUNK歌救地球》託付中村義洋,即將再造小說與電影成功結合的佳話。


 


 


◎原著/日本當紅推理小說家/伊阪幸太郎(1971─)
伊阪幸太郎(Isaka Kotaro),1971年生於日本千葉縣。1995年東北大學法學部畢業。熱愛電影,深受柯恩兄弟、尚‧賈克‧貝內克斯、艾米爾‧庫斯托瑞卡等電影導演的影響。知識廣博,內容取材範圍涵蓋生物、藝術、歷史,可謂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文筆風格豪邁詼諧而具透明感,內容環環相扣,讀者閱畢不禁大呼過癮,是近年來日本文壇少見的文學新秀,備受矚目。

1996
年 以〈礙眼的壞蛋們〉獲得日本山多利推理大賞佳作。
2000
年 以〈奧杜邦的祈禱〉榮獲第五屆新潮推理俱樂部獎,躋身文壇。
2002
年 作品〈Lush Life〉出版上市,各大報章雜誌爭相報導,廣受各界好評。
2003
年 作品〈重力小丑〉獲選為直木賞候補作。
2005
年 作品〈死神的精確度〉獲選第57回日本推理作家協會賞。
2008
年 作品〈宅男與披頭四搖籃曲〉榮獲2008年日本書店大賞。婉拒直木獎提名,造成日本文壇一片嘩然。


 


 



 音樂/吉他詩人/齊藤和義(1966
齊藤和義(Saito Kazuyoshi)是日本樂壇重要的搖滾歌手和音樂製作人。伊阪幸太郎曾表示自己是因為聽了齊藤和義的歌曲,才下定決心結束上班族的生涯專心致力於寫作。傑尼斯偶像藝人錦戶亮、PUFFY、小泉今日子、櫻井和壽(Mr. Children)等不分世代、性別、領域的藝人,都曾公開表示對齊藤和義的景仰與喜愛。


齊藤和義此次一手打造電影中搖滾樂團「逆鱗」所企圖表現出的充滿生猛不羈、自由奔放的音樂風格,電影中飾演「逆鱗」的演員們更在電影開拍前特訓兩個月並實際參與專輯的錄音工作。齊藤和義本人則主唱了片尾曲「Summer Days」。其餘電影配樂則交由作曲家菊池幸夫負責編寫,共同為這部以音樂為主軸的奇幻推理鉅作譜下最熱血的紀錄。


此次電影主題曲〈Fish Story〉由齊藤作曲,伊阪幸太郎共同填詞。以電影中樂團「逆麟」的專輯作品〈Fish Story〉為概念的電影原聲帶,加上收錄片尾曲的齊藤和義專輯〈當月亮昇起〉都將在台灣與影迷和樂迷首次見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