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喜歡讀歷史,


也很喜歡逛老街,


也陸陸續續蒐集了台灣各鄉鎮一些老街的資料。


今天就先介紹新竹湖口老街吧!


 


老街~象徵著繁華的過往,有著美麗的建築,懷念的人事物,令人難忘的回憶,一起來看看吧!




 


有一條舊街,就在老湖口的土地上。




沒有太多聲音,沒有過多喧嘩,這裡只是一個單純的住宅區。



曾幾何時,這條街也有過摩肩接踵的人潮,像一塊磁鐵,


把做生意的、買東西的,和偶爾路過的行路人,都吸引過來。



但是好一陣子,老街像是消了磁的鐵塊,不再吸引人;


曾有的風光繁盛,不再回來。現在的它,只是悠閒地站在老湖口的土地上。



這塊土地,由商業鼎盛的熱鬧市街,變為平靜的住宅區,


它遇到了什麼轉折?又有哪些人,曾經踏上這塊土地?之後又為何離開?



歷史不曾為這條街留下鮮明註腳,只有一個熟悉的名字留了下湖口老街

 

走一遭湖口老街,你將發現某一段臺灣史,就寫在這裡!


 



〈先聲明,這三幅照片都不是我照的,是從網路上和湖口老街相關的網站上蒐集的〉






 


  湖口老街簡介:


  每個地方,都會有最熱鬧的商業區。哪裡有吃的、喝的、穿的、玩的、哪裡就有人聚集。一個聚落的發展、也正因著人性的需求,而自然開始。





 本鄉有兩個跟「湖口」相關的地名,指不過本地人為他們冠上了「新」與「舊」的稱呼。這兩個彼此相對的名字,一個是「新湖口」,另一個就叫「老湖口」。

 


曾經風光的老湖口





  「老湖口」其實曾有過新興的繁華時期。在不甚久遠的某個年代,他曾以整排氣勢連貫的拱圈牌樓,和外牆上精緻雕琢的立面,吸引眾人注意;方圓百里的附近居民,都會專程來這裡走動走動,購買日常用品。當時熱鬧的景象,似乎還存留在跟它一同走過耆老心中。「那個時候,我們還很小,喜歡一家一家去瞧瞧,看看到底賣些什麼。」沈萬鐘先生如此回憶。



 沈先生住在新湖口,現年已有七十三歲了,他小時候原本住在老湖口,直到民國十八年(昭和四年)左右,全家才搬到新湖口來,在這裡開了一家雜貨店,之後就一直住在新湖口,至今好幾十年了。「我父親以前在老街上開了一家布行,現在招牌還在,叫『合成』」沈先生坐在自己的雜貨鋪前,一邊招呼客人,一邊忙著解釋。「民國十八年我搬過來以後,除了繼承父親的本行賣布,也兼賣其他的東西。」



 除了布店之外,民國初年,還有好一些商家聚集在老街上,「有賣糖的、有賣糕餅的、賣茶葉的、賣雜糧的、還有開西藥、中藥行的,也有一兩家中醫師在這裡開業。」吳永全先生徐徐地說。民前一年(明治四十四年)出生的他,還記得許多事,答起問題來一點也不含糊。「我父親本身是做花生油的,不過生意不太好,就收起來不做了,回去種田。」吳先生接著說:「當時,父親也在老街上開店。父親做油時,我才上小學而已。」時間,在民國十年(大正十年)前後。



 後來老湖口的商業逐漸鼎盛起來了,與其命運牽連的歷史線,則必須上溯到某個久遠的年代……

 


先民的汗水在老湖口滴下





 老湖口的發達其來有自。仔細來說,今湖口、湖鏡兩村,即以往「大湖口」地區。居民多是廣東陸豐人,每個姓氏宗族,各有其落腳所在。



 原來在兩百多年前,自內陸渡台的祖先們,陸續來到竹塹地方從事開墾,子民們翻山越嶺,一路披荊斬棘,後來在靠山一帶聚攏起來,建立村莊。



 當時山窩遍佈的湖口地區,原本是平埔族的屯墾地,乾隆五十九年(一七九四年)時,廣東惠州陸豐人羅宏陞、徐翼鵬、陳乾興、彭朝達、葉韶任等人,來到湖口地方墾耕,隨後大批鄉親也一同前來,在地勢不高的台地上遂形成許多散村。



