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中國的「迅雷」網站上,


看了這部電影:獵殺幽靈寫手〈The Ghost Writer〉」。


這部電影是2010年柏林影展的開幕片,


並榮獲柏林銀熊獎最佳導演獎,


是羅曼波蘭斯基最新驚悚作品。


電影係改編自「攔截密碼戰」暢銷驚悚作家勞勃哈里斯的作品,


並由著名演員伊旺麥奎格、皮爾斯布洛斯南共同主演。


雖然在這部電影的廣告文案上,


總是宣傳著這部片的劇情如何曲折駭人、緊湊聳動..


但是看完後,我只是覺得還好,


整個劇情的鋪陳,倒是有一點像是日本的推理劇,


直到最後觀眾才知道真兇的謎底。


 


對於大導演羅曼波蘭斯基的這部新作,


原先我是存有極大的期望值的,


但是看完這部電影后,我感覺到有點失望。


雖說本片不僅是2010年柏林影展鋒頭最健的開幕大片,


更是讓榮羅曼波蘭斯基得到柏林銀熊獎最佳導演的殊榮,


但是我更認為這應該是,素以政治意識激進的柏林影展,


給予在70年代惹出性侵醜聞的羅曼波蘭斯基的另一種聲援吧!


因為本片推出之際,剛好正值他遭逮捕的敏感時期。




 


在這部電影裡的「影子」作家,


可以說是一個相當成功的幕後寫手,


他專門幫人代筆捉刀撰寫文章,


這次他真的遇上一生難得的好機運,


因為他要為英國前首相亞當朗修改回憶錄,
原因是前首相回憶錄的前寫手突遭意外身亡。



當他前往美國東岸某小島與前首相會合後,


卻意外發現前任寫手,


也就是前首相的長期助手的死因並不單純,


而且當他扺達後的第二天,


前首相就遭海牙國際法庭以非法扣押恐怖份子的戰爭罪起訴,


這個爭議事件引起了英國海內外的關注,


同時也使得媒體記者和示威群眾紛紛湧入小島。

男主角隨著工作的開展,


他開始發現前首相被國際法庭調查起訴,


並不只是單純的政治事件而已,


他覺得背後還隱藏著很大的陰謀。


這位繼任的影子寫手,


無意中發現到前任寫手留下來的一些照片,


男主角循著這些照片的線索,


逐漸慢慢發覺前任寫手死於非命的真相,


而且他也意識到自己即將捲入這個危險的風波裡。


 


當就在男主角跟檢舉前首相罪刑的前外交部長會面後,


也就說,正當案情似乎快要揭曉得時候,


前首相亞當朗卻突然被刺客殺死,


整個事件也因為首相亞當朗的去世因此而煙消雲散。


 


但是就在數日之後,


男主角在參加首相亞當朗回憶錄新書發表會的時候,


當他看著在講台上發表感言的首相遺孀時,


突然想到他再查詢前任寫手死因的時候,


突然領悟到的一句話:


「一切真相,就在前首相回憶錄的手稿中」,


 


於是,他突然把要送給前首相秘書的回憶錄手稿取回,


找了一個隱密的房間,試圖從手稿中找出真相,


後來他終於發現了!


原來主謀者就是前首相的遺孀和其背面的美國中情局,


因為前首相的遺孀在就讀大學的時候就是美國中情局的特工,


這也就是為甚麼前首相亞當朗,


在其任內的所有政策之所以都會一直符合美國的利益的原因。


因為喜歡表演藝術的前首相亞當朗,


只不過是他老婆手下的政治魁儡而已。


 


最後,男主角寫了張紙條交給了前首相的遺孀,


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告訴她,


他已經知道了整個事件的秘密了,


只是當這位寫手剛走出街道後不久,


突然被一輛快速的小客車從後面給撞上了....




