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說,


台東太麻里,是我過去一直想去,


卻一直沒有去成的地方。


因為我一直想去那裏看台灣最早出現的曙光,


只可惜每次想出發時,都因為有公務纏身‧而無法成行。


 


此行,因為我的行程規劃,


原本是從高雄出發直接前往台東,


然後再從台東、知本、太麻里、大武一路回到高雄。


但由於時間和火車班次的問題,


我抵達太麻里的方式,


是採取從知本搭乘鼎東客運前往的。


然後再從太麻里火車站搭乘車前往大武。


 


太麻里鄉大約於1000年前,


由排灣族始祖錢搖稿移墾,


錢搖稿是「不由馬族」的譯音,也就是打馬族人的意思。


「打馬」與「太麻」音相似,


在光緒3年的時候,平地人來到這裡開墾,


因此將此地地名翻譯為「太麻里」。


 


民國初年,陸續有原住民的排灣族和阿美族移墾於大王村。


日據時代,本省西部的居民,也陸續從苗栗、南投、彰化,


還有雲林、嘉 義、台南、高雄、屏東等地遷移至太麻里定居。


後來由於人口遽增,乃設置區役場,隸屬台東廳,


並於民國26年改為太麻里庄役場,


台灣光復後,在民國34年的時候,改稱為太麻里鄉。


 


其實有關太麻里的地名,


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根據清代文獻記載,太麻里原稱大貓貍,


漢人進入此地開墾時,訛聽為太麻里,其意已不可考,


可能與最早移入的東排灣族有關。


此外,太麻里排灣族也有一說,


因為看見太陽由東方海面升起,


在破曉時刻,霞光萬道,即以此為名 Ja.Bau.Li


意思就是太陽升起的地方,是為:日升之鄉。




 


大家都知道,來到太麻里,


有兩個地方一定要去的,


一個就是「千禧曙光希望園區」,


另外一個就是「金針山」,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過去可能沒有太多人知道,


但目前已經逐漸成為太麻里觀光的明日之星,


那就是「金崙溫泉風景區」。


 


雖然我抵達太麻里的時間和季節,


既無法看到台灣最早昇起的太陽,


也沒有辦法看到金針花盛開的產季。


但這都無損我對於太麻里的熱愛,


起碼我已經來了!


往後我會再找機會來這裡看日出,


並再度探望金針花盛開的金針山星閒農場的。




 


「千禧曙光希望園區」    


 


位在太麻里火車站前的曙光大道,


剛好跨越台九線的海邊,屬於爍灘地形,


晴天的時候,碧海藍天,海岸景觀非常的優美。


 


太麻里,排灣族語【Ja.Bau.Li 】意即太陽升起的地方,


所以太麻里鄉被稱為「日昇之鄉」。


西元200011日,在太麻里鄉公所精心的策劃下,


在這個海灘上,舉辦了千禧年迎曙光的音樂會,


透過英、美等電視台的報導,


同時與全球25個國家連線轉播,


一同迎接21世紀的第一道曙光,


因而將太麻里這個地方一舉推向了國際,


吸引了數萬人次往來太麻里,一起共襄盛會,


太麻里也因此而聲名大噪。


也因為這個因素,自西元2000年千禧年後,


太麻里鄉公所,每年均會在這個海灘舉辦跨年晚會暨迎曙光活動。


目前這裡的公共設施,計有停車場、觀海涼亭,


以及表演舞台、步道、自行車道等。


已經成為常態的休閒園區。




 


「金針山休閒農業區」


 


金針山位於太麻里的市中心西方約13.5公里處,


「金針山休閒農業區」於90年劃定,


是全省最早劃定的休閒農業區之一,


面積共約462公頃,海拔最高1450公尺。


 


在日領時期,這裡曾經是瘧疾藥材研究實驗林區,


專門種植金雞納霜等藥材,


直至台灣光復後,乃改為造林區。


民國47年「八七」水災後,


由當時嘉義梅山地區的民眾,移居在金針山 開墾謀生,


因此帶來了梅山的金針苗在山上種植,


由於金針山地勢高,溫度低,濕度大,


因此所產的金針,質嫩味香,色澤鮮艷,產量之豐,


遂成為本省金針主要的產區之一。


 


可以這樣子說,金針曾經帶給太麻里的鄉民不少的財富,


但自從金針市場自民國75年開始受挫後,


加上來自東南亞及中國等地金針的競爭,


如今已大不如前,部分金針農已經減少了金針種植面積,


目前只剩大約110多公頃而已。


不過即使如此,金針山仍是臺灣東部金針三大產地之一,


依舊還是太麻里鄉最重要的觀光景點。


 


目前的「金針山休閒農業區」,


是從民國82年開始規劃的,


83年起由水土保持局、縣政府、鄉公所,


以及太麻里地區農會所共同輔導建設的。


目前山上設有多處觀景平台、 涼亭、步道、停車場,


園區內的民宿業者共約有三十幾家。


山上除金針外,亦種植許多櫻花、杏花、野百合等。


 


由於山上多變的雲霧及山嵐,


因此也就形成了此地的景觀特色。


金針山的花季,分別是:13月櫻花、杏花,


46月繡球花、野百合,710月金針花。


 


金針山除了金針知外,


茶葉、菠蘿密、甜柿、水密桃、愛玉子,


以及生薑、高山蔬菜等,


也是非常有名的各的農特產。


 


在每年7月底到8月底的時候,


鄉公和與農會都會聯合舉辦金針花季活動,


用來吸引大批的遊客 並行銷當地民宿及農特產品。


 


目前金針山農民不止單純從事農業生產而已,


大半都已朝向休閒觀光的方向發展,


為因應休閒農業區的劃定, 並顧及金針山的產業發展,


金針山居民於91年,組成「金針山在地行動管理委員會」,


負責管理和維護金針山。


更於961月成立「金針山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社團組織,


希望藉由這個組織的成立,好向政府爭取更多的建設資源。




 


金崙溫泉風景區


 


「金崙溫泉風景區開」可以說是太麻里開發較晚的景點,


因為此區多劃編為原住民保留地,


所以目前尚還保有原始風貌。


由於此區復地廣達300餘公頃,是頗極具開發潛力的溫泉區。


同時也是交通部觀光局列管的全省4大溫泉示範區之一。


 


目前這裡現有8家溫泉業者及6家民宿在此經營。


區內的「金崙溫泉觀光發展協會」,


係由交通部觀光局輔導所成立的。





 


延伸閱讀


 


●太麻里車站:


太麻里車站位於台灣台東縣太麻里鄉,為臺灣鐵路管理局南迴線鐵路車站;在「迎接千禧年第一道曙光」活動中聲名大噪,號稱台灣最早看見日出的車站。


 


○車站構造:


島式月台兩座


 


 


○使用狀況:


A.目前為三等站,各級列車均有停靠。


B.莫拉克颱風造成的災損,導致金崙站至太麻里站間的南太麻里溪橋北端部分路段路基遭沖毀956公尺,並造成嘉蘭3.4.5號橋流失;該路段已於2009915修復通車至枋寮站


C.自強號:南下206120592069次、北上2060次未停靠


D.莒光號:觀光列車以及南下95次、北上96次未停靠



車站歷史:


198811卑南站(今臺東站)至太麻里站間開始臨時營業。


19921216枋寮站舉行南迴鐵路通車典禮,開始正式營業。


19991231200011行駛「迎接千禧年第一道曙光」專開列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