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喜歡木建築, 尤其是日本的古寺廟, 因為它的古寺都具有中國唐宋木建築的原貌! 古樸、莊嚴而具有禪義! 幾次去日本東京, 拍照拍的最多的是古建築, 書買最多還是有關日本木建築的參考書籍, 我記得有一次我還特地花了一整天用來瀏覽日本上野國立美術館的各項展覽文物, 末了還在它的文物供應部買了一本「法隆寺:世界最古老的木造建築」解說書籍, 雖然是日文,我並不是全看懂, 但其中的圖片及建築剖面圖已經看得我如癡如醉了。 前些天到桃園大遠百百貨地下室誠品書店逛的時候, 赫然看到一本很眼熟熟的書籍, 仔細一看竟然是我在日本買回來的那一本「法隆寺:世界最古老的木造建築」的中譯本。 法隆寺為日本第一個登錄為世界遺產的國寶級文物, 以下是我收集有關法隆寺的一些資料, 有興趣者歡迎自由複製儲存閱讀。
「法隆寺:世界最古老的木造建築」中譯本介紹
日本第一個登錄為世界遺產的國寶級文物,內藏佛教稀世珍寶,世界最古老的木造建築,
盡在《法隆寺》!
作者:宮上茂隆/西岡常一
繪圖者:穗積和夫
出版社:馬可孛羅
書系:日本經典建築系列
作者簡介
西岡常一
1908年生於奈良縣。西岡家從鎌倉時代起便是和法隆寺四大工匠之一的多聞棟樑家相關的御用木匠。明治初年,其父親常吉氏便受聘製作法隆寺棟樑。因此從童年時代即在法隆寺跟從常吉氏學習御用木匠的傳統功夫,在常吉氏「不認識土地就做不成一個好工匠」的教誨下畢業於生駒農校。二十年來從事法隆寺的昭和大整修過程中,每每對古代工匠的技術、功夫十分感嘆。這段期間累積的經驗奠定了日後重建藥師寺正殿的基礎。此外也參與了法輪寺三重塔的重建、藥師寺伽藍整修等工程的木工工頭職務。身為一名工匠對現代文明的批判,總是語帶含蓄,令聽者心服。西岡常一於1995年過世。
著作有:《樹木的生命、樹木的心(天)》(草思社)、《斑鳩工匠.三代御用木匠》(德間書店)、《支撐法隆寺的木材》(日本放送出版協會)等書。
宮上茂隆
1940年出生於東京。畢業於東京大學工學部建築學科。本身為工學博士,並任竹林舍建築研究所之代表。作者對於大?城的建築研究已超過二十年,並陸續完成本丸地形與主要建築物的復原設計圖。在撰寫本書的時候,更特別採用一般讀者較容易理解的方式來編撰。著作方面則有《法隆寺》(共同著作)、《模型:藥師寺東塔》。另有譯作《超高樓層建築物》。
繪者簡介
穗積和夫
1930年,出生於東京都。東北大學工學院建築系畢業。就職於松田平田設計事務所後,獨立成為自由插畫家。之後,十分活躍於汽車、男性時尚等領域,之後,積極投入以本系列書籍為代表的,歷史上的日本建築和都市為主題插畫創作。在Setsu 公尺ode Se公尺inar和京都設計專科學校擔任講師。著有《畫出日本建築和都市風貌》(彰國社)、《成熟的男人更需要追求時尚》(草思社)、《穿衣服還是被衣服穿》(三一書房)、《汽車插圖》(David社),合著《建築的繪本——日本建築的外形》(彰國社)、《社會和生活的繪本——人是怎樣造房子的》(岩崎書店);譯作有《男人的穿著》(草思社)等。
譯者簡介
張秋明
淡江大學日文系畢業。喜歡閱讀與旅遊。
譯作有:《托斯卡尼酒莊風情》、《100個歐洲庭園》、《優雅的普羅旺斯假期》、《老師的提包》、《錦繡》、《父親的道歉信》、《旅人之木》、《模仿犯》、《火車》、《土屋隆夫千草檢察官系列》、《京都思路》等書
西院伽藍迴廊
「法隆寺:世界最古老的木造建築」中譯本內容概要: 擁有上千年歷史的法隆寺,包含了48座佛寺建築,是日本第一個登錄為世界遺產的國寶級文物,也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木造建築。由於興建的時代正是佛教初傳入日本的關鍵時刻,創建法隆寺的聖德太子相當積極推廣佛教,除了建築上的價值,法隆寺在日本佛教史上更占有一席之地。法隆寺的寺名其實含有期望佛法興隆的含意。 法隆寺是世界最古老的木造建築,但它的價值並非只是古老而已。