 


雖然說這一部電影,


沒有像我當初的期望值哪樣精采,


但或許是原著的內容相當不錯的關係,


所以改編成電影后,還是有一定的水準。


尤其是片中的前首相夫人,雖然在劇情裡著墨並不多,


〈裡面戲份最重的應該是男主角伊旺麥奎格〉


但是整部戲後頭的張力,


幾乎全部的焦點都放在她的身上,
雖然戲分不多,但是由寫手開始查出她是美國中情局的特工後,


這位作為先生政治影武者的首相夫人,


其政治的野心和慾望就已經快呼之欲出了。


 


老婆強把自己對於政治的判斷觀點施於自己老公身上,


而似乎熱愛演戲的首相老公,好像也甘於扮演這種角色,


兩者真的還是絕配阿!


 


只可惜權力會使人眷戀,


當一個甘於受妻子擺佈的先生,


在公開的場合上受到大家愛戴的時候,


心裡不再想要受到妻子干政的反叛因子就會出現,


這也是為甚麼這位前首相必須遇刺身亡的結果。


 


另外片名取得也恰到好處,


幽靈寫手這個名詞,


對於前首相亞當朗而言,


他風光的政治地位,其實也只不過是個幽靈而已,


因為他的各項政治主張都來自於操控他的老婆。


 


至於當首相回憶錄的影子寫手,


哪就更不用說了,


因為不管回憶錄大賣還是會受到大家的喜愛與否,


這都跟影子寫手無關,


因為所有風光都歸諸於回憶錄掛名的傳主本身。




 


延伸閱讀


 


○電影「獵殺幽靈寫手〈The Ghost Writer〉」小檔案


影片年份:2010
出品國:
France | Germany | UK
出品:
RP Films
發行商:
CatchPlay
語言:
English
色彩:
color
音效:DTS | Dolby Digital


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編劇:羅曼波蘭斯基


演員:伊旺麥奎格、皮爾斯布洛斯南




 


羅曼波蘭斯基


 


羅曼·波蘭斯基


法語Roman Polanski波蘭語Roman Polański1933818-)是一位猶太導編劇演員,出生於巴黎,三歲時隨家人移居波蘭克拉科夫,曾被囚進納粹集中營,後來逃脫。


二次大戰後返回克拉科夫市,其後就讀羅茲國立電影學院,1961年離開波蘭,後來歸化為美國藉。


代表作有《水中刀》(Knife in the Water, 1962)、《反撥》(Repulsion, 1965)、《死結》(Cul-de-sac, 1966)、《森林復活記》(Macbeth, 1971)、《唐人街》(Chinatown, 1974)、《鑰匙孔的愛》(Bitter Moon, 1992),並以《戰地琴人(The Pianist)贏得2002年的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奧斯卡最佳導演獎2010年,憑《獵殺幽靈寫手》獲得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


 


羅曼·波蘭斯基獲蘇黎世電影節頒發終身成就獎,2009926日前往瑞士領獎時被瑞士警方根據美國當局的引渡令關押,控罪涉及31年前猥褻13歲女童案。 20091127瑞士司法單位同意以450萬美元准予波蘭斯基保釋出獄,但交保出獄後還必須帶上電子腳鐐,其行蹤須受到監控。


 


2010122日,加州法院裁定波蘭斯基必須回美國受審,波蘭斯基提出上訴。 2010422日,加州上訴法院駁回上訴,波蘭斯基被要求回美國受審。


201052日,波蘭斯基首次就美國政府的拘捕令發表聲明,指過去30多年一直得不到公平審訊,並謂自己非要求特權,只望得到凡夫俗子應有的對待。他又稱自己逃離美國前在洛杉磯監獄服刑已等同其承認罪行的全部刑期,並怒斥洛杉磯檢察官史提夫·高利(Steve Cooley)為了爭取選票,所以堅持送他返美「做一場給傳媒和選民看的戲」。


 


201012瑞士司法部部長艾維琳·威德默-施倫普夫發表聲明正式拒絕美國的引渡要求,將解除對波蘭斯基八個月的軟禁,聲明指找不到充分的司法理由來支持美國的要求,並謂司法部的決定基於國家利益,所有限制波蘭斯基人身自由的措施會撤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