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台灣總統大選的前夕,


有一部很棒的電影要在台灣上映,


那就是「再見曼德拉 Goodbye Bafana」,


本片改編自羅賓島獄警桂格里所著之同名小說《Goodbye Bafana》,


故事描寫兩個不同背景且信念衝突的男人,


如何聯手挑戰不可能的真實故事。


此部電影重現南非從法西斯主義當道的種族隔離政策,


進展到民主自由的過程,


當中南非前總統曼德拉扮演著非常重要並且鼓舞人心的角色,


讓南非成為現代社會中民主國家轉型正義的典範。




 


看看台灣這幾年來的政治亂象,


其實都會讓很多人搖頭!


老實說,台灣人真是一個很溫和善良的族群,


從二二八事變到白色恐怖的歷史過程裡,


多少居住在台灣這塊土地先來後到的子民受到政治迫害,


但是當民進黨開始執政的時候,


有沒有像韓國那樣對於前任的獨裁領導者進清算?


有沒有沒收國民黨的黨產?


有沒有透過立法追究以往曾經協助迫害的官員?


沒有!通通沒有!


當年下令追捕二二八事件的司令彭孟輯最終還是得已善終,


當年曾經受到迫害的人有沒有像猶太人那樣組織起來,


像猶太人對德國軍隊或是官員做法一樣,


將國民黨的一些決策官員一個一個給揪出來判刑?


而國民黨選敗後有沒有反省或是向人民謝罪?


答案也是沒有!




 


所以談轉型正義,國民黨真還欠台灣人民一個正式的道歉!


誠然這些歷史不幸的事件有其時空因素,


也並非要現在年輕的國民黨黨員全部概括承受,


但起碼現在國民黨的領導人可以出面向台灣人民道歉吧!


為他們以前因時空因素等各種原因所犯下的錯誤道歉吧!


 


我想溫和的台灣人民也會選擇寬恕彼此的,


也會因此而和解共生的,


也唯有這樣,這才叫做真正的轉型正義。

但是最近看看選上三分之二席次的這些藍色立委,


真的有在反省嗎?真的夠謙虛嗎?


我想沒有,他們想到的還是如何掌握政權,


他們還是依然態度傲慢!


像這樣的情形,我們還能期望這個社會有任何正義存在。





 


台灣這些年一直都在善盡世界公民的職責,


但是我們換回來的卻是受到國際組織的漠視和中國的無窮盡的阻撓,


就如同最近的一則電視廣那位外國人所說的:台灣有錯嗎?


為甚麼台灣要受到這樣不平的待遇!


我不知道國民黨發動拒領公投是何居心?


是真的要將台灣當成中國的一個省嗎?


若是這樣,馬英九也不要選總統了,去中國選省長算啦!


就是大家要站出來領公投票,用我們的力量,用我們的聲音,


讓世界所有的國家都知道我們要重反國際社會組織的心聲,


我想這才是真正的轉型正義。




 


延伸閱讀


 


◎電影「再見曼德拉 Goodbye Bafana」劇情大綱:


 


獄警桂格里是典型的荷裔南非人,認為黑人是低劣人種。因為會說科薩語的關係,他成了看管關在「鎖住自由的監獄島」---羅賓島上的民主鬥士曼德拉的最佳人選。桂格里每天暗中監聽囚犯,卻也漸漸受到曼德拉潛移默化的影響,他開始醒覺到人是可以多麼殘忍無情地對待與自己不同的人種,根深柢固的種族主義思想也漸漸轉變。

終於,他決定幫助曼德拉,共同尋求南非的民主自由人權。本片改編自羅賓島獄警桂格里所著之同名小說《Goodbye Bafana》,描寫兩個不同背景、信念衝突的男人,如何聯手挑戰不可能的真實故事。電影重現南非從法西斯主義當道的種族隔離政策,進展到民主自由的過程,當中曼德拉扮演非常重要、鼓舞人心的角色,南非也成為現代社會中民主國家轉型正義的典範。


關於製作》

44個拍攝天,30年南非歷史

2006年4月,【再見曼德拉】在南非開鏡。電影從1月就開始在當地準備、場勘、招募工作人員。服裝和美術部門最忙碌,因為必須真實呈現橫跨30年場景。

喬瑟夫范恩斯和戴安克魯格3月抵達南非。必須花很短時間認識當地、角色、南非歷史背景,並學習南非口音。其餘時間則用來梳化及試裝,因為兩人在片中年齡變化長達20年。此外,喬瑟夫范恩斯還得學習科薩語,以演出詹姆桂格里流利對談的模樣。4月初時,丹尼斯海斯柏抵達,他必須和兩種不同語言的老師學習,一個是科薩語,另一個則是專屬於曼德拉的特殊音質及講話腔調。

主要拍攝始於4月17日,花了至少44個拍攝天。拍攝團隊共115個人,其中有很多是從南非當地招募的。過程非常疲累,平均一天工作12小時以上,一個禮拜至少拍攝6天。在開普敦,4月是秋冬之際,所以拍攝必須在早上5點至下午5點太陽下山以前進行,才會有充足光線。然而有時即使天光舒適、天氣溫暖,早晨的風還是冷得刺骨。拍攝過程就像在歷史場景還原真相,走在當年政治犯走過的迴廊,進入曼德拉和其同黨被囚禁將近30年的牢房,都讓人感動無比。

