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我讀國小六年級的時候,
一次無聊翻到我爸放在房間裡的一本書,
是由皇冠出版社出版的「英國床邊故事選集」,
其中有一篇叫做「聖誕節的鬼魂」,
由於文章標題非常吸引人,〈以為是恐怖的鬼故事〉
所以一口氣將它讀完,
越讀越覺得溫馨感人。
說也奇怪,這個故事從那時候後開始,
就一直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中,
後來等到念高中的時候,
才知道這篇「聖誕節的鬼魂」的短篇小說,
故事是由英國作家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所寫的世界名著《聖誕歌聲》
(A Christmas Carol)被改編為「小氣財神」然後再被濃縮改寫的。
後來陸陸續續重新看了好幾次的「小氣財神」。〈每次都是不同的中譯本〉
每次看完很感動!
甚至有一次深夜HBO播放「小氣財神」的電影版,
我都堅持看完才去睡覺,隔天上班當然只好苦撐囉!
在聖誕節前夕,
除了祝福大家聖誕節快樂外
同時向各位推薦這一本感人的文學名著「小氣財神」。
《小氣財神》A Christmas Carol
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所寫的世界名著《聖誕歌聲》(A Christmas Carol)被改編為「小氣財神」
這名著從1843初版以來,已經被不知翻譯及售買了多少本。狄更斯生前就曾公開朗讀過127次;十五度被搬上銀幕,比狄更斯另一個著名故事《苦海孤雛》還要多一次。
聖誕精靈
史盧基Scrooge老而孤獨,是六親不認的吝嗇鬼。他愛錢如命;兼且非常貪婪。除了錢以外,他誰都不信任。他無親無故,有的只是金錢,他討厭任何節日,尤其痛恨聖誕節的來臨。
史盧基毫無同情心,也絕不施捨,最討厭要他捐款濟貧。他併命賺錢,然後用來放高利貸利上加利。他討厭節日,尤其聖誕節!他趕走冒著風雪來「報佳音」的人。
史盧基極其苛刻,平安夜也不給店員休假;雇員惟有壓抑著滿腔憤懣默默的工作。
聖誕前夕他在居住的大宅中,半幻半真地見到已死去多年的老友馬里,吃力的拖拽著身上一條又長又粗的鎖鍊,鍊上是沉重的房地契、金錢、帳簿。他說那是自己生前鑄造的;他錯用了生命,懺悔已太遲了。
史盧基怕得要命,馬里告訴他說:「你死後會背負比我更沉重的枷鎖;因為你在世時,搜括金錢比我更苛刻。」馬里警告他要趕快改掉他的冷酷無情,否則他將會很淒慘。馬里離去前還說會有三個小精靈會來找他。
回到童年
「過去的聖誕精靈」來了;牠把史盧基帶回童年:幼小瘦弱的他孤獨地一個人坐在空無一人的教室,所有的同學都回家過聖誕節去了。突然間他聽到親愛的姊姊熟悉的聲音。他幾乎遺忘了的童年、一年一年過去了的聖誕節、都一幕幕的活現在史盧基的眼前。
史盧基回到當年與貝兒相戀的美好時光。妹妹芬妮的死導致他變得冷酷無情愛財如命,也因此貝兒離他而去。他痛苦地眼見所愛的人一個個的消失,而他的希望也一個個幻滅。他回看現在的自己:孤獨、冷酷、苛刻醜陋的老人!他自己何時開始變成這樣子?他想不起怎會變成了這樣子?