 之後有一些人進入山區開墾,因而山區一帶也有農作物收成;而老湖口的位置正好處於山區和台地中間,自然就成了貨物的集散所在,人們漸漸在此聚集。有些初來的移民會暫時落腳於此,一部份人再次地往楊梅、中壢一帶墾拓。本鄉大湖口地區,因此定下了初步規模。 這樣的規模,為後來老湖口的發展,撒下了第一粒種子。

 


鐵路走向老湖口





 一個地方能獲得發展,莫不根植於某個有利條件。
 一條通暢的河流,一個寬闊的海港,甚至是一個文化特色的存在,都能使一片原本平淡的鄉野,一躍成為繁華的進步城鎮。



 老湖口的發達,及整排紅磚拱屋,也有它背後的一段故事。原本在光緒十年(一八八四年)時,劉銘傳來臺主持政務,陸續推動了幾項公共政策,其中興建鐵路一項,老湖口的命運線,有過短暫交會。



 當時鐵路路線僅限於基隆到新竹一段,工程自光緒十三年(一八八七年)開始動工,一直到光緒十八年(一八九二年),鐵道才舖設到老湖口,光緒十九年(一八九三年)正式完工通車。



 「那時這裡仍是荒地一片,沒幾棟屋舍。」幾位年近九十的老先生,指著現在的老街這樣說。



 火車站設立之後,老湖口馬上受到四方注目,行旅的往來、貨物的運送,為此地注入了不少人氣。



 鐵路設計之初,一般稱車站為「火車站房」。當時的「大湖口火車站房」,每天有六班車往返於基隆與新竹之間,平均每天載客量為四百人,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要花錢坐火車,仍是不容易的事。



 等到風氣漸開之後,乘坐火車的人數逐漸增加,車站附近便開始聚集了一定數量的人潮,人進人 出,好不熱鬧。



 直到日據時代,人們口中的「湖口驛」,已帶來了不少行人旅客,不但營運開始步入軌道,提供的服務也越來越多樣。因著人潮的聚攏,有些商販特地來此做生意,買賣十分盛行。此時的「湖口驛」附近的周邊區域,除了具有交通方便的好處之外,行人的來往,也提供不少商人做生意的好機會。
 於是商戶們不禁要想,怎樣才能吸引更多的買客,留住固定的客源呢?

 


湖口老街平地起





 下了現在的湖口車站,一出大門就可望見一條筆直的街道,兩旁皆是商家林立,街底是一棟有著希臘樑柱的高聳建物,即新蓋的本鄉公所大樓。一路從新湖口的中正路,走往臺一線省道交會處,可望見一座教堂,尖頂指向天際,走到底向左看,就是一排齊整壯闊的紅磚街屋了。這排街屋,是臺灣現存的少數長型店舖住宅之一,也就是人們所稱的「湖口老街」。



 許多人都要好奇地問,是誰創造了它?
 「湖口老街」與「湖口車站」之間,有沒有絕對必然關係?老街為何蓋得如此整齊?


 這話得從羅家宏陞公說起。自從宏陞公在老湖口發跡,擁有大片土地後,再傳派下子孫志旺公見當時得老湖口在鐵道的催動下,發展勢不可免,於是除了與滿叔如嚴公捐獻三元宮廟地,並且在自己的土地上,開整了這條由三元宮直通目前天主堂的道路;然而好事三波,有了馬路,卻又因為老湖口當時風沙特別大,部份人家裹足不敢來此建屋,於是志旺公只得好事做到底,率先又起造了現在位於街頭的這家鐘錶行屋舍。而後,當時設在糞箕窩下,湖口車站附近分散的住家,才乘此地利之便,看準了此一地段具有極高的商業價值,共同商議在車站附近建蓋一條寬敞的市街,把商家們集中起來,藉以吸引眾人,達到互惠目的。





 「那個時候,四方的商人為了商事往來的方便,就跟羅姓地主租地,陸陸續續把房子蓋起來。」吳永全先生這樣說。民前一年(明治四十四年)出生的他,對此也略有所聞。
 「在我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也就是我七歲時,還有看到師傅們正在老街上建房子,大概在民國八年左右吧!」吳先生很堅定地說。


 由於文獻上並無詳細的記載,而此地八、九十歲的老人家,在當時多還在襁褓的孩提階段,所以眾人對老街的建蓋時期,並沒有一致的答案。
 令根據林會承對湖口老街的調查資料顯示,動工的時間,應是從民國三年(大正三年)開始的。在他的立面調查之中,曾說明整排老街並非同時期完成,似乎有分段建造的跡象。因此推論,老街建蓋的日期,應是從民國三年到八年(大正三年到八年)不等,在此間分批分段完成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