其中一個場景在開普敦郊區的波斯摩監獄,那裡現在仍關了大約6000名重刑犯。曼德拉在羅賓島關了將近20年後,被移監到波斯摩。牢房在監獄屋頂下,所以採訪時進出都要在其他犯人視線中經過檢查點。只有少數警衛知道曼德拉曾被關在此,因為當時為了防止暗殺,監獄高層對於曼德拉囚禁的地點非常保密。在數次移監後,曼德拉最後被囚之處在維多維斯特。他被軟禁在一個隱蔽房子裡。這裡同時也是曼德拉被釋放之處。所有人都記得那感動場景:曼德拉踏出身為自由人的第一步,和妻子薇妮高舉雙手,共同迎接新南非。
 
曼德拉曾被囚禁過的監獄直到1990年後才開放參觀使用。在維多維斯特(曼德拉曾在此處被軟禁18個月),美術設計在儲藏室找到當時使用的家俱。羅賓島現在則成為紀念博物館,而波斯摩也正重新整修中,維多維斯特則是維持曼德拉當時居住的原貌。在這些地方拍攝,彷彿回到過往實施種族隔離制度的年代,讓我們更親近歷史。

44天內,劇組經歷長達27年詹姆桂格里與曼德拉的生活,同時也是南非歷史。雖然曼德拉本尊沒出現拍攝現場,但他的精神與劇組同在。曼德拉和他的夥伴不只是讓南非自由,同時也打開一扇新的世界之窗。


 


曼德拉的事蹟最撼動人心的部分,在於經歷27年牢獄生活後,當他出來時,仍堅定地說:『為了拯救我們的國家,我們必須寬恕彼此,我們必須瞭解彼此,和解才是最重要的事。』我認為那是非常美好的。假如沒有曼德拉,我想南非到現在可能都還在內戰。」


作為世界上的最著名的政治犯,曼德拉以他完美的道德風範贏得世界讚譽。在曼德拉領導下,南非由一個長期實行野蠻、落後、殘暴的種族隔離制度國家,變成一個民主國家。在這場革命中,曼德拉向世人證明了他是一個從不退卻的勇敢鬥士。


 


從一位有智慧、懂得文化共融領導人~曼德拉身上找到台灣未來需要學習的新價值~真正跨文化與種族的尊重與包容。


曼德拉選擇「包容」與「寬恕」,因為他知道「報復」、「衝突」無法彌平傷口,我們必須學習曼德拉的精神,台灣才能找到未來的新出路。這是電影【再見曼德拉 Goodbye Bafana】帶給觀眾的啟發,【再見曼德拉 Goodbye Bafana】即將於3月14日上映,推薦給大家!


 




 


◎電影「再見曼德拉﹝Goodbye Bafana﹞」小檔案:


 


上映日期:2008-03-14


類  型:歷史/傳記劇情


片  長:1時57分


導  演:【孤星淚】比利奧古斯特(Bille August)


演  員:【莎翁情史】喬瑟夫范恩斯(Joseph Fiennes)、【遠離天堂】丹尼斯海斯柏(Dennis Haysbert)、【國家寶藏】戴安克魯格(Diane Kruger)


發行公司:佳映


官方網站:


http://blog.roodo.com/goodbyebafana/


 


 


 


◎納爾遜·羅利拉拉·曼德拉(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


1918年7月18日— ),南非首位黑人總統(任期:1994年-1999年)。他被尊稱為南非國父


1918年7月18日,曼德拉出生於南非川斯凱的一個大酋長家庭。1938年進入黑爾堡大學,因抵制校方選舉學生代表活動,被中止學業,之後就讀威斯特斯蘭大學,獲法學士學位。1944年曼德拉放棄繼承父親的酋長地位,參加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參與創建國民大會青年聯盟,並於1951年擔任主席。1961年,曼德拉組織非國大軍事組織「民族之矛」,擔任國民大會軍事總司令,轉入地下從事武裝鬥爭。1962年,曼德拉被捕,以「煽動罪」和「非法出國」被判入獄5年。1964年在獄中又被控以「陰謀暴力推翻政府」改判無期徒刑,後被逐放、關押在大西洋的羅本島,在獄中堅持鬥爭。


1990年在羅本島監獄被監禁27年之後,曼德拉被戴克拉克政府無條件釋放,並再次當選非洲人國民大會主席。1993年,曼德拉和當時的南非總統戴克拉克共同獲得當年的諾貝爾和平獎1994年,非國大在南非歷史上首次多種族共同參加的大選中獲勝,曼德拉當選總統。1999年,曼德拉結束五年總統任期,副手塔博·姆貝基接任總統。曼德拉卸任後積極參加呼籲愛滋病防治活動,並參加在南非德班舉行的第13屆世界愛滋病大會。


現任妻子格拉薩,他們於1998年曼德拉80大壽當天完婚。


 


軼事


1991年香港樂隊組合Beyond寫了《光輝歲月》一曲,正正就是以他的傳奇作為題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n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