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唸書之後,


就一直定居台北,


算算也有二十餘年了!


假日閒暇有空的時候,


經常會一個人背著包包,


漫步在大同區的每一條大街小巷,


我想大同區該是台北文化古蹟最多的前幾個行政區吧!


今天就來介紹一下大稻埕的今昔風華吧!




                       日據時代太平公學校


 


大稻埕的傳奇


大稻埕是繼艋舺之後,台北最繁華的地方;它的崛起,非常富於傳奇色彩。


  從清代到日治,隨著淡水開港、河運興盛鐵路開通,大稻埕由原先的一片漠漠田園,躍升為全台灣最富裕鼎盛的貿易商圈;同時也是台灣現代化思潮的重要發源地。無論在經濟、文化、社會活動上,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一直到今天,大稻埕仍是台北市內一個充滿奇特魅力的所在。


  優越的地理位置:一般所說的大稻埕,大約包括了今天捷運淡水線以西到淡水河、北至民權西路、南至忠孝西路所包圍的區域。空照圖是從大稻程上空向已遠眺淡水河出海口的景象;大稻埕的地理位置和形勢一覽無遺。位居淡水河岸的大稻埕、北接大龍峒、西臨三重、南連台北城和萬華;先天具備了控制淡水河水運的優越條件。台北盆地和山區物產的進出、都須經過這裡,因此在艋舺沒落後,大稻埕碼頭立刻崛起,成為北台灣重要的經貿中心。


  現代化港埠與思潮啟蒙地:大稻埕一帶早期是原住民「奇武卒社」的所在;隨著漢人入墾,至清道光年間已是一片水田稻浪的農村景觀。咸豐10(1860)年,淡水開港通商後,大稻埕被納入世界貿易體系;英商五大洋行的進駐、「外僑居留地」的規畫以及各項市街交通的建設……使大稻埕超越淡水河港格局,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國際商埠。


  日治時期,縱貫線鐵路全線通車,迪化街的本土商業因而蓬勃發展起來。同時,大稻埕更是漢人聚集的首善之區,許多本土的優秀人才匯集於此,談文論政、推動各項文化運動、大稻埕因此成為台灣現代化思潮的啟蒙之地。如今,雖然繁華衣衫已褪,但近年來台北市政府擬定「大稻埕特定專用區計畫」,期望透過專業的都市設計使這個歷史街區再現蓬勃活力。


 


商業大街:迪化街


  迪化街不僅是大稻埕最早的市街與最活躍的商圈所在,也是台北市現存最完整、最具歷史意義的老街。


  傳統行業:一般所說的「迪化街」老街,主要指台北橋以南的迪化街一段,大約是下方照片所見的地區。


  清代到日治初期,迪化街的店舖主要以經營南北雜貨、茶葉、米業、布帛和中藥為主。一直到今天,迪化街仍是全台灣最大的南北貨、布匹和中藥批發零售市場;尤其每年春節的「年貨大街」活動,更吸引無以計數的人潮。


  建築風格:1910年日本政府實施市區改正,除將迪化街取直拓寬外,並重建兩側店屋,從樸實的閩南式店舖,改成連棟式繁複華美的「巴洛克」建築,形成今天的主要風貌,並進一步規畫成台北「城市歷史旅遊」的重要景點,將是最核心的課題。


文化大街:延平北路


  空照圖中,可以清楚看到大稻埕的另一條重要軸線──延平北路。今天看來平實無華的延平北路,日治時期曾是大稻埕一帶文化、社交、娛樂等最活躍的地區,對台灣近代政治社會和文學藝術都產生極深遠的影響。


  1950年代之前,延平北路上酒樓、餐館、劇院林立,最盛時曾達200餘家;其中較著名的有山水亭、波麗路、第一劇場……等,都是當時名流士紳聚集談論、共抒理想的場所。戰後,隨著城市往東發展,延平北路的角色逐漸衰落。現今雖仍是士林、社子島通往台北市區的道路,但重要性卻已明顯減低。




                                 李春生紀念館


 


