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一個香港人,長的胖胖的,


他很會做生意,


台灣現在大街小巷的連鎖服飾專賣店「GIORDANO」,


就是這個人在香港創辦的。


為了辦報,他怕GIORDANO的生意受到中國的壓制,


他選擇離開他一手創辦的GIORDANO


在香港,他的報紙以八卦新聞起家,


在台灣,他一樣用這種方式,橫掃台灣報紙媒體,


他就是蘋果日報的創辦人,人稱黎肥佬的黎智英。


 


每當大家一提起蘋果日報,大概都會想到影劇或是名人的八卦新聞,


好像蘋果日報帶給大家的都是這種滿足人類窺私慾的新聞內容,


其實您若仔細觀看此報的內容,


您可以看到體育版以大福的照片和文章,來報導王建民在球場的英姿,


您若想旅遊的話,可以在蘋果日報的旅遊王找到許多旅遊的資訊,


您若想要吃遍台灣各地美食的話,在蘋果日報的美食王裡可以找很多好康的….


這樣一份零售十五元的報紙,好像可以提供您無數的訊息,


讓您覺得吃、喝、玩、樂都可以在這裡找到您要的資訊,


或許也因為如此,它才能打得台灣的報紙媒體七零八落的,


顯然,這樣一份售價15元的蘋果日報真的非常的物超所值。


 


但是,這都不是我特別欣賞它的重心,


我最欣賞,也最喜歡閱讀的是這份報紙的社論,


它沒有太過親中的言論,也沒有鼓吹台灣獨立的思想,


但是它卻很實際地說出台灣當今面臨的問題,


另外,最重要的是,它很積極地在悍衛台灣的民主自由和言論自由。


 


或許黎肥佬這個來自外地的香港仔,


站在旁觀者清的立場,來看台灣政壇的紛爭,


應該會比台灣這些失去立場的媒體們還要來得客觀和清楚吧!


我不知到現在的大學新聞傳播科系,


有沒有針對台灣的媒體社論做過研究和調查?


不過我倒是很願意相信,


若是要來挑選出哪個媒體的社論最為客觀公正,


我想蘋果日報的社論應該是會名列前茅的。


 


六四天安門事件二十週年紀念日過去了,


這幾天各種正反面的言論也充斥於媒體文章的各個版面….


姑且暫時拋開我們個人理念偏見或是狹隘的政黨屬性吧!


且讓我們來讀一讀黎肥佬這篇一文章吧!


 


PS:當然我並非完全肯定離肥的動機會有那麼神聖,


        香港市場太窄,大陸進不去,為了鞏固台灣市場,提倡捍衛言論自由,


      應該也是他的商業策略。




 


繁榮的保護神(黎智英)-蘋果日報論壇


台灣正邁向新的歷史里程碑。三通後,台灣得到大陸的資金、人才、遊客,產品的市場規模擴大,思維有了新的衝擊動力,開啟了繁榮的新趨勢;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大時代的開始。


兩岸的空前和解和合作,意味今後台灣在內社會穩定,在國際舞台則不再處處為中共欺壓,有了個在國際舞台靈活變身經營的餘地。
有人說這是兩岸政治和解帶來的新氣象,也有人說這是台灣與魔鬼共舞的成果。前者說的沒有錯,道理顯淺;後者說的也沒有錯。中共威脅恐嚇台灣60年,在大多數台灣人眼中又怎不是魔鬼。中共最終要吞併台灣,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不是陰謀而是陽謀。中共是要以經濟合作為手段,藉輸送利益,令台灣經濟繁榮。最終的目的,是生活改善了,台灣人民便更能接受中共的政治體制,讓兩岸逐漸走向統一的目標。


民主是台灣核心價值


不過這只是中共一廂情願的異想天開而已。中共有這個天真的幻想,那是過度崇拜經濟力量、低估民主這個台灣人民的核心價值的結果。中共的獨裁者懵然不知,在台灣人民的意識中,民主價值觀是個神聖不可侵犯的圖騰。
中共想以封閉的專政吞併開明的民主,以極權控制取代台灣人民在民主下享有的自由選擇,那是癩蛤蟆想食天鵝肉般天真。獨裁者先天政治意識形態不足,滿以為權力可以解決一切,蔑視對台灣人民來說,在民主下享有的尊嚴是如何重要。那是極權統治下的人民從來沒有過的尊嚴,中共的極權統治者不認識這個尊嚴,因而說以改善生活物質條件為尊嚴,這個可以理解。極權者的無知讓我們可以對兩岸交流放心甚至樂觀起來。

我同意跟大陸交往是跟魔鬼共舞無異的說法,這樣做是有危險的。我不同意的是,與魔鬼共舞為什麼魔鬼便一定會贏?難道我們不可以戰勝魔鬼嗎?有黑暗的掩護,魔鬼顯得可怕。然而現今資訊透明,在世界大同的民主價值觀主導下,魔鬼無可遁形、醜態畢露,誰會擁抱魔鬼?那麼戰勝魔鬼又有何困難?台灣人民不是傻的,沒有台灣人民的擁護,中共又有可能吞併台灣嗎?

