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稻埕碼頭得附近,車輛來來去去的環河北路旁,


裡頭有一條小巷,如果您不特別去留意,


這條街真的是很容易被忽略的,


這一條看起來似乎有點落寞的巷子,叫做「貴德街」。


 


您別看它現在這樣子,


它在清朝末年和日治的時代,


這條街上住的可都是大富商呢!


只可惜,如今隨著歲月而物換星移,


當年的貴族街,現在卻變得有些孤寂和荒涼。



                                          陳天來故居


 


 


 


落沒的貴族:貴德街


 


貴德街,長度只有短短的半公里,街道寬約不到四公尺,


初次來到這條街時,真的會讓人誤以為只是一條小巷子,


實在很難想像,在一百多年前,這裡是是台北最早的洋樓街。


在清朝末年劉銘傳擔任首任台灣巡撫時,


板橋富商林維源和大稻埕茶業鉅子李春生,


共同出資闢建了貴德街,


用來招待外國人居住經商、興辦洋務之用,


清朝時期的貴德街的北段稱為「千秋街」(貴德街南段),


南段稱為「建昌街」(貴德街北段)。

當年這裡可以說是政商雲集,


官府機構如電報學堂,郵政和電信支局,


警察分署、稅務檢查所,都設在這一帶。


英商德記洋行、荷蘭領事館、英國領事館等,也都聚集在這附近。


這裡住的大多是知名的洋行和茶商,


最興盛的時期,這裡至少有五家外國領事館,


六家的洋行和六十幾家茶行,坐落於此。


另外富商巨賈李春生、辜顯榮、陳天來都在這條街及附近建造豪宅。


可見當時的貴德街是多麼繁榮的一個商業聚落。


 


當然這裡也是重要的茶葉街,


每當茶葉盛產季節,家家戶戶在門前晒起茉莉花茶、杭菊普洱,


整條街瀰漫著濃濃的茶香。


但是如今的貴德街上,


舊建築已不多見,


唯一佇立於這條老街的巨宅,僅僅只剩陳天來故居,


還有兩棟已被列入古蹟的「千秋街店鋪」而已。


比起迪化街仍然保有南北貨和中藥材批發的商業活動,


貴德街更顯得落寞許多,真的很像沒落的貴族。




                                                   李春生〈取材於網路照片〉


 


 



貴德街的歷史建築


○陳天來故居〈「錦記茶行」〉


陳天來於1872年出生於大稻埕,


陳家原本從事木炭買賣,專門供給茶行烘茶之用,


後來看好茶業獲利遠景,在光緒17(1891)那年,


甫才20歲的陳天來,創立了「錦記茶行」,


從事茶葉製造買賣,並適時把握了南洋的商機,


將茶葉銷往東南亞各地,事業經營有成,終成為鉅富。

陳天來在當時的大稻埕商界可以說是呼風喚雨,


他本人曾擔任「台灣茶商公會」會長,


並曾為了廢止「茶葉稅」而積極奔走,


憑藉著他和日本政府當局的良好關係,


經過一再努力溝通後,終於獲得日本總督的允諾,


從此以後因製茶免稅,大大降低了成本,


對台灣茶葉的產銷的助益很大,陳天來時在功不可沒!

陳天來致富之後也曾投資劇場,


分別在1923年創辦「臺北永樂座」,


以及1935年成立「臺灣第一劇場」,


這兩座劇場都曾在大稻埕風光一時。


當然啦,經過歲月及歷史的演變,


如今這兩座在日治時期台北僅有的台灣人「專屬」劇院,


也早已經因沒落而拆除,改建成商業大樓了。

位於台北市貴德街七十三號的古宅,


是茶商陳天來的故居:「錦記茶行」。


這座傳奇建築外觀氣派華麗,


外人向來一直不曾窺見室內的廳堂。


整體建築為仿歐式建築的古典立柱、大拱廊,


建築用料不僅施工精良,也很忠實的反映當時的時代風格。


 


這座建築物大約是在1923年完成興建的,


從當時的地理環境來看,


往前可遠眺淡水河,視野遼闊,


背後則連接迪化街,商業貿易非常便利,


可以說是最佳的黃金地段。


 


當初建蓋這棟錦記茶行,


主要是用來經營茶葉貿易和商務聚會用的,


一樓的空間作為茶葉交易之用,二樓做為茶商招待所,


三樓則是私人的起居生活空間,


其中二樓特別留出寬闊的陽台,如今雖已有高樓阻隔,


不過當年從這裡放眼遠眺,一望無際,


淡水河上的帆影點點,盡入眼前,


很多達官貴人常常在此茗茶飲酒。






                                    李春生紀念教堂



 


 



「李春生紀念教堂」


 


沿著貴德街一路向前行,在貴德街與西寧北路86巷的交會口,


可以看到一棟磚紅色外牆的禮拜堂,


這棟建築物就是「李春生紀念堂」,


〈這裡原本是劉銘傳時代的郵政支局的舊址〉


是李春生的後人為了紀念他而興建的。


 


這棟教堂的造型十分奇特。


整棟建築物的外觀,就像人的臉龐一般,


兩個牛眼窗像眼睛,上頭還有眉毛的裝飾,


中間的長方形窗戶是鼻子,


而進出教堂的入口處,就像是嘴巴,


這棟建築雖然經過三次的整修,


迄今仍保有日治時期的建築風格


 


李春生是福建廈門人,1838年出生,


幼年因家境貧困而失學,從小幫助父親撐船擺渡為生。


後來因為李春生自幼就信奉基督教,


跟著洋教士學會了流利的英語會話,


15歲時,他的父親送他到廈門的錢庄當伙計,


由於經常和外國人往來,李春生因此學會了英文和商業經營。

後來李春生離開廈門,來到台灣的洋行擔任「買辦」,


那時候的台灣仍是屬於點煤油燈的年代,


李春生曾進口煤油,賺了一筆錢。


後來他與英國商人杜德合作,經營茶葉產銷,


將台灣的茶葉拓展到歐美市場,因此迅速累積了更多的財富,


在他的經營下,茶葉一躍成為台灣北部的出口大宗,


從此帶動了北台灣的經濟發展,


因此有「台灣茶葉之父」的尊稱,


當時外商和本地人若有摩擦糾紛,也都經常借重他來居中調解。

李春生從事國際貿易之餘,


也同時也參與了北台灣的各項重大建設,


當時臺北建城時,他不但捐獻巨款,


且還擔任臺北城的建築委員,實際參與了督造工程。


劉銘傳興建台灣第一條鐵路和闢建貴德街等相關建設時,


李春生也都曾經非常積極的響應。

李春生是虔誠的基督徒,事業有成後.積極協助教會,


位於甘州街「大稻埕長老教會」,則是李春生獨資興建的禮拜堂。


而中山南路、濟南路口的「濟南基教長老教會」,


也是李春生所捐建的。


也難怪他的後世子孫,會用他的名義,為他蓋立紀念教會。






                                 陳天來〈取材於網路照片〉






                           未整建前的大稻埕長老教會〈取材於網路照片〉






                           整建後的大稻埕長老教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