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法國名導演Claude Lelouch2007年的作品,


中國將片名翻做 「車站小說〈Roman de Gare 〉」,


台灣中文則翻譯成「戰慄小說的秘密」,


兩者的中文翻譯都說得過去,


但我比較喜歡「車站小說」這個中譯名稱,


因為比較貼切,也比較簡潔。


 


在法文裡 roman de gare真正的意義,


指的是在火車站賣的小說,


也就我們班說的「通俗小說」。


由於本部電影裡面開始的情節,


有著推理兇殺般的詭譎氛圍安排,


所以台灣將之翻譯為「戰慄小說的秘密」,


是頗為貼切的翻譯,


可以馬上讓觀眾端看片名就知道電影的屬性。


只是若是知道法文 roman de gare的意義,


則會覺得「車站小說」這個翻譯,


比較能融入法國社會的一般用詞中。


 


反正翻譯是一門學問,見仁見智就是了,


只要不要翻譯的太離譜,失去原意就行啦!


但若能夠兼顧信、雅、俗三種境界,


那就更上一層樓了不是?


 



 


這部電影是法國導演克勞德·勒魯什〈Claude Lelouch〉自資拍攝的,


電影的故書中,描寫一位


她為了能夠讓她的著作更為有特色,


她甚至不惜以美色利誘曾經採訪過它的地方記者,


充當她的祕書,並且幫它捉刀代寫了好幾部暢銷的著作。


這是構成這部電影主要的濫觴。


  


這部影片在開場的


們從螢幕上地裡


警官的詢問,詢問的內容和一樁殺人兇殺


 


因為有人出面指證這位名作家涉嫌在帆船上殺害她的秘書,


為的是要獨占新出版暢銷小說的作家名號,


不致使其過去找秘書操刀的事實曝光。


 


就在這樣的鏡頭後面,


才開啟了整部電影的開端,


高速公路上有著一位男士單獨在風雨裡開著車子,


從其車子的音響廣播裡,


聽到有一位外號叫作魔術師的連續殺人犯,


剛從監獄逃脫出來的消息,


而其逃亡的路線恰巧就在這條高速公路上。


 


此時在另一車道上,一位在巴黎擔任美髮師的女子,


正和擔任醫生的未婚夫搭乘著她的車子前往回家的路上,


此行回家的目的,就是要將她的未婚夫介紹給家人,


或許是基於緊張的關係,


這位男士臉上顯得不是那麼喜歡陪同未婚妻回家的感覺,


而女方欲似乎也感覺到這樣的情況,


因此大發脾氣,並且在密閉的車子猛抽菸,


到最後到了高速公路休息站後,兩人經過一番大吵,


這位女子的未婚夫竟然將她的車子開走,再也不理會這位女子,


這位女子才開始懊悔她不該對男子發那麼大的脾氣。


 


就在這位女子在懊惱和怨恨當中,


在另一條車道駕駛車子的男士,也將車子開到休息站休息,


為了打發時間,這位男子甚至還變了一些小魔術,


給同在休息站休息的小朋友觀賞。


這位會變魔術的男生注意到這位被放鴿子的女子的狀況,


一直留意這位女子的舉止動態,


甚至還承諾會送這位女子回到其家鄉。


 


由於這位男士的好心,也讓這位女子突發奇想,


進而請求這位男子充當她的未婚夫二十四小時,


好讓她回到家鄉向關愛她的父母親有個交代。


這位男子後來答應她的請求,


於是兩人就這樣上路往回家的路上去了,


此時有關殺人魔逃獄的廣播新聞仍舊播放著,


根據新聞報導的描素,這位殺人魔殺害人之前,


通常是以一些小魔術來作為吸引死者上鉤的手段。


 


而這位載送被放鴿子女子回家的男士,


在休息站上也是用小魔術吸引了小朋友的注意,


再加上男子的穿著打扮,


真的會讓觀眾以為這位男子就是那位殺人魔,


更讓人深信不疑的的橋段安排,


竟然是它們在下交流道接受警察臨檢時,


正當警察要求其將駕照和身分證明拿出來時,


剛好警察是這位女子的鄰居,因此沒有看任何證件就放行了,


以上種種的舉止,更讓人起疑,


也越來越會替那位搭乘他車子的女士擔心了。


 


直到他們抵達女子的家中,男子以其風趣及小魔術的表演,


迅速化解了女子家中對於陌生人的尷尬,


也適時的幫了女子一個很大的忙,


而此時也傳來殺人魔已經被逮捕的新聞消息。


 


電影到此之前,我想觀看過此部電影的觀眾,


十之八九都會懷疑這位男子就是殺人嫌疑犯的,


莫不為那位搭車的女子捏了把冷汗,


看到此時,不由得要佩服導演編劇的功力,


在劇情一開始時,就給觀眾帶來一段驚悚的氣氛。


 



 


 


原來這位開車載送女子回家的男士,


正是為特幕後捉刀寫作八年的祕書,


此行他正要趕赴到巴黎近郊的景點與作家會合,


要幫忙這位女作家寫下一本暢銷書。


 