中共會對台灣動武嗎?在美國的保護下,不用說中共不可能向台灣動武。今日,中國加速融入世界主流唯恐不及,中共又豈敢冒世界之大不韙,武力侵略台灣?這樣做必然為世界各國制裁,那非但會斷送掉經濟發展的美好前景,更將置自己於危牆之下。中共極權,但絕不愚蠢。

再者,以武力收服台灣對中共又有何好處?你以為中共看到以色列身邊有個巴勒斯坦搞搞震好過癮,便也想動粗掠奪台灣過來,為自己製造個巴勒斯坦來過癮嗎?你以為中共是傻的嗎?要不是和平地跟台灣統一,而是強來動武,中共只會自招麻煩,而這個麻煩可能比10個西藏還要大,怎應付得來?儘管中共恐嚇不排除向台灣動武,動武代價高昂的道理中共又怎會不知道?

而且,今後兩岸交流合作只會更加密切,關係更加好,故此兩岸更不可能因一時的緊張而演變成武力衝突。中共對台灣動武從來都是恐嚇多於實際,兩岸進一步融合後動武的可能性則更是微乎其微。

當然,這不是說台灣人民便從此高枕無憂。民主來之不易,自由自主的光環更是台灣人民尊嚴所繫。太寶貴了,必須堅決地保護這神聖不可侵犯的尊嚴。

故此與中共作任何與政治有關的交涉,都應戰戰兢兢,拿主權隨時會被擄掠去的心態來應付(雖然這個可能性幾乎是不存在的),這才是台灣政府應有的負責任態度。當然,上上之策是完全避免跟中共作政治接觸,但實際上這個很難做得到;經濟不可能完全抽離政治、文化或社交,兩岸經濟合作難免會觸及政治議題。


對中共來說,阿扁做爛做臭了兩岸關係,現今換了個親中的馬英九,正是個拉攏台灣的「歷史機遇」。「給台灣經濟好處,讓經濟繁榮、人民生活好起來,便不難收復台灣了。」中共領導人心裡可能是這樣盤算:欲擒先縱,盡量配合馬英九政府的需要,是中共對台的既定政策,反正收復台灣是遲早的事。多給台灣好處,催谷之下繁榮起來幾乎無可避免,那麼台灣的繁榮也體現大陸在台灣的勢力啊。
不過這只是個表面的現象。台灣的民主是個堅固的民族核心價值意識,不是物質繁榮擊得破的。

共產黨是個怪胎。滿口革命精神,建國精神,愛國精神,奮鬥精神,連煉鋼都有精神,可是共產黨就是不信神,不相信有精神道德意識這回事。他們是馬克斯唯物論的信徒,只相信物質、崇拜金錢。為了討好中共繼續買國債,甚至美國也不敢再跟中共提人權了,那又有什麼法子不叫中共迷信經濟的萬能力量?事實上,根據馬克思的唯物論,經濟霸權演變出政治擄掠是自然不過的事。

可是馬克斯思想只是詩人的夢囈而已。人只是為麵包而活的唯物論是錯的,因為人不只是為了吃麵包而生存。馬克斯思想萌芽的時代,民主政制仍處於嘗試的簸箕中。馬克思無緣看到今日民主主導世界潮流的大勢,更莫說民主政制演變出的道德價值觀及人文新現象。

用唯物思想做的湯裡沒有人民意識這材料,所以信奉唯物辯證的中共不會明白人民的意識產生的社會作用,因而忽略民主對台灣人民意識既深遠而又重要的影響。這個意識已成為台灣人民的核心價值,是整個社會的磐石。在這磐石之上才是唯物論設想的世界,故此物質條件的改變只會觸及社會的上層建築(superstructure),但改變不到核心價值基礎的磐石。不管兩岸經濟、文化和社會的交流發展得多頻密、來得多好,也只會改變台灣人民的物質生活和社會結構,而不會影響他們的核心價值和民主意識。

然而在歷史的進程上太多的偶然了,台灣的民主不是摩西從西奈山拿下來、刻在石板上的十誡,故此我們不可以將民主的台灣視為理所當然而掉以輕心。經歷阿扁的摧毀,民進黨──尤其是主張台獨的勢力──已體無完膚,只剩下半條人命;退則撐不住,進則無力,結果在進退維谷的困境中迷失。這是非常可惜的,因為現今正是民進黨為台灣發揮積極角色的時候。

