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



我是天空裡一片雲 偶爾投影在妳的波心
妳不必訝異 無須歡欣 在轉瞬間消失了蹤影

我是天空裡一片雲 偶爾投影在妳的波心
不必訝異 無須歡欣 在轉瞬間消失了蹤影
妳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妳有妳的我有我的方向
妳記得也好 最好妳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妳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妳有妳的我有我的方向
妳記得也好 最好妳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詞:徐志摩 曲:陳秋霞 唱:陳秋霞


http://tw.youtube.com/watch?v=tCjCNnjcfTs  陳秋霞演唱版


 


http://tw.youtube.com/watch?v=pNf6kvUl8Z8&feature=related 張清芳演唱版


 


 


偶然


 


偶然……就是那麼偶然


讓我們並肩坐在一起 


唱一首我們的歌


縱然不能常相聚


也要長相憶


天涯海角不能忘記


我們的小秘密


 


為什麼 忘不了你


為什麼 惦記著你


多少的時光溜走


多少的記憶在心頭


你悄悄地來 又悄悄地走


留給我的只是


一串串落寞的回憶


 


孫情/ 文章  詞曲:劉家昌





 


偶然


 


以上的這兩首歌都叫做「偶然」,


一首是由陳秋霞照著徐志摩詩譜曲的,


當時陳秋霞以自彈自唱的方式,風靡了不少粉絲,


另一首「偶然」,則是所有參加過救國團活動的朋友們,


大家都應該會琅琅上口的必唱團歌之一。


 


 


聆聽陳秋霞演唱的「偶然」,


會讓人深深感受到詩人徐志摩寫這首詩時的意涵,


在彼此互放光亮之後,各自離去,


因為最美的時刻,就在交會互放光亮之時,


只要彼此擁有這麼一刻的光亮便以足夠了不是?


 


另外這一首救國團活動似乎必唱的「偶然」,


不是被放在活動第一天的晚會上教唱,


不然就是放在活動即將結束的前夕上唱,


放在第一天唱,是要讓這來自各地的年輕男女,


藉由歌曲來增加彼此認識,很快遞解除彼此的陌生感和尷尬。

放在活動結束的前夕唱,會讓這些在經過數天相處後,


已經產生了團體夥伴情感的年輕學子們,更加添了他們離情依依的氛圍。


 


雖然當初救國團創立的原因,主要是要用來加強控制年輕人思想的,


但透過年輕人最喜歡的縱走、健行、戰鬥營隊以及營火晚會等類似團康活動,


卻也給了年輕人另一種認識朋友,以及學習團體生活的管道,


我想現在還是有許多朋友,


都還會不斷地想起當初參加救國團活動的點點滴滴吧?


 


所以說,不管這兩首的「偶然」彼此歌詞的意境不同,


但不可否認的,都是很值得讓人懷念的歌曲,不是嗎?



 







 


這些人,這些事


 


這些天發生了幾件事情,


讓我對人生的際遇,有了一些想法,


那就是盡人事,聽天命。


對於人世間的富貴與功名,真的無須強求。


 


上週四的一個晚上,


當我下班正搭乘著捷運回家的時候,


突然聽到背後有人在喊我的名字,


回頭一看,才知道是原來在廣告公司任職的同事,


兩個人在車上聊了一下下,


得知這位同事目前在某美商房地產仲介公司擔任業務總監。


 


業務總監,真的是好熟悉的一個職稱阿,


記得六年前,我曾任職於一家國內知名的本土廣告公司,


那時候我已經爬升到副總經理的位階了,


不料因為老闆業外投資策略失敗,不得不把公司賣給一家日系的外商公司,


我也隨著陪嫁過去,而當時合併後的副總經理,


當然是由原來日系的執行副總經理繼續擔任,我只能擔任業務總監一職,


〈也就是在捷運站叫住我的這位同事〉

因為此一職務可大可小,很適合處理像我們這些被合併後留下來的人。


 


後來我因為客戶的關係,在這家日系公司待了近一年以後,


被客戶挖到現在的部門做事,


而這位曾經在公司合併後擔任我的主管的同事,


也於前年在日本總公司的主導下,與國內另一家同體系的廣告公司合併!


我這位同事面對的,也是對方已經有了另一位執行副總了,


結果不是要降位以求,不然就是得轉換職場跑道。


後來我這位同事選擇轉換跑道,


幾經流轉,現在在外商房地產公司擔任業務總監,


好巧不是?


我們兩彼此的年齡不大,


原本在兩家廣告公司各自擔任副總經理的位階,


但同樣都是在公司被裁併之後失去原有的職位,


只是好在的是,


我們這兩個中年人都還能再找到適合的工作職場。


兩人在捷運車站裡聊完後,彼此互換了名片,相約找個時間相聚,


再一起聊聊這幾年國內廣告公司的生態演進吧!