大稻埕發展沿革


昔日淡水河上航行著一種木造貨船俗稱為「紅頭仔」,底平、無龍骨,只有「船拱」(橫骨之稱),乃是典型的河川船。這種「紅頭仔」就是戎克船,長約十二公尺,寬約四公尺,高約一公尺半,重約十五公 噸,裝載量約可達十二公噸。因為船首左右雕有一雙凸出的眼睛,其周圍塗以紅色格外顯眼,故稱為紅頭船。它具有桅、帆、擢、竹竿等,可不靠動力行駛。


  紅頭船的出現時期,今仍無從查考。惟由老一輩們的傳說,可領知當時建造臺北城或臺北地區的各寺廟所用石材,泰半是唭哩岸石(產於今陽明醫學院所在小山腰)與觀音山石(產於觀音山半山腰),而其主要運輸工具便是紅頭 船。因此,吾人當可推測紅頭船,應早於乾隆年間即出現於淡水河上,而同治、光緒年間為其極盛期。


大稻埕是繼艋舺之後,臺北最繁華的地方。僅僅數十年之間,她便從一大片稻埕田園的景象,躍升成為全台灣富裕興盛的代表。


 


大稻埕名稱的由來


大稻埕名稱的由來是,先民為了晒穀稻,在此設「大埕」平時用來晒稻穀,早上則為農產品的交易場所。


 大稻埕的範圍包括:台北市的建成區、延平區全部、大同區西南角一部份及城中區北門里。


大稻埕從一八九六年之前的「艋舺附近的小村莊」,經過淡水的開港,一躍而成三萬人小城市,更重要的是茶葉的出口。


 


流轉年代


道光至咸豐年間,位於大漢溪和新店溪交會處的艋舺,仍是台北地區最重要的貨物集散中心及郊商聚集的港埠所在地。此時,大稻埕仍是一片荒埔田園的景象。


1738艋舺建龍山寺
1746艋舺建媽祖廟
1788艋舺建祖師廟
1851林藍田在大稻埕建店鋪三間


崛起


發生於咸豐三年(1853)的「頂下郊拼」,決定了艋舺三邑人與同安人分道揚鑣的命運。淡水河淤積日益 嚴重、瘟疫的打擊,加上居民的保守排外心態,使得大稻埕迅速地取代日漸沒落的艋舺,ㄧ躍成為繁榮的商業活動中心。


1856 大稻埕建霞海城隍廟(迪化街發展)
1866 大稻埕慈聖宮重建
1879 馬偕醫院落成


商賈雲集大稻埕


1860年淡水開港、1869年英商杜德在大稻埕設立製茶據點後,相關茶葉貿易的發展帶動了大稻埕的繁榮。而製茶葉的興盛、大量洋商聚居,加上原本的傳統南北貨交易,也 導致另一批買辦及本地富商的崛起。


1889 台北橋竣工
1894 大稻埕法主宮落成
1898 太平公學校落成
1908
大稻埕市場(永樂市場)落成、慈聖宮遷建現址
辜顯榮的鹽館
陳天來宅的錦記茶行
大稻埕火車站
軍裝機器局


文教建設的開展


隨著經濟活動快速發展,當時的台灣巡撫 劉銘傳也從1885年開始了一連串的現代化建設,除了前述關於火車站 、機器局的建置之外,也設立了外國人居留區、築鐵路、創立「茶郊 永和興」、開航路、設番學堂等。此外各種提倡民族主義,以思想言論進行的非武裝抗日及文化活動,也以大稻埕為據點往外散播,成為日治中期以後現代化思潮的主要發源地。


1915 大稻埕教會落成
1917
盲啞學校落成
1916 私立靜修女中落成
1921 港町文化講座成立
1928 李春生紀念教會落成
1929 更生院
稻江醫院


 


 大稻埕的大眾娛樂文化


隨著一九二年代的新文化運動逐漸沸騰, 各式各樣的藝文活動及台灣的創作歌謠也從此傳揚。這些反應時代氛圍的戲劇及歌曲,不僅見證了殖民地下台灣社會的變遷,更刻劃出彼一時代的社會風貌。