最近,高雄市長陳菊到大陸訪問,被台獨人士罵個狗血淋頭,這正好顯示出民進黨的窘態。民進黨要是只堅持台獨路線,走上街頭反對三通;那麼到三通為台灣經濟帶來繁榮,人民生活好了起來,改善對大陸的觀感,那個時候跟人民愈離愈遠的民進黨便會進一步被邊緣化,再次執政的機會也就更渺茫。若然堅持台獨,民進黨便得接受這個命運、負起這個歷史責任。


民進黨須擔矛盾角色


民進黨必須要以清楚而堅定的立場,繼續為台灣的核心價值──民主獨立自主的體制──奮力鬥爭。這個鬥爭是台灣核心價值的保護神,持續這個鬥爭,那麼即使台灣人民今後與大陸交流來得更密切、更繁榮也不用害怕有一天會失去主權。主權穩固,台灣今後便可以更有信心地與大陸發展各方面的關係。
把這場鬥爭堅持下去,那麼馬政府與中共交往時,便要更嚴謹、更負責任地保證台灣的主權,但這也同時給予馬政府更多的談判籌碼。這個鬥爭將會是民進黨對台灣人民非常重要的貢獻。
既然民進黨保護和代表台灣人民最重要的核心價值,民進黨也便要緊緊地扣住人民的心。今日雖然無望執政,只要人民擁抱這個核心價值,那麼民進黨早晚還是有機會再執權的。
另一方面,像陳菊般的民進黨地方首長,則應該積極與大陸搞好經商及政治以外的關係,這樣做可以讓人民看到即使民進黨再度執政,也不會搞垮經濟,反而會令經濟繼續繁榮,讓人民可以對民進黨放心。
是的,民進黨要扮演的正是這個矛盾的角色,但世間上所有困境中的生機都是從矛盾中迸發的。這個矛盾的角色,民進黨責無旁貸,今後他們便是台灣繁榮的保護神了。




 


延伸閱讀


 


◎黎智英小檔案


黎智英Jimmy Lai194812-),綽號肥佬黎,出生於廣州,籍貫廣東順德,為佐丹奴GIORDANO)時裝店創辦人、壹傳媒集團創辦人兼主席。


黎智英自述(節錄部份):「解放後,父親逃往香港,家財散盡,母親也遭批鬥,所以自幼便要討生活。我曾替一名港客搬運行李,但他沒有給與賞錢,只給一塊由香港帶來的巧克力,由於從未見、食過,放入口後,覺得是天下間最美味的巧克力。我心想,這是港人,巧克力必來自香港,所以我也應該去香港了!」


黎智英12歲偷渡到香港當童工。初期無心向學,後來得人啟發努力讀書,曾經當過銷售經理,在投資股票上獲利豐厚。後在香港創辦佐丹奴時裝店,1990創辦《壹週刊》,1995創辦《蘋果日報》。近年他已出售佐丹奴時裝店股權。由於旗下刊物《壹週刊》和《蘋果日報》經常批評中國共產黨政權和香港特區政府,所以黎智英一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視為影響香港穩定的人物之一]


 


黎智英所創辦的《壹週刊》和《蘋果日報》,至今在中國大陸仍列為違禁品;攜入大陸時,若被大陸海關人員發現,會被抽起沒收。但奇怪的是,近年仍會見在深圳街頭有《蘋果日報》非法出售。而黎在1994因寫了一封公開信批評前總理李鵬後,自此便不能返回中國大陸,就算他用英國公民護照申請往中國簽證,亦遭拒絕。


黎智英的現任(第二任)妻子是原《南華早報》記者Teresa,當時Teresa採訪過黎智英。後來Teresa遠赴法國讀書;黎智英為了追求她,跟著旅居法國,每天接送她上下課,一度被飯店的司機誤會是黑道大哥;三個月後,終於獲得芳心。200311月起,黎智英在香港《壹週刊》專欄撰寫創業故事,並結集成書。黎智英和Teresa都是天主教徒,黎智英經李柱銘推薦由主教陳日君施洗。


壹傳媒於20089月宣佈,黎會於102日辭任行政總裁職務,但會留任董事會主席。


 


民主黨於20076月30香港回歸十周年名義,在灣仔會展舉行的研討會,有二百多名市民及黨員出席。民主黨的核心成員,包括李柱銘楊森等,在會上相繼發表針對吳邦國的言論;及至壓軸的黎智英接受全國人大港區代表李鵬飛訪問時,黎在台上大罵吳邦國「黐線」、「shortshort」、「大陸佬」、「頂佢唔蒲」。此等謾罵式語言此起彼落,台下民主黨人則鼓掌和應,將情緒推向高潮。


 


其出位言行也令台灣電視節目全民最大黨特設不定期「芒果亂報」環節模仿他,由邰智源飾演「黎智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ane'view 的頭像
    Shane'view

    Shane's View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