更重要的是,透過這個建築群可以認識古代日本人所擁有的技術、知識和智慧。法隆寺分為西院與東院,無論是東院最主要的建築─夢殿,或是西院的重點建築─中門、金塔與五重塔;這幾座模倣中國唐朝的木造建築,從風格、技法到結構,氣勢恢弘、設計強而有力,中國境內都難以見到這種年代的建築,更加證明法隆寺的珍貴之處。 擁有佛教壁畫與眾多的佛像壁龕的法隆寺,另一層面的價值就是佛教伽藍。除了建築,法隆寺的佛像藝術也相當可觀,幾個收藏的觀音佛像堪稱為稀世珍寶,更增添法隆寺在佛教上的地位。 古墳時代的結束,開啟了佛教建築的時代。其契機肇始於西元592年推古天皇即位,旋立聖德太子為皇太子,並頒布信奉佛教的詔令,於是貴族競相興建寺廟。過去為崩殂天皇、祖先所蓋的古墳,也改為興建寺廟。
推古天皇13年(西元605年),篤信佛教的聖德太子將宮殿由飛鳥遷移至斑鳩之地,並於兩年後為用明天皇建造佛寺「斑鳩寺」。斑鳩寺同時有個中國式名字「法隆寺」。
法隆寺於天智天皇9年(西元670年)毀於祝融,直到天武天皇於西元672年即位之後,才由法隆寺僧侶與膳氏家族負責推動重建計畫,延請百濟和高句麗工匠的後代建造寺廟,造寺工從寺廟附近的生駒山砍伐上等檜木為建材,在眾人齊心協力之下,一座以金堂為主的木造建築於天武天皇8年(西元679年)再度完整呈現。天武天皇同時宣佈所有寺廟都要改用中國式名字,從此之後斑鳩寺就正式稱為「法隆寺」。
聖德太子於推古30年(西元622年)逝世,人們緬懷太子的人格,一股太子信仰的風氣自然興起,因此在各個時代法隆寺皆有規模不等的整建修葺。時至今日已有一千三百餘年,堂塔依然屹立不搖,成為世界最古老的木造建築。
法隆寺的價値並非只是古老,而在於歲月淬煉的古代日本建築技術和智慧。本書作者西岡常一是日本著名的「宮大工棟梁」,曾在西元1934年至1954年參與法隆寺的「昭和大整修」,對這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木造建築非常熟悉了解;加上建築史學家宮上茂隆的專業剖析,以及建築科班出身的插畫家穗積和夫的精緻插圖,讓讀者在文字淺顯、插畫生動的書頁中輕鬆了解一千三百年的建築精華!
中門
五重塔
法隆寺的建築
法隆寺占地面積約十九公頃,分東西兩院,東路有夢殿等建築;西院伽藍有金堂,五重塔,山門,迴廊等木造結構建築。法隆寺的一個特點是雲拱。法隆寺被稱為飛鳥樣式的代表。
西院伽藍
西院位於從南大門進入後正面稍微高出一段的地方。進入伽藍右為金堂、左為五重塔,外圍「凸」字形迴廊。迴廊正南面開中門、中門左右延伸出的迴廊與北側大講堂左右相接。迴廊途中「凸」字型的肩部東有鐘樓、西有經藏。以上伽藍稱為西院伽藍。金堂、五重塔、中門、迴廊非聖德太子在世時原物而是7世紀後半葉再建,但是時世界最古老的木造建造物群。
中門(國寶)
重檐歇山頂(日語稱做入母屋造)門。日本寺院門的正面的柱間多為奇數(3間、5間、7間等),此門正面柱間為4間,在正中立柱十分特異。門內左右安置塑造金剛力士立像。作為日本最早(8世紀初)的仁王像十分貴重,但是由於安置場所受風雨侵蝕、難於修補,吽形像身體部已經用木造的替代。(參見哼哈二將)此門現在不用作出入口,參觀者由迴廊西南隅進入。金堂(國寶)重檐歇山頂佛堂。上層沒有設房間,將屋頂設為二重是為了外觀的氣派。金堂的斗拱稱為雲斗、雲肘木,是多用曲線的獨特款式。此外,二層的卍字形高欄(扶手)、將其支撐起來的「人」字形束也很獨特。這些特色是僅能在法隆寺金堂、五重塔、中門;法起寺三重塔、法輪寺三重塔等處才能見到的様式,是日本7世紀建築的特色。
支撐第二重的屋檐的四方的雕刻有龍的柱子,這是為了強化建築構造在在鎌倉時代的修理時附加的。金堂的壁畫是日本佛教絵畫的代表作,在國際上也十分著名,1949年、壁畫模寫作業中發生火災,第一層內壁和柱子燒損。被燒焦的舊壁畫(重文)和柱子現在仍保存在寺內大寶藏殿北方的收藏庫內,不對外公開。另外、因為是解體修理時發生的火災,第一層層外側和第二層的全部以及堂內諸佛像完好無損。以此次火災為戒,制定了文化財產保護法、發生火災的1月26日成為了日本的文化財產保護日。