淡水河露天歌廳


現在的淡水河第九號水門外的「延平河濱公園」,在四O年代時是民間利用義務勞動所營造出的條憩用地,而此處正是「淡水河露天歌廳」的所在地。附近有將近十處的「茶座」,只要一杯茗茶 的消費,就可躺在竹椅上,於星空之下,聽一整個夜晚的台語歌曲,〈安平追想曲〉、〈賣菜姑娘〉、〈青春悲喜曲〉、正是那個年代所創作的流行歌曲。


淡水戲館


淡水戲館為日人於1909 年(現太原路舊址)興建,亦稱「淡水會館」,供台灣民眾看戲之用。一九一五年,鹿港富紳辜 顯榮先生自日人手中買下淡水戲館,並將其整修改建,易名為「台灣新舞台」,從此風光數十載,堪為全台灣最重要的表演場所。當時「台灣新舞台」邀請的表演團體多半來自上海的京劇團,最熱門的戲碼 首推《貍貓換太子》,叫好又叫座。後毀於一次世界大戰。


  1931年左右,辜顯榮義子楊蚶重整新舞台內的京班,改名為「新舞社歌劇團」,全面演出歌仔戲,促使歌仔戲揮別落地掃時期,由鄉村的草台,進入了城市的戲院。


  雖然在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前後,歌仔戲一度因「禁鼓樂政策」而 遭到壓抑。但日據末期與戰後的復員時期,歌仔戲卻迅速地成長茁壯,這段時期恰是其他傳統劇種快速沒落、式微的階段,因此,許多出身於其他劇種班底的演員,在失去舞台後,紛紛地投入了歌仔戲班, 這樣的歷史背景,使得歌仔戲在發展過程中,吸納了其他劇種相當多的元素,融匯成獨樹一格的表演風格。


第一劇場


由當時茶葉大亨陳天來和莊輝玉等人耗資十 萬日圓興建於延平北路的第一劇場,擁有1632個座位、旋轉舞台,主演 電影、歌舞劇和現代話劇等新式影劇活動。其歷史就等於一部台灣早期 電影史。


永樂座


一九二四年由陳天來投資興建落成的永樂座 ,是大稻埕著名的電影院和劇園,今以拆毀。一九四八年冬,大陸顧正秋的京戲(平劇)班應邀來台公演,「顧劇班」即在「永樂座」演出一千多場,長達五年。


  李臨秋曾是『永樂座』的「給仕仔」(以前看電影,付費拿茶壺幫 人泡茶的茶童)。雖然僅有小學學歷,在戲院的耳濡目染及歌人醫師林清月的指導下,熟讀詩書的李臨秋初試創作電影歌詞,立刻為哥倫比亞公司延攬,名氣漸亮。


涼州布袋戲街


永樂國民小學南側的涼州街,舊名「獅館巷」 ,當年北管布袋戲風靡一時,請戲班要到這條街來,因為布袋戲團的連絡處都設在涼州街,接受應聘演出,如王炎的「哈哈笑」、李天祿的「亦宛然」等,因之被稱為涼州布袋戲街。






                                    辜家鹽館


 


 

大稻埕人文開講


大稻埕不僅是日治時代台灣人的經濟中心,也是文化、政治中心。面對西潮的直接衝擊,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眾黨,以及話劇、美術、音樂、文學、電影、歌謠等也隨之昂揚。集聚優秀人才的大稻埕,終為台灣現代化思潮的起始點。


蔣渭水及大安醫院


蔣渭水史稱「台灣孫中山」;他創組「台灣文化協會」,領導「台灣民眾黨」,以口舌、紙筆、行動為台灣人爭權利。「大安醫院」的右邊,是「台灣民報」台北發行所,這份報紙是「台灣人的言論機關」、「台灣唯一的喉舌」,蔣渭水不僅 是「主事」之一,也是「主筆」之一,不少的「社說」(社論),是由他執筆,對啟迪民智,頁獻匪淺。左邊則是蔣渭水開設的「文化書局」,銷售書籍以思想叢書為主,「孫文學說」自然也是陳列書籍。