也由於在路途中無意中認識了這位女美髮師,


讓他對下一本書的創作有了靈感,


同時也激起了他不再擔任幕後作家的決心,


並要以這位美髮師為主角,寫出一本受歡迎的巨著。


 


就當這位秘書和暢銷小說女作家攤牌的時候,


兩人一度爭吵,就在這位男子即將遠離而去的時候,


女作家勸回了這位秘書,


並以會跟他結婚和以這本即將出版的書共同署名為條件,


請求這位男子回心轉意。


 


這位男子後來答應女作家的請求,


在遊艇上將這一本書寫完。


但男子還是不很信任這位女作家的承諾,


於是在一個晚上,他將安眠藥放在酒裡給這位女作家喝,


然後趁著這位女作家昏睡的時候,


故意以酒醉失足落的名義,


游泳到岸,並將自己的行跡隱密起來。


 


果然這位女作家以為秘書已經失足落海失蹤死亡,


其找人捉刀代為寫作的事情再也沒人知道了,


所以出版的上的作者仍然掛上自己的名字,


繼續享有暢銷書作家的美名和財富。


 


只是對於這位男子還有著不捨的初遇之情,


又喜歡閱讀推理小說的這位美髮師,


在看到了這部小說後,


逐步應證了這位男子曾經跟她提及的話,


說他本身是暢銷小說的代筆者,


並要以美髮師當主角寫出一本鉅著來


 


美髮師更加肯定了她的直覺判斷,


堅持認為這位暢銷小說家是謀殺這位男子的兇手。


她於是聯合男子的妹妹向警方檢舉。


 


就在這位暢銷女作家接受警方詢問的時候,


這位男子終於出面了,


其實他當初只是要證明這位女作家是否有兌現其承諾與否,


所以才會刻意的製造意外死亡的假象,來測試女作家的信用,


並非故意要陷害女作家被懷疑成為殺人犯,


哪知陰錯陽差的竟然促使了美髮師去向警察檢舉,


後來就在當事者出面澄清後,


女作家因為無罪在警察局被當場釋放,


只是在這樣的情形下,


她長期找人代筆寫作的消息也即將傳了出去,


再加上她對於這位秘書不信守諾言的羞愧之心使然,


走出警局偵察室門外後,她隨即跳樓自殺身亡。


 


而那位男秘書後來成為了一個真正出名的作家,


並約了那位美髮師在當初碰面的高速公路休息站上見面,


兩人當然是再度共續情緣囉!




滿好玩的一部電影,


雖然那位找人代筆的女作家罪不致死,


其自殺的動機業讓人感到可惜。


可是若是我們站在當事人的角度來看的話,


一夕之間從名作家,變成彯竊他人著作的偷竊者,


名譽和財務不但毀之一旦,


而且一輩子將遭受到世人的恥笑,


其自殺的動機也是可被理解的。


 


另外電影開頭所製造的驚悚氛圍,


和後面一些溫馨有趣的鏡頭畫面結合,


真的可以說是一部具有可看性的電影。


讓人看了猶如洗三溫暖一樣,


有驚嚇、也詼諧,也有溫情,


是很值得推薦的一部電影,


市面上的DVD租售店應該可以租得到本片。






 


延伸閱讀


 


○電影「車站小說〈Roman de gare」小檔案


 


臺灣譯名:「戰慄小說的秘密」


國家/地區: 法國 


類型: 劇情 


片長:103 min


分級: USA:R


對白語言: 法語 


發行公司: Les Films 13 .


 




 ○「車站小說〈Roman de gare」重要演員介紹:


 


芬尼·阿爾丹在摩納哥度過了童年。她在貴族學校讀書,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16歲時在學校登臺演出大受讚揚。但是父親堅持讓她接受完高等教育以後再開始藝術生涯。她完成了父親的心願後立刻考入了戲劇班。命運之神並沒有使她的演藝事業一開始便吉星高照,她不像凱薩琳·德納芙、伊莎貝爾·阿佳妮、蘇菲·瑪索等明星在青少年時便獲得極大的成功。她通向成功的道路漫長又艱難,這絕不是她的才氣不如上述明星,而是機遇的使然讓她足足等了10年。芬尼因主演法國新浪潮大師特呂弗的最後兩部作品登上國際影壇,同時她也是特呂弗最後的親密愛人,兩人有一女約瑟芬。




 ○「車站小說〈Roman de gare幕後製作


 


1966年,憑藉《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 A Man and a Woman)獲得金棕櫚大獎的法國導演克勞德·勒魯什,在2007年重返戛納電影節,以其最新作品《車站小說》在本屆電影節非競賽單元中亮相。


該片由勒魯什自己投資拍攝完成,於20076月開始在法國本土上映。對於在拍攝期間使用化名的做法,導演克勞德·勒魯什事後也親口承認了這一點,認為這算是影片外的一個故事,使得影片製作得更加自然。只不過劇組人員對此早就心知肚明,而且他也自始至終都呆在片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