堂內分中間、東間、西間(其間並沒有用牆壁等隔開)、各自供奉著釋迦如來、藥師如來、阿彌陀如來。金堂安置有不少日本佛教美術史上著名的造像,但是堂內光線暗淡,不容易鑑賞。
五重塔(國寶)
法隆寺中的五重塔類似樓閣式塔,但塔內沒有樓板,平面呈方形,塔高31.5米,塔剎約占1/3高,上有九個相輪。是日本最古老的塔。屬於中國南北朝時代的建築風格。塔的特色是底層到頂層的房檐的遞減率高,第五重頂層房檐的一邊只有底層房檐的約一半左右。第一層內部東西南北四面各自安置著稱作「塔本四面具」(國寶)的塑造群像,其中80尊塑像為國寶。東面是「維摩經」中文殊菩薩與維摩居士問答的場面、北面是釋迦涅槃、西面是分舍利即印度諸國王分配釋迦遺骨的場面、南面是彌勒之淨土。北面為釋迦圓寂而悲傷的佛家弟子像尤為出名。塔內部嚴禁進入而且光線不足、塑像的鑑賞十分困難。五重塔內部也有壁畫但剝落嚴重,現在別處保管為重要文物。
迴廊(國寶)
-與金堂為同時期建立。既是走廊又是區分聖境與外界的牆圍。但是靠近大講堂附近灣折部分以北是平安時代所建。當初的迴廊在大講堂前閉合,大講堂在迴廊以外。
經藏(國寶)
-奈良時代建築。兩層,安置觀勒僧正坐像(重要文物)內部非公開。
鐘樓(國寶)-
建於經藏對稱位置上平安時代建立。
大講堂(國寶)
-平安時代建立。安置藥師三尊像(平安時代、國寶)和四天王像(重要文物)。

鐘樓
東院伽藍 東院伽藍在聖德太子一族住居過的斑鳩宮遺跡上建立。以八角圓堂夢殿為中心四周環繞迴廊,迴廊南面為禮堂、北面為絵殿及舍利殿、絵殿及舍利殿北接傳法堂。 夢殿(國寶) 天平時代建立。堂內安置聖德太子等身像的救世觀音像。 · 觀音菩薩立像(救世觀音)(國寶)飛鳥時代木造像。安置於夢殿中央廚子內。曾長期被用白布包裹成為秘佛,明治初期岡倉天心等人首先將白布取下發現佛像,天心等人的發現過程有部分被神化,具體真相不明。現在春秋一定期間開放,平時依舊是秘佛。被認為是原有的金箔保存狀態良好。 · 行信僧都坐像(國寶)天平時代的乾漆像。行信是為東院的建立做出巨大貢獻的人物。坐像特色是極端的吊目和怪異容貌。 · 道詮律師坐像(國寶)平安初期作。這一時代佛像多為木雕,本像是極為珍貴的塑造。道詮是為荒廢的東院復興做出了巨大貢獻的人物。 · 聖觀音立像(重要文物)-設於救世觀音的背後。 絵殿及舎利殿(重要文物) 鎌倉時代建立。 傳法堂(國寶) 曾在寺院間傳言為橘夫人(県犬養橘三千代,藤原不比等的夫人、光明皇后的生母),但是現在認為聖武天皇夫人・橘古奈可智一説比較可信)的住所改造的佛堂,是貴重的奈良時代住宅遺產。安置有眾多佛像,但通常不公開。內部分中間、東間、西間各自供奉乾漆造阿彌陀三尊像(奈良時代、重要文物)。此外安置有梵天 、帝釋天立像、四天王立像、藥師如來坐像、釋迦如來坐像、彌勒佛坐像、阿彌陀如來坐像,均為平安時代木造、重要文物。 東院還有南門(鎌倉時代、重要文物)、四腳門(鎌倉時代、重要文物)、鐘樓(鎌倉時代、國寶)。 大寶藏院公開著百濟觀音像等寺內珍寶。 · 觀音菩薩立像(百濟觀音)(國寶)飛鳥時代木造佛像。本來安置於金堂內陣裏側,佛像展現著特異的纖細九頭身容姿。和辻哲郎的『古寺巡禮』等眾多文藝作品中飽受讚美的著名佛像,但是其由來及造像的過程不明。「百濟觀音」的通稱來自近代以後,明治初期前寺內稱之為「虛空藏菩薩像」。 · 觀音菩薩立像(九面觀音)(國寶)從唐傳來的佛像。佛像用香木不施彩色,稱作檀像。身上裝飾細緻細,游離於身體部的耳飾以及天衣等都是完全一木雕成,是極具工藝水準的造像。 · 觀音菩薩立像(夢違觀音)(國寶)奈良時代、銅造佛像。本為東院絵殿本尊。傳說能將悪夢轉為好夢而得名。 · <a title=地藏菩薩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C%B0%E8%97%8F%E8%8F%A9%E8%96%A9&variant=zh大寶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