 


 




 


沈乃霖博士,一路好走


 


高齡101歲的沈乃霖博士,於上個月二十一日去世,


我想若住在台南縣新營地區的人,


大概都會認識這位在日領時期就獲得東京帝國大學醫學博士的沈乃霖老先生,


因為他不但醫術高超外,也曾經是二二八事變的受難者之一,


更是新營市受人尊重的地方耆老。


 


為甚麼要提到這位台灣醫學界的前輩呢,


除了我老家柳營鄉就在新營市的旁邊之外,


另外我以前任職的廣告公司的創辦人就是這位沈乃霖博士,


而公司的董事長就是他的兒子,


另外我妹妹在鹽水鎮任教的那所技術學院的創辦人也是他,


所以他這位老人家也可以說是我們家兄妹的大老闆呢。


 


只是這十幾年來,這位老博士長年臥病,


除了南部這家技術學院還算營運正常外,


我以前任職的那家曾經是國內前十大的廣告公司,


也在五年前被併入日系公司體系而走入歷史了,


即使時至今日與日方的合約已滿,


但以目前廣告公司的生態,若還想東山再起,

讓這家令人懷念的老字號廣告公司再度奮起,可能還得碰到很多困難吧!


不過這也和沈博士無關了,因為沈博士其實也很早就不管事了。


 


只是從新聞報導得知此一訊息,想起舊事,往事歷歷在目。


心裡難免有些落寞,只能再此祝福,


沈乃霖博士,一路好走。


PS:今天是沈乃霖博士的告別式〉



 



 





                                                               沈乃霖博士

 


延伸閱讀:


 


◎沈乃霖博士去世的新聞報導


 


為台獻盡一生 沈乃霖醫師辭世〈自由時報記者楊金城/新營報導

行醫鄉里 佈施濟貧

新營市耆老醫學博士沈乃霖21日以百歲高齡仙逝,沈乃霖在228事件中被構陷身繫囹圄,後來平反,曾獲衛生署頒發「行醫五十年」優良殊榮,前副總統呂秀蓮頒贈醫療貢獻獎,表彰他對台灣醫界的貢獻。

沈乃霖辭世消息傳出,令家人及親朋好友不捨與難過,擔任南榮技術學院董事長的兒子沈義方說,父親努力過的,將會永遠留在人們心中;沈乃霖告別式將於國曆8月31日舉行,安葬新化鎮八德家族墓園。

沈乃霖1909年出生於新營市望族,1936年在日本學醫後返回故鄉新營開業「沈內科」,開始行醫生涯,曾擔任過台南縣醫師公會理事長及省醫師公會理事多 年;早年行醫,對於家境貧苦患者不收取醫藥費用,還佈施白米濟助,也將心力投注研究地方性疾病和學術研究,對台灣醫學貢獻卓著。

被陷入獄 致力教育

在228 事件被構陷入獄的沈乃霖在228口述歷史回憶,當年有位外省人帶隻狗來就診,因回稱不會醫狗,竟遭對方指責「看狗都不會,怎麼看人」,讓沈乃霖感嘆「可 悲,水準差那麼多,竟不知「人醫」與「獸師」不同,另有次,單單研究「中華」肝吸蟲,也被外省公務員指控侮辱中國人。

沈乃霖在回憶錄中表示,228後白色恐怖時期,台灣人很多在不知情情形下被抓去關,他的診所外面不時有人監視,身心及名譽皆受到損害。

他認為當時台灣比中國進步5、60年,國民黨來台後實行人治,破壞體制,才導致228悲劇。

後來沈乃霖創辦新營信用合作社、新營鎮農會,認為改善台灣的命運需從教育方面來著手,另結合地方仕紳在鹽水創辦南榮技術學院,投注心力為台灣培養有用之才,也在1995年發起成立台南縣228和平救世會,為受難者及家屬爭取權益

沈乃霖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我對社會沒有半點貢獻」,然言行卻足為後人典範,成為新營人共同的驕傲。


 


 


◎沈乃霖博士小檔案 1909—2008


 


臺南新營人,1927年考取日本昭和醫專,畢業後在母校任助教。1936年學成歸國,在新營鎮開業。1950年九月獲得東京大學醫學博士。1947年二二八事件時,正由金關丈夫教授指導,在大內鄉從事平埔族體質研究。被捕,監禁一個多月,在情治人員監視幹擾下,沈內科日漸蕭條。著有平埔族血型、體質研究等論文。編有《有關臺南縣平埔族人類學之文獻資料:民國32-68年》。在司馬遼太郎《臺灣紀行》中有一章記述其人。  


 


 


◎沈乃霖VS二二八事件


 


沈乃霖醫師事件(感謝其子沈義方先生提供資料,沈醫師現年101歲,已於2008年8月21日去世’,受難時39歲,本資料摘錄自台南縣二二八事件52週年追思大會專刊-走出悲情)


