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很喜歡過台灣的每一個傳統節慶,


尤其喜歡端午節,


主要的原因,並不是為了感念屈原投江的情操,


因為我的人格沒有那麼偉大!


我喜歡的原因,主要是為了滿足我個人的口福,


那就是可以吃到我最愛吃的粽子。




 


我是南部鄉下出生的小孩,


即使開始念小學以後,一直就都住在屬於都市的高雄市,


但在地域上,都還是屬於南部人,


所以在我有記憶以來,


我所吃的粽子就是所謂典型的南部粽子,


也就是由生米搭配餡料下去煮熟的方式的南部粽,


即使事長大後到台北念書以,


雖然也滿喜歡吃蒸煮方式像油飯的北部粽子,


但依然非常想念故鄉的南部粽子,


所以在台北念書做事的那段時間裡,


我老媽總會在家裡綁上許多粽子,然後再放在冰箱冷凍庫裡,


所以即使因為工作忙碌,無法準時回家過端午節,


但是總可以在往後放假的日子回到家後,依然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


 


 


自從十幾年前父親去世,


我將我媽接上台北與我同住之後,


每年都可以讓我徹底享受到老媽純手工綁的道地南部粽子,


〈包粽子,我們南部人說「綁粽子」〉


連向來很少帶便當的我,在端午節節前後,


我都還會刻意地將粽子放置在便當盒裡,帶到公司當午餐呢。


由於我老媽綁的粽子份量並非很大,


所以我往往一個便當盒就可以塞進四個粽子。


 


倒是前幾年我媽因為髖骨開刀裝置人工關節後,


由於體力比較無法負荷綁粽子的工作,


因此我都在我們關係企業的連鎖超商訂購所謂的各大飯店名粽,


但是老實說,雖然我們關係企業連鎖便利商店預購的粽子品質都很不錯,


不管是配料和味道都有五星標準,


但是儘管這些預購的名粽餡料再好,


也都比不上自己老媽綁的粽子美味。


 


今年我媽告訴我她的體力應該還可以負荷,


所以她老人家定今年要重出江湖,自己綁粽子來吃,


因此我也很勤快的把一些要當作粽子的餡料,


如香菇、魷魚、紅蔥頭和花生等配料買齊,


好讓我老媽可以大大的發揮一下。


 


今早上班的時候,


我看我老媽已經在廚房開始準備綁粽子的備料工作了,


相信晚上下班回到家後,就可以吃到我老媽綁的南部粽啦。


想到這裡就開始流口水囉!


 


 


由於這陣子我的工作真的很忙碌,


無法一一到各位的格子裡像大家賀節,


只能在此,用最誠摯讀心意,


祝福各位端午節快樂!




 


 

延伸閱讀


◎台灣目前市場上所販售的的粽子種類以及熱量:


一般市面上粽子大致可以分為廣東口味的裹蒸粽、江浙口味的湖州粽、台灣口味的肉粽、粿粽及鹼粽,其中裹蒸粽的熱量可以高達1000大卡,因此,她提出三多一少的建議,也就是少油、少鹹、少糖、多纖維,才能在端午佳節過得快樂又健康。

廣東口味的裹蒸粽體積龐大,內容豐富,每個約有3斤重,材料包括有糯米、金華火腿、叉燒、五花肉、鹼蛋黃、栗子、香菇、蝦米、綠豆仁等,所以一個裹蒸粽約有1000大卡以上的熱量,所以一定要數人分食才不會過量。

浙江口味的湖州粽,多半成長條型,有甜鹹兩種口味,鹹的是鮮肉粽,以糯米與五花肉所製成,一個約有400大卡熱量,但是由於肥肉比例比較高,對於應忌食肥肉、高油脂的慢性病患都比較不適合;甜口味的多半是豆沙或棗泥甜粽,一個大約有600~800大卡熱量,由於甜餡內含糖與油脂比例偏高,對於糖尿病人較不適合。

對於一般人也會用來當正餐的台灣肉粽又可分為北部粽及南部粽,北部粽是將糯米先炒過,再包入豬肉、香菇、蝦米、鹹蛋黃等配料於竹葉中蒸熱,有點像是油飯,一個400公克重的燒肉粽相當於400~500熱量,口味、香味較重。至於南部粽是以生糯米混合花生,材料有豬肉、麻竹葉、香菇、花生仁、栗子、蝦仁、乾魷魚、鹹蛋黃、糯米等,包在月桃葉中,再整串放進水中煮熟,由於料比較少,加上糯米不經油炒步驟,所以熱量要比北部粽低,口味、香味較清淡。

不過由於南部粽多半會灑上花生粉及醬料再食用,粽子中的花生與配料的花生粉都屬於油脂類,對於需要限制油脂的人要特別注意;至於粿粽因為體積小,餡料熱量較低,一個約250大卡;鹼粽也因體積小,每個不到200大卡熱量,不過若是沾糖吃,熱量就會提高。


PS:以上照片取材於網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