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我看了公共電視人生劇展的「垃圾魚」,
編劇楊曼芬,我曾經在廣告公司和她短暫同事過,
後來我在坊間的書店裡看過她的幾本著作,
我猜,很顯然她現在已經不在廣告公司裡工作了,
而是以文字創作為她的本業吧!
這部劇作,是編劇楊曼芬從住家遼寧街附近的一個修鞋匠的身影,
融合她小時候對於修鞋匠的印象而寫出的一篇短篇小說。
因為她看到鞋匠每天低頭專心修鞋時,
不知道心裡想的都是些什麼?
鞋匠每天摸著、修著每一雙又臭又破的鞋子,
倘若心裡如果沒有一點神聖的精神支持,
那麼對他而言,人生或許是一種痛苦的折磨吧!
這樣看起來好似卑微的一個工作,
就算自己沒有胸懷大志的氣魄,
難道自己也沒有高尚熱情的情懷嗎?
她覺得鞋匠肯定是有的。
所以編劇楊曼芬才會將這個故事寫成了一篇短篇小說,登在皇冠雜誌上,
並又將這篇小說改編為「公視人生劇展」劇本「垃圾魚」。
我想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著些許的偏執狂吧!
劇中的主角富足,
只為了將軍的女兒當初留給他待修的一雙女鞋,
並在臨走之前親吻了他的側臉一下,
在往後的十五年裡,
富足一直沉迷於對於將軍女兒的愛慕之戀,
在這十幾年的時間裡,儘管他的好友幫他相親,
儘管有很多來修鞋的女孩私底下愛慕著富足,
但是富足始終拒人於千里之外,
一直耽溺於對將軍女兒虛幻的愛情當中,
直至將軍的女兒從移民的國外回來,
富足將當初十五年前的鞋修好歸還給她時,
好不容易當她想起有修理鞋子的事情後
這位當初親吻富足側臉的女孩,
早已忘了有這樣的事情了,
她跟富足表示,那一雙鞋子已經過時了,
也同時請富足順便將她那雙舊鞋給扔了。
這時後的富足,才從自己的愛情偏執狂中清醒了,
重新找回他自己的人生。
沒錯,
感情這種事情,除了當事人之外,
外人是很難能夠深入地了解的,
尤其是類似這種虛妄並帶一點偏執狂的愛情,
更是外人無法所體會得到的。
所謂的解鈴人還是要得找到繫鈴人不可,
心病要心藥才能醫。
當幻想的愛情破滅後,才有可能讓自己認清現實的一面,
好在劇中的富足身旁還有一位喜歡他的美髮師阿嬌,
讓他得已在失望之餘,還能從阿嬌的身上找得到愛情的甜蜜。
不曉得誰說過這樣的一段話:
「愛情,不是因為需要才渴望,
而是因為付出然後才會得到。」
我個人覺得還滿有道理的,
有很多人或許一直都沉迷在一個虛幻的愛情,
卻得等到幻想破滅的那一刻,
他的人生才真正開始。
我想劇中的富足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PS:
我很喜歡編劇位男主角取的名字:富足
的確很有意思,一個修鞋匠,
可以天天處在摸鞋和修鞋的單調的工作環境裡,
若不是這些工作可以讓他帶來成就感,
讓他的心理充滿了富足,
否則他又怎能繼續的從事這個行業呢?
鞋子是穿在人的足部的,
富足除了財富上之外,心靈上的富足也很重要,
而一個修鞋匠既能夠完成修復人類足部所穿的鞋子,
又能夠滿足於心靈的充實,不叫做「富足」,又要叫做什麼呢?
「垃圾魚」劇情大綱:
年輕的修鞋匠「富足」對什麼都不感興趣,也不喜歡說話。
他有兩位以前的同學,
一位是承接傳統理髮店的第三代「阿勇」,
把店門口的位置讓給富足來擺攤修鞋,
還有一位很挺富足的「肉包」。
有一天,他們同鄉的長輩「將軍」回來看他們,
不料卻引起了富足生活上的改變。
富足因為長的俊帥,所以一直很受女人的歡迎,
就連將軍的菲傭也很喜歡他,
另外理髮店的美髮師阿嬌也一直對他示好。
但富足總是不跟人說話,連對自己好同學話也很少。
原因是在富足還很年輕的時候,
將軍的女兒留了一雙待修的鞋子在富足那裡,
臨走前並且親吻了富足的側臉,
但是後來將軍的女兒卻突然移民國外。
從那個時候起,富足就一直認定了將軍的女兒,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便會拿起鞋子來撫摸,
對於外在的任何東西他都感到沒有興趣。
也就是說,
富足一直把自己封閉在那小時候的情節裡,不肯面對現實。
有一次富足喝醉後,誤將理髮院的美髮師阿嬌當成將軍的女兒,
倆人於是上了床,做了男女之間應該做的事情,
醒來後的富足知道他酒醉誤事後,狂向阿嬌說對不起。
可憐的阿嬌,之前曾遇過幾個都是騙她的金錢和感情的男人,
由於富足的道歉和實際行為,
讓她自認為沒想到老實的富足也跟這些男人一樣,
都只是在欺騙他的感情和肉體而已,
因此阿嬌選擇離開了富足。
直到富足又遇到了將軍女兒,
然而對方已早經忘記他了,
而且還要他把他視為寶貝珍藏的鞋子當成垃圾丟掉,
這時候富足才醒了過來,
原來一切美好的回憶,都只是自己的幻想。
這才想到阿嬌對他的好。
PS:
雖然結局真的很爛!