人間有愛
「現在的聖誕精靈」帶他看所熟悉的人怎樣生活,因為愛即使在貧窮中仍能開心地歡度聖誕。他來到死去的妹妹芬妮的兒子費迪的家中,他才發現他在親人的眼中,是個令人討厭的小氣鬼守財奴。他又見到他的雇員波比與兒子添尼的困苦生活慘況。
「將來的聖誕精靈」讓史盧基見到自己孤零零地死去,沒有一個朋友和親人來為他流一滴淚。他在雇員波比的家,廚房正瀰漫著各種糖餅的香味,滿屋子是人們互祝聖誕快樂的歡笑聲。他平常對波比非常刻薄,但波比一家還為他這無情的老闆史盧基的健康祝福,他妻子對孩子們說:「雖然史盧基老闆古怪刻薄,但還是因為他,我們一家起碼得最低限度的溫飽,我們應該感謝他。」
人間的愛,溫馨的情,觸動了史盧基僵硬的心,他大聲痛哭,哀哀地哭自己的受傷、哭自己的孤苦、哭自己的的卑鄙、哭自己的冷酷、哭自己的醜惡。
生命改變
聖誕節的清晨,史盧基從夢幻回到現實。他安靜地回想所見所聽到的一切;他下定決心要補償過去的對人的虧欠。
史盧基看了貝兒的信,知道了愛琳斯Alms慈善醫院的慘況,唯一的醫生被關進監牢,善良的護士貝兒獨力支撐。史盧基決定捐出大筆金錢協助醫院度過經濟難關。波比意外地收到了從未有過的禮物,是孩子們所夢寐以求的烤火雞,史盧基送給他們的聖誕禮物;他還將波比的薪水調高四倍有多。他第一次向周遭所見到的每一個人,都微笑地向他們說:「聖誕節快樂!」
從這天起史盧基老闆的臉上從未失去微笑。他整個世界都變了;他在街上漫步、上教堂、把孩子親熱地抱起來親吻、溫柔地慰問乞丐、謙和地探望窮乏的家庭;他姨甥費迪也驚奇他的改變,他充滿快樂。
在這充滿苦難不安的世代,悲劇不斷重演,我們有信仰的群體怎樣去關顧心靈痛苦的人?讓無家的有家、孤苦的有伴、傷痛的得治、失望的得安慰?身邊無數需求真情真愛的人,可否在我們當中找到?狄更斯把人性的黑暗、貪婪與愚昧;與人性的光明、善良和愛心描繪出來,他在故事的結束時說:「他知道如何過聖誕、明白生命了的意義!」你呢?在紀念救主耶穌降生的日子,你明白生命的意義嗎?我想,主要在「為主為人、責無旁貸、義不容辭!」
1.本書的作者是英國大文豪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書名原為《聖誕頌歌》(A Christmas Carol),後因根據原著改編的電影「小氣財神」(Scrooge)而著名。
2.小說的背景是在狄更斯最熟悉的倫敦,聖誕節即將來臨前。故事敘述一名貪婪吝嗇的老頭史庫奇,他眼中只有錢,且從不施捨,同時他也討厭聖誕節。但就在聖誕夜裡,他看到過世老友的鬼魂,以及代表過去、現在、未來的三個聖誕精靈。在精靈的引領下,他悔悟以往的生活方式,決定徹底改變自己:從今以後,他要熱心助人,要深刻體會聖誕感恩與助人的真諦。
3.在《小氣財神》這部短篇小說中,作者透過對於人性的貪婪鄙吝和無私和善的強烈對比,揭示出人生價值的終極追求,內容極富教訓意味,為其經典作品之一。作者所處的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當時慶祝聖誕節的風氣尚未十分興盛,後來因為本書的傳誦,才使得許多至今蔚為風尚的聖誕習俗普遍流行。也因此《小氣財神》在作者一生創作的十餘部長篇與百餘部短篇小說中,一直是流傳最廣、再版次數最多的一部書。
作者簡介
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生於英國倫敦,自幼家貧,所接觸的都是中下階層社會,影響所及,形成他日後的諸多作品,皆以倫敦的底層社會為揮灑舞臺;如膾炙人口的《霧都孤兒》、《艱難時代》等。而那些日常所見的販夫走卒,也提供作者塑造了許多形象鮮明的角色。由於成長環境使然,他的作品常見對於平民生活的描繪,以及對各種社會醜惡現象的披露;字裡行間隱含濃郁的情感與人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