  沈乃霖,一九○九年(民前三年),出生於新營鎮,一九二八年考取日本昭和醫專專門學科本科,畢業後在母校任助教。留日學成返國後,在故鄉-新營鎮開業沈內科(時為一九三六年),從事民間醫療工作,並從事地方性疾病的研究。一九五○年九月獲得日本國立東京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沈博士自幼養成嚴謹、清澄的處事原則,實與其家規和所接受的教育有密切的關係。沈醫師平時即樂善好施,「行醫」是其志業,對於家境貧苦付不出醫藥費的患者則不收取費用,仍照常診治,只求將病患醫治痊癒。學術研究更是乃霖博士終身未輟的興趣,數十年如一日。


  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發當天,乃霖博士正巧由金關丈夫教授隨行指導,在大內鄉頭社村內從事平埔族體質研究工作。是日晚上,抵達台南造訪兄長沈榮律師,並在沈律師住處共進晚餐。飯後,正當準備回家時,火車站已傳出台北出事的消息,火車也因此走走停停,自嘉義以北列車就無法通行!從台南到新營短短的路程,卻因事件爆發而耽擱延誤。當沈博士回到家時已是半夜三更。隔日一早,即有人(日據時代為御用紳士,光復後加入國民黨,後來更當到國代一職)請託,要他幫忙代為領導本地青年站出來,直到其結拜兄長回來再交還此事。然而,乃霖博士一心以行醫為職志,因此並未答應這件請託。


  三月二日,事件已蔓延至台南(當時台南州包括雲林、嘉義乃至台南)。縣長袁國欽召集開會,乃霖醫師也應邀赴會共商對策,但並無具體結論即告散會。次日清晨,縣長再次通知開會。所有與會人員在場外從八點到十一點,枯等了三個鐘頭,然而,袁縣長並未出面!辦事員向眾人表示再等一會兒,縣長有事出去了。此時,性情直率的縣議長陳華宗先生,因為患有糖尿病而不耐久等,於是脫口說出:「縣長出去做什麼?巴嘎耶魯!我快要餓死啦!」適時,沈內科也已擠滿了候診病患,並且等候多時,恰好家人前來催促。沈醫師也隨口發出不解疑惑:「縣長這樣不應該。」於是在見不到縣長的情況之下,大家也就自動解散了。


  事過幾天,沈醫師從自衛隊長郭夢傳口中得知警察準備抓捕有關分子。被捕名單中,縣議長陳華宗名列第一,其中還包括里長在內,沈醫師則排名十八。這對從未參與活動的乃霖醫師來說,實在難以置信!但郭夢傳卻又言之鑿鑿!於是,只好打電話請教身為律師的兄長沈榮先生,其兄亦認為未參與其事,理應不會有事才對。直到二十一日,警察終於上門,以「往診」為由,將沈乃霖醫師誘騙逮捕,將他捆綁在軍車上,在新營遊街示眾後移送台南監獄。


  當晚,沈醫師被問及日據時期擔任「皇民奉公會分會生活部長」的事情。乃霖醫師據實答覆:那不過純粹是為了改善人民生活習慣而設,並非練兵。接著又再問:為何捐米給壞人吃?沈醫師雖然感覺所問並不對題,但仍回答:從日據時期起,每逢年尾救濟活動,都會捐出米糧一千斤和一千元,但是領米的是否為壞人就無從得知了。最後乃霖醫師被指稱係罵縣長之故,以「違反法令,擾亂治安」為由,將他定罪送入監獄。而為人公正廉潔的議長陳華宗,卻被重判死刑(後來改判無罪開釋)。沈醫師則在冤獄中度過慘無人道的日子。一個多月之後終於被釋放出來,在他起程返家之前,還被一再告誡:不可以罵縣長,因為縣長是老百姓的父母官。


  出獄後並非重獲自由之日,反是另一個監禁的開始。沈家的生活隨時有「監管份子」隨侍在側,親友深怕受累而紛紛走避,敬而遠之;郵件方面,無論收信或寄信,均被郵局拆開檢查。因為郵局檢查人員連他人寄給沈醫師的相片,也蓋上郵戳;前來沈內科診療之病患,有往往在診療後,被莫名其妙的阻攔盤問,導致病患也不敢前來就診。於是往後數年間,沈內科醫院也受牽連,乏人問津。幸好,沈醫師之醫術受到地方民眾之肯定。所以,不因此而歇業,反而有空身入體質人類學之相關學術研究。


  前輩們口中的「乃霖仙」現年高齡九十二,是人人敬重的名醫,在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深情的筆下也記錄著沈博士的為人與性格。然而,一九四七年這段莫須有的牢獄之災,卻使他在獄中帶疾、人格掃地、醫院關閉、地方名譽受到嚴重損害、行醫之公德化為烏有,家庭生活受情治人員監視,帶給妻兒恐懼不安,造成乃霖老前輩終生不能抹滅的傷害!在二二八重返陽光下的今天,我們祈願所有的心靈得以釋放,並獻上我們深深的祝福:給沈乃霖博士-南瀛的歷史見證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