竟然是阿嬌坐在海邊的漂流木上,而且還被富足找到了,
片尾兩人相倚共同坐在海邊的漂流木上,
象徵這兩人彼此找到了真愛。
但是即使最後結局是這樣老套的安排,
我還是很推薦這部片子,
因為我始終這樣認為:
真愛就是這樣,
最單純的愛,是沒有任何渴望的,
是沒有任何固定模式可以決定的。
愛情,
不是因為需要才渴望,
而是因為付出然後才會得到。
延伸閱讀:
◎公視人生劇展「垃圾魚」小檔案
製作人:葉桂星
導演:張晉榮
編劇:楊曼芬
主要演員:
鄭有傑 飾 郝富足
尹 馨 飾 阿嬌
伯 云 飾 肉包
陳竹昇 飾 阿勇
◎「垃圾魚」宣傳文案
都市的角落,熱鬧喧譁,
每個人都汲汲營營追求著自己的人生,
年輕俊俏的修鞋匠郝富足卻事不關己似地,
以近乎偏執的姿態周密修整著眼前每一雙的舊鞋。
其實,他專注漠然的神情下隱藏著一個熱情澎湃的祕密,
這祕密日夜折騰著他,
成了他追求幸福的最大障礙,
同時將身邊愛他、關心他的人隔絕於千里之外。
他頑強地活在自我捏造的想像世界裡,
直到祕密被揭發的那一天,
甜蜜假象被無情摧毀後,
他這才大夢初醒,
重新找回了愛與被愛的能力。
◎有關「垃圾魚」的主題曲:
兩首歌都是視障歌手林俊傑自己的創作曲,主題曲是甜蜜的負擔,片尾曲是暗戀,兩首歌都收錄在馬拉音樂(Mala Music)所發行的王俊傑甜蜜的負擔專輯裡.
◎「垃圾魚」導演
鄭有傑(CHENG Yu-Chieh,1977年11月27日),出生於台南市,台灣大學經濟系畢業,台灣導演。2001年以16mm短片【石碇的夏天】正式出道,2006年新作【一年之初】接連拿下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觀眾票選最佳影片,並進軍各大國際影展,作品逐漸受到囑目。除了導演才華之外,鄭有傑也因在王小棣導演的電視劇《波麗士大人》飾演個性軟弱的警察潘士淵一角而在台灣觀眾打開知名度。
鄭有傑最新導演作品《陽陽》預計將於2009年6月上映
就讀台灣大學經濟系的鄭有傑,大學期間即主演多部學生電影並嘗試劇本創作。2000年的第一部自導自演作品《私顏》,即獲得2002年台北電影節學生電影金獅獎評審團特別獎。2001年的作品《石碇的夏天》獲得第三十八屆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和2002年台北電影節專業競賽最佳劇情片等大獎。
鄭有傑2003年的作品《一年之初》獲得八百萬元國片輔導金補助,劇本亦入選民國92年度優良電影劇本,並因此片得以到世界各國影展參展,可以說是他的成名之作。
鄭有傑與其妻戴海倫於2008年6月奉子成婚,戴海倫同樣也在電影圈中工作,曾任金馬獎國內部總監
電影作品:
《私顏》,導演:鄭有傑
《愛我在今宵》,導演:曾文俊
《海巡尖兵》,導演:林書宇
《刺青》客串,導演:周美玲
《九降風》客串,導演:林書宇
電視劇作品:
《波麗士大人》,飾演潘士淵,合作演員:藍正龍、林佑威、桂綸鎂、Aggie、馬志翔。(台視、三立)
2009年
「垃圾魚」導演
◎「垃圾魚」花絮
導演出身的鄭有傑,有時也「下海」接戲演出,最近他在公視人生劇展《垃圾魚》劇中演個有戀足癖的修鞋匠,挑戰不小,不但要拿鞋演自慰戲,與美女尹馨還有床戲及吻戲,他坦言:「我先跟老婆報備,好險是拍公視的戲,不用擔心尺度問題。」
他和尹馨雖是第一次合作,但兩人有淵源,「她是我高中女友的同班同學。」他近來頻接戲,還翻譯日文小說,搶錢搶得兇,很怕被說導演不當,卻搶演員飯碗,已有4個月大兒子的他笑說:「要多賺奶粉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