  「大安醫院」現址位於今義美食品本店。從前,「大安醫院」是抗日先烈蔣渭水懸壺行醫的診所,因此出入此間的人士,不乏是非武裝抗日的民族鬥士。


台灣之聲 港町文化講座


1921年,由林獻堂、蔣渭水人領導組織 的「台灣文化協會」成立,並在港町(貴德街)設置講堂,每週六舉辦文化講座,藉演講來提倡民族主義,以思想言論進行非武裝抗日活動。


台灣之聲 台灣文化協會


靜修女子中學採西班牙式古堡建築, 1921年,以宣揚文化之名,行抗日運動的「台灣文化協會」,在該中學大禮堂創立,寫下了非武裝抗日運動的新頁。當年林獻堂 、蔣渭水等先覺者能組織此啟迪民智、激奮民心、爭取民權的「政治結社」,實為台灣民族運動跨出了一大步。一九五0年代時,呂泉生也曾在此擔任音樂教學的工作。


文化沙龍 山水亭
  日治時期,山水亭是大稻埕的文化餐廳 ,亦為當時「臺灣文學」雜誌的編輯部所在地。此餐廳已於四0年 代歇業,當年在這裡抒發滿腔理想、帶動藝文活動的文人雅士也早已作古,但是在台北市大稻埕老一輩人的談話中,它是一家文化沙龍,其口碑不遜於今日尚存的「波麗路」西餐廳。


作詞家李臨秋


李臨秋,一九0九年四月二十二日生於 台北大稻埕,大龍峒公學校畢業。因進入永樂座服務而與影劇歌唱界結緣,開始為流行歌曲作詞。一九三三年與鄧雨賢合作的〈望春風〉,寫出日據時期台灣人的心聲;一九三八年的「四季紅」;一九四八年與王 雲峰合作的〈補破網〉也深受大眾喜愛,為台灣歌謠中的經典。


詹天馬與二二八


法主公廟對面,有一家咖啡廳「天馬茶房」, 在日治末期和戰後初年是大稻埕知名交誼餐飲店,由當代名「辯士」(黑白兼默片時代電影刻情解說員)詹天馬所經營。當年,詹天馬為社會名流,台語第一首流行歌曲──(桃花泣血記)之歌詞,即出於他的手筆;詹天馬本人也是台灣新劇的推動者和電影片商。史稱『二二八事變』 ,即在1947年(民國36年)2月27日發生在「天馬茶房」門前,一場輯查 私煙的嚴重糾紛事件,成了肇事的近因,星星之火,因而燎原。。





江山樓


台灣史上第一次直接出口


   烏龍茶是台灣最早出產的茶種。一八六六年時,英人杜德(John Dodd)由泉州府安溪縣輸入茶苗,貸款給農戶,鼓勵他們栽培生產並且收買茶葉;續培製精茶,嘗試銷往澳門,受到外籍人士歡迎。由此成為台灣精製茶的起點,台灣茶業的出口方式,是先賣予廈門貿易商再輾轉輸入歐美,當時杜德以二艄帆船,輸往北美紐約是台灣第一次直接外銷的起始


 一直到劉銘傳治台期間,大稻埕的製茶廠已多達六十家,為杜絕茶商削價競爭,大稻埕茶商們在劉銘傳命令下創立了「茶郊永和興」,好比是今日的同業公會,同時也是大稻埕茶業的黃金時期。日據時期則將永和興茶郊改為「台北市搽業公會」。整個大稻埕也至此開啟了「茶市文化」。


自一八六九年英商杜德在大稻埕設立製茶據點後,相關製茶賣茶的發展帶動了大稻埕的繁榮。因為茶葉的興盛,北部五家洋行包括德記、和記、寶順、怡記及永陸都插手茶葉的經營,除此以外,本地的板橋林家及買辦出生的李春生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晚清至民初的全盛時期貴德街有六十幾家茶行,但隨者淡水河淤塞,貴德街